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好声音】【东篱】红豆最相思(散文)

精品 【江山·好声音】【东篱】红豆最相思(散文)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33.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47发表时间:2023-04-16 05:52:05


   我特别喜欢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色,相思意,浓浓稠稠。
   诗后的注释,我揣摩了许多次,还是不得要领:“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到了南方生活后,每到公园、绿地、山野,我都会自然而然想起这首诗,不经意间,我一直在找寻这诗中的红豆。据说广西有这种植物,我在柳州生活八年之久,寻寻觅觅,还是未见尊容。去广州,去贵阳,去昆明,去厦门,问土生土长的朋友,我特意指明,是王维的红豆,他们都笑着不语,或摇头。可能永远找不到了,这红豆也许不知道,我这般深爱着它。
   去年四五月份,因上海新冠疫情反弹,封控在家,我心情有些郁闷,余暇就想写点东西,有人说,提起笔的人,都是心里有痛的,我有过痛,而此刻,我更多情。我看到了杨绛先生的一段话,忽然怀念起在柳州生活的点点滴滴,想念为我们烧饭、做保洁相处如亲人的阿姨,就写了《真的舍不得》。写完就恨不得马上见读者,让自己的心事得以倾诉。只有到网上,快,是网文的特点。我便开始了搜索,找到了几个文学网站,要么只发表通俗文学,要么只发表小说,有几个发表散文的,注册起来很麻烦,拉拉扯扯要添满一屏幕,还有个别的,要填表收费,弄得自己无所适从。最后,我被江山网站首页右上角的几个大字吸引住了:“江山原创正文学”。这个“正”字特别打动我,我追求的文风就是堂堂正正写作,不为博人眼球而走低俗的路线。不再犹豫,我选择了江山文学。首页上,在长篇频道、短篇频道里分布着各种文体,有我非常喜欢的“江山散文”和“杂文随笔”、“现代诗歌”。我立刻决定,就它了,简单注册,我就成为江山会员了。这么丰盛的“菜单”栏,让我目不暇接,我不仅要成为江山网里的“餐客”,还要成为这里的“厨师”,争取煎炒烹炸,样样都拿得起放得下,为读者提供文字的美味佳肴。
   当时对江山网不熟悉,到绝品宗师和精品高手排行榜里看了看,看人数、看篇数的多寡,我推断这里都是写作高手,我记住了怀才抱器这个名字。选择社团的时候,碰巧翻到东篱采菊,看到怀才抱器老师任社长,当即就落脚了,投出了我写的第一篇网文。文发表后,我看见前面标志着一颗蓝豆,当时没多想,觉得挺好看的。随后,我又写了《窗》和《故乡在哪儿》,两文发表后,分别得到了红豆,这让我感到意外惊喜,我想到自己找红豆的经历,哑然失笑。看到副社长在群里发奖状,这时,我才懵懵懂懂领会了蓝豆和红豆的含义。这极大得鼓舞了我的写作热情。自己已经不再年轻,看见这两粒红豆,忽然想起在街头,看见有的小朋友胳膊上戴着一道红杠或两道红杠三道红杠的袖标,自豪又光荣。
   随后,我到“新手上路”里了解了有关投稿等规则,才终于明白,除了积分进阶,普通文章会获得蓝豆,作品一旦评精,江山就会颁发一枚红豆,并给予V币稿酬等等,寓写作于娱乐,尊重作者劳动,这在文学网站可是绝无仅有。如果王维生在现代,他的诗也许会这样写:“红豆生江山,四季皆发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说实在的,红豆有意思。我就像一个老小孩,爱着这样的红豆,王维的红豆境界那么逼仄,过了青春季,不好玩了。江山的红豆,就像一枚枚珍珠,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了。
  
   二
   进入江山最初的两个月,红蓝相间,一个红豆,一个蓝豆,蓝肥红瘦,似乎很协调。我忽然想起父亲常说,教育孩子,不妨打一个巴掌给个甜枣吃,就是批评之后,要给予鼓励,当然,也不能一直表扬鼓励下去,适当机会,要给予批评,如此往复,利于孩子成长。我是成人,但有一颗童心,这红豆,叫我欣欣然,甚至有点得意忘形,尾巴有点翘,这蓝豆,就是及时打来的一个温柔的小巴掌,让我醒悟,别陶醉,文章水平一般般。我喜欢红豆,像颗小红枣,不用尝,就觉得甜丝丝的。再看后面社团老师的跟评,都是鼓励和鞭策的话,尤其怀才老师,篇篇跟评,有时一篇文章一天下来要跟评两次,就说明,他不是看过则罢,一直在用心掂量着拙文,极力找出文章的闪光点,以提携我的心气。看了这些热评,不论文章前面是蓝豆还是红豆,觉得文友的热心话更是值得珍惜的红豆,像枸杞,在我疲惫的时候,补我的元气,像火炭,在我消沉的时候带给我融融的暖意。
   九月初,我两篇文章接连获得蓝豆,写的时候、投稿的时候,自信满满,这两颗蓝豆怎么看都像两盆冷水,兜头就向我泼下来。说实话,我信心受挫,一度对着电脑发呆。但做人应该越挫越勇才是,这点小挫折怎么能击败我文字的千军万马?!因此,只要有空,我就说服自己,边调整情绪,边继续写下去。
   小区的左侧,隔着一条马路和一条人工河,就是一座小公园,我经常走过一座桥去公园散步、慢跑、放松身心。忽然有一天,我注意到桥头,在两棵柳树旁,在浓密的枝条遮掩下,有一丛灌木露出,枝条上结满豆子,天气渐凉,豆子颜色在渐渐变红,这不就是我喜欢的红豆吗?莫非王维的红豆在这里等我?从此,每天到桥头,我都会驻足看一会儿。查了下,这植物叫火棘,通体看上去,像身着红衣的美少女。越看,觉得这红豆越红,也是,就这么盯着人家看,哪个女孩会不害羞?
