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门前山(散文)

精品 【东篱】门前山(散文)


作者:李湘莉 进士,622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31发表时间:2023-04-19 06:48:46


   老家门前有一座山,不高不奇也不峻,平淡平凡的连名字也没有,因为卧在村前,为了与其它山区分,村里人叫它“门前山”。
   门前山没有泰山的雄伟,黄山的奇峻,更没有庐山、香山、三清山的秀美。可它在我的心目中地位不低,我曾经恨着它,也深深地爱着它。它承载了我太多儿时的记忆,我的骨子里仿佛注入了山的基因,给了我生命的起点和生存的基座,让我有山的坚忍与山的沉稳。
   爸爸说,山是一本书;妈妈说,山是来客,问候我们的村子。
   门前山,是我们山里人出行的必经之山。一条如蛇的小道从山口折入,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一会儿隐,一会儿现,流水般顺着山腰向山的那边追寻着方向。
   爸爸妈妈都出去干活了,我有时候感到孤独,常坐于门口那高高的石阶上,远远地望着门前山顶上的白云。止不住想,不知道那云是什么,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是去海边吗?我读了《大海的歌》,老师有声有色地介绍了海的模样。我多么羡慕大海啊,水天相接,海上日出,霞光万丈,海水轻吟,海鸥欢唱……而我,实在可怜了,竟没有见过海,别说海了,就连宽阔的河流也没见过一次。我想象着到了海边,我将会做如何举动,那弄潮的船上我的腿脚站得稳吗?
   山,阻挡了我的眼界,但给了我太多的遐想。
   有时,门前山顶会盘旋着一只很大的老鹰,眼看就要落入村庄,生怕它叼走小鸡。村里伏娥奶奶的老母亲,八十多岁,颠着小脚慌忙挪动,无牙的嘴唇一张一合,集合村里的小孩驱赶着老鹰。嘴里唱着“艾哩艾哩,哇噢,鸡鸡角角不要捉啰……”这番话,若不是知道在驱赶天上的老鹰,谁也不清楚说的是什么。顿时,我孤独感全消,举着长棍,加入其中,上蹿下跳。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是否是这样诞生的?我似乎找到了源头。
   有时山上会传来野鸡的叫声,猎狗的吠声,当然,也有猎人的叫喊声。在山上干活的人会停下手中的活计,分站山头,大声地叫喊,野鸡不得安宁,它们没有老鹰的翅膀可以飞过更多的山头,几个来回,就立即从空中跌下,猎狗闻声叼回。一座山和一座山,一个村和一个村,被无数的山路连贯着,几十里内,甚至几百里内,同一个口音,同一个风俗,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一开口,就是熟人,说不定还是亲戚,猎人不需要说感谢的话,若猎物多,会分些给乡亲们,乡亲们也不用客气,提起猎物,高兴地说着,今晚有野味了,来我家一起喝酒。家里聚集了七八个人,好吃好喝的,主人几乎倾囊招待。
   野鸡是否是保护动物?那时不是。人类文明还没有走进大山。
  
   二
   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常遗憾我家住在大山里。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大山像一座座牢笼,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牢牢地困住了山里人的身心。那一条条如绳的山路,乱如麻,死死地缠住了大山人的腿脚。村里有的老人一辈子也没翻过大山,没有去过镇街,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出了无数的山路,他们却永远踏不出这座山。人们对它爱得要死,也恨得要命。
   那年,凤莲婶婶刚满周岁的儿子亮亮得了场重病,凤莲婶婶双眼含泪,抱着儿子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几度周折住进了县城的医院。出院后,全村人过去看望。双凤奶奶握着亮亮的小手,逗了又逗,说了又说,“你倒好嘞,小小年纪就翻了山,见了世面。”人高兴,居然这样表达,让我难得一见,也心痛着。
   后村宋奶奶家的儿媳怀胎十月,眼看就要抱孙子了。宋奶奶高兴地煮了一锅鸡蛋,染上了红皮,就等孙子落地去各家各户分发喜蛋。谁料遇到了难产,不是出一只手,就是出一只脚。接生婆满头大汗顺了几次,双手沾满了血,就是顺不出来。血哗啦啦往外冒。无奈,只好捆绑单架,抬往医院。颠颠簸簸,刚抬到门前山的半坡上,产妇就咽了气。一尸两命。宋奶奶一看,两眼一翻,瘫软在地。宋奶奶的儿子对着门前山几近疯狂地嘶吼。苍天在垂泪,可眼前的山依然沉默无言,他没有办法撼动。
   某日清晨,宋爷爷挑一担稻谷“吱呀吱呀”翻过门前山去镇街“机米”。回来时,太阳偏西了,想着加快脚步,谁料在门前山半坡上被脚下的石头一绊,摔了跟头,箩筐叽哩咕噜滚下山,米哗啦啦撒了一地。他把扁担一撂,气急败坏地坐在地上,骂天骂地骂山骂自己,骂着骂着,眼泪顺着脸颊落了一地。估计,又想起了一尸两命的事。
   从此,我行走在山中,脚步来得分外沉重。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脚下如履平地,不再有那么多的磕磕绊绊。
  
