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别让时光瘦下来(散文)
一
退休了,就老了;居家了,没事了。日子无趣了,生活平淡了。我们只能接受,凡是无力改变的东西,我们都要随顺其便。但总有一个声音,不断提醒着我——别让时光瘦下来。
我是一个不大喜欢听人劝的人,但这个声音的温度,就像一口温茶,“呲溜”一下就入喉入腹了,这样的声音,不是诗,不是词,但最富诗意词韵。我喜欢。
在江山,宁静为文,心向“致远”,很少有杂音扰我。或许,江山就是为不让时光消瘦的暖房,用文字去喂饱时光,时光会一直发福着。
时光,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一直是饱满的,丰腴的,肥得流油。那时,妻子也抱怨着——你整天把日子塞得满满的。神情却是满意的,她的抱怨里含着一种满足,懂得我的努力。一天也是时光,是浓缩的画面。那时干高中老师,当班主任,晨曦在天空的怀里未醒,我就在校门迎接着学生,早自习后,回家扒拉两口饭,拉过女儿上车座,撂在校门口,顾不得说“再见”。孩子放学自己跑到学校一处大家叫作“晚归”的屋子等家长。深夜,十点半,有星月陪着脚步……
从未说时光无聊。可能是对时光还不知为何物吧。妻子说我需要给日子减减肥了。哦,我好像一个不懂得时光的人,让时光承载过重,让时光的篮子盛得太满。回首,我又为那段普通的时光感到骄傲,盛满了才敢谈时光啊,时光赐予我快乐,我愿忙碌着。所以总说,工作着就是幸福。这是一句感言,有点鸡汤的味儿,但我喜欢说,妻子唠叨了,我也就说这句。
离开了繁忙,轻松了,我们又感到无聊。这是真话。就像朋友见面,还是说胖了点,发福了,感觉喜庆;若说怎么瘦了,怎么憔悴了,在关心之余,还有点惨淡味儿。
二
其实,一旦换了个节奏活着,就感觉变老了,时光也就瘦了,瘦得连自己都不敢去看,不敢接受。村上春树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是一瞬间变老的。”也就是说,我们突然瘦了,空洞必然导致时光的无聊,一个人说自己养尊处优,一定是无聊的表示。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开始的,也不是从发现第一根白发开始的,而是从放弃自己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无事可做了,时光便渐变为消瘦,自己反而难以察觉。说什么——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我有点不能接受,尽管是劝我,还是感觉别扭。
也就是说,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给了我们的事业,在匆忙中,时光是丰盈的。一旦失去事业兴趣,我们的注意力就转移了,转移到对自己处境状态的评价上,发现时光对自己开始报复了。皱纹是深刻在脸上的佐证,白发是写在头上的衰老符号,眼皮眼袋,甚至眼神,都被时光一夜之间弄得不像样子了。所以,我们必须从一种状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哪怕还是忙碌,时光也就不会那么折磨我们。就像一件器物,放置久了,无人问津,就锈迹斑斑。当然从文物审美的角度看,这是时光之美的光顾,而我们不想做文物。
时光有一个特性,总是不解风情地从我们身边倏然驶过,仿佛与我们无关,不懂我们深爱着时光。有时候,就像旷野的风,不值得我们伸手接住,拂面相迎;就像晚空的云,很快被黑色吞没。青葱远退,韶华流散,时光黯淡,皱纹如刻,青丝霜染,镜子是留不住时光的东西,此时镜子更可恨,简直成了我们的敌人,想拿起狂摔而碎之。可又怕镜子里的自己随着时光一起破碎。其实,时光并未破碎,只是瘦了,我们不忍或不能看见了。
时光不老,不瘦,我们就不会老,不会被抛弃。珍惜时光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在时光里累一点地跟跑。瘦了,不怕,我们可以给自己的时光加点营养品,补一补。缺什么补什么,这是国人的经验。我退休了,生活的节奏变了,我需要填满时光的缝隙,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累得比上班还厉害。
三
千里海岸线,我划分了30几个赏景点,每天一个,生怕阴雨天天公不作美,甚至是冒雨而往,就看个朦胧的海之态。甚至茶馆里的朋友要我隔日汇报,描述所见,比讲课还忙,不过不用备课,庆幸教学时练就了那点本事。这是我遇到的“浪花时光”。
文登花市,五日不去看,就像对不起花儿。硬是把一个对花儿不大有兴趣的妻子培养成花痴了。时光被花装饰了,夫妻话题常以此展开。这是我的“陪花时光”,陪着花,慢慢变老。以前看到“慢慢变老”几个字,并未入心,哦,我是未遇到相陪的好啊。
赤山与我有缘。景区老总说,这是我的山,我必须用文字把赤山打扮成新娘的样子。从写《赤山赋》到45篇散文的“赤山纪行”,一年的时光,给了赤山。仿佛自己生命里突然降临了属于我的风景名胜,好搬来家就搬来了。时光不瘦,就是累,累的是那些文字,总往山上跑。
老总戏我这一年,抱着文章当门票。我说这一年是“免票时光”。
把自己放进岛,孤岛不孤,我也不孤。时光在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幸遇的海岛上,便有了“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的适意,一浪一滩头,一石一水草,一亭一草房,自己就是一片孤云,无碍浪花涌,不废海水漫,那些风物,仿佛就是为了陪着自己的时光而存在,伸手想去握,握住了,颔颔首,动动唇,只字不说,也满足。常常想诗人说,自己就是一座孤岛。孤岛不孤,弃绝喧嚣,徒留清静。时光静谧无瑕,这样的“孤岛时光”几人可得?