   看久了,豁然开朗,每个日子都是一篇文章,不能有点不顺就心烦意乱,脚步慌张,字迹潦草。我有规律作息,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写作,从不敷衍。所以,我觉得,眼前这一串串红豆,是岁月奖励给认真生活的人的,我觉得自己是领奖人之一,因为我勤奋,因为我平凡而不平庸。
   太喜欢那一丛红豆,于是,萌生了想养一盆红豆在家中的想法。百度一搜,找到了火棘,还有当红品种红豆杉,相比之下,红豆杉强力引力了我,它有药用价值,又能净化空气,防癌、抗癌,同时,能结出红色的果实,营养比苹果还丰富。到花市一转,还真有卖的。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盆。按照说明,我细心呵护,可是,折腾很长时间,盆中的树长得瘦瘦的、高高的,可惜没结出一颗红豆。
   想拥有红豆并非易事,需讲究方法,按时浇水、施肥、通风、修剪才行,这让我又想到了江山红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摘到的,生活如此,为文亦如此,要用心用情去写,才有可能加精,所以,才更显其珍贵。
  
   三
   不出所料,我的文章仍然持续着红豆蓝豆交相辉映的局面。红了几篇,本以为这星星之火会燎原下去,突然又隔三岔五出现一颗颗蓝豆,就像一颗颗雨滴来灭火了,心情就变得压抑。
   又开始怀疑自己了,一个生活在蓝天下的人,竟然不习惯一颗蓝豆,这有点说不过去。我天生喜爱红色的本性又暴露无遗,五星红旗、红领巾、红衣衫,我希望我的江山一片红。
   一日,我跟一位文友聊到了自己的心事和顾虑,文友的话唤醒了我,不要太在意红豆蓝豆,那样,会破坏自己的心境,只要自己用心写了,篇篇都是精品。是啊,我自嘲道:“只要是我的精神产品,就是精品。”我去论坛看,有文友谈到,即使是高水平写手也未必篇篇摘精,有时也会与红豆失之交臂,这没什么大惊小怪,只是证明该篇文章一般而已,老虎打盹了。
   后来,虽然红豆陆续多了起来,但蓝豆时常还会出现,我不再讳莫如深,我能平静以待,甚至有点越看越喜欢蓝豆了。翻看自己那些蓝豆的文章,发现文中确实存在着不足,能找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最大的收获。蓝豆不是点缀,蓝豆是冰,镇在额头,止我头痛也带给我冷静,让我静下心来审视自己。
   我为很多文友感动,他们已经写了多年,依然蓝豆串串,红豆寥寥无几。尽管他们基础差,起点低,但他们还在坚持啊,他们对文字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我。这些文友,即使没有头像,我都会盯着头像处打量一会儿,仿佛能看到他们坚毅的表情,我赞佩他们的执着。有时也读读他们的文章,虽未都留言,相信他们会感受到我走过带起的一缕轻风,他们的世界并不寂寞。我想,如果能翻开那一颗颗蓝豆,蓝豆下面一定都跳动着一粒粒红豆,呼之欲出,那是一颗颗赤诚的红心。
   有意思的是,有的文得了蓝豆,我已默默接受。比如我的《大食堂》,虽然写作时我激情满怀,但叙述上过于四平八稳。没料到,一周之后,修改后复议居然摘精,蓝豆变成了一颗闪闪的红豆,这叫我欣喜若狂。这可能是评委们出于鼓励的目的,重点考量了文中的亮点做出的裁决。这个过程,像一枚青果,经过一段时光的酝酿,终于成熟,挂在枝头,亮晶晶的,红彤彤的,我既感动又幸福。
  
   四
   有时,浏览自己略显单薄的文集,有几分成就感。红豆如砖,铺出的小径,引领我走向远处,文集分页,每一页接续下去,小路原来没有尽头。标题下的文题,就是我辛勤种出的庄稼,一垄垄,如诗行一般。偶有几块蓝石头出现,那是如山的风景,告诉我,这条小路并不平坦。如果石头多了,不妨可以捡拾起来一些,好好打磨下,串成项链,挂于胸前,那是蓝宝石,熠熠生辉,它们闪耀自己独特的美。
