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韩太湖·4(小说) ——飘高祖投胎曲周县二疃村
明朝万历三年,广平府曲州(曲周县)二疃村,有位姓韩的汉子家境贫寒,靠二亩薄谋生。
一天中午,太阳像火球一样挂在头顶,热得地里锄地的韩氏夫妇汗流浃背。树上的知了无休止的叫着,树下的大黄狗吐着舌头直喘粗气。韩老汉直起腰用胸前的毛巾擦着脸上的汗,回头对身后的妻子说:“老婆子,时候不早了,天又这么热,咱们回家吧!”妻子没有回答,扛着锄头跟在丈夫后面走在回家的路上。
忽然,一道光亮格外明亮,亮得有些刺眼。紧接着听得空中一声巨响,天门顿。天上的神仙捧出一个金色的娃娃向下扔去,一道金光闪烁,那娃娃就变成了一个如珠子一般大小、金光灿灿的果子,飘着异香哧溜钻进了妻子的嘴里,瞬间就滑落到她的肚子里。
顿时,她觉得周身畅快,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从此,她就有了身孕。
万历四年,二疃村姓韩的农家小院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韩家又添了个大胖小子,前来祝贺的乡亲把韩家小院挤得满满的。整个村子的大街小巷,都是贺喜的人群。那喜庆的脚步,踩得村庄的街道只晃荡。
本村的老秀才也被邀请到韩家,为韩家二小取个名讳。老秀才右手捋者他那苍白的山羊胡子,望着这个啼哭的男婴说:“此人天庭饱满地阔方圆,有雄心壮志,有很深的慧根,将来必成大器也!取名就叫韩延昭”。
后来出家后,韩延昭有太湖、春坡等名。
小延昭原来就是飘高老祖为了拯救人类,投胎转化降生到了人世。
小延昭天生聪明,能够过目成诵。他不但有父辈那憨厚老实之优点,还有对经书痴迷的的嗜好。
家庭清贫,上不起私塾。父母就让他拜老秀才为师,熟读五经四书。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是想着求仙学道,护国佑民,开创美好的世界。
父亲去世后,母亲年迈,在家做点零活。为了生存哥哥在北京做些小生意。嫂嫂在家收湿晒干,洗衣服、做饭,所有的家务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小延昭为了头小毛驴,每天给小毛驴割草。一家人过得虽然贫寒,但也快乐温馨,家庭和睦。
小延昭每天割草、铡草,一天三喂,从未间断。他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小驴长得好像通人性,特别听从他的指挥:叫它往东不敢往西,叫它卧倒不敢站起,小驴长的中等个,肥壮有力,浑身上下油光发亮,干起活来飞快有力,人人都夸他喂的好,小驴长得好。邻家犁地、耙地和磨面都借他的小驴帮工,人称“小精驴”。
小延昭和一伙小孩到地里割草,以玩为主,玩够了再割草,玩得特别开心,从来不觉得累。大家都愿意和他作伴去割草,从来不吵嘴、不打架,天长日久,亲如兄弟。他就是有个“毛病”,好贪玩,把箩筐往地上一扔就是一晌,不去割草,不到晌午不着急。一看快到晌午了,他就三下五去二,匆匆忙忙割几下,就就割了满满一筐草,唱着歌就回家了。
天长日久,别的小孩和“二小”玩了一晌,到时候割不了多少草,最多割半筐。回到家后,大人就不满意地吵上几句,有的家长还断不了打两下。这样下去经常如此,有的家长到地里偷偷看个究竟。这伙小孩和往常一样一直玩到晌午,只见“二小”背起箩筐,用不了几下就割满了草,他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别的小孩生神法也割不了多少草,因为时间太短,只好潦草回家。
原来他从小就会神功,会施展分身术,一方面和小孩玩耍另一方面分身割草,到晌午早已割满箩筐。
一天,他在老秀才家里玩耍,遇到一位紫衣道仙,紫衣道人对他说:“你要想得道成仙,就必须远离红尘世界。”
紫衣道人指点小延昭,在大海的东面,有一座仙山,是修道的好地方。说罢,紫衣道人就消失在花丛之中。
原来这是混元老祖的化身,特来度他的。于是,小延昭得道修仙的欲望,在他的内心深处变得越来越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