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贾平凹的书(散文)
昨天,女儿见到贾平凹,给我带回来几本贾平凹的书。
一本是《废都》,我有的,我认为这本书是贾平凹写得最好的。过去他写商洛的山和山民,《废都》写城市,大都市,写文化圈文化人的腐——其实也不算腐,是男女的寻常,人都这样,不过,文化人他们称之为“风流”,所谓风流者,魏晋人物晚唐诗嘛——读它,读社会的另一角,读它,读人生的另一面。一个作家和四个女人的故事,庄之蝶的纵欲宣泄和唐婉儿的自我轻贱,情感的纠葛和肉体的缠绵……比如,《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床笫上的人性才是最赤裸真实的,贾平凹只是把它写了出来,在当时,他还是很大胆的,成就了一部现代的浮世绘。弄珠客在《金瓶梅序》里说:《金瓶梅》“盖为世戒,非为世劝也。余常曰: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观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我如视之现代版的《金瓶梅》。怜悯有之,欢喜有之,却少畏惧之心……我既不是菩萨也不算君子,我是个男人。
一本是《暂坐》,这本,我也是刚买过了,半年了,读,终是没有读下去……贾平凹书写多了,两三年一部长篇,著作等身了,我读他的书一路读下来,却感觉越读越如同“嚼蜡”,从读他的小说《带灯》开始就这样了。没有了曾经阅读《废都》《土门》《怀念狼》时的那种,手不释卷读下去的兴趣和欢喜了。去年,在旅游商洛金丝峡的途中,去了贾平凹在丹凤县棣花镇的旧居,买了一本他新写的《山本》。读贾平凹的《山本》,觉得脏。
贾平凹的文字,滞涩拘谨,我一直说,读他的书的感觉,似乎穿着夹脚的鞋 走坎坷的路。贾平凹的小说,有些阴翳,不疏朗,文如其人,比如他的形象,总板着脸没有笑容。当代作者我喜欢是王小波,真喜欢,喜欢他那渗在文字里的黑色幽默和俯视芸芸众生的浅浅的笑。在他的笑里我感到自己的俗得猥琐和傲得肤浅。他的文字洒脱,也顺畅有趣,面对王小波玩世不恭的“坏”,你往往会会心一笑,他的通透,是无人能比的。外国的作家里,我喜欢日本川端康成和渡边淳一,比如《雪国》和《失乐园》,喜欢他们笔下透露出来的幽幽的雅,和淡淡的哀,如四月里的樱花在细雨中飘落。
一本是《诸神充满》,我没有买过,草草翻阅了下,哦,是贾平凹的散文集,我还是挺喜欢他的散文的,特别是他写商洛的那些乡土文字。
一本《秦岭记》,似乎小说。贾平凹先生在这本书的后记说:“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写秦岭……《山本》是长篇小说,《秦岭记》篇幅短,10多万字,不可说成小说,散文还觉不宜,写时浑然不觉,只意识到这如水一样,水分离不了,水终究是水,把水写出来,别人用斗去盛可以是方的,用盆去盛也可以是圆的。”好吧,我才读完《山本》,《秦岭记》又来了,我继续读吧。
最后一本是《空白》,贾平凹的诗集。惭愧,真没有读过他写的诗,知道他写散文写小说也画画也“书法”,知道他女儿浅浅的那些诗和那些事,却是第一次拿到他的《诗集》,我孤陋寡闻了。“在中国,一个文人没写过诗,是难以想象的。”这句话,我刚准备说,却在他的《空白》一书“出版者的话“里读到了。我也读到了贾平凹诗集里的第一首,诗,《问》:
妈妈,你说树上的苹果红的那边是太阳晒的。那胡萝卜在地里长着,为什么也是红的?
妈妈,你说公鸡叫了天就亮了。那叫鸣的公鸡已经死了,为什么天也亮了?
妈妈,你说我不应该这样提问题,因为做妈妈的是不会错的。那我也是不会错的了,因为我将来也是要做妈妈的呢。
贾平凹把它放在了卷首,我以为一定是不错的了。我不懂诗。
这五本书,是女儿见过贾平凹,在贾平凹的书房“酱豆书屋”讨的。女儿讨得一套,我女儿说“我爸也写作”,也就给我讨得了一套。每书的扉页有着贾平凹的签名“胡明仁先生正•平凹”。他并不认识我,从未谋面,我在政府工作时,也是偶尔几次远远看到过他的身影,在一些会议上和市级机关运动会上,当时,他是市作协的主席。这次赠书,贾平凹先生所以勉强写“胡明仁先生”而不是“明仁”,“正”而不是“惠存”,于他,是一种陌生的客气,于我,也就更是客气的陌生了。
“酱豆书屋”的“酱豆"?怎样的讲究,我也不知道,文化人的做派,必是雅的——“折莲酿作醯,采豆治作酱”,于现代都市的繁华之处,做古朴的“憨实”状,大俗乃大雅。女儿说我,“爸,你想多了,书屋的二楼他们开了个餐馆,卖杂酱面的。我们就是在那里吃的饭……”。从女儿发给我的昨日的照片里,看见“酱豆书屋”里,一排排立墙到顶的书架和书架上一格格的书,有张条桌,条桌上有茶具……有一个烟灰缸,有一尊佛。照片里,我看见贾平凹趴在条桌上正埋头在书页上给我签书呢。
谢谢您,贾平凹先生。
这两年女儿因文化旅游开发事务同贾平凹先生认识的。昨日,他们又在一起吃饭。有传闻,贾平凹应酬,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会参加:茅台+女生。贾平凹虽然年逾七十——他和我同庚——女生还必须称呼他为“贾哥”,如果叫了“贾老”,贾老必定生气。不知是真是假。并未见女儿回来说。
贾平凹人称“鬼才”。文化界里的陕军,三大作家,陕北的路遥,关中的陈忠实,陕南的贾平凹。一部《平凡的世界》一部《白鹿原》,一部《废都》,奠基了当代西部文学的辉煌,也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他们都是名人,两个已经过世了,贾平凹还活着。和名人会面并合影,必让人“哇”的艳羡和赞叹,我说,只是工作中遇上而已,合个影,签个名罢了。
后记:前日里,我女儿拿回来贾平凹和她的合影,在那日的“酱豆书屋”案前,贾平凹先生给她赠书时,先生的秘书给照的,放大后送了过来。照片很阔,镶了框的。女儿说“放哪儿呢?”似乎……挂在哪里都不合适,就顺手“束之高阁”了。(六月补记)
2023。03。30。浐灞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