   三
   镇街上的人有的看不起山里的人,因为山里人的身上永远穿一件灰色粗布衣,脚上永远趿一双粘满泥土和草叶的水鞋,胳膊腋下永远夹一把柴刀,背上永远画着地图般的盐霜,远远就散发着浓烈的汗馊味。镇街上的人永远不懂那是汗渍洇染出的花纹。山里人是十分纯朴厚实的。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有答,比比划划说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山里人隔三天五天去赶集,挑一担柴火,或扛一根木头,出卖了,便在镇街的摊上吃一碗凉粉或来一碗清汤,那是给自己劳动最好的犒劳。回来时,不忘带两个馍迎接孩子。累了,紧挨着门前山的脊梁靠一靠。姑娘们,用水把头发抹得光亮,认真地编着辫子,用一根红头绳美美地束着,出山时在破衣裳上套一件新衣裳,进山时又把新衣裳脱了。但山里的沟沟坎坎里可以种水稻,坡坡坝坝上能种豆子、花生和红薯。撒一把花籽遍地开花,插一根柳棍柳成荫。镇街有吗?过年时,炒一把豆子和花生能香大半年。红薯晒干那是一年都吃不完的零食。再就是有树,有沙。不愁烧柴,不愁木炭。盖房子也不用花钱买木料和沙石。现在门前山腰上还留有一个几十米宽的沙坑,那是全村人盖房取沙之处。那是老天爷馈赠山里人的,镇街是没有的。
   那年秋日,我大约六七岁,和小伙伴们借着在山上搂搜茅草的机会,在山上狂奔。或做游戏,或逗蛐蛐,或采摘野果捉昆虫。玩得不亦乐乎,就是不见搂搜半根柴草。
   山的背面,总是发出声响,有时“咚咚”,有时“沙沙”,出于好奇,我们凑近了看。原来是我的爸爸在刨沙子。他抡起大锄头“咚”一声下去,撬起,沙块松出了一块,再用锄头“咚”一声敲碎。爸爸就这样重复着一锄一撬一敲,沙石积有一堆,爸爸便在旁边支起了一张铁丝箩筛,他把刨下的沙石一锨一锨地抛向箩筛,发出连续不断,且千篇一律的声响,石子和沙子就在箩筛两边分流了。
   爸爸挑着筛好的沙,“吱呀吱呀”离开了沙坑,爬上山脊,下到山谷,穿越田野,倒在了家门口。爸爸就这样一担又一担。没了,继续刨,继续筛……
   两年之后,我家盖起了楼房。三直六间,上下三层。爸爸妈妈的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有辛酸,有喜庆;有苦痛,更有幸福。
   现在,爸爸的背影已显佝偻,但是,只要他站立沙坑旁,我依然觉得他像一位刚强的战土,一位敢于和大山和贫困作斗争的战土。
   我知道,我不会,我的爸爸也不会再回到刨沙筛石这件事中去。去年,弟弟建大别墅,一个电话,沙石、水泥、砖瓦全部到位。于是,我心里找到了慰籍与平衡的支点,但我的眼睛无法从曾经的沙坑移开,我觉得那是值得永远怀念的影像。
  
