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丹枫】擅长做白事的“半仙”同学(小说)

编辑推荐 【丹枫】擅长做白事的“半仙”同学(小说) ——雅号“半仙”


作者:山水一笑 白丁,2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064发表时间:2023-04-16 16:17:23
摘要:原创首发

父亲去世时,花大钱请过阴阳,来处理老人的下葬事宜。请阴阳的目的,是出于某种忌惮,生怕老人死亡、入葬时辰以及中间千头万绪凡人不可预测的事,牵扯到与天象不和、犯冲,触了天鉴,于后人不利。村中的在世老人,在这一事体上,均保持着一种令人疑惑而恐怖的神秘色彩,并对其信奉深信不疑。它的神逻辑,就一种模式:不这么做,可能会导致某类不好的事再次发生。
   在村儿里,这事约定俗成,已成惯例。观念牢不可破,谁家都不例外。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那会儿,“牛鬼蛇神”在中国的民间社会倒消停了几十年。而今,则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一则,五行阴阳可视作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至有了人,有了简单的官能辨物的思维以来,这种莫名的神逻辑就与人类如影相随,演变至今,成了有神论者不肯摒弃的神秘内容,并借机丰富了它的生活足迹。二则,空荡荡的惦念,与痛失亲人悲伤的心灵,是需要安抚和填补的。虽不能把人去世看作是一种对世事“妨碍”,但从人不理性的忌惮看,很显然,痛心之余,一如既往,仍沿袭民间这条习俗的老路。似乎神布之说,是来分散其悲伤的注意力,而填欲心间的沟壑。
   我一同学,那些年在村里种地,一文不名却似埋没了的人才。
   几十年后,在北方一个远僻的小城难得与他再次重逢。
   这个巧不说也罢。不知他从谁那里得知我也在这个城市,要了我的电话。在我意想不到之时,来了这个相隔几十年的电话,约我在一个小酒馆见面。我知道那个酒馆,在八校对过那条老街上。真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在转”。接电话时,我心里暗自称奇,不曾想远天实地会住同一座城市。
   仲夏夜晚,人们汗涔涔地走在大街上。
   一进酒馆,狭小空间里坐满人,跟塞进去似的。正中酒桌上站起一个胖乎乎的身影,向我笑着招手。嘴里喃喃着:“嗨!这儿,这里......。”边上的酒客,向他点头附和,好像很熟的样子。
   不用隆重介绍,太熟了,他和我什么德行彼此都一清二楚!
   不过,他形体的变化可以用“简直”来形容。原日,瘦的跟脱毛的猴子,一股大风能吹了去。现在,周身上下没有一处露骨的地儿,且不说脸上翻翻的赘肉,五短身材,挺着一颗似要撑破了的大肚子,使得两条小短腿,离地表的距离更近一成。我想象他走起路,一载一晃的样子,想到出栏的肥猪,觉得滑稽。他原日不光身材瘦小,形象猥琐,说话连音调都打不起来,还是条浑身刮不下二两肉的穷光棍,在乡里的名誉并不光彩。
   和他握了握手,在小桌的对面坐下。
   这时,一些酒馆里的人,“半仙长,半仙短”地差不多都在和他打招呼。露出一种讨好谦卑的神态。
   他一边忙着回应,这边两杯酒下肚,和我进行着异地重逢的促膝长谈。他变得长于言谈,可能与当下的处境有关。或准确地说,全有赖于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才在这儿干出了名堂,闯出了名气。从那些人嘴里得知,如今熟识的和不熟识的人都叫他“王半仙儿”。他现在专侍白事,什么三教九流,都有接触......用他的一句精辟之言概括,天底下哪有不死人的!死了人就得用“他们”,而且,他们的职业很抢手,收入相当丰厚,不过,这的看对象来人的条件决定。
   他说,那时在村里陷入了彻底绝望的深渊。生活没着落,根本就不想娶媳妇,打死也不敢想象,会有今天这般风生水起的日子。
   来到异地,第一个认识的人后来居然成了他叔外父。叔外父与他识的第一面,不知为啥就那么投缘,一心一意要把他向这个“职业”方向培养,把他引上了这条路。出道没几年就成了业内炙手可热的人物。人们送他“半仙”这个雅号。民间对半仙的解释,是抵半个神仙,神机妙算,有独到的见解与城府,能为芸芸众生排忧解难。这雅号在他们那一行里,也是个响当当的名牌。他现在的媳妇,就是叔外父把他的亲侄女介绍给了他。所以,他对他的叔外父是感恩戴德的。
   还说,那就是哄人了。一路走过来,干了几十年,哄人也哄了几十年,其他的还好,事主家总的雇个人侍弄,人心才渐近于安宁。但最见不得和糟心的是年轻孩子的非正常死亡。尤其是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他说,在这几十年里,以前几乎没有这类不幸的事发生,只是最近几年,每年都有。他说最近,刚刚,他接到事主电话赶到事主家时,女孩儿母亲痛不欲生昏厥多次,女孩子的身子还热乎着,但脸已经血肉模糊,让人不忍直视。好在他这一身本领也身经百战什么样的死人没见过?他从不打问与死有关的一些主因事由,但还是从女孩儿家人嘴里得知,“因为玩手机,神魂颠倒什么都不顾,耽误了学习,她妈妈为前程计苦口婆心劝说了无数回,这一回,妈妈下定决心,强行阻拦,由于言辞过于激烈,女孩儿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刺激和委屈,悲愤已极,纵身一跃从九楼跳了下去......你想,九楼!还有好嘛?听说,女孩儿的母亲,也要随女儿一起去,最后被家里人五花大绑反缚在床。这事太淹心,太折磨人,你说,现在的孩子们这是咋么了?”
   “那家人看来有钱,进门不大一会儿,男人和我谈处理丧事的价钱,张口,就两万,我没吱声,紧赶着又加一万......你说,孩子的死是不是和有钱有关,呃?先是没底线地惯着,宠着,溺爱使其膨胀的失去了判断是否的能力,到你意识到快出问题时,想把她拉回来,结果就出了这样令人痛彻终身的遗憾......”
   “我给那女孩儿画了张美人头像,做了个假面具,没办法,孩子坠地时头从下着地......那还有脸啊!”他说这句话时,嗓子眼嗝了一下。不知为什么,我心里也有些痛。而且,我知道这档子事,女孩儿是四中的一名初二学生。她还那么小!
   这几年,他理出不少老生常谈的道理。干他们这行,是不能讲真话和实话的,越是故弄玄虚,越吊事主的胃口,更能获得不凡的信任。钱才能源源不断地涌进来。看着挣的违心,但不缺德。因为这是民间丧葬习俗的高福利报酬。我的一个纸折店一年下来就近五十万的营收。从丧葬可以看出,人们确实富裕了,有钱的肯花,显贫的人也舍得,为了体面,为了风风光光地送好亡人最后一程,人们是不惜家资的。说完,舔了舔嘴角,笑的怪怪的。
   身体发福了,但那样子依然显得猥琐。
   那天,两人在小酒馆,从城里说到乡下,从小时候说到以后大半个人生。直到小酒馆的老板娘打着瞌睡下了逐客令,才乘兴散去。
   不久,在朋友父亲的白事上,又见了他一面。他开着一辆崭新的奥迪,像一只胖蜜蜂在花丛里飞来飞去采撷着花蜜......他的全套程序,看起来像一个隐没民间天才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每一笔都能吸引人的眼珠子,他细微而周到的服务也是一流的,除了尽可能地倾销他纸折店的纸折,还神叨叨给朋友的父亲,写饕餮纹的黄表,插黄旗,捏面人......充满了那种蛊惑的神秘,朋友在他身边一个劲儿点头,任其摆布,还露出一副敬若神明的诚惶诚恐。
   不可理解的是,他是这个小城里,唯一一个开奥迪v6派头最大的阴阳,虽然有钱,但从不下榻高档酒店,只在小酒馆里拘着。
   我也很忙,一晃眼一两年又过去了。
   再后来,忽然听人说志昌死了。
   “什么?”我愣了一下,有点不信,但心里却恍惚。
   朋友说,就是啦!我去参加了半仙的葬礼,到场的人在蒙古丽宫坐了上下两层。光礼钱就收了四十多万......

