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陈醋和莜面(散文)

精品 【东篱】陈醋和莜面(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89.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747发表时间:2023-04-18 05:59:49
摘要:我曾经有一个抱负,吃遍天下美食。但终归没有实现,不过,我曾对身边的一些朋友说,我吃的各地美食,比你吃的盐粒多。这是炫耀,我觉得值得炫耀。当然比起那些美食家,我又妒忌起来。

【东篱】陈醋和莜面(散文)
   朋友梁朝晖说,第一次到山西太原,不能乱吃,必须让我记住山西的味道,要记住山西味道,首推莜面和陈醋,于是这两样东西就摆在了我的面前。
   考究“莜”字,站在小店的厨间门外,一下子明白了。那莜面是“莜”出来的,朝晖笑我这个胶东人卷舌音与非卷舌音不分,说那应该是“揉”字,的确,一个小小的面团,在案板上以掌心用力一推,薄饼儿往手指上一缠,就是莜面了。我说,蝴蝶从指尖飞出,小笼屉里有花香,落在其中就做了“蝴蝶梦”。美食的概念,应该包括制作的美,否则吃起来就少了一层味道了。
   手是一切工具里的最高级的工具。在我们胶东半岛,处理面团需要一根擀面杖,好像杂耍,在山西,硬是让一只手弄起了魔术。
   腌渍的小菜就不说了,连陪衬的角色都不算。不过,所有的小菜都是从陈醋里染味而来,这是菜品的“科班出身”的身份。一人一碗陈醋,早就让我闻到了醋香。茶水就免了,客人来了先喝醋。我不知朝晖这说法是舍不得茶水费,还是展现待人接物的乡俗,让我十分为难。
   “咕咚”两口,看得我岂止是惊讶,简直不敢相信人类还有这个嗜好。朝晖说,我请你喝酒,就俗气了。酒嘛,就等下一顿吧。之前,对山西陈醋有过名声上的好感,觉得出名,也仅仅看作是一地特产罢了。无论怎样的好,不能当酒歌吟,不能当茶酬客,原来这些想法都被颠覆了。之前觉得再怎么好,也就是吃饺子蘸一点,入味而已,有土腥味的菜肴,加上一点,可以去腥气。真没想到,山西的陈醋不是用来蘸着吃的,而是用来喝的。
   对“醋劲”我是有着准备的,憋住一口气,我小抿一口,酸不拉几的,大约只有封闭针剂的量,我就忍不住速咳起来,就像见面反复唠叨着“你好,你好”,朋友说,不用这么客气的,都是一起进修的老同学。我先仔细观赏,慢慢接受吧。不然,我不吃醋,周围的饭桌客人会把当成另类的。其实,担心没有必要,听着他们的口音,外地客也不少。中华美食,虽分地域,但亲近感和认同感却如“一家亲”。
   在我们胶东半岛,也可以吃点醋,一般是喝羊肉汤吃点,且是白醋居多,一个小壶,盛不了一两醋,点到为止。而喝酒则不同,朋友相见,酒以碗论,就像山西人喝醋的架势。这样想,我马上理解了山西人的“醋文化”了。山东人喝酒可称“好汉”,山西人喝醋,也配得上好汉的称呼。
   记得作家汪曾祺曾描写过山西人喝醋:“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坐的客人直瞪眼。”如此说来,我可以马上成为山西人了,看看周围,再无食客投来生分的目光了。
  
   二
   好在我对山西的老陈醋有着好感。年轻时,我的城市由县改市,曾发了一个征文,我便写了《我们的城市要有品牌》的文章,说到我乘火车在车上听到山西人眉飞色舞谈及“老陈醋”三个字,想到我的城市有什么可与之媲美。而且,从那时我喜欢陈醋,一直到现在,依然不罢陈醋,而且近年尤其认准“紫林陈醋”,但都是微量,不敢“贪杯”。
   谈起“醋意”,我们俩有了话题。我想到古籍里有“嚼蚁而酸”一说,周代便有掌管“醯”的官员,《说文解字》解“醯”为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酸”。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列举了米醋、曲醋等十几种,可见人们对酸味的好感和追求,自古便有。不敢胡说,是否酿醋比酿酒的历史还长呢?我怕朝晖太有自豪感。
   他说,山西气候干燥,风沙大,所有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醋酸发酵过程大量水分蒸发有利于醋酸的繁殖。所以山西的陈醋非他处可比。这种根据,我不敢否认,就像我在胶东半岛,若论鱼品,一定会让他哑口无言,他那可是没有海水,只能望洋兴叹了。