   前几天出差,在外地一家时光记忆商店,我见到了几个方木盘里放着黄豆粒大的红玛瑙石,一群人围着在挑拣着,神情专注。我疑惑,服务员告诉我,这些玛瑙上都刻着一个汉字,每个人都能找到对应自己名字的汉字。我很快就按标记的汉语拼音分类找到了我的名字,五块钱一颗,服务员又说,可再买些,串成手链,自己戴或送人做礼物。原来这是一种营销手段。本想买来送家人,可我最终放弃了这些红豆,我想到了江山,我是江山人,不愁没有红豆,江山红豆,质地优良,只有一种成分,叫做爱。
   时常想起小时候,过年前,母亲先将红小豆倒在饭桌上,然后叫我们挑出里面的石子、土块、瘪豆,我有点顽皮,总是不小心将几颗红豆弄掉地上。母亲会用怜惜的眼光看我,我心领神会地去找,实在找不到了,我就用愧疚的眼光看母亲,母亲就低下头,继续看手里的红豆。挑好后,再放锅里煮熟、捣烂,给我们做红豆包、油炸糕,那红豆馅的鲜香我没齿难忘。上学后,母亲知道我爱写文章,所以,凡是我放在家里的本子、稿纸,母亲不允许任何人动,即使那上面有的还没写一个字。她不识字,没读过我的一篇文章,但她知道那桌上的红豆“粒粒皆辛苦”。再回老家,真希望出现奇迹,希望老人家能听懂我的话,我要亲口告诉她,母亲,我在江山已经写了好多文章,以前我弄丢的红豆,儿子在江山网上给您找回来了。
   为了文学的梦想,也为了母亲,我也要继续在江山在东篱耕耘下去。我不仅种菊,还要种豆,不荒废每一寸土地。陶渊明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我们东篱人一直在忘我地劳作,陶醉于江山如画;另外,陶翁也写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汗水是最好的肥料,所以,今天,我有勇气将这句诗改为“种豆江山畔,草稀豆苗旺”。
   到了收获季节,我一边采着灿烂的菊花,我一边会欣喜地看到,这些豆苗挂满豆荚,打开豆荚,迸出的都是红豆。
  

共 4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为喜欢王维《相思》诗中的红豆,“我”寻寻觅觅多年,到处访、到处问,还是未见其红豆的真正尊容,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去年因为疫情反弹,封控在家,便想着要写文记录生活,倾吐心声,缓解郁闷,便来到了江山文学网站,决心成为江山的“厨师”,为作者提供美味佳肴。来到江山,才知道这里有许多的红豆可以摘取。但是喜欢,不代表可以能随便摘到,得凭自己的真实本事。在江山查找宗师和精品高手,记住了怀才抱器这个名字,于是“我”选择了由怀才抱器社长执掌的东篱采菊社团,开始了采撷红豆的旅程。刚开始,总是红蓝穿插,有时信心满满的发文出去,心中期待的精品红豆却落空。失望之余查找原因,看他人的精品绝品,感觉确实比自己的蓝豆要好很多。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教育孩子不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哪能一味的全是红豆?“我”不能纠结,调整心态,拿出越挫越勇的毅力。“只要是我的精神产品,就是精品”,网站里许多从来没摘到红豆的作者,还不是一如既往的在写?看看他们想想自己,为了文学梦想,为了母亲,不仅要种菊还要种豆,用心耕耘,努力创作,不荒废一寸土地,到了收获季节,必将是豆荚开,红豆迸。散文以王维作品中的真红豆和江山文学网上的虚拟红豆为线索而展开讨论,通过近两年在江山文学网的写作历程,边收获,边感慨,边总结。老师好学、不服输的精神令人敬佩!文章语言精炼,紧扣主题,层次分明,情感真挚,鼓舞人心,给自己给学习写作的读者无疑注了一针兴奋剂。力荐佳作,请各文友欣赏!【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1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4-16 11:04:48
  来江山,和韩老师有着相似的心路历程,只是没有老师那样洒脱。蓝天白云固然很美,可谁不喜欢红旗飘飘呢?韩老师的文章如同一剂良药,让自己理智了很多。正像您说的,努力不够,“江山红豆不是随便随便摘到的”。很喜欢韩老师的文章,平实中透着哲理,深邃而不矫情。恭贺老师佳作出炉!祝春祺,如意!