   四
   那年五月,我大概八九岁,由于妈妈的胸部长了个肿瘤,做完切割手术没多久,妈妈便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拿起柴刀,扛起竹杠要上山砍柴。我见了,劝说道:“妈,你身上还缠着纱布呢,不能上山。”妈妈深情地望一眼坡下的庄稼说:“不碍事的,我不砍柴,只割点芦萁茅回来救火。”其实,我心里清楚的很,家里柴房的柴草已剩无几,再过上半个月,就到双抢季节了,一旦进入双抢,根本没工夫顾及其他。妈妈去打柴,就像学生上考场,要把笔墨准备好,战士上战场,要把枪械准备好。我不好再劝说,操起一把柴刀默默地跟在身后,一起上山。
   我们行走到门前山坡下,刚爬几步坡,我听见妈妈急促的喘气声,已有汗滴爬上了妈妈苍白的额头,一阵风拂来,看上去就要把妈妈那瘦如纸片的身子甩到坡底。我忍不住再次劝说:“妈,咱们回去吧。”妈妈看我一眼,还是固执地说:“不碍事的,走吧。”妈妈用下巴向上一仰,做了一个向前行进的姿式。她用竹杠做起了拐杖,支撑着身子一步一步向山上爬去。
   山坡上,芦萁成片成林,像是编织出的大绿毯,蓬勃葱郁。有奶黄的檵木花、粉色的映山红和白色的栀子花,相约聚集,各种蘑菇撑着小伞,甲虫和螳螂隐在叶间。蜜蜂嗡嗡,山雀叽喳……我一下子被这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干脆撂下柴刀去看风景。我寻来天牛,用草叶裹着翅膀,让它驮着石块爬行。我在草丛里吹着蒲公英,让它撑起无数的小伞去远航。我采了一大把姹紫嫣红的鲜花捧在手上……我爱那花间草间的每一块石头,不管白色、褐色、红色,它见光有彩,临风响动。怪不得有歌词,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我渴了,拣着一串茶耳朵(变异的茶叶)塞进嘴里,香甜爽口,津津生凉意……我回来时,坡上已放倒了一大片芦萁。妈妈在用双腿一前一后带动身子仍在割芦萁。她的衣服早已湿透,紧贴着身子蒸腾着热气。我后悔自己贪玩,眼睛流出了泪。妈妈站起身来,微笑着帮我捋了捋额前的头发,把一朵映山红别在了我的头上,说了声,傻丫头……
   自那以后,我觉得我是长大了,放学回家,手里不会空过,有一根竹笋我会采回来,有一把猪草,我拔下搂回家,有一把柴火,我捡起抱回。我还曾经在一个草窝里捡过一颗鸟蛋,如获至宝,拿回来高兴了半天。妈妈告诉我放回原处,以后不要随便捡鸟蛋回家。妈妈会哄我,告诉我说,这是让门前山永远有鸟鸣的种子。种子?落在地里,也可以飞在空中,多么诗意!
   前一段时间,弟弟打来电话,说政府准备把老家的山打造成万亩茶园,门前山作为重点,要建花园民宿。我是一个山地人,饱尝了山里的落后与不便,那时露出的“山相”,逼得我们刻意回避大山,不愿提及,逼得我们感到无限悲凉,逼得我们做够了白日梦!此时此刻,不是做白日梦吧?我在自己手上掐了一把,生痛。
   其实,我回过头来认真审视门前山时,审视脚下的土地时,蓦然发现,它虽然给我们带来诸多的不变,但延伸了我们探索的眼光与步伐。它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翻越,一览大山以外的风光。它给我们的资源是纯净充裕的,这里的父老乡亲,山水草木,飞禽走兽没有不可亲的。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门前山,如果有来生,我还做大山的儿女。
   一座山,藏着我曾经的故事,人生不可能凭空,总有依靠。门前山就像我的身世,平常普通;门前山就是我友伴,永远在我的记忆里。
  

