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春天里滴水崖得禅味(散文)

精品 【东篱】春天里滴水崖得禅味(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2009.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9发表时间:2023-03-13 07:00:57

禅是一种入定的状态。所谓禅味,指入于禅定时安稳寂静的妙趣,在觉悟出那种妙趣的过程,而非得到了什么。四季都喜欢前往滴水崖,唯觉春天滴水崖的禅味被酝酿出来了。似乎,包括景色,春里滴水崖也不张扬,皆处于觉悟醒来的样子。
  
   一
   天,蔚蓝无边;风,温和拂面;空气,沁人心脾。忙碌了一上午,下午清闲下来。不负春光,决定到城南滴水崖逛逛,阳春三月,那里的风光肯定怡人。看看时间,四点多了,距离尧城不远,也来不及约人一道,一个人骑着电瓶车上路。其实我是抱定入禅的想法,才一人前往,不知是否禅就是这样,但觉不能喧嚣。
   从北向南,穿过尧城(县城),很快到达城南。城南,已成为尧城最繁华的新区。从最南端高速路口处开始,尧河分流成一条内河,内河沿着公路由南向西穿城而过。沿河两岸是新建的小区。一座座摩登高楼拔地而起,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宽阔靓丽,沿途的道行树像蜿蜒着的绿色长廊。初入此地,误以为进入了深圳最美的香山中街呢。我习惯用熟悉的风景来比对,常得风景重叠摇曳的影像。这是我们的繁华,不属于入禅者的世界。两个世界,我都喜欢。
   过了小区,算是告别县城进入了南山地界。十年前,来过这里。和几位好友,上滴水崖到“滴水寺”进香。那时这里荒无人烟,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滴水崖。路两边是连绵起伏的小土丘。小丘上除了芭茅、荆刺外,就是裸露的黄土坡。带着荒凉上山观景,怎上得了山么?其实,十年前,不为观景,只为进香,听朋友说,“滴水寺”香火很灵验。其实,我还是最喜欢借着进香看看风景。
   我特别觉得,“滴水”两个字有着禅味,那些风景有着在一种缓缓被滋润而生成的成长感。滴水,本身就是悟性得禅的最佳方式。
  
   二
   眼前,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像一条白色抖擞的飘带,蜿蜒飘向深处。两边是蓊郁的树林。我都有点怀疑走错了道。路边林间,是一栋栋新建的别墅。有两层,有三层,也有四层。房子造型各异。有恬淡田园风格、有皖南徽式风格,还有洋牌欧式风格。有自然简约的白墙青瓦,还有红顶雕窗。有人觉得这应该是最深的境界,在这里,恰恰相反。由繁华走入沉静,才是禅的方式。
   各自门前繁花纷呈,鲜艳夺目。梅花、迎春花、桃花、茶花、紫罗兰、白玉兰、杏花、桃花、樱花、兰花等引来蜂飞蝶舞,好不热闹。各户房前屋后绿化也不一样,根据个人喜好,栽上不同的花木,高、矮相间,树、楼成趣。树成楼的背景,楼在树间点缀。远看是林,近看是城,追求的是自然美。南山山口的创建,是本地四海打工工匠回家学来的杰作,仿佛让人进了万国花园。这里并不影响繁华的存在,或许,禅意的宽容也表现在这里,起码是不排斥。
   山路弯弯,曲径通幽,沿途不知名的鸟儿,在欢快跳跃、鸣叫,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五点多钟,路上没了行人,四处静悄悄的。我骑在车上悠闲地行驶。山风吹在脸上凉丝丝的。草的幽香、树叶的清香和花的芳香,在空气中酝酿后,散发出来的奇妙幽香刺激嗅官,直通五脏六腑,令人感到无比的舒畅。
   忽然,听到有人哼唱,顺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和尚在山涧提水。不见庙宇,却见和尚,有“深山藏古寺”的诗意妙趣。
   走完了几里水泥路便是土路,告别了别墅和小和尚,遥望“滴水崖”,看见一座白色的身影矗立在山顶的草木丛中,那是观音菩萨的雕像,十年前就有。
   没有什么圈定,也没有一个字告诉这里属于寺院所在。一崖一和尚,还有什么有如此禅意呢?景色和画面都是简约的,但透出了难以回避的禅味。不求繁华,繁华在不远,也不被所动,安于自己的日子,是不是大禅?
  