   不过,我听说,山西人很在乎是“吃”还是“喝”字,不说吃醋,而说“喝醋”,我想,应该是照顾某些喜欢动不动就产生不好情绪的“吃醋”者吧。可能女人嫉妒叫“吃醋”,所以把“吃”改作“喝”,别提那个痛点。不过,论天下女人,山西女人最能“喝醋”,据说,陈醋养颜,每个山西成年女人一年要喝掉15斤以上的醋。哇塞,真的是叹为观止了,美居然和陈醋沾边,不能不让人对美的气质来源做重新认识。
   山西的煤炭天下闻名,第二应该属于陈醋了。也只有“喝”才显出山西人的豪迈来,就像山西人开矿搞煤炭,叫挖煤,我们用“挖”字对付的是山中的野菜,山西人的“喝醋”,属于海量,我总觉得,山西人的胃已经接纳了山西祖辈的基因,变得对酸无惧。在别的地方,可能只是拌凉菜、吃饺子放一点点醋,吃个“醋味”,而山西,什么菜都要适应陈醋,甚至面食里也要倒进陈醋,据说,吃米饭没有菜,来一杯陈醋倒进去,再给什么菜都摆手拒之碗外。这不,莜面端上来,朝晖先敬我陈醋,抓起醋瓶子就灌了大约不下一两,若不是我伸手做拒绝动作,这醋真够我喝一壶的了。
   其实也好理解。就像到绍兴,上桌的多是黄酒,尤其钟情于“女儿红”;到了即墨,不来几瓶“即墨老酒”,那真的不能驱寒;到了成都,不来一顿麻辣火锅,那就根本未来成都。我也学着说我们胶东,到了荣成,若来一盘饺子,没有“成山鱼露”,那鲜味就不地道了。山西人喝醋的故事,应该这样类比着去理解。嗅一嗅,感觉山西人身上就有一股鲜美的醋香,不难理解,就像我们了解西藏人骑牦牛上班的段子那样,一地风情,总是以可爱的样子呈现于我们的眼前。中国之大,创造的风味,各地皆有特色,走一趟山西,遇到陈醋,是必有的缘分。我突然觉得,自己所往,忘记了地方特色,只顾得填饱肚皮,那对旅程是多么浪费啊。
  
   三
   “蝴蝶飞来了。”我禁不住道。朝晖第一次听到我如此浪漫的说法,便当即改“莜面窝窝”叫“蝴蝶飞”。我对山西美食的贡献就是这三个字,不要专利费,朝晖劝我吃三碗。
   四大碗莜面汤料。西红柿汤,土豆辣子汤,扁豆春笋汤,我感兴趣的是麻辣海带丝汤。要朝晖去侦查海带丝出自哪里。他告诉我叫“荣成昆布”,并一再强调,这不是海带丝,是昆布。可能在他心中昆布是够请客档次的东西。我哈哈大笑。
   海带的别名“昆布”,是可入药的海产品,出自纯净的深海,这是海带里的极品。
   看来,我走到哪里,都有家乡的特产跟随。那年我在贵阳的夜摊上吃海带炖猪蹄,摊主跟我炫耀,这海带来自神秘的地方,不下三千里,猪蹄和海带结缘,就不仅是千里姻缘一碗煮,是大补之美食,若不是在地摊吃,跑饭店的话,再加三倍的钱吧。
   我把海带丝汤推至朝晖的面前,就吃那土豆辣子吧。他马上明白了,这不是“圣人面前念子曰”么,我说,这是缘分挡不住,千里来会一碗蝴蝶飞。
   蝴蝶飞,若囫囵吞到肚里,我觉得对不住这三个字了。于是,我把两笼屉蝴蝶飞置于饭桌中央,开始了正式的审美体验。
   一屉蝴蝶,宛若一面蜂窝,眼前仿佛有蜜蜂嗡嗡,要起舞于它们的舞台,舞台不大,蒸汽氤氲,气氛已经酝酿好了。“庄生晓梦迷蝴蝶”,蝶和庄周,物我不分,这是境界。我于蝴蝶飞舞中却禁不住口水了,谈什么人生如梦,梦有时候就那么轻易得到,即使是在喧闹的饭堂,只要有足够的情怀,美食也如梦。
   剔透的翼翅,仿佛是涂上了一层亮油,用薄如蝉翼形容,不为过。片片莜面卷儿,又像山野间初开的小野花儿,擎着小口的酒杯,向我敬酒,问候我为何迟来和朋友相会,席间免不了各自说说分手后的境况,我说就像这野花一般的莜面卷儿,自得其乐罢了。
   美食的概念,已经超越了口感本身了。我还是想起刚刚看到的一幕,联想到“十指绕”。十指春风绕一指,一诉江山万里长。这个句子是拿来形容女红指尖下的苏绣的,我觉得还应该借用给山西的莜面功夫。十指春风塑莜面,一碗蝴蝶徐徐飞。这个莜面制作的画面,一直相随我的饮食,遇到包饺子,包包子,做云吞,我马上有了口欲,也串味,可能都与我所见的莜面制作场景有关吧。
   我对莜面使用的原料有了兴趣。朝晖告诉我,是西北生长的莜麦,燕麦的一种,也叫“油麦”,又名“玉麦”,还称“铃铛麦”。曾经戏说我的学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今听了一串芳名,我糊涂了,都属于麦科作物吧,西北的土地,长出来的就是有别于我们那里的?
