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慢慢行(散文)

精品 【东篱】慢慢行(散文)


作者:回味 举人,5322.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1发表时间:2023-03-19 17:49:06

【东篱】慢慢行(散文)
   这儿是江南。
   白墙,灰瓦,石板路。
   这儿是母亲喜欢的江南。微雨,窄巷,乌篷船。
   清晨走进周庄,游人零零散散。突然想起,今天是大年初二。
   因为下着雨,湿漉漉的石板路让我的双脚感觉有点不知所措,走路的姿势改了又改,最后还是挽起了女儿的手臂,慢慢走。
   临街的店铺还没有全部卸下门板,睡眼朦胧的卖货人坐在摊前打着哈欠。
   妈妈。快看,青团。圆圆的笼屉上摆满了绿色的团子,看上去十分诱人。
   十元三个,正好可以补一顿早餐。女儿嘴里叨咕着,手机已经传来了叮咚的付款声。
   周庄的石板路是最窄的弄,抬起手臂,左右店铺的门板就变得伸手可得,会一下子摸出温度。
   往前走,过了一座桥又一座桥,不得不说,周庄的桥是最多的。沈家,张家,赵家,一座座宅子都立于水桥边,把桥廊景色移进了自家庭院。从早晨走到了晌午,游人密集起来,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懵懂中走进一个飘着茶香的小弄,没看茶室的名字,找个临窗的茶桌坐下。女儿要了一壶小种红茶,她说,老板推荐的茶怕我喝不习惯。一口热茶入肚,暖意肆起。零上三度,已经是江南最冷的时节了。
   流动的河水拍打着屋底的石岩,一艘艘乌蓬船从窗下划过,摇橹的人居然百分之九十都是女人。她们穿着蓝色印花的上衣,挽着裤脚,站在船舷上。没有吆喝声,安静中小船自由地在小小的河道中穿行。游船入画清风起,一杯一盏对茶饮。这种场景一定会发生在周庄,因为有一种生活叫周庄。
   我身后是一个实木的博古架,陈列的都是一本本翻得很旧的书。顺手拿起一本,居然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看着披着长发站在黄沙土墙边的三毛,我不禁感叹——这里居然藏着我的青春……
   本来打算乘船回到周庄的博物馆,却让等候上船的人群打消了念头。
   总有风景在前面等你。
   在游船停靠港的旁边有一处空地,那里有几盆盛开的杜鹃。冬天花开,这让我不自觉地靠了过去。因为温度低,花瓣和绿色的叶子像是处在休眠期,没有春日的光泽和靓丽。在这块空地的对面,是一处空置的古屋。灰瓦上长满了绿草,墙面更是一片破旧的斑驳。吸引我的是支撑着这个颤颤巍巍房屋的那几根木桩,清秀挺拔。
   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本旧影集,里面有一张母亲的照片,她就是在廊桥边倚着一根挺拔的木柱。这是母亲唯一的一张在江南的留影,照片的背后写着两个字“江南”……
   其实,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想,那一年母亲是在江南的哪个地方呢?母亲走得早,她走时,我还没开始我的江南之旅。所以,一到江南,我就会留意,去追寻母亲的脚步……
   江南,这儿就是江南!江南第一水乡——周庄。
  
