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暖】“阳人”笔记(散文)
那些难熬的日子,还在脑海,未曾忘却。
一
二〇二二年底,奥密克戎病毒猖獗,淫威肆虐,众生皆苦,防不胜防,纷纷中招。
回想起三天前那个提心吊胆的晚上,至今还心有余悸。夜里,准备入睡的爱人,感觉不舒服,我便给他量了一下体温,37.2度,有点发低烧。给他泡了连花清瘟颗粒喝,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两人起初都没放在心上。后来他迷迷糊糊,辗转反侧,睡得很不安稳。夜半,他再次诉说难受,一摸他的额头,比之前烫的多,再测体温,38.2度。顿时,我便警觉起来,赶紧拿来试剂盒,检测抗原是否阳性。一直悬着一颗心,就像等待某种判决。一通操作下来,他和我均未中招,都各是一道红杠,心才落了地,他也长出一口气。
发烧温度若是没到38.6度,最好不要吃退烧药,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病毒。可他实在难受,坚持要吃,不忍心,只好给他吃了一颗布洛芬。后来他睡的比较踏实,早上起来完全退烧,恢复正常体温。胃口也不错,人也挺精神,让我总算放下心来,以为新冠阳性那样的事情,离自己还有点远,哪能那么容易中招。
眼下蓉城已经放开管控,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做过核酸检测,政府提出来,自己要做自身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呼吁大家保护好自己,注意防疫,戴好口罩,最好是N95口罩,防护效果会好一些,勤洗手等等举措。对于那些经验之谈,大家都耳熟能详,毕竟疫情三年,谁都清楚防护手段。祖国母亲真是辛苦,要操心的事太多,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她。
在这个大家庭,作为一家之长的祖国母亲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方方面面都要想到、照顾到。经过多方、多年努力以后,疫情日趋缓解,病毒毒性减弱,只是传染性较强。选择放开管控,国家应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也许是到了儿女们,该为母亲分担一下的时候了,让母亲把精力放在别的更重要的事情上。毕竟,十四亿人口的吃喝拉撒,全都需要母亲来管,也还有很多重大的事情,包括这个家的繁荣、富强、安全、稳定、完整等等诸多事宜,需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
今夜无忧,安然入眠。
二
这段时间以来,几乎没怎么出过门,除了很多天以前曾经去取过一个快递。今天爱人出门,又拿回一个快递,还顺便去市场买了一些肉、菜回来,继续做食物储备。疫情以来,家里的冰箱已经落伍,那是很久之前买的名牌冰箱,但储量现在看来不够用。也想换一个新的大容量冰箱,可这个旧冰箱的质量实在优秀,这么多年居然也不坏,制冷效果还是杠杠的,除了容量小点,找不到舍弃它的理由。出于对此品牌的信任,又买了一个同样品牌的冰箱,这样倒也好,一个放在厨房,一个放在客厅。一个经常使用频繁开开合合,一个装满食品作为储物备用。
爱人回家以后,不知是不是受了风寒,似乎有些咳嗽,声音还好像有些沙哑。我想,是不是寒风刺激了他的喉咙,凉了肺,他肺本就不好,都是以前抽烟抽的。为了帮他戒烟,我陪他坚持了很久,走过一段难熬的日子,最终戒烟成功。不过他一着凉还是容易咳嗽,有痰,喉咙里发出一些声响,听着就替他难受,肯定呼吸不畅,憋得难受。因此,他有时没事就吸氧,有个吸氧机真的很方便,那是他的主治医生建议他买的,说没事多吸吸氧,对肺不好的人很有益。健康人也可以吸氧,记得外面以前有过氧吧,专门吸氧用的。吸氧机市场上贵的便宜的都有,需要时自购回家很方便。
晚上,我便发觉自己有些不对劲,先是感觉身上发冷。拿出床厚被子,开启电热毯,床边还有电取暖器。没开空调,室内温度并不冷,是我个人有点冷。蓉城属于南方,一般不装水暖或者气暖,当然也可以安地暖,看个人需要。但冬天并不算多冷,最冷之时也达不到零下,不下雪不结冰,冷天时间很短,一般说来没必要装暖气,有空调,电暖或者烧天燃气取暖足够。不像我北方老家,家里都装有水蒸气的气暖,有专门的供热公司供暖,那里天寒地冻,零下结冰,供暖时间不短。
到了那个时候,反应迟钝的我,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中招。夜里,我迷迷糊糊的感觉浑身发热,滚烫,火烧火燎的,头疼,浑身疼。这才意识到看来真是遭了,一测体温,38.8度,心里明白,中招了。再拿出测试盒检测,妥妥的两道红杠,颜色鲜红。马上给爱人也测了一下,他也有两道杠,只是有一条比较浅淡,似乎是弱阳性。
那时候的自己还挺镇定,本想继续再挺一挺,效仿当年的自己,因向同学学习,发烧39度也坚持不吃退烧药,只物理降温,敷冰,最后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战胜了高烧。可现在爱人不让我试,估计他看我身体大不如前,年龄也比以前大,保险起见,还是先吃药为上,也好减轻一些身体的疼痛感。听人劝,吃饱饭,吃下一颗布洛芬,昏昏睡去。
事实证明,该来的总是要来,不会等你做好准备。也许就在你放松警惕的一霎那,就让你措不及防,杀你一个回马枪。哪里逃,吃我一枪,一枪中的!