   三
   很快到了滴水崖山下。眼前,一座大神龟背驮功德碑,神龟右边是一座新建的小平房,门边竖挂着一块牌匾,曰“城隍庙”。神龟前面也是一座平房,门楣上挂着“山门殿”镀金牌匾。也是新制的。“山门殿”后面背靠山脚是一座二层楼房,这栋楼是这里最高最大的建筑,是和尚念经、信徒膜拜的“念佛堂”。“念佛堂”前是一块方形开阔地,场地北面设有香炉。场地最前面南、北角竖立两块高大的大理石功德碑。“念佛堂”右边是一排两层宿舍楼,宿舍连着一间是厨房,专为香客做礼拜食宿之用。嗯,世人讲究的是排场,僧人会为世人安排好的。
   山下,被西边的一座小山遮住了阳光,光线徒然阴暗起来,看看时间,已是五点半钟。抬头看山,半山腰以上,依然是阳光灼灼,春晖烂漫。“上,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给自己打气,不怕下来晚了。或许,这种情绪和热情,都不能是登山滴水崖应有的,但对我这样的老年者,我还是要拿出一点精神的,和禅味格格不入,禅会理解我的。
   于是,弃车独步,开始上山。山路很窄,有地方是石砌的,也有用水泥倒成的坎子,曲曲折折,越往上越陡。路边野花到处都是。花的草、花的树,大都叫不出名字。浅红的、粉红的、大红的、紫色的、白色的、黄色的,色彩斑斓,仿佛给山们穿上一件花衣。漂亮极了。说实话,我这次重游滴水崖不为香火,只为赏景。禅味来袭,我无法拒绝吧。我只能这样去想。远离尘世的纷扰,登上滴水崖,任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尽情地嗅着阵阵芳香,和着山土的气息,细心感受山花独特的韵味,美妙的意境赴一段心灵之约,透悟岁月的繁盛的花语,让自己的心游弋在山色空濛的清新里,有一份宁静、一份浪漫、一份惬意,还有一份朦胧。
   “山崖深处见花开,笑面娇颜悄染腮。百卉相争妍赤树,诗情画意任君裁”。此时,内心如汪洋大海,诗潮彭拜。一个人,静静地攀缘幽深古道,倾听鸟儿在树间婉约,轻盈鸣春,伴着微风浅唱,哪有寂寞?仿佛在花间轻舞,在林间与鸟和鸣,在山巅对天高歌,享受春天的浪漫。
   回眸一望,山岚缥缈,山下的庙宇,淹没在一片灰暗朦胧的轻纱帐里。山上阳光照,山下岚烟飘,景象令人不可思议。
   终于,到达山顶,来到观音脚下。仰视观音,如同仰视一座山。高大巍峨。转过身来俯视尧城,那星星点点的楼阁,是一座城市的海洋。远是闹市,静在眼前,山上山下两重天。观音面容慈祥,对着山下众生,观音心咒,护佑生灵。怪不得尧城发展这么快,成为人们眼中的“小香港”,除了党恩,还有佛佑。
   不知我这样归因是否正确。我想,放在这里的观音,应该是那些入禅人的一个独特设计吧,即使本来不为此,看的人也会生出这番想法吧。
  