多少大好的风景,都是丰腴的,饱满的,也养肥了我。我是个不挑剔的人,用不着远足千里,也不必找个新奇处,凡是风景,我都可以读出味儿,风景不累,我也不瘦,心中藏着时光的好,一颔首,一抬头,一颦眉,一笑颜,都让风景喜欢。
四
辗转于美好时光,有时候看看自己的尘身土容,哑然而笑。红颜不再,轻尘的刀尖太锐,一刮便褪色了。不要紧,我用行色匆匆来掩饰吧。牙齿松动了,却还咬得清字;挺拔的腰杆,必须给时光弯腰;敏捷的思维,迟钝了不怕,有风景在慢慢地等着我。不会因年老而时光瘦削下来,不会因旅顿而时光变成灰色。
时光总是公平的,谁说会瘦。读过刘亮程的小说《一个人的村庄》,最终时光在村庄汇集,曾经骑着快马赶路的,坐在牛背上慢悠悠地放牧的,都要接受老态龙钟的时光。衰老的速度都是匀速的,快慢不是争取时光的速度,安于自己的时光,在丰腴的时光里甘愿沉沦,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别侈谈什么我的时光比你的高贵,别认为自己的时光不值一提。都可以拿来温存自己。我老家的邻居六母曾经说,纸糊的窗户,玻璃做的窗户,阳光分不出贵贱,一样地照着。时光可不分浅薄深厚,一样洒给我们,只是有的人不懂时光,也就把时光弄瘦了。
时光真的会变老吗?老了瘦了的时光都一样吗?这是我读那篇小说的存疑。到此时,我有了一个解。我们完全可以给时光再添一盏油,燃烧起来。我选择了文学,点亮时光的灯盏。即使时光老了,却还闪着晶莹的亮光。
时光对人有时候也暂时不匀。那我们就必须向往美好,永远追求不言弃,对残缺的时光,接纳着,暖着它。我们不能不相信,在幽暗的地平线的那一端,涌起了无数的星辰,总有一颗在问你,还好吗?
