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婆婆傻了(散文)

精品 【东篱】婆婆傻了(散文)


作者:淡墨花开 童生,539.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73发表时间:2023-03-21 08:31:56
摘要:婆婆傻了,婆婆勤劳艰难的一生,他自己不知,于我心中却那么清晰,又是那么难受。


   我刚走到楼下,就听到一阵骚动,几家纷纷传出“咋没电啦”的询问,接着两三个人走出门来:“正做饭呢,咋没电了呢?”我心里一惊——坏了,该不会像上次一样,是婆婆弄的吧?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奔上楼,打开门一看,哎呀,妈呀,正馏饭呢!还不错,知道在锅里添了水,但把西红柿和黄瓜整个放在锅底了,屉上放着洗过的米饭、馒头、点心。把锅放在一块木板上,算是锅的底座,这次导线倒是插好了,另一头却扔在锅内的水里了。又来一场“锅碗瓢盆大战”了啊,我经常这样跟婆婆开玩笑,希望她开心点,不至于觉得自己做了坏事而沮丧。
   上锅煮饭的事,对于我的婆婆而言,那真的像小学生学写字,歪歪扭扭的,还不像个样子。确切地说,像孩子弄翻了墨水瓶颜料盘的那种糟乱的样子。
   婆婆傻了,真的傻了。但爱干净、爱干活的习惯没变,什么都得洗。到做饭的时间了,如果家里没人,她就泡一盆米,一袋米这样“吃”了半个多月就没有了。我们只好把米藏到一个卧室里,锁上门。后来就倒一盆面,也用水冲洗,直到面冲没了为止。我们只好又把面藏到卧室里去。再后来就是油、盐,碱面、淀粉、粉条、肉、虾、鱼……逮住什么泡什么,能泡多少泡多少,我们只好“坚壁清野”,把冰箱和一切食材统统搬到卧室里去。有一次“大清洗”,正赶上姨婆婆(婆婆的妹妹)来,气得姨婆婆说:“二姐,你是忒爱干活儿啊!”是啊,婆婆就是爱干活儿。姨婆婆说,当初是不是上学当班级的劳动委员留下的勤快啊!
   真想不到,到这个年纪,我们还和婆婆玩起了捉迷藏,可丝毫也快乐不起来。
  
   二
   婆婆31岁就守寡,带着五个孩子生活。家里的活,地里的活,男人的活,女人的活,她不干,谁干啊?从那时起,她就没闲过,一双手就没停过,一直干到现在,她能停得下来吗?婆婆是苦命也玩命的一生。
   现在好了,我们把什么都藏起来了,找不到了,时间长了,婆婆才把做饭的事忘了。好好歇歇吧,我那干了一辈子活儿,受了半辈子罪的婆婆啊!惯性,在婆婆身上令我担忧。
   我想,婆婆傻了,挺好,从此不必再没日没夜地操劳了,从此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显然,作为晚辈这样说似乎不通情理,可婆婆的性格,清醒着对她是折磨。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婆婆整天忙得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夏天人人都歇晌,可婆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歇晌。上午在生产队劳动半天,回家赶紧做饭,吃完饭,来不及喘口气,就顶着炎炎烈日,背起栅子去割草。大中午的,地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寂静得令人害怕,稍有点儿动静,就让人毛发倒立,吓出一身冷汗。上面烈日晒着,地上热气蒸着,就这样钻着垅沟地头,蹲在地上,身体向前倾着,右手拿镰刀,左手攥住草,一把一把地割着,一堆一堆地放着,汗水顺着脸如下雨一般摔在地上,头发贴在脸上,衣衫全湿透了。估计上工时间快到了,就把一堆堆青草收拢起来,装进栅子,鼓鼓的一大栅子青草,吃力地背起来,摇摇晃晃地回家。婆婆本来个头就不高,加上栅子和青草的遮挡,从背后看去,就像一个绿色的大草球在慢慢向前挪动。挪到家里,晒上草,赶紧出工。晚上吃完饭,还要洗衣服,做衣服,做鞋子,还要管着二叔、三叔、老叔的针线活。就这样到秋天除了喂几只羊还剩下一大垛草,卖掉贴补家用。婆婆成了一台从不停息的机器,可有谁可以替代她转动着这个家的生活呢。
   长年累月的劳累使婆婆的身体受到很大伤害。每到冬天,婆婆就连冻带累地病倒在炕上。人也瘦得皮包骨,脸色蜡黄,眼睛深陷,眼皮仿佛有千斤重,半睁半闭,无精打采的。
   婆婆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吃的苦,挨的累,受的罪,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副柔弱的肩膀,扛起的可是一座山啊;这一双纤手,给孩子们撑起来的却是一个温暖的家。这么多年的委屈心酸,无法跟孩子们言说的话,也只有婆婆自己知道,醮着泪水流进肚子里慢慢咀嚼消化。我想,她在累得实在不行的时候,多么想在家歇一歇;在生病的时候,多么想有人说句暖心的话;在出现大事的时候,多么想有个肩膀可以靠一靠;在受了委屈的时候,多么想找个人诉一诉,可这些在婆婆身上却是那么难以实现。
   她再苦再难也要撑起这个家。她知道,这个家,有她这个妈在,就还是个家。有她,孩子们就还有个家,还有个妈,还是兄弟姐妹,还能温温暖暖、亲亲热热地在一起过日子。她就是因为心疼孩子,才把苦生生吞下,把累甩在一边,泪水只能一次次被风吹干。为了孩子,她拼尽了自己的一生。
   我常常想,那时只因婆婆太清醒,所有的事都要在心底过滤一遍也足够她受的,岂是一个“烦”字了得。
  