共 2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因"父亲去世时,花大钱请过阴阳,来处理老人的下葬事宜"。说开来,为接下来的叙事埋下伏笔,引开了擅长做白事的“半仙”同学的一段故事,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文字功底扎实。“请阴阳的目的,是出于某种忌惮,生怕老人死亡、入葬时辰以及中间千头万绪凡人不可预测的事,牵扯到与天象不和、犯冲,触了天鉴,于后人不利。村中的在世老人,在这一事体上,均保持着一种令人疑惑而恐怖的神秘色彩,并对其信奉深信不疑。它的神逻辑,就一种模式:不这么做,可能会导致某类不好的事再次发生”。[“阴阳”在民间社会长盛不衰,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人们的态度,抱有一种如同宗教一般敬畏的神秘感......],说“阴阳”唯心,也不全是,说它唯物也不尽然,其实“阴阳”本身就是科学的。天地万物都与阴阳相生相克,只是懂易经的太少,而“阴阳先生”正是掌握了人们对易经的一知半解心理,过多地宣染了其唯心的色彩,故意装神弄鬼,迫使人们深信不疑。“半仙”的同学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因一门心思扎入玄学之中,造就了远近闻名的“半仙”,因“阴阳”而风光,也因“阴阳”而离世,山水一笑老师笔下的故事发人深醒,穿透力极强,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和对阴阳互补的深刻认知。好文推荐共赏![编辑:李楚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楚文        2023-04-16 16:24:16
  很喜欢山水一笑老师笔下的故事。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给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也引发了人们对“阴阳”的认知,感谢投稿丹枫,期待老师精采不断。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3-04-17 07:57:17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期待继续。
回复2 楼        文友:山水一笑        2023-04-17 09:36:45
  谢谢!光阴似箭,不敢辍笔!希望多指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