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汉字心语(续)(随笔)
五、汉字里的孪生兄弟
话说山西有个盂县,盂县盛产煤。一煤老板开年会,听说镇长要来参加,便委托镇中学校长给他写总结报告,报酬是一条“华子”,几天后,校长打电话要他来取。老板甩给校长一条“华子”和大奔的一溜青烟屁颠屁颠来到学校又屁颠屁颠回到矿上。不知是校长故弄玄虚还是有意看老板的笑话,报告中引用《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名言来讲明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识三个大字的煤老板也姓“盂”,口头语是“咱老盂”,财大气粗却不知道世上还有个“孟子”,更分不清“孟”和“盂”这两个字,就把“孟子”念作“盂子”:“盂(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安全管理常抓不解(懈)……”把镇长一行听得一头雾水还不得不鼓掌。
咱这汉字,千变万化,趣乐无穷,同样的字用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语言中,含义大不同,如“行”,用在人物举止上是“行(xing)”,用在经营机构中则是“行(hang)”。而好多字如果不细看,稀里糊涂,粗心大意不免就会闹说笑话,甚至本末倒置,让人产生误解,把“孟”说成“盂”,把“懈”读成“解”的煤老板在酒席上被镇长嬉闹一番倒还罢了,如果在公文上、法律文书上出现一点纰漏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我把形体相似的汉字叫做“孪生字”“双胞胎”,如“孟盂”“于干”“未末”“要耍”“棒捧”“梁粱”“慨概”“偷愉”“暖嗳”等,还有“三包胎”,如“人入八”“己已巳”“赢嬴蠃”等,不仔细看你能区别出他们来吗?不仔细写你能随便运用在你的文档中吗?盂县不能叫“孟县”,不然偌大一个地方会被遗落,孟如果写为“盂”,被人理解为坛坛罐罐,圣人恐怕会气歪鼻子;捧杀不能是棒杀,捧杀是温水煮青蛙,棒杀则一闷棍解决问题,未来不能是末来,未来是指日可待,末指的是头和尾,未在地支中与羊搭班排名老八,末在戏剧五大行当里独占一行,千万不能把“未来”写成“末来”;赢和嬴同音,可你要把嬴政写成“赢政”,恐怕秦始皇会找你理论理论。当代青年是国家栋“梁”之才。如果写成栋“粱”之才,木材成了口粮,岂不让发奋有为的青年大打折扣?“人入八”三个字好区别,“己已巳”你可是要注意,己是称本身,天干的第六位,已的意思是止,罢了,巳在甲骨文字里形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又像拐弯曲扭的长虫,在地支的第六位与蛇绝配,你分清了吗?
再说汉字由繁到简,先说“干”字,干字有三种写法,三个意思即“乾”、“幹”和“干”。当表示“湿”的反义词时写作“乾”,例如:乾杯、乾脆、乾旱;当表示事物的主体和重要部分,或者表示动词“做”时,写作“幹”,例如:主幹、幹部、才幹;其余都可写作“干”,例如:干戈、干涉、古代名剑“干将剑”等。而从“愛”到“爱”,我觉得爱就要发自内心,把“心”去掉,还有什么爱,只能是一般朋友了。我又发现从“産” 到“产”,产本意是产生或制造的行为或过程,为什么把“生”字去掉?“生”是指生育、出生,“生”的古字形像草木发芽钻出地面的样子,把“産”里边的“生”抹去,这个字也就没有了生力,没有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联想到现在农村青年人外出打工,村里生活的多是孤寡老人,大片土地没人耕种,还能“产”出粮食?难怪农村荒凉。又由“厰”到“厂”,厰是可以製造、修理或存放器物的場所,繁改简时把表示宽阔、无遮拦的“敞”字也去掉,工厂成了人畜可住可居、崇山峻岭中的厓岩“厂”了,莫非早就预测到会大批工人下岗,厰内空空荡荡?冒昧说一句,繁体汉字的简化,虽然方便了大众的书写,但有些简化字却失去它原有的真意。我一直觉得汉字是打开宇宙大门的钥匙,是一部精辟的经文,是中华民族的人格,品行,气节,甚至是人生的密诀!而且简体远不如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繁体字瞅着耐看,写着方圆,品着有味。
六、“勹”里面的秘密
勹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bāo。其形由象形人字伸手向下,朝里弯曲,像要抱东西的样子。《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以“勹”为意符的字,大多与人物、包裹有关。
有一成语“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那“勹”里包罗了些什么?经查,部首为“勹”的汉字,有36个之多,首先,勹里面一点是“勺”,这一点可以是油盐酱醋,可以是水酒茶饭,也可以是某些东西,舀取在勺子里的肯定不多但必定是精华,勹里面两点,本来就不多的东西分成两瓣,而且还须等分是“匀”,勹里两撇是“勿”意为不要,勹里一个厶是蛮有心计的“勾”,“