   三
   儿子是她最心疼的,因为儿子从小就身体弱,所以婆婆就坚决让儿子上学,经常说:“哪怕当个会计呢,也就不用下地干活了。”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恢复高考。上学时家庭困难,是免学费的。但要去公社开一个证明,凭着婆婆那么好面子的人,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是怎么也不会去抛头露面领这个钱的。书费是必须自己交的。有时为了2元钱的书费,愁得婆婆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第二天宁愿耽误两天工,趁天黑人们还没起床,她就偷偷到20多里外的坨上去捡花生。然后炒熟再起早偷偷去县城卖掉,攒钱给儿子交书费。
   婆家人多劳少,工分少,分粮食总是拿最底数,常年积压的欠款,让一家人难以翻身,直到我结婚后还欠着生产队几百元钱。
   五个孩子中,我先生排行第二,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公公去世后,就越发成了婆婆的掌中宝、心头肉,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之于贾宝玉。虽说穷,但情感上总偏向于他。
   儿子就是她的天,儿子就是她的命。一直到长大,上班了,哪天没到家,就立马让二叔三叔去学校打听消息,天黑了总要派人去接,后来同事知道了这件事,只要下班晚了,天黑了,跟他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就先把他送回家,然后再回自己家。这样宠得儿子大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在家,天黑了就更不敢出屋了。有一次婆婆夜里突然发病,情况紧急,我先生第一次夜里骑车去县医院,都成了他“独行侠”的故事。
   后来我们搬到城里,尽管我们周周回家看她,只要告诉她我们今天回家,她就早早在路口去等着,望眼欲穿,仿佛几个世纪未见似的。等会儿不到,电话就一遍一又一遍地打过来催问。又是担心,又是关切,嘴里唠叨个不停,直到我们安全到家,一颗悬着的心才安稳地放到肚子里。
   我们要回城了,恋恋不舍地双眼紧紧盯着儿子,拉着手送出很远,仍舍不得松开。后来走路不方便了,只要儿子一出门,她就立马趴到窗前眼巴巴地看着,车子转到楼南面,她又赶紧转到阳台窗户前看着,直到看不到车子,才悻悻地离开窗前。又马上转身守在座机旁等电话,如果估计我们到家或单位了,没告诉她,电话马上打过来,以致我们都养成习惯,每次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妈,我们到家了,你放心吧。” 
  