日子里无事可做,露出了“空洞”,空洞是时光消瘦的形态。而且在我所看过的小说里,几乎所有的“空洞情节”也都是危险的,可以吞没人,席卷一切,那就不仅仅是个瘦下来的问题了,简直可以把人化为白骨。
有人说,心中无事最好。时光里能没有事么?一束光是否射来,我要借着光去选一个镜头,不是事?一缕风袭来,我要扬风刚刚收获的稻禾,不是事?哪个人心中没有点事,有事不怕,时光会把心事过滤好。事多了,那得看能不能担负,不能,就卸载一点,别压垮自己的时光,稍微给时光减减肥,可别太瘦;太瘦,会得“时光不良症”,这是我命名的一种病。你不要抢着患病。
五
时光里永远保存着演绎着正能量,就像阳光一样,总有温度,无论春夏秋冬。
遇到夜里在“世纪广场”一角房车里看书的老张,我看得他有些惊惶。抱书闲聊。知他从东北来,与我同庚。他说,别让日子闲着,风景唤我来,就是看书,也要出门去看,不是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么?他的时光在路上,停下的时光在书中。如此时光多么丰满,我问他受得了这份折磨?他吃惊。哦,是我说错了,于他是享受。
昨天往山野跑去挖野菜,车停路边,和三个“补路匠”聊了会。张大哥72了。未等我问,就说是闲不住来干活。这光景,放在几平米的炕头上,说哪天下不来就下不来了,不如把光景放在路上。我说“永远在路上”。他点头。他的光景,就是日子,就是生活,就是我说的时光。他是那条路上的风景,是灿烂时光里的一个光亮。
张大哥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时光里的家雀”。
他并不在乎这句话是不是难懂,他懂得“麻雀”,哈哈大笑说,冻不死饿不死的家雀。是的,我用不着像张大哥那样为了生计,或者为了后代,或者什么也不是理由,就想把自己的光景放在路上,图个每天的欢快。这是他如意的时光。
啄粒米以充饥,食轻尘以度日。我是家雀。我想到了自己潜伏在文字时光里的样子,觉得这个比喻很合适。八平书房是雀窝,三尺书桌是飞翔的路。世界上最难填满的是书房,万卷书不满,千万字只能堆出个小土丘,多少笔墨喂不饱,多么情思都装入。
作文的人说,三日不动笔墨手生分。我说我是不舍得那些美好的时光匆匆流走,为了再次装扮我曾经的时光,也把我用文字装扮的时光传递给喜欢的人,我也坚持三日为限,来一次走笔写时光,时光在我的笔下,被用情驱遣,被反复打磨,如家雀衔米粒,似蚂蚁扛草木,一点点把时光的洞穴填满,将文字错落有致地放入时光的宝盒,那就属于我的了。
去年做了个手术,身体一下子就瘦了20斤。身体瘦下来了,我让笔尖流出的文字肥起来吧。那些朋友亲人劝我补一补,我说正在“补”。说出我的“补法”,他们苦笑,我觉得两者是可以互补的。最好的心情,是增补的最好营养品啊。时光肥我不肥,没道理吧?
时髦的人都在减肥,我给时光增肥,背向而行,但都可获得时光的好。不必问哪是坦途,哪是崎岖,各有风趣。
一些向往慢慢地在笔下变成了回忆,也许向往失落了,就用回忆来代替,时光是模糊的,但逐渐放大,我就感觉拥有的时光太多,很饱满了。
曾经一段时光可能无解,慢慢地封闭了,在写作中,忽然获得了灵感,一下子就解释清楚了那段时光。时光如尘封的酒,揭开还是盈香飞醇。一支笔,搅动了时光,时光就活了,活在文字里,活在平仄中。
六
时光对于一个人,永远都是历史。我就用笔把时光拉回,展开,铺排,我在时光的温存里,顾盼流连,时光钟情于我,允许我重回,世界上唯有一支笔可唤回曾经的时光,时光再强大,也对付不了一支笔。时光里我纵意,时光也如意,因为时光也念旧,喜欢我重温。
母亲曾经做的几张槐花饼,很难咽,甜也不是滋味。我重新端来那张槐花饼,笔下却是满满的香。
少年的我,走进卫生院,拔掉两颗虎牙。很恐怖。想想那个医生一句“你勇敢”的话,我觉得疼痛都被“勇敢”解决了。我要记下我的勇敢。柔软的时光里,不能没有勇敢勇毅。
弯腰偷摘下队上的青苹果,被老师苦口婆心教育了三小时。羞见曾批评我的老师,老师却登门看我说,没有不犯错的孩子。曾经的时光被我打碎了一个缺口,碰掉了时光的瓷。不堪回首的时光故事,我都可以拿出来一起品鉴了,胆儿肥了吧?故事让我也懂得了怎样等待犯错的孩子,让孩子在时光里茁壮成长。
曾经往社员家里送地瓜,我一个个地轻拿轻放,没想到,已经50年,他还记得我的温柔。一件事就看出温柔?我说那是假象,生怕擦破了地瓜的皮儿,被你骂。总有被误解的时光故事,搬出来,满满的温暖,太多的时光暖色,不曾被我们握在手心,下笔时,统统都有了温度。
笔下可让时光轻,也可使时光沉重。轻重的拿捏,都怕伤着时光。曾经的时光真的都不简单,深入挖掘,总是芳香。
“何堪阶下时光瘦,无奈襟前指缝宽”。两指缝隙跑时光,即使曾经时光瘦了,在指间也会显得拥挤。别感叹,时光瘦了,我们也老了。时光在老者的手中,更懂得珍惜啊。
我总叮嘱自己,练就笔尖功夫,就是不能让时光瘦下来,不能让时光的颜色斑驳了。
别让时光瘦下来。这个声音真好,“润我细无声”。
2023年3月1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