
【箩筐】那时山中(散文)
没有仔细记过,一炷香的时间,到底有多长?也没有仔细去数一数一炷香时间段里,能把我的羊群数过多少遍?更没有去在意,一炷香里我能读几页书?那么,记不记得一炷香里,可以去路口等他几个来回呀?记得清吗?
其实,每一个晚归的傍晚,我都会去到路口等他,来来回回好多次,真的记也记不清了。燃起的一炷香,慢慢在等待里燃烧着,袅袅升腾的烟雾里,期盼着平安与顺利。是的,没什么别的,只是想让日子过得淡然一些,简单一些,平平安安就好。
或许,他不知道,我是怎样的牵挂,怎样的惦记。去一次山下翻山越岭,又得坐船坐车子的,真是辛苦艰辛的很呢。我自己去山下,倒没觉得咋样,换上他去山下,我就惦记得不知咋好了。女人或许都这样吧,总是心细一些,尤其对他,过于在乎了吧,因此,才这样牵挂着。
忽而感觉时间好慢,忽而感觉时间好快,总是感觉时间真是不如人意的,若即若离。一会将一瓣瓣花撕下来,占卜似的,一瓣瓣数到双数再数到单数,设定一下双数好呢,还是单数吉祥呢?翻来覆去,总是被自己的设定推翻,之后,又开始忙碌,开始故作将什么都忘记,不再去在意,或许时间会过得快些。
山路弯曲,险象环生,山间有狭窄的河流,环绕在山间山外,当时没有接收塔的。因此还没有微信和QQ等先进通讯方式,就算是有手机,信号也不好的。忽隐忽现,一句话说几遍都传达不出去,不是听不见他说的,就是他听不到我说的,真是越说越急人,索性,不如不说。
当时山上也有几户人家了,只是相距很远,平时都在忙,很少见面的。只有节假日才得见一见,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也有一起喝酒的,酒是说话的钥匙,酒一喝,话就多,聊得甚欢。
有专门养牛的,有种草药的,也有栽树搞花木种植的,更有水产养殖的。各自承包荒山,各自为营,搞自己的小建设,又不得不顾及着大的市场供应需求。
一直到看见他回来的身影,安然无恙地在眼前了,才放下心来,轻松地迎上去,在他面前撒起娇来,嗔怪着他不早点回来,让人牵挂得不知咋好了。他总会给我买回来我喜欢吃的小零食,也喜欢给我买一些书籍,一些我很喜欢的物件,再就是总也少不了买回几把香来。
喜欢点燃一炷香,那种很细很细的一种香,婀娜的样子,有些让人怜爱,让人心生虔诚,心里安静,心无旁骛。那时就住在山间,我和老公都在山中,经常的老公要出山去,我就一个人守着我们的羊群,守着偌大的山峦,守着我们自己开垦起来的土地,那一片庄稼呀,树木、花卉、蔬菜、池塘。
当然少不了鸡鸭鹅狗,会听到鸟鸣,也会听到犬吠鸡鸣鹅鸭的欢唱声。我住久了,全然当做是村庄,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小山村,被山峦包围着,被大山呵护着。至于烟火气,说不定就是我喜欢的那一支袅袅升腾的香火。
山下是有庙宇的,里面有石佛,经常有人去庙里拜佛的。庙里经常传出梵音缕缕,那声音听到了就会令人心生安静,我经常地听着那缕缕的梵唱在读书,或是写点什么。而一炷香就此,在案上燃起,紫色的或是褐色的都不影响那香气,缥缈的却让人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真实感,是的,绝对存在的,不会是臆想,也不是虚幻。当年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就是这样的拈花示众,就是这样的拈花一笑,就这样的契合,就是如此的心领神会,而心领神会之后的会心一笑。才是禅意的自然而然,才是禅的不立文字,却能衣钵相传,绵延下去。
夜深人静,忙碌一天的人们总算是可以休息了。这也是我最享受的时候了,就是可以安心的读书。他总是说燃起一炷香吧,一炷香的时间读书,然后就休息。我点头答应,他一旁监督着,每一次都没有严格按照约定来做的,总是一炷香早已燃尽了,一点也不知道呢。开始时,还好似看了好多次,也嗅到香燃起的缭绕香气,缕缕绕在身旁,暖暖的,柔柔的。慢慢地读进书里边去了,竟然什么都忘记了。而他呢,不是忘记了,就是不忍心打扰我了,看着读书那么认真,也是很难得的,若是被叫停,很是不忍心的。但又疼惜我,于是弄出点别的事情来,慢慢分散我的注意力。