   朝晖简单告诉我,相传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当初人们称之为“栲栳”,可能就是“犒劳”一词流变而来。这么绕,我更糊涂了,不过,我听懂了一点,他是要用这个典故的含义,来犒劳我这个老朋友啊。
   莜面劲道,入口如云吞,但有着可仔细玩味的必要,嚼之数次,香气漾出,仿佛一块口香糖,慰劳着舌头,越嚼越香,但不能吐出。味道的搭配,也是一绝。西红柿汤,是一种直入到胃口都是爽;土豆辣子则让唇舌的香沉厚起来,不忍当即吞下,却辣得嘴唇砸吧起来。至于海带丝汤,应该是增加了鲜度,我没有肚量了,只能揣测了。
  
   四
   还有一个令我一生难忘的体验,就是吃一碗莜面,喝醋二两的历史。酸,永远是美食里最为高贵的舌尖享受。说起喝醋,当地的朋友问我感觉,我说,就像大热天捧着一瓶可口可乐,咕咕灌下去的舒服。不过,他们摇头。我说,如果不习惯,那就是入水学有游泳,灌了几口水,习惯就好了。不加糖的咖啡是苦香,陈醋则是酸香,只要用心体味,香有多重意境。于是,我很佩服山西人的舌尖,那么敏感,那么耐酸,总能在乡食里探索到最美的诗意。那段喝醋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喝醋。吃饺子时,小半碗陈醋泡着蒜瓣,我先喝掉陈醋,感觉过瘾。山西一行,我爱上了陈醋。咨询过做医生的朋友,说我的身体状况适合喝醋,于是我更加肆无忌惮了。
   因为喜欢,闲聊说起我也想做莜面,居然在一个月后我收到了来自山西的一份燕麦面包裹。朝晖说,让我学做莜面窝窝,也把这个美食传到胶东半岛。
   网上查阅,按步骤制作,毕竟夹生,没有在山西那吃得地道。
   或许,不能像朝晖朋友那么挚爱一碗莜面,是因为我的莜面里少了乡愁。在北京学习期间,朝晖就和我满大街找莜面馆,他说想家了,一碗莜面可以扛一气。
   还有更奇怪的是,他的背包里总有山西老陈醋一瓶。就像我以前出差,一定在包里装几袋海带丝。
   有些东西是我们想家的信物,担负着温暖乡愁的责任。
   若再到山西,我还是要重温一碗莜面的滋味。如果遇到酒席,我拒绝喝酒,我喝醋。
   央视有句广告词——历史很远,山西很近。怎样走近山西呢?先从一顿饭开始吧。我接近山西,走进太原,半碗陈醋,一碗莜面,走心入味,不必奢华,我爱山西美食的特色。
  
   2023年4月18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1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人不必是美食家,但只要认真生活,也能吃出文化和情调。作者到山西,朋友说要记住山西的味道,首推莜面和陈醋。莜面经厨师手掌心用力一推,薄饼手指一缠,宛若蝴蝶飞进笼屉。朋友为避俗,请喝醋,作者小抿一口,就咳嗽不止。作者熟知山东酒文化,为山西人醋文化的浓烈惊呼,不禁感慨,山西人特能吃醋,连作家汪曾祺都曾有过描述。其实,作者对山西陈醋是有好感的,荣成县改市征文时本人曾提出自己的城市要有自己的品牌,譬如山西之于老陈醋。然而,山西人的“醋意”并非指女人的妒嫉之心,而是一种货真价实的酸。山西人喜欢喝醋或大口吃醋,想必为绕开这“吃醋“二字的语言陷阱吧,这更增添了陈醋的味道。人生况味,酸甜苦辣,山西煤炭,天下闻名,一个曾经靠挖煤兴起的省份,有多少不能言说的“辛酸”!?如今,山西人对醋无惧,是因为他们早已体验过这种“心酸”吧。莜面上来,朋友先敬作者陈醋,让作者理解了为什么绍兴人钟情女儿红、家乡荣成人钟情于成山鱼露,这就是特色,中国之大,每片土地,都有自己的风情。再说蝴蝶飞,这是作者对“莜面窝窝”浪漫的想象。四碗汤料,让作者感兴趣的海带丝,原是来自家乡的荣成昆布,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家乡特产跟随,怕作者想家。至于一碗蝴蝶的飞起,那是十指的功夫,作者遂想到家乡制作饺子、馄饨等场景,如出一辙,食欲大振。莜面,来自西北生长的莜麦,燕麦的一种,麦生西北则为莜麦吧。相传李世民父子用莜面窝窝犒劳三军,所以,这种面食又称“栲栳”,借此吉言,意在朋友犒劳作者。莜面入口,香气四溢,西红柿汤,入口即爽,土豆辣子,不忍吞下,终于海带丝汤登场,增加鲜度,乡情入肚,便觉得有点撑了。作者难忘曾经有过吃一碗莜面,喝醋二两的趣事,因此感佩山西人用舌尖在乡食里探索到最美的诗意。后来好友寄来燕麦面,作者学做莜面,觉得夹生,因为少了乡愁的味道。莜面和海带丝都是担负着想家的信物。作者最后坦言,再去山西,要重温一碗莜面的滋味,拒绝喝酒,喝醋,不经意间,流露对山西对朋友的无限思念。这篇文章,既写山西美食也写朋友之情,文笔独到,想象奇特,在生动鲜活的叙述中,让我们感受到美食和友情均不可辜负,一样美好,深度美文佳作,力荐赏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岚亮        2023-04-18 15:09:03
  我在西安当过兵,前些年还到山西溜了一圈,对山西陈醋和莜面说不上熟悉,也不能说陌生。山西的战友告诉我,莜面制作,有“三生三熟”之说。好像莜面窝窝、莜面饹饹、莜面鱼鱼全吃过,但事隔多年,淡忘了。陈醋,是山西的金名片,犹如杏花村的汾酒。我用醋不多,但吃醋必吃山西的陈醋,这已成习惯了。说了这么多,还不如大哥的一趟山行。此文写得活色生香,柔性十足,意味悠长,耐人寻味。文字有造化之功,就看挥笔的是什么样的人了。小弟拜读点赞!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8 15:30:49
  若是岚亮兄弟来写,更有底蕴的啊,怀才有点肤浅了啊。就像过了我们村的东桥,就敢写灞桥作别,闹出笑话,岚亮兄弟可要忍住啊。岚亮兄弟对西安的美食,肯定是知晓甚多,就像山西的莜面,我只吃了莜面窝窝,未见什么莜面鱼鱼,可见想见,或许就是鱼状吧。中华美食,千姿百态,的确令我们笑话。真的想趁着还可以跑动,全国各地走走,却又怕坚持不下来,比不上岚亮兄弟的体魄啊,去一趟贵州,还有小疾,我岂不是要卧床十日?希望看到岚亮兄弟笔下的美食,肯定以你只文笔,美食必生大香,怀才期待。
1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4-18 19:51:43
  陈醋和莜面,在作者的笔下,是美食,是画,是诗。真的叹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那么自然,那么奔放,那么富有情趣。山西人,不吃醋,只喝醋,足以体现豪迈豪放之风,如喝茶,喝酒,而醋的酸香入喉下肚,九曲回肠,一路散香,多么令人迷醉!莜面,那如蝴蝶飞的造型,令作者想到“庄生晓梦迷蝴蝶”,浪漫的意境由此铺开,启人遐思。作者由此遥想李世民父子用莜面窝窝犒劳三军的故事,由此这一美食便裹上了传奇的色彩,增添了美食文化的历史底蕴,如此,莜面的好滋味更令人刻骨铭心,回味悠长。该文字里行间不仅流泻着美食的诱惑,更弥漫着深切的友情,令人动容。作者文笔灵动活泼幽默,意味暗生,却跳脱而出,读文嗅其味品其香尝其辣,忽觉入心的美,沉醉了!盛赞功力,感佩情怀,问候怀才老师晚上好,祝平安喜乐!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8 20:03:42
  谢谢罗老师的美评。以前也吃过镇江的香醋,好像还是被山西的老陈醋征服了。我想,凡是地方名品,一定都有着魅力,只是我没有品出而已。那次吃饭,我说山西是个好地方,有老醋有莜面,朋友说岂止是这些,所以要了解一地风情,一地美食,吃一顿饭还是皮毛,但我必须记下山西的好。总觉得温暖,再用文字的暖来一遍也值得。遥握,问候春好,谨祝编创快乐。
1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4-18 20:14:06
  原来山西醋好在气候干燥利于水分蒸发上,我家吃的都是山西陈醋或者紫林醋。醋属于碱性食物,老师可多食,有益。我用白醋洗脸,但喝醋,应该喝不下去。吃筱面要先喝醋,一想就难咽。不过,多吃醋有好处。老师的才思就如泉涌,一碗面就写这么一篇绝妙文章,佩服之至。学习!问老师好!开心快乐!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8 20:21:46
  想不到,我们有着共同的喜好,吃醋为日常,醋可养生,我仅知此也。月亮老师更进一步,还拿来美容,实在是我未见。文章里我也写过,咨询医生,医生说我可喝醋,原来去山西喝醋锻炼一下,还是不错的,不然凭空举着醋瓶子,怎么也不想往嘴里倾泻的啊。愿月亮老师容颜常春,遥握,期待佳作!
1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4-18 22:20:09
  怀才老师,我平时吃镇江香醋较少,一般在吃饺子时蘸点香醋,香鲜可口,微甜,升华了饺子的滋味。偶做凉拌菜,加点镇江香醋是必须的。我常自诩为吃货一枚,可只会吃,不会写,惭愧了,怀才老师是美食家,每每美味入口,总能写出劲道的好文,唇齿留香,让人垂涎欲滴!再读,感悟,赞不绝口!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19 06:47:23
  谢谢罗老师再度留评。较真香醋可能糖分多,属于甜品系列,属于婉约派;山西老陈醋,属于豪放派,所以必须喝醋的方式才可以。可能出产醋的地方,女人都喜欢醋……醋使美的特质更加显现。看看月亮老师对醋也是很喜欢,美容一说,从月亮老师那看到。遥握,问候早安!
15 楼        文友:陈雨        2023-04-20 11:50:56
  我们山西受地理文化因素,爱吃醋是因为水硬,所有饭后喝点醋有助于消化,是这样的哦。
始终相信,只有文字才是点燃生命的火柴。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20 15:56:46
  看来陈老师是地道的山西人啊,我对山西的理解可能有误,还真不知这一层,但我还是喜欢老陈醋,山西和老陈醋挂钩,是我的记忆。谢谢你赐教。
16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4-21 22:53:15
  张家口我带过几天,那里和山西山水相连,莜面也是特产,叫莜面栲栳栳,有嚼劲,不能多吃,涨肚;我见过山西人吃醋,那是真的吃醋。说文解字说,酒放了二十一天变成醋吗,应该先有酒吧,哈哈!酒造字更有故事。有一个外地人在山西“吃饺子不蘸醋”被拘留很久的真事,相比老师不知道,能融进文章就更有意思了。鱼露的文章我还记得,终是没有勇气品尝。我的老家也说挖煤,挖土,跟不跟山西大槐树走出有关就不知道了。老师出去玩了,祝旅途愉快!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4-24 09:44:22
  谢谢天方老师给小文精美点评。天方老师是个有故事的人,张家口我去过,但未在那里吃饭,未得美食,是遗憾 啊。山西人的确爱醋,我也爱上了,功劳归于山西一行啊。我也觉得酒的故事比醋是早的,名气也大。那个外地人在山西“吃饺子不蘸醋”被拘留的事真的太有意思了,可惜写这篇小文时未能了解。遗憾又来了啊。鱼露是拌凉菜吃饺子的最佳品,食之满口鲜,要吃的,和煤炭在一起,更有故事,希望天方老师写出。我刚刚一小时前从内蒙古返回,看到你的美评,就赶紧回复。去内蒙古轮回三千里,两天两夜,水路是晚上走的,乘生生2和葫芦岛轮渡往返。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大草原走了一趟,感觉自己太渺小了,回家又觉得自大了啊,哈哈。遥握,问候天方老师好!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