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齐鲁】山高水长江山情(散文)
江山对我有恩,也有情。这恩情不仅仅是一个人给的,而是很多人。可以说,在江山我如鱼得水,且发表了人生第一部长篇《山魂》,四十五章,共二十多万字。那时候,我根本没有驾驭长篇的能力,一方面自己生活在农村,耕耘收获,操持家务。有限的时间内,看会儿书,写点字。文化底子也薄,高一没读完,就下来了。写点随笔,散文,心情文字还凑合。一句话就是玩,让心灵有处安放的地方。我是二零一三年来江山的,九月份开始发布首部长篇《山魂》。一开始我没想过获得精品,喜欢做一件事而已。
那时候写作的热情很高涨,白天下地干农活,给果树施肥,喷洒农药,修剪枝叶,消灭病虫害。种瓜种豆,栽红薯,拾掇菜园子。坐在地上歇息,掏出小本本,写一段话。想到哪写到哪,没那么多顾虑。写完一章,晚上借着月光,整理,修改一番。投江山,系统负责长篇编辑的老师,会及时安排人审核。当时,《山魂》的前半部分是向馨兰编审的,她很用心,错误的字词,标点符号,认真纠正,有疑问和不解的情节,也主动联系我,进行沟通,协商如何处理。并时常鼓励我,好好写下去。我呢,遇到生僻字,“的”“地”“得”混淆,就请教她。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温暖,舒服,毫无隔阂。碰收割庄稼,或者其他事耽误上传章节,向馨兰小窗问候,催我更新。那种默契,灵魂上的相通,无法用语言形容。
《山魂》的主角魏子璐是有生活原型的,我的堂弟,二叔家的木头。小名木头的男孩,性格也如一根木头,木讷,腼腆,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于表达。唯一让人羡慕的是,木头的学习成绩很不错,一直是年级前几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始终是班主任的骄傲。
木头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很难解决,平时发挥超常,一到关键时刻,中高考考场,怯场,一败涂地。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了?二叔和二婶,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学文化。哪里懂得给木头请心理医生?木头的疼痛在心里,他把所有的不如意与心事埋在肚子里,不向任何人诉说。他孤独的身影,仿佛村里的流浪猫,无奈,我才疏学浅,未曾深入细腻地刻画出木头,人性方面的山高水长,只是为了叙述而叙述。
好在,有向馨兰,后来接续向馨兰的是木子花飘香,她和向馨兰一样,对作者,对作品极其负责。作品写到第四十章的时候,我写不下去了,原因是,我给木头,也就是魏子璐设计了好几种结局。第一种是,魏子璐通过一些关系,考上理想大学,找到心仪的爱情。这个结局似乎很圆满,但不符合木头原型的命运。
第二种结局是,魏子璐高考落榜后,复读也名落孙山,回乡创业,开辟了人生另一片新天地。实际上,木头在高考后,只报了一个普通的专业学校,家里实在拿不出高昂的学费供他读大学。这也是木头没法选择的命运,读完专科,一时间找不到好工作,在一家机械厂栖身。邂逅了一段爱情,牵手成功。这第二个结局,和木头如出一辙,木头现在与那个女孩在一起,过得还行。第三种结局,魏子璐经过三次复读,如愿以偿考上大学,尽管不是名牌大学,至少在木头的村庄,也算光宗耀祖了。我才用了第三个方案,就是想为木头,我这个现实里的弟弟,一个好一些的生命归属。
我清楚记得,每晚,木子花飘香老师,主动找我,和我讨论山魂,讨论魏子璐,从人物的内心描写,到整部文章的布局,情节铺排,收尾把握,等等,进行商榷。木子花飘香,人温文尔雅,不急不躁。与人交谈,很有分寸。不盛气凌人,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在对魏子璐这个人物结尾的安排上,木子花飘香给我不少指点。从社会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一个山里孩子的内心世界展开剖析,把他对每一次升学考试的焦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忐忑,绝望,统统通过笔端,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这样,作品才饱满,但不能太满,满了,读者就不领情了。必须给读者思考的空间,留白,木子花飘香说到留白,不止一次提醒我,一个章节后,也得留白。水满则溢,有一个空白,让读者思考,文章至少有一定的文学性,有阅读价值。我采取木子花飘香的建议,把山魂一章一章,七八次的修改过,修改完,先交给她审阅一遍,她点头了,我再投到江山连载。