三
早上,我感觉不烧了,人要舒服一些。但是身上还是痛,一点力气都没有,觉得很累,连张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也没有胃口,啥都不想吃。爱人没有我这么难受,他除了有点咳,别的都挺好,已然是正常无事人,于是他就成了网上传的,在家里伺候38.6度的人。早上他去蒸了一碗鸡蛋羹,倒入一点生抽和香油,以前我挺喜欢这样吃,可现在为了补充体力,不想吃也勉强给硬吃了下去。
在家庭微信群里,发了用手机拍的两道红杠的照片,姐姐立即惊讶的回应:“你阳了!”一通关心询问,老妈也看到了,发语音询问,解释一通,更累了。唉,后悔,不该发的,老妈肯定给吓坏了。果然,她后来又单独给我发了很多语音,视频连线,告诉我土方子,让我熬水喝。白天到晚上,询问了好多次,我还得费精神安慰她。做母亲的总是发自内心的心疼儿女,天下的母亲,大抵如此吧。儿女们也还是尽量对父母说话语气好一些,耐心些,不要嫌烦,另外,尽量报喜不报忧。其实我以前都是这样做的,这次无聊手欠,居然发出去了两道红杆,让老妈看了揪心。从本意上,是希望他们引起重视,该储备就适当储备一些药品,不要真来了事,一无所有。
这方面我们家做的很好,养成存药习惯由来已久,一般常用的药品,各种各类都有。不是恶意囤药,我们是适当都准备一点。两个人身体都不算好,怕万一需要,到时来不及,只能抓瞎。这几年,不管是食品还是药品,疫情把我们逼得、像过去的老辈人一样爱储存,那是备战备荒的特殊年代的习惯。家有余粮心不慌,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总是好的。这种习惯,经此一劫,以后恐怕更会保持下去了。世事无常,你不知道哪一天会发生什么,从三年疫情上,估计很多人像我们一样,经历了这么多,也学会了很多,考虑的也多了。
十一点左右,蓉城出现了难得的大太阳,明晃晃、黄橙橙的阳光,照得城市格外温暖。阳台上洒满阳光,光线投射进来,让我看着都觉得好暖和。也想挪步阳台去晒太阳,可又实在不想动,依旧有气无力的躺在卧室床上,似乎只有躺着最舒服。是的呢,不都说,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嘛。静谧里,正闭目养神,手机微信视频连线忽然响了起来,是二十几年的老友张姐打来的。连接上,看到她在楼下阳光普照的公园里散步,她用手机转了一圈给我看,空荡荡的公园里竟无一人,只有她一个。而她也看到头戴帽子,包围的严严实实的我,病歪歪地躺在床上的窘迫样子。
“哎吆,你咋会阳?我还以为你爱宅家,不大出门,不会阳呢!”深知内情的大姐最了解我,她深感意外。我们这个朋友圈子里,已经有四个人阳了,都以为我是最保险的,结果我一样还是不争气,目前加上我已经有五人阳了。硕果仅存的是这位尚在蓉城的大姐,和远在云南、还没返蓉的另一位大姐。
大姐心直口快,个性爽朗,积极向上,心态乐观。她身体底子好,不爱生病,爱旅行,喜交际,社交达人。她和她先生,曾经先后担任我们公司的法律顾问,能言善道,我很佩服。说来奇怪,家里老老少少都沦陷,他们俩反而至今没事,都成为家里那个、伺候老小38.6的天选之子。反观像我这样深居简出,小心谨慎,不爱热闹、不爱交际,追求安宁的人,居然先中招,老天,上哪说理去?难道这病毒也欺弱怕强,也许你强它就怕你,你弱它就偏欺负你。身体底子好还是硬道理,心态乐观,能吃能喝,休息好,睡眠好,身体免疫力强,应该是制胜法宝。从大姐跟我的对比上,特别能说明这一点,她全占,我不占;她完胜,我完败,事实胜于雄辩。
大姐一通快言快语,安慰我坚强,告诉我没事,说她女儿比我严重,连骨头都疼,也一样挺过来了。真暖心,有亲人关心之余,又有友人给的温暖,心里热乎乎的,好像身体都没那么疼了似的,精神支撑的力量果然好强大。
四
今天周一,一大早,天就阴沉沉的,受天气影响,情绪也不高。其实昨天下午,后来感觉身上还是发冷,测温继续发烧38.2度,继续吃药,浑身实在疼的难受,昏昏噩噩的睡了一晚。