不是说夜深了,就是说天有些凉了,该加衣了,再有他的一碗汤放在案前,反复热了好几遍……
于是,放下书,眼睛也睁不开了,喝下一碗热热的汤,趁着热热乎乎的一身细汗,去睡了。所有的事情明天再去做吧,要去梦里周游去了。
其实,最喜欢的是雨夜,燃起一支香,静静地听着雨,读着书。这样的时候,有一股股花香草香飘来,花香清雅,淡淡的,草香清凉,爽爽的。雨呢,是细雨,细如牛毛,细得润物无声的感觉。尽管不是春季,就算是夏季或是秋季了,那细雨给人的感觉依然不变的,细细的,绵绵的,滋润着万物人间。一炷香在慢慢燃着,香灰一点点一节节落下来,香的青烟缕缕扭着蛮腰儿似的在升腾着,一缕缕,一缕缕不慌不忙地在升起,它是不怕风的,也不怕雨气的凉意,依然故我地升腾着。不会被打扰的,从来都是不卑不亢的,难怪成为香,在菩萨面前燃起呢,就是与众不同的,不与世俗同流的,也从不卑颜媚骨去讨好谁,苟求于谁的。
这样的雨夜,山间最是清寂的,除了偶有几声小兽的叫声,再没有什么声响。就连小鸟儿也不再鸣叫了,躲在鸟巢里,安静地睡觉了。小松鼠,小狐狸,小野兔都在自己的洞里,想想它们一家人挤在一起,互送温暖,互相梳理着皮毛,亲亲爱爱的样子,一副温馨的图画静静地在山间呈现呢。
忽然会想起许多陈年往事来,也会忽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的朋友,再就是想故乡想念父母亲,这样的雨夜父母一定是在灯前忙什么的。父亲修理着农具那农具或是这电器那电器的。母亲呢,就总是忙着手里的针线活,穿针引线,口里情不自禁会叫上一句:妮儿呀,什么时候回来呢?
父亲听习惯了,又时会接上句:嗯,快了。有时摇摇头,叹息一声:儿行千里母担忧呐,孩子都挺好,总是牵挂什么呀?你这一声妮儿,倒叫我怪想我的妮儿了呐。
谁说妮儿是你的,那是我的妮儿嘞,还你的妮儿?母亲不愿意听父亲说我的妮儿呢,嘿嘿,孩子似的,为一句话在争吵着。不用劝的,也不用去拉架,一会就好了,为这一句我的妮儿,争吵了半辈子了,还是要争的。我在家时,就会嘻嘻笑着说:别争了,我是你们的妮儿,有啥可争的。
母亲就会说: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他倒是说得轻松,还我的妮儿呀我的妮儿呀,谁的也不是,妮儿是我自己的。
是呀,妮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呀,娘最心疼也最在乎的就是妮儿了呢。
想起父亲母亲,心里总是滋味不同的,那一种牵挂思念惦念想念真是把人折磨得不知咋好了。细雨无声,大地一片片崭新的颜色,山里气象更新,山在细雨里默默享受着细雨的惠泽。
思绪,不会就此停留,会继续在一炷香的缭绕中飘向远方,更远方……
哦,庄稼,农田,山峦,村庄,城市,街道,都在细雨里沐浴着。
半夜里,叫小花的母羊做了妈妈,它是头胎产羊羔,激动又欣喜,护崽护的厉害,不让接近它的小羊羔,谁也别想接近,顾不得自己的疲惫,去用自己的身体护着小羊羔,一遍遍地舔舐着,一遍遍发出低低的柔声细语:咩咩,咩咩。
小羊羔倒也争气,七倒八歪之后,站立起来,马上就去找它妈妈的奶头去了,跪在地上,吸吮乳汁,咋咋有声。
不知老公什么时候,燃起了一炷香来,此刻香已燃尽,香灰一节节落在桌案上,香气迂回在草屋里草屋外,天已经开始放亮了,忙了大半夜,非但不觉得累,反而,心里很舒展,很轻松,又愉快着呢。
也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暗自想着,所有爱呀,喜怒哀乐呀包括生命,或许都在这一炷香的时间里吧。无论参透没有参透,真实的是走过,一节节燃烧过,努力升腾过。最后安静下来,或平白,或辉煌,最终都归于寂归于静,想必,寂与静才是最美的,也是最令人心儿为之一振的那一抹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