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清明节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清明节的故事(散文)


作者:雪之华 布衣,448.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90发表时间:2023-03-29 20:51:53
摘要:思亲忆亲清明节

这一路走来,不知不觉间我已度过了许许多多个清明节。但在这时间长河里,对于清明祭祖这件事上,最令我刻骨铭心的,却唯有两个清明的祭祖活动。
   先说第一个清明节吧,在这之前我只知道我有妈妈,我有姥姥外公。但我从不知道,我的妈妈也有爷爷奶奶,我的外公也有父亲母亲。从不知道他们虽早已过世,作为晚生后辈的我们,他们仍需要我们对他的爱戴,仍需要我们对他的呵护与缅怀。那是在我八九岁上,外公右臂挎一只篮子舅舅右肩扛一个铁锹,带着姐姐和我,四个人一起去祭祖的场景。
   篮子里放着黄玉米面馒头,馒头只有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心那么大,而且也很少以至于每一个坟头上只能放一两个。烧纸也很少只有剪成长条状的几串白纸,以及数得清的几个元宝。黄馒头是前一天自家蒸的,元宝也是前一两天我在家写作业时,因为我总也写不满意,就左扯一张右扯一张,被姥姥看见她就向我索要了过来。我说那可是写了字的呀,姥姥说写了字的也行。姥姥就用她那一双残疾的手做示范,让我叠成了一个个很小的像小船一样的东西,舅舅说它们叫元宝。我不知道元宝能做什么用,就去问姥姥。姥姥没有回答我,舅舅却说那是钱,是给我们的老祖宗过时光用的。我说“不就一张纸吗?而且还是写过字的废纸。”舅舅说我们看来是纸,但在老祖宗那里它就变成了钱。
   我不敢相信就反复追问道:“在老祖宗那里它们就真的能,变成像我们买东西所用的一样,真的金钱了?”舅舅说是的,只是需要用火把它烧化。但我还是无法相信,被我问得多了,舅舅就不敢担保了,一笑说“我也不知道,人们都是这样说。”
   等祭祖完,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想:“外公,你让我们好几个人又走了这么远的路,我原本觉着你是让我们共同去干什么重活的,没想到却只是为了让我们来磕几个长头。”
   祭馍虽少得可怜,祭宝也是用废纸叠成,这只能说明我们家在那个年代的贫困状态。通过这些东西,仍让我感受到了姥姥外公那一颗,极尽努力地去感恩先人的真挚情怀。这就是我平生第一次所参加的清明活动。从此,每年清明都需要祭祖的概念就牢牢种植在了我的心儿里。
   再说第二个清明节,那是一件和国家有关的事情。
   我家院子里有三棵梨树,每一棵梨树都正好长在一扇窗户下。当一棵梨树开花,三棵梨树就都开出了同样洁白的花。当三棵梨树齐刷刷地把白花堆满了枝头,这玉树琼葩堆雪,这白锦无纹香烂漫的情景,是何等美妙?
   然而梨花正在开放的时候,无疑也是一年中最最忙碌的春种时候。农家是没有专门供你去看花儿的时间的。但我们却舍不得这么美好的,一年才只有一次的花事。所以就只能趁喝杯水呀,溶溶月下呀,抑或是一边做着活儿,就这样尽量寻找时间,去用眼睛饱餐花,去用鼻翼细嗅花,去用脚步围绕着花儿徘徊徜徉。
   2017年春天,我与舅舅两个人正坐在院子里,把马铃薯用刀切割成一个个的块茎。而孩子们也在周围帮衬着我们一起做。偶一抬头却见邻居喜滋滋地拿来了两株绿油油的树苗。我就问他树苗从哪儿来?他说大队发的呀,一大早上,大队已在喇叭上广播过了,难道你没有听见吗?我还真的是没有听见,就连忙问他大队又是从哪儿弄来?他说:“是市公安局买来免费送给我们的,为了防止火患,他让我们清明烧纸的时候,在坟上一定要禁止烟火。每户又给我们两棵柏树,让我们种在坟上,从此后旧俗得改,只以鲜花和绿树祭悼祖先。”
   市公安局是我们的扶贫领导。本来明天才是清明节,我打算我今天先把马铃薯种了,然后好再去买些供品和鲜花。但没想到我们的扶贫干部,他不仅仅只领导我们直奔小康,他就连清明节这样微细如雨点的小事,也为我们考虑好了。这在从前我从没有遇见过,也没有听到过。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马铃薯,也像我的邻居一样,飞快地跑到大队,去领我的树苗去了。不瞒你说,如果你能生逢盛世,赶上一个好时代遇上一个好政党,无论你活着还是你死了,你就都能得福。
   除了上面这两次清明,今年,马上就又要过清明节了。如今我早已过了童蒙,早已没了外公没了妈妈。早已失去庇依,也早已变成了一个家庭的主妇。既然如此,过时光也好过清明节也好,但凡每一件事都需亲力亲为。
