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玉米年糕(散文)
一
我曾经不吃玉米。却吃过玉米年糕。
那一年,我四岁,在外婆家过活。因为弟弟的出生,让妈妈家里增添了口粮,所以我就生活在外婆家了。
外公有厂里发的劳保,所以生活还有保障的。那一天,外婆给我吃她自己制作的玉米年糕,我很高兴。因为那是外婆私藏的东东,我以为是好东西。外婆一直藏着掖着不让我知道。我总是会偷偷地翻开那个坛罐,看看它还在不在里面。有好几次都被外婆发现了我的举动。小姨还总嘲笑我:你撅着屁股找什么呢?我总是讪讪然的走开了。一言不发。我发现了外婆的秘密。外婆有个私藏的东东。外公总是很好奇我的表情,有好几次都是目光跟着我的身体移动而移动。
有一天,外婆很神秘的告诉我,要给我吃好吃的。我冷不丁地朝着那个坛罐看了一眼。外婆似乎是苦笑了一下,然后给我盛了一碗咸的年糕。我吃了一口,咽下去了。下一秒,我哇的哭了。那是我有生以来最伤心,最悲心,最开心的一次哭。
这是玉米年糕。外婆告诉我,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玉米年糕。我再看了一眼那个坛罐,外公说,那里本来是一条蛇,是外婆养着的。我哭着回了家。
我立马对妈妈说:妈妈,我家还有年糕吗?
妈妈问:你要年糕干什么呀?
我想给外婆拿几根。
啊?你外婆自己没有年糕吗?我这几条还是你外婆给的呢!
外婆没有吃的年糕了。她给我吃玉米年糕,我喉咙疼。
妈妈一听,赶忙放下手中在织的毛衣,连忙从坛中拿出四条年糕,装了一个篮子,就拉着我朝外婆家走去。
妈妈责怪外婆,自己家都没的吃了,怎么还给她年糕,还给这么小的我,吃那么难吃的年糕。
外婆笑了,说,你会珍惜那孩子,我很高兴。但是年糕是给你们的没错。给小孩子吃玉米年糕,是开嗓的。
妈妈也笑了。说,那我拿来的年糕你还是留下吧,不要再吃玉米年糕了。妈妈也尝试着吃了一下玉米年糕,说很好吃的。我吓得连妈妈都不想要了,赶忙跑开了,妈妈还是拉起我回家了。外公又偷偷拿了几块钱给妈妈,说,家里开销大了,留着备用。妈妈接过了。从此后,妈妈开始了去田里劳动,种菜,供给自己吃。爸爸很奇怪妈妈的决心和举动,说,家里一个人挣钱就够了。本来妈妈是可以在厂里很好的生活的,爸爸不想让妈妈劳动,干体力活。妈妈说,孩子会长大,开销会增多的,趁现在孩子还小,就开始挣钱吧!能得一块是一块,将来的生活将来再作打算,先把眼下过了再说。
妈妈开始拉着我去自留地种菜了。以前是爸爸刨铁锈回家,再去自留地种菜的,每天都是摸黑回家。因此小时候,我对爸爸没有什么印象。妈妈为了省蜡烛,因此很早哄我们睡觉了。后来是妈妈白天就把田里的活干了,晚上爸爸就早点回家了。那时候,我看见爸爸还是一脸的懵懂,他长着一脸的络腮胡子。我看到他总是怕的。
孩子需要爸爸。大的,小的,都需要。
那一刻,爸爸的眼睛红了。养活一家人真的很不容易。
二
后来,我到大连去读大学。我去体验作为一个穷学生的感受。
老师们很好奇,我读服装设计,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而是为了吃饭问题。所以,我成了众议话题,而我还积极地寻找着自己的答案。所有的人都说,我会发神经病。我不知道还有一种神经病,是精神性厌食症。而我说治疗饥饿病的最好方式是:玉米。人们问我:那你吃玉米吗?我说,我不吃,从小到大,我就没有吃过玉米。于是人家给我的信息是:玉米是给牲畜吃的。
此时,有一位圣人,他说:我吃。于是他带头,在他的国度里开始以玉米为主食。当我自己卖菜的时候,我也开始吃玉米了,因为是医生说我需要的那种激素还是物质,在玉米里面有。我一直吃药,人家好奇我得了什么病,也不像是精神病。医生诊断为:低血糖。
我开始疯狂的吃和玉米有关的食品。玉米样的软糖;玉米汁,两包两包的网购。开始买玉米棒子,十二元一斤,我也买了。吃过玉米棒子,人觉得特别的精神,头脑也清晰了。可是就是吃过没一会儿就会觉得饿。所以我想到玉米当主食容易饿。玉米只能当做零食吃。
记得在大连的时候,校长让食堂的王姨给我们煮玉米渣米饭。我是看着颜色比较好看,所以吃的很香。同学骗我说,这是小米粒。我那时根本分不清玉米渣和小米的区别。所以吃的很香。有一句诗说:小米饭把我喂养大。这是《信天游》里的一句诗。因为一句诗我开始了游走,可是我到的是北方,不是西北,因此没有听到过:《信天游》。
在一次梦中,我还梦到过一位大姐。她挎着竹篮子在卖玉米棒子。她看到了那个脏兮兮的扫地的我。她看我可怜,就给了我一颗玉米棒子,说,这是煮熟的,可以吃,你吃吧!我接过玉米棒子,又把它还给了这位大姐,说:我不吃玉米。我从来没有吃过玉米。大姐感叹到:这个世间还有比我更穷的人,居然连玉米棒子都没有吃过。我以后一定多挣钱,让更多的人能够吃得起玉米棒子。说完,她挎着她的竹篮子转身要走。我拉住她的胳膊说:等我玉匮了,你就去办个文学社吧!“可怜的孩子,劲说胡话了。好的,我答应你,等你玉匮了,我就给你出书。”然后,我们各自归去。
文学与我,是一种不可割舍的情结,似乎更是我的一种责任。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