   四
   现在,婆婆傻了,谁是她儿子都不知道了,就是儿子在眼前也不认识了,但一天到晚“我儿子、我儿子”地喊着,跟谁都叫儿子。婆婆虽说不认识儿子了,但潜意识里可能还有记忆,每到吃饭的时候,儿子不上餐桌,她就不吃,嘴里叨叨着:“那果子(把什么都叫果子、豆粒、大袋,现在只会说了果子)还没来呢。”吃饭时总是看着儿子的碗,没饭了赶紧要给儿子盛饭,让儿子吃这个,给儿子夹那个,总是说“我儿子还没吃呢”。拿起馒头就放在儿子碗里,也不管碗里是汤,还是粥。这不禁让我想起电视上的一则公益广告来。一个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伯,儿子带他去赴宴,他往口袋里装饺子,儿子很尴尬,说“爸,你干嘛?”老爷子却说:“我儿子最爱吃这个。”这大概就是天底下最崇高最纯真的爱吧,把什么都忘了,却把儿子留在了心底,刻在了骨子里。
   前年先生二线后,去滦南英才囯际学校上班了。尽管周周回来看老妈,但每次婆婆都不舍得他走,他只好说:“我去上班,过几天再来看您。”有几次竟自己换了喜欢的衣服,穿好了鞋,眼里含着泪,嘴角抽动了几下,看着很难过的样子,一定要跟着去。三妹说:“妈,你要跟我哥去呀?”她含泪点头。其实她是不知道儿子已二线,去别处工作了,她只想跟儿子在一起,时时刻刻看见儿子,这样她心里就踏实了。看不见儿子,就总放心不下。
   现在婆婆傻了,挺好。傻了,就不会再为儿子牵肠挂肚了,就不会再为儿子操心劳神了。
   婆婆傻了,也不会再为儿女的家庭琐事操碎心了。否则的话,婆婆的心还真得碎成八瓣了。
   2017年,我做了肺结节手术,她压根就不知道。如果是以前,任凭怎么隐瞒,凭着婆婆的精明,都是瞒不住的,都会是让她最揪心最牵挂的。她会坐卧不宁,寝食难安。
   大姐的丈夫带小三离家出走,大姐带着儿子和几岁的女儿辛苦度日,婆婆和我们不知操了多少心。后来又结婚离婚再结婚,大姐也真是个苦命的人。二妹家应该是比较省心,但二妹夫做了一次支架,又做了一次搭桥手术,直今也是身体虚弱。三妹夫脑溢血,做了一次开颅手术,瘫痪在床四年,后来又两次出血,最终离世,三妹只好再嫁。
   家家的生老病死,七灾八难,儿女们的婚姻变故,故事太多。如果婆婆没傻,她得操多少心,流多少泪啊!人们都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她想想哪个,不心疼、不牵挂啊! 
  
   五
   现在好了,婆婆傻了,就不知道这些事了,那早已操碎了的心也能省省了。
   婆婆傻了,挺好的,这样就不会看别人的脸色阴沉,就生气了;听别人吵架,就气出病来了。
   从婆婆需要照顾开始,我们就商量着怎么让婆婆生活得更好。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给婆婆请个保姆,24小时陪护,但丈夫和姐妹们不同意,于是就让在新村的大姐和二妹轮流照顾,把请保姆的钱给她们。可没几天就变卦了,不知何因。假如婆婆清醒着,会追问理由,那多么尴尬,可能也会生气。现在倒好,看着她一天天乐呵呵,我反倒挺高兴的。现在她吃得饱,睡得着,无忧无虑地,不会再为谁操心了,也不会因为谁没跟她打招呼而生气了,甚至牵挂也没有了,一身的清静。 
   婆婆傻了,我们总觉得她可怜,为她惋惜;总觉得前半生没过上好日子,后半生生活好了,又傻了。多么亏欠,多么不平衡。但对她自己而言,我倒觉得是最好的结局,我想大概是上天眷顾她,有意这样安排的吧,或许是上天给婆婆的一种特殊的补偿方式,强制精明、辛苦、劳累了一生的婆婆彻底省省心,好好歇一歇,远离世俗的一切纷扰,让她的心地像孩子一样纯净,不受任何尘世渣滓的污染,好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活着,没有任何负累,没有任何烦恼地度过她的余生。
   可我又于心不忍,一个人一生,特别到了晚年,幸福围绕,亲人相伴,这份美满,婆婆也有,但无法感知。岂是一个遗憾的叹息可以了却的!
  