大弟弟也发来微信,问我好些了吗?还笑着给我说:“你是咱们家第一个阳性的人,第一个体验者”。是啊,目前为止,只有我一人阳了,妈妈姐姐弟弟侄儿侄女等一大家子人,都在山东,他们都还未阳,我算首当其冲。好吧,我说,让我先替你们体验一下,再告诉你们感受,便于你们做好准备。不过大弟告诉我,孩子姨夫也阳了,但他不在山东,而在陕西,是跟我小弟弟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阳的情况,大体也都差不多。恰巧,这段时间,因小弟弟回山东休假,单位通知他,暂时不用返回。阳的人太多了,回去也不安全,至少在山东,小弟弟还没阳。有两个弟弟在家,随时可以去看习惯独居的妈妈,倒也不错。听说昨天,他们俩不约而同的都去看望妈妈,不在一个时间节点,一前一后。
大弟弟笑着给我说:“老太太也太小心了,我开门,带着口罩,给她买去的水果蔬菜,她看到我进来,吓得赶紧躲进房间里去,死活不出来!隔着门给我说话,让我把东西放外边就行。”哈哈哈,我一边笑着,一边夸奖妈妈,赞老太太做的对,就得“六亲不认”,管他是谁,自己孩子来了也不行,保护好自己才是正解,才是王道。不过,等换了一个人再来,老太太却顾不上小心了。那就是小弟带着他的小儿子也回家看妈妈,看到许久不见的宝贝孙子,老太太早把小心忘到九霄云外,这个二胎宝贝孙子,那是怎么看怎么欢喜不够。何况疫情以来,见面机会其实并不多。平时小弟在陕西工作,休假时才能回来看望妈妈,自然,祖孙三代人喜洋洋的开心气氛,战胜了对“喜阳阳”的恐惧。
下午有一段时间我又感觉异样,测体温,37.2度,稍稍低烧,不去管它。可是鼻子里面烧呼呼的,鼻腔口腔里都很干,口干舌燥。喉咙也不舒服,干咳,却咳不出来什么,总觉得有东西堵在喉咙眼里,有痰。到了晚上,鼻涕和痰越发多了起来,光擤鼻涕,纸巾用了近一包,马上就要用尽。鼻涕是黄色的,痰也是黄色的,由于使劲咳,还经常咳出血来,估计是毛细血管被震破,晕染了痰液。鼻腔里擤出的鼻涕里,也会有血块,估计是太干燥,引起的鼻腔出血,凝固成块。
我怎么也没想到,今天晚上,是我最难受的又一个晚上,仅次于那晚发高烧。喉咙剧痛,可很想咳嗽,憋的慌,只要一咳,带动喉咙,震的嗓子刀割一样的痛,揪心的疼。就像那里有一个不能触及的伤口,或者是在伤口上撒盐一般,让你疼得想咳不敢咳,咳了则疼得半天才能缓过劲来。我鼻涕一把,痰一口,鼻子被堵,不透气,只能用嘴呼吸,张着嘴,口腔更干燥了。呼吸粗重,声响很大,人很疲乏,似乎偶尔发出的那几声长吁短叹,人反而能舒服一点似的,哎吆哎吆的,就像医院里的老病号,一幅悲惨之状。自己都开始可怜自己了,联想起医院里那些也在饱受折磨的病人,特别是年纪大的老年人,更加可怜他们,担心他们能不能挺得过去,人活着有时候真遭罪。
咳嗽和喉咙剧痛,折磨了我整个晚上,无法入睡。一直到了凌晨五点多,感觉有一大口痰在剧烈的疼痛中,给咳了出来,鼻子好像也通了气,终于能用鼻子呼吸,可以闭嘴休息。被折磨的疲倦不堪的自己,精疲力尽,终于在不知不觉、昏昏沉沉中睡去……
五
新的一天又来临,如同今天的天气,明媚的阳光,阳性病患的感觉也有所好转。其实从今晨五点多入睡,到八点多睡醒,昨晚我只睡了三个小时而已。昨夜之惨状,不堪回首。今天人比较清醒,脑子很清楚,吐出和咳出那么多侵入身体的病毒,不像前几天那样迷迷糊糊了。既然脑子很清醒,躺床上没事,不如拿着手机,把这几天的经历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也许就给忘了,权作纪念。于是滴滴答答的停不下来,反正都是亲身经历,根本就不需要费尽心思。一发不可收拾,才几天的事情,让我这样的啰嗦人来写,一天时间,断断续续,通篇下来,字数已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