   二
   站在断桥边,西湖的水出奇地平静。
   有点遗憾啊!我听说,杭州三十儿那天下雪了。可惜,只差了几天,断桥的景色大不相同了……游客中的一位女同志,细高的江南口音提示着大家。
   断桥是否下过雪,又想起你的脸……多年前,哼唱着《断桥残雪》,只知道喜欢音乐的节奏。桥未断,雪未残,断的是回忆,残的是故事。这恐怕就是五十岁人的心境了。
   女儿是第一次来杭州,第一次游西湖,圆圆的大眼睛闪亮闪亮的。
   我们开始了两万步的行走。白堤,苏堤,楼外楼。
   西湖边上全部是慢慢行走的人群,走的方向不同,但是目光所向,全部是投给湖面的美景。坐船过去看三潭印月,排最长的队,走相同的路,飞奔去一个地方,这就是三潭印月的魔力。为了拍三潭印月石塔上的鸬鹚,我的头被低矮的树枝连续撞了三次。鸟儿悠闲,人却惊呼出声,红红的额头隐隐作痛。
   航船线路选择有误,暮色中我们又回到了断桥……
   这可能就是西湖对我们的特殊邀请吧。第二天,我们还在西湖边漫步。
   雷峰塔,平湖秋月,柳浪闻莺。
   又是一天的两万步,西湖还是那样的平静,而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一个上午就草草地结束了西湖的第二日游。
   西湖边上最不缺的就是美食。
   杭州啊!我不仅喜欢观景,更喜欢杭州饭馆里的菜。父亲多次来到过杭州,这里的美食深深地吸引了他。东坡肉,西湖醋鱼,叫花鸡……每一道菜,父亲都念念不忘。
   选了一家有特色的小店,旁边是一家网红店,比这里更热闹。点了西湖醋鱼和龙井虾仁,外加一份牛肉羹。不过西湖醋鱼远没有传说中的好吃,可能是南北饮食的差异,北方人更喜欢红烧鱼的味道。我不敢以自己的口味否定杭州的名吃。
   下午,我们去了胡雪岩故居。斜对面就是鼓楼,这里有一家餐馆叫隐石。
   晚餐的时间有点晚,不过,隐石终于有了和它的名字一样的味道。
   黑石板上刻着两个白色的大字——隐石。餐厅采用了最古朴的装修风格,隆起的木柱相接的大屋顶,古色古香,还有花园里的餐桌,就在门口的假山石下。菜还未品,味道已经渐浓了。
   一份秘制白条鱼,一份鸡粒茄子煲,一份小炒牛肉,一份时蔬。哇,味道绝了,光盘行动中。
   这个餐馆的历史不足十年,一定不是父亲当年去的餐馆。但是,杭州的味道依旧。
   浓浓的江南味道……
  
   三
   来杭州,当然要去一趟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历史。这座千年古刹,背靠北高峰,面向飞来峰,千百年间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杭州的发展与崛起。
   这是我们最早起的一天。六点半,我们已经站在了灵隐寺的大门口。它对面的一块照壁上写着四个大字——咫尺西天。
   飞来峰的石窟和造刻,保存尚完好的有四百多尊。当然,还有闻名遐迩的济公床和偌大的神掌,在理公之塔旁边还有一尊藏佛教的大财神爷——大夜叉,这里还有最喜庆的弥勒佛石雕。
   每走一个寺庙,我都是漫无目的地行走。在一阵阵竺香的味道里,拾级而上,登上最高的大殿。在大殿门前的扶栏边上,透过一株八百年古树的叶隙,阳光普照寺庙,一片祥和。
   老妈,你应该在下面等我的,爬山对你的脚是硬伤。女儿看着气喘吁吁的我,不停地念叨着。
   站在灵隐寺门前的时候,我就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成功登顶。
   前几天,我去杭州了。跟着大家去了一趟灵隐寺,可是,我没上去……
   这是兄长在去年六月份从杭州出差回来,到单位来看我时说的话。没想到,五天之后,他再次突发心梗,永远地走了。
   我替你登顶了……
   站在这里,能听到飒飒的风声。站在这里,闭上眼睛,默念心语,不知道佛祖会不会听到。反正,我告诉他了,我替你来拜见他了。
   一座寺,一炷香,一段人生。
   适合想念,适合追忆,适合我和你静静地聊天,不必梵语。
   灵隐寺离龙井村很近,坐公交车也就二十分钟。
   攀上去,看茶树。
   女儿兴奋地穿梭在一趟趟的茶树间拍照,而我坐在茶园对面的茶庄里喝着去年的龙井茶。
   茶汤清澈,茶叶蓬勃,入口是淡淡的苦涩味道。
   不是采茶的好时节,龙井村静悄悄的。一对流浪猫在我的脚下,乖巧地蹲着。午后的夕阳,暖劲儿正足。微风徐徐吹来,带走了我行走的疲惫和几缕思乡的愁绪……这就是江南。
  