共 42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婆婆傻了——挺好?按照一般惯常的思维,这不是一个儿媳应该表现出来的态度。但作者选择了一个让人唏嘘的表现视觉,将一个苦难的婆婆形象推到了我们的面前。一场停电,让作者以为“罪魁祸首”就是自己的婆婆,果然,锅灶上一场混乱,婆婆傻得就像一个孩子在摆弄她的玩具。婆婆傻了,其表现是总想做事做饭,于是家人不得不把相关的粮物藏起来,日子都到了“捉迷藏”的份儿。回顾婆婆的一生,其事其处境,真的是催人泪目。年轻守寡,带着五个孩子过日子。坚持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戳空还有割猪草,积劳成疾,身体难消。婆婆,不能病倒,她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为儿子摆脱农活的累,她精疲力尽地支持儿子读书,他把人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一个人的身上,“儿宝”“妈宝”来概括,恰如其分。一个母亲,心中唯有她的儿子,忘记也不能记得自己,到了极限,也是悲哀。母亲傻了,她依然拿之前的习惯来看当下的家人。婆婆一生操碎了心,晚年傻了。傻了也好,因为可以不再让她负重操心了。因为家庭出现太多的变故,假如婆婆清醒,她将怎样面对?在伺候婆婆的大事上,假如婆婆清醒着,心底姐妹们互相推诿,婆婆会怎样?傻了,是一种无法医治的疾病,是小脑极度萎缩导致的,不能根除,作者在万般无奈之下说出“傻愣愣挺好”的话,有着怎样的沉痛!但愿婆婆余生傻着,也幸福着。这篇写人的散文,表现视觉非常特别,可见作者的文章创意足可拔萃。文章语言平朴,充满感情,叙述婆婆的人生,仿佛在波澜不惊中,但掩饰不了内心情感的惊涛骇浪。这篇散文可读性很强,可以让我们家中有老人的人想到自己的有多么幸福,健在,正常的家庭,是多么让人爱怜。有时候,情感的火把点燃了未必好,有控制地表现,往往受到欲罢不能的效果。作者深谙此功,表现出很好的文章品质。力荐赏读,感受一位勤劳母亲艰难的一生。【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329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3-21 13:42:32
  对不起,有句话写错了。应该是:唯愿婆婆下辈子一生好命。
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3-21 17:27:32
  有时候糊涂比清醒幸福。虽是无奈,但也是真诚,因为彼此都有爱。拜读老师好文!祝在东篱创作愉快!
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3-21 18:01:48
  婆婆傻了,挺好!看似那么果断爽快,其实是忍着巨大的痛。正如作者结尾说的,这岂是一个遗憾可以了却的痛!文章很有深度,更有温情。
怀才抱器
14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3-03-21 18:25:34
  婆婆傻了,从沾满生活气息的文字,婆婆操劳之心,可见婆婆浓浓的亲情,最美的亲情是人间的情感,婆婆可敬的老人体现了作为媳妇的敬意之心,文章里体现出老师写婆婆的点点滴滴中透淳朴的爱心和温暖,向老师学习,祝贺好,春祺。
1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3-21 20:06:31
  婆婆傻了,挺好,貌似不合常理,细读全文,才知这种认知里,折射出菩萨心肠,满怀慈悲。婆婆,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罪,为家庭操碎了心,她积劳成疾,让人心疼。晚年傻了,这是老天眷顾她么?让她放下干不完的活,放下那些烦恼,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至少不必劳累奔波,可是,从苦难中走来的婆婆啊,令作者心中的痛和怜并存着。文章写得朴实动人,感人至深,祝福天下的妈妈都能享受岁月静好!问候老师晚上好,祝创作愉快,春分吉祥!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