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京剧《贵妃醉酒》应以美为核心来打造(随笔) ——一个戏迷私下聊戏曲的原始记录
五
我们前面讲过《贵妃醉酒》的服装很美,但京剧的服装美同样是个双刃剑,尤其是古装,它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我看过李胜素在演这曲戏时后台给她换装的视频,有专人为她脱衣和穿衣。真是觉得太累赘,那么一大堆。里三层外三层,套了一层又一层。舞台上,一位女性,从头到脚,我们仅仅只是看到一个脸蛋,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她没有女性的曲线美,婀娜美,繁琐的服装把女性天性的身材美给掩盖了。
由此,我想到了另一曲戏里,杨贵妃身着一身长袖的服装,在浴池里沐浴,边唱边舞的别扭场景。这就是京剧《太真外传》里“华清赐浴”的一场戏。借此,我想谈谈戏剧舞台上如何以写意的手法来表现情境或意境的问题,或者说是唱词唱腔的意象美和舞台上的具象表演之间如何处理、如何表现的问题。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由于文字的表达极其精美,它往往能独立构成一种极丰厚的意蕴。比如,李煜的词有一句写情人幽会,写少女第一次依偎在男人怀里的那种情态:“一向偎人颤”,还有少女道出“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些话时的情态,这里的文字表现力极强,蕴涵着说不尽的无限美态,这种情况,你是很难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同样,在戏曲里,好的唱词,其意象极美,你无论用什么样的表演,都不能诠释这种美,弄得不好,反而会给这种意象美减分。来看“华清赐浴”的这段唱词:
听宫娥——
在殿上一声启请,
我只得解罗带且换衣巾……
我这里轻移步把那温泉进,
不由人羞答答难以为情。
脱罢了罗衣温泉来进,
一霎时蒸腾得水气氤氲……
用双手挹清流把凝脂洗净,
出池来只觉得娇弱难胜。
这里的“解罗带”“轻移步”“羞答答”“双手挹清流”已然把杨玉环身份的高贵,体态的轻盈,情态的羞答表现得相当充分,再有“娇弱难胜”这样的绝句,把浴后杨玉环的娇弱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试想,还有什么样的表演能超过这样的描述?
问题是,该剧在实际演出时,还真把浴池给搬上了舞台,演员还真在那个浴池中有一段边唱边舞。但无论演员怎么努力,她和唱词的意蕴美比起来总是显得逊色。而浴池中的那身臃肿的服装,这时候看起来也真是一种别扭。中国戏曲不是讲究写意么?怎么在这里就表现得这么具象这么写实了呢?
还有根据该剧改编的京剧《大唐贵妃》,也完整地保留了这段唱。舞台上虽去掉了那个浴池,改成一群宫娥伴舞,中间也有杨贵妃退场,演唱有一部分成了幕后音,这似乎略有进步,显得不是那么特别写实。但还是部分保留了浴池中那一段边唱边舞的具象表演,总觉得和唱词的意蕴不搭。我在想,现代科技这么发达,手段很多,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虚化舞台,弱化表演,比如采用一些虚幻的影子之类,或者是多采用一些幕后的演唱形式,尽量地来突出唱腔的美及唱词的意蕴美呢?这些问题,我觉得是当今的专业戏剧人要思考的。
好了,看了你发来的这个视频,说了这么多,一个戏剧的门外汉,对名家名剧说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挑了不少毛病,实属胆大妄为。这也算是我对戏曲的一番真情话,不对之处,望多多包涵。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