山魂完本后,木子花飘香比我还兴奋,一个劲地说,真好,叶子。真好,继续努力,看好你。我没想过,我的第一部长篇在江山荣获精品。那些日子,九月的季节,山里人家大规模的抢收谷物,我爱人在工地,请不了假,回不来。五口人的土地,我种了四亩玉米,栽植一亩草莓。草莓春天就上市,完活了。玉米这阵子,金灿灿的穗子,鸟雀吃点无妨,瓜熟蒂落,到什么时候做什么活。他不在家,我顶一个男劳力干。早晨,四点就下地。把玉米棵放倒,日上三竿,三亩地割完,掰玉米穗子,一铺一铺的玉米棵掰到地头,天也晌午了。又累又饿,婆婆送来热乎饭菜,井水,吃了,喝了。去请三贵的马车,将黄澄澄的玉米穗拉回院落,在日头下晒一晒,进仓。忙得前胸贴后背,累得恨不能拽猫尾巴上炕。顾不得江山,顾不得文字,别说长篇小说山魂的沉浮。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里,我把玉米随用独轮车一车一车,推到铁仓子前,一穗一穗扔到仓里,月色若水,院里的枣树,在大地上落下美丽的剪影。什么鸟悦耳的叫声,划过村子,我收拾完最后一车玉米穗子,简单洗了洗,准备睡觉。打开手机,就收到木子花飘香在QQ上的留言,恭喜叶子,山魂获得精品。那一刻,我喜极而泣。对向馨兰和木子花飘香,充满感激之情。如果没有她们的辛苦付出,精雕细琢,我的山魂是不容易崭露头角的,更别说在江山众多长篇作品中得到精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尽管给不了丰厚的物质回报,却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人间最高的精神天堂。尘世沧海桑田,你累了,倦了,厌了,甚至成为孤家寡人,孑然一身。唯有文字不离不弃,我初写长篇,就得了精品,不单单是一种激励,更是我在文学世界走下去的基石。这基石是江山给予的,是向馨兰与木子花飘香给的,是许许多多个江山人给的。它是我人生中,在文学领域,淘来的第一桶春光。是金钱买不到的力量,文学的力量。
有了山魂第一部长篇垫底,二零一四年,我离开村庄,住到六十里外的小县城。过着最底层人的生活,做保姆,保险推销,打字员;洗碗工,钟点工,超市收银员,干得最长的是家政,理疗。家政兼着理疗。给人打工,寄人篱下。说吃苦,也不否认。没文凭,没颜值。干这些杂七杂八的工作,不委屈。也在这一年,我一边打工,一边写第二部长篇《女工》,前后断断续续写了三十二万字,二零一八年在江山系统发表,发到第七章的时候,就停更了。现实里遭遇到一些事情,安静不下来捯饬。也对不起负责《女工》编审的吉林老兵。我曾几次三番寻找木子花飘香,在她QQ留言,无回应。打听江山系统的人,也没给确切答案。我不知道木子花飘香经历什么事?焦急,不安。在心底为她祈福。她的恩泽,岂能说忘就忘?这些年,我也在人世渡劫,人生海海,兵荒马乱的心境,不想打扰谁,包括枕边人。一个人默默咽下疼,趁着黑夜赶路,我的曙光除了文学,还是文学。女工停更,三十二万字的作品,至今躺在我的文档,吉林老兵私下打过好几回招呼,希望我将女工在江山投完稿,做事该有始有终。我嘴上答应,没行动。主要是当下的家事,已经不容许我安静地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文字。我在尽孝,我想,有一夕,我会把女工在江山发完,至于是不是吉林老兵编辑,我不得而知。时过境迁,网络上,身边人都发生太多变化和变故。就像古渡总编,作家唐不语,他们已不在人世。我们唯有在对方留下的江山个人文集,找到昨天的轨迹。
昨晚,守着一窗淡淡的月色,城市终于平静下来,打开江山文学网,翻出我的长篇页码,读了几章山魂,觉得那些年的文笔,青涩稚嫩。为了写而写,不是生命里的流淌,败笔。不过,想一想,得感谢江山给业余作者提供的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没有在江山的几年历练,我的文字何谈成长成熟?我从来没想过我能成为作家,作家这个词,于我来说,就是一个生动的词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我一颗漂泊不定的灵魂,有个栖居的码头,或许这码头,非江山莫属。纸媒是主攻方向,江山是我永远的大后方。
木子花飘香,你在他乡还好吗?通过这篇拙文,能否再次与你重逢,我们在一个一个夜晚,促膝交流文字。你木子花般的性情,在我的空间,弥漫,升腾,成为我从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遗忘的兄弟姐妹之情。
还有吉林老兵,我的女工想接着发布,你在吗?可以为我文字弯一弯腰,编审一下?好了,我做好准备,把女工修改修改,等着江山系统的接纳,等着你的编辑。就像村庄,在等一场风,一场雨。而我,在等江山长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