   四
   磁浮仅仅用了8分钟的时间就把我们送到了机场。
   还是浦东机场,提前两个小时到达这里,在这里等着带我回家的飞机。立在玻璃窗前,看着飞机起起落落,明媚的阳光倾泻而下,感觉江南的春味儿浓了,瞬间有了不愿离开的想法。
   大年初一,我们在浦东机场降落时,上海正在下雨,我瞬间模糊的双眼,恐怕也是这场雨太应景我的心境了吧。
   时间滑进2022年,带着防疫的疲惫,我把亲人们一个个送走。
   腊月二十九,我带着女儿和侄子先去天河园祭拜刚刚去世的父亲,又到向阳山公墓看望兄长。摆上祭品,两个孩子很用心地擦着紫檀色的木匣,我居然没有哭。
   腊月二十,母亲去世二十一周年。2022年的日子有点长,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跟母亲说。
   妈妈,爸爸和哥哥太想你了,他们去找你了。
   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两天,又是剧烈房颤,心率高达234次。他大叫着,我不行了,要走了。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抱着他,老爸,挺住!别留下我一个人……
   他瞬间有了一种安静,呆呆地看着我,心率也缓慢地降了下来。就这样,他又陪了我两天。
   这是怎样的2022年?
   6月30日,我奔赴七百公里之外的呼伦贝尔,送走了突发心梗的哥哥。我不敢把哥哥去世的消息告诉年迈的父亲,我想着怎么编排“剧情”,在过年时告诉父亲。他儿子忙于事业,过年不回家了。这个剧本千万次地在我脑海里重复着,父亲却没有看到我的胡说八道……
   二十多天了,我没办法让自己睡一个完整的觉。总是在最深的夜里辗转反侧,我们四口之家的生活画面在我大脑里越发清晰。即使我拼命地工作去麻痹自己,可是每到深夜,他们又回来到我的身边。
   下雨的江南不是很温暖,我却选择了在这里小憩。走一走,看一看,让不同的寒风吹一吹。或许,能让我走出更坚定的步伐。
   日子很长,偶尔驻足,更要前行;日子很慢,适合想念,更要坚挺。
   这次江南之行,我一直跟在女儿身后,慢慢行走。有人说,走过一座城,听听这座城的故事,就会让心平静下来。
   我来了,走了,慢慢释然了。
   谢谢你,江南!
  

共 36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江南,在低吟浅唱里,在婉约漫兴中,只因太多的故事都要寄存在江南,只因多少情感都必须来江南捡起。看到母亲江南留影的照片,我们对周庄一程,便有了不一样的把握。那条弄的墙壁,有没有母亲的手温?母亲是否曾站在某座桥上观景?那个茶室的温度还有点寒冷,母亲是否也如“我”一样躲进去用一杯茶暖身?那一河的画舫,母亲看过没有?寻找母亲在江南的身影,可能不是好的季节,因为杜鹃的花和叶还在休眠期。那张照片,怎么就不能找到母亲行走江南的足迹?杭州西湖的断桥,是转不出去的点,风景不应该是作者父亲的兴趣点,去找杭州的美食,这是父亲的热爱。那个“隐石”的所在,潜在黄昏里,父亲来没来这里?找不到契合,只能以浓浓的味道,来和父亲共餐的憧憬。灵隐寺,那是和佛祖对语的地方,一定要登顶,不是佛意使然,而是了却兄长的一个遗憾。与其说是站在佛祖雕塑前,聆听梵音,不如说是代兄长了却愁绪。浦东机场,一场冷雨,这样的氛围,莫非就是为了让作者做一次痛心碎骨的怀念。父亲不是被风景的美激动得不能自持,而是房颤让他的心率处于不可控的巅峰。借着江南的冷雨,披着浦东的寒风,放下我的思念吧。慢慢行,把自己的故事,将亲人的声音身影,放进江南的景里。江南行,行路难,只因太多的失去,太多的遗憾。思念到何方,江南也逼仄!这篇文章,格调上很特别,去清新里,透着一丝的寒伤,江南盛不住作者的哀思,却应邀江南留住,这种倔强,和文章里的婉约,处于矛盾,同时撞击着读者的心扉。读作者之前的文章,也知道作者很善于工笔描摹,但这篇文章用了简笔,勾勒的是风景的轮廓,原来作者不想让风景掩盖了作者的情感温度。构思之巧,之精粹,细细玩味,味道十足。语言清丽,绮秀多姿,摇曳成微风,抖搂成珠玑。颇值得品味琢磨。作者不以风景为表现重点,不以风景为线索,而大胆地将情感作为行文的墨线,蛇线草灰,我们总想捕捉作者情感的蛛丝马迹。这篇散文极有情感力度,扣响心门,以风景来填补情感的空隙,可无法填满,难忘那些故事和亲人。情动于衷,才不着意文采而文采飞扬。力荐佳作,看作者笔下不同寻常的江南风景!【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32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3-21 17:31:55
  发现了一篇深度好文。非常喜欢这样的写作风格!拜读学习!
回复11 楼        文友:回味        2023-03-21 19:19:31
  感谢老师赏读!因为疫情文章写的少了,只是尝试改变写作风格。再次感谢!春安,创作愉快!
12 楼        文友:八千岁        2023-09-24 21:43:45
  熟悉的江南,熟悉的墨香。仿佛雨中偶遇故友的激动,你的感伤像微雨里的薄凉吹忽我的华发。文字依然这么清晰,好读,耐思。但愿人长久,是多么奢侈的祝福啊,我还是把它送给你。代转二位亲人,安息吧
共 12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