   四
   踏上最后的台阶,便是滴水崖最高处。石壁高大陡峭,一面如刀切的一般,鬼斧神工。人在崖下,显得多么得渺小。这也是滴水崖上有寺庙的理由。觉悟出自己的渺小,就应该修禅让自己博大起来。
   崖下有两座“滴水寺”,一座较小,嵌在中间最大的崖石洞口,就像嵌在大厅里的中堂之上,是最独特庙宇建造。何时建造?从《蒿崖佛光殿记》中了解,建于宋代,历沧桑,遇战乱,历史资料渐失,仅留遗址。后逢盛世,文风昌明,佛光普照,在原址重建。再后来又在旁边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更大的“滴水寺”,并设有厨房和卧室,可能是因香火旺盛,小庙不济,重新再建的。
   走进“滴水寺”,拜台、佛像蒙上了厚厚灰尘。杂物凌乱。显然很少有人来过。要么,佛不灵了,香火不旺了,要么香客都在下面点香,上面不来了。有些凄凉的感觉。或许,我如此理解是错误的,禅入定的沉静,是不在乎热闹的吧。
   两块巨石间,有一清泉流下,像小孩飚尿,不!像水管飚水。泉水飚下千年不变,终年不断,尽管干冬时节,也是泉水叮咚,神奇吧!滴水崖建“滴水寺”,肯定有它的缘由。
   我索性登顶,一窥全貌,滴水崖原来是由五座山围成一个半弧。传说是五龙戏珠,形象还真像呢。
   独坐滴水前,喝两口清泉水感到无比的爽快,登山时汗湿的衣襟很快风干了。
   滴水崖成了我一个人的风景。我不知占据这里的寺僧允不允,应该理解我这个俗世之人的想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滴水崖的确不高,既无仙人的踪影,也无先贤的足迹。没有泰山的“风月无边”、没有黄山的奇松怪石,除了几堵陡峭的巨石和昼夜不停滴泉,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风景和内涵。滴水崖真的过于平凡,它没有古寺圆润洪亮深沉清远的晨钟,也没有苍劲厚重缭绕的暮鼓和袅袅舞动的青烟,更谈不上是禅封之地了,就连尧城西边的梅山和北面的大历山的名声都不如。佛像蒙尘,香火冷落,似乎必然。
   今天的风景属于我,一个人的风景,最容易见识风景。凝望滴泉,想到了永恒,想到了水滴石穿。滴水千年不息,昼夜不停,这就是一种精神,是一座山的灵魂。山有了灵魂,就有了高度。就像芸芸众生,不一定个个超凡脱俗,成为伟人。一个人,只需一点,若是亮点,他就应该被人仰视。譬如,他很丑陋,但心地善良,孝心满满,他就是道德的标杆,文明的象征。山都这样,人更如此。
   夕阳落入山口,忽然听见丛林里有野山羊的咩咩声,这里还有野兽?还有这道风景?说不定还有豺狼虎豹呢。我吓得呼地站起来,扭头就走。顺着古道,踏着余晖,往石阶下跳,就像在琴键上跳舞。踢踏踢踏,很快到了山脚。山上的阳光没了。山下的烟雾也消失了,奇怪吧!这也是滴水崖一道奇妙的风景吧。
   从滴水崖归来,只携带一朵云,入匣珍藏,云影不逸,也可化雨。我也得禅味些许。
  

共 36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久居闹市,终日奔波,在这风光怡人的阳春三月,来一场忙里偷闲、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个不错的选择。胜日寻芳,不负春光,快跟随着吴孟友老师的脚步一起出发吧。天那么蓝,风那么柔,空气那么清新,滴水崖那么迷人。山路弯弯,山花烂漫,百鸟争鸣。曲径通幽处,小僧来提水。低山藏古寺,禅房花木深。美妙的意境赴一段心灵之约,遥悟着岁月繁盛的花语,让自己的心游弋在山色空濛的清新里,一分宁静,一分浪漫,一分惬意,一分朦胧。虽然山不高,也没有神仙的踪迹,更没有深沉清远的晨钟暮鼓,却也是“山崖深处见花开,笑面娇颜悄染腮。百卉相争妍赤树,诗情画意任君裁”。一线飞流,泉声叮咚,千年不变,终年不断。滴水崖,滴水寺,还有那矗立山顶、普降甘霖的观音菩萨,都成了一个人的风景。一个人的风景最易顿悟,山上阳光照,山下岚烟飘,远是闹市,静在眼前,“凝望滴泉,想到了永恒,想到了水滴石穿。滴水千年不息,昼夜不停,这就是一座山的灵魂”。吴老师的这篇美文,就像这座不起眼的小山,于平凡之处见神奇。又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半烟火,一半诗意。作品中还有一个悬念,作者始终未道出滴水崖到底在哪里?经百度查询,应该在我们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吧。滴水崖,又名夫子崖,崖前的庙宇连着崖内的溶洞,堪称绝景呀!美文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32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3-13 18:48:03
  吴老师的文笔老到,落墨唯美动人,滴水崖风景不俗,雾岚缥缈,泉水叮咚。滴水寺,深山藏古寺,有一种神秘之感,仿佛居于滚滚红尘之外。作者一路所见,花开斑斓,香气四溢,环境清幽,荡心涤肺。非常美妙的游春之作,让人心旷神怡,大赞才思,遥握,祝春安体健!
回复1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3-15 14:49:36
  罗老师,下午好!感谢你的精彩点评,感谢你的鼓励,问好老师,春安!
12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3-03-13 19:35:14
  老师的游记写的很出色,文笔灵动,风景优美,笔风幽默,浪漫春光,妙漫无比。唯美!
回复1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3-15 14:51:24
  老乡下午好,感谢你的溢美之词,感谢你的鼓励,问好老乡,春安!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