回复1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16 14:13:53
  郑老师说的对,我们是一前一后进入江山的,心路历程是相似的。我们喜爱蓝天白云,更爱红旗飘飘,但初心不改,就是我们加入江山的时候,没想去摘什么豆,只要快乐写作,有点提升,有所收获。写作这个事情,一旦想到了功利,哪怕是蝇头小利,也必将文之不文,写不出好的作品。谢谢老师的美誉,我们一同进步、向前,祝春安、笔健!
1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4-16 11:48:33
  韩格老师的此文写得很精彩,很有味,让人共鸣、陶醉!红豆,作为江山精品文的标识,吸引了大量的作者飞蛾扑火般地奔赴江山文学,为红豆痴,为红豆狂。红豆,象征着文章的魅力指数,体现作者的文笔功底和情怀。此文,真实地反映出作者进入江山的心路历程,蓝肥红瘦的日子,有点受挫,有点落寞,几经鼓励打气,作者更加勤奋耕耘,并在反省和学习中提升,万丈豪情重新点燃,红豆愈来愈多,信心倍增,喜悦自豪满心田,作者心怀感恩,一路遇见的美好,加上自己永不倦怠的追求,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成为江山一道别样的风景!好文,来自心底的好声音,文笔娴熟,词句生动凝练,感人肺腑,拜读大作,问候韩格老师创作愉快,祝采撷红豆满仓!
回复1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16 14:24:11
  罗老师的评语热情、细致、精彩,令我感动。其实,当初加入江山,只想着和大家及一起切磋、交流,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后来知道有红蓝豆这档事情,心态多少有些微妙变化。没有人不喜欢红豆,我也不能免俗,但时间久了,对红豆蓝豆确实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红豆美,蓝豆也自有其光泽,只要用心写了,它就是“精品”。如今,看开了,就将红豆做为一种激励吧,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努力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才最重要,以不负各位文友的厚爱。感谢罗老师的赞誉,自己还要多向各位老师学习。问候老师,生活工作愉快!
13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4-16 12:04:51
  得蓝豆,说明你“有”了;得红豆,说明你“红”了。红豆最红,东篱最亲,韩老师的此文最喜欢,因为它道出了无数江山人的心声。马上就要上岗了(特殊岗位,进入工作岗位就不能使用手机了),虽然来不及细读,身为东篱鼓手的我,也要为韩老师擂鼓助威。预祝再获红豆一枚
回复1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16 14:31:24
  哈哈,老师对于红蓝豆的理解比较精粹,佩服。对于以东篱为家的我们,我们一边采菊,一边采红豆,无疑是最快乐的事情。如果失手,摘得蓝豆,那也要敝文自珍,只要我们用心写过。期待梅骨老师不只是做鼓手,还要做东篱摧城拔寨的排头兵。从老师的编按看,身手一定不凡,有空去访老师的旧作,期待新作早日问世。谢谢您的祝福!
14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4-16 12:13:55
  红豆最红,江山最秀,东篱最亲,韩老师的此文最精粹。自此篇起,韩老师定会一路红旗飘飘,蓝瘦红肥。雪胎梅骨再次问候
回复1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16 14:34:11
  借您吉言,我必须努力,自知才学不足五斗,每写一文,冥思苦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不见红旗,就庆幸蓝天白云。谢谢老师,祝好!
15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4-16 16:24:58
  读韩老师第一篇文章是《窗》,是羡慕嫉妒恨啊!人家写得咋就那么好啊,内容那么丰厚,寓意那么深刻。一出手就知道不是生手。现在老师悟得红蓝之趣,心性更加成熟,愿老师一路红豆摘下去!祝好!
回复1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4-16 17:12:31
  哪有那么好,仔细推敲,粗糙得很。但愿我们初心不变,红蓝仅仅是一种激励而已,江山一片红固然可喜,蓝天白云清风明月也是不错的景象。现在不是蓝和红的问题,而是写得出写不出的问题,我觉得自己不会写了。希望看到你的大作,问好!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