   其实在半个月前,我不仅早已买好了苹果,梨,桔,铁棍山药做的芝麻饼以及雪米饼。还买好了香火纸钱。这些东西本身并不稀奇,但我却怕我正要买的时候它又变成了稀缺。早先我曾听有人讲过一个故事,讲他梦见死去的父母向他索要方便面吃。
   在科技这么发达的今天,对他做的那个梦我并不相信,但却也从中给了我一点启迪。那时我就想但凡街市上盛行的,但凡我以为好的,我就宁愿自己少穿一件衣服,也要让我居住在地下的先人,件件充足样样盈余。
   因为就算在现在,对曾经呵护我、供养我、抚育我的那些亲人,我与他们从来都只当作了一场长别,而没有把他们当作“死”去。我总以为,我以这种方式就能把他们慢慢,慢慢“唤醒”过来。
   唯有白馒头和油炸果子却是我在近一两天才做出来的,自己会做的东西即使迟缓了一点也不怕临时缺货。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日子,因为在每一年里也只有这么一天,活在世上的亲人与埋在地下的亲人,才有一场“从容相见”。而且是一个不需要约定,连亡人也知道要“主动赶回来”,要与活人好好相见的日子。
   到了清明节我们首先摆好了供品和纸钱,再由家里的长辈把三炷线香点燃,然后双膝跪地恭恭敬敬把香插起来。之后大家一齐磕头一齐焚烧纸钱。据老辈人讲线香不止是线香,还是一条道路。亡人只有一直能看见线香上所发出来的光明,并一直面向着这束光走,然后才能走到各自的家人面前。
   不过这一切却都是在家里做的。近年来因为森林丰盛植被茂密,为了防止火灾国家就明令禁止不许任何人,随便把火种带到野外以及坟上。所以我们就预先在家里把纸钱烧成了灰,然后才只带纸灰和一些鲜花去。去了后把纸灰撒在坟上,把鲜花插在坟上。
   当你从坟墓边上站立起来,是不是会看见或远或近时隐时现,到处都是正在怒放的胭脂色的桃花?是不是会看见在你足下到处都是青草,与青草之外的万顷田地?是不是会看见燕飞在天莺鸣在耳,春风十里杨柳堆烟?
   在这一刻你是否会明白,他们今日虽埋骨地下但在他们生前也曾无微不至地,对我们以抚养给我们以爱护?我们今日对他如果真是在追悼,我们在世间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就都应该让他倍感欣慰,而不应该让他们有一丝儿怅意?
   一想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也应该把悲伤多去掉一些,也要像这洁齐而清明的万物一样,要争分夺秒地去欣欣向荣?
  
   (原创首发)

共 26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雪之华老师用一片朴实的文字,回顾了三次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经过,从贫穷时代用废纸制作元宝,到栽树表达心情,最后把纸钱在家里好洒在坟上,其实在每一年里也只有这么一天,活在世上的亲人与埋在地下的亲人,才有一场“从容相见”并且形式并不重要,目的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怀念,祭祀的方式越来越文明,只是为了告慰先人生活的越来越好,表达对先人的敬意。文章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从更深层次剖析清明节并不是一个悲伤的日子,而是在春风十里的季节里争取生活的欣欣向荣。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看到更多佳作。【文璞书院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3-03-30 10:32:27
  欣赏雪之华老师的散文。语言纯朴,情感浓郁,祭祀亲人,重在心里的那份悼念,形式并不重要。换个思维,让每年一次的“从容见面”充满新意,少一份悲痛,祝福彼此多一份阳光。欣赏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2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3-31 09:31:23
  雪之华老师的文章,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很有现实意义。这也是社会倡导的祭奠方式,点赞欣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