共 41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门前一座山,不一定是风景。山很普通,普通得连个名字也没有。但是父母眼中,山有着诗意。作者坐在门前看山想海,山无法阻挡想象力和眼界。山,吸引了老鹰,也传来野鸡的叫声,那些猎人,靠着山来换取。门前山,是山下人们生活的依靠。在不发达的年代,山绊住了人们的脚步。那个孩子从小就翻山越岭,他的出生,因山有了不同寻常的阅历。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幸运,宋奶奶的儿媳和孩子,就因为不能出山而死亡。山,多么沉重,作者行文山变平地,可以让人们不费力气就能走出大山。山里人,未见世面,但山里人有着自己的情调,卖柴换点钱在城里搓一顿,山里的出产,是农人的骄傲,山里有砂石,可以建起农舍,这是城里不能相比的。作者家里的房屋,就是父亲挖沙采石盖起的,作者难忘父亲劳作的背影,也感谢大山的赐予。山,永远是父母劳作的地方,作者的母亲身患疾病,还未好利索就上山砍柴,为农忙做着准备,那时不懂得母亲的辛苦,贪玩,现在想起来,多么后悔。农人爱惜山中物,于是也让作者养成了节俭的美德,爱惜一草一木。家在山前,山就是家的依靠,生活的来源,于是作者发出愿做大山的女儿。这篇散文,农人丰厚,写山,就是写乡亲的生活,有苦难,也有欢乐,苦难无法归于山,但山也是阻挡了人们的脚步,这种矛盾,让读感更丰富了。文章有血有肉,血肉丰满,尤其是那些故事,都因山而出现,这种表现,使我们对门前山的认识更深入了。在作者笔下,山也是家乡的一部分,密不可分,这种情感,非常精美,也很温柔。爱山爱村庄,这样的情感表达,是乡愁的深入。力荐佳作,赏读悦情。【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42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4-19 18:47:12
  湘莉妹妹那里的门前山,与我儿时住的门前山差不多的吧,有苦有甜,有悲有喜,有爱有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长在山里的人,对山的情感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笑着笑着却哭了,哭着哭着却笑了。美文佳作,点赞学习,问候老师!
回复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4-19 21:28:00
  红花老师好!你总结很到位,山里人确实有着这种感受,笑着笑着哭了,哭着哭着笑了,那是山里人的无奈与辛酸。现在回想,大山其实是山里人最好的保护神,他给予了山里人太多的物质享受。我们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深谢草儿老师百忙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遥握问候,谨祝草儿姐生活愉快,精彩纷呈!
12 楼        文友:白玄        2023-04-19 21:29:58
  很有同感,我是山里人。山里人有大山的性格,不服输,很倔强,但大山也阻挡了山里人的视线,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山里人的苦楚、痛楚,城里人是理解不了的。文章描写细致,感情复杂且真实,既爱又恨,门前山熔铸着这样感情,发生过许多故事,令人咀嚼。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1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4-19 21:42:37
  白玄老师好!深谢白玄老师百忙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留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老师!从老师的多篇文中,湘莉能感觉到白玄老师小时候也住在山里,砍柴是节假日的全部。那些经历,终将存入生命的银行,化作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遥握问候白玄老师,谨祝编创愉快,精彩纷呈!
13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4-19 21:41:52
  湘莉老师的文章越写越好,好得我有些跟不上步伐了。不但内容厚实,而且文字清丽,思想厚重。值得我好好学习。有了门前溪又有门前山,一座山挡住了村里人的视角牵制了村里人的脚步甚至还断送了一个年轻的母亲和没出世的孩子,有父母的辛劳的回忆,也有大山的馈赠。酸甜苦辣,都是最温馨的回忆。上乘佳作,值得一读再读!月亮学习!问候湘莉,开心快乐!佳作连连!
回复1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4-19 21:52:09
  月亮姐姐好!知道你工作忙,可你还不忘抽空为湘莉拙作留评。姐姐的美评让湘莉汗颜啊!湘莉有姐姐十分之一的才气也就心满意足了。深谢月亮姐姐倾情鼓励!遥握问候,谨祝工作顺利,一切都好!
14 楼        文友:瘦马        2023-04-21 13:02:23
  与故乡相关无论山还是水,留在记忆里总是深刻的。故乡的门前山,不高也不矮,撒把种子就有收成,它是山里人生活的依傍。那绵绵的群山,既是山里人的希望,也是山里的苦难。人在山中,一旦有个要紧要慢的事,很可能就要了人的命……故乡的山不会长,也不会减,只要想一会故乡的群山,记忆里,所有的存长就会扑面而来,所有苦难好似都化成了山谷里的一缕清风,人的记忆是有删减功能的。为什么常常满含深情地想起那片大山,因为它是生命的根……老师的佳作内容丰厚,感情真挚,读完之后感慨万千,写得真好,点赞!
回复1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4-22 14:07:18
  瘦马老师好!深谢瘦马老师百忙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再谢老师!大山确实给山里带来了护佑和物质享受,同时也带来了苦难,真正审视,带来好处比苦难多。遥握问候瘦马老师,谨祝春祺,一切都好!
15 楼        文友:代启权        2023-04-22 10:07:13
  《门前山》这是湘莉老师描写乡愁的一篇精美散文,文章娓娓道来,人情世故写得入木三分,拜读学习,问候湘莉老师好,远握,祝创作愉快。
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感谢美好的大自然,感谢在心中珍藏!
回复1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4-22 14:10:22
  深谢代老师百忙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再谢老师!遥握问候,谨祝老师工作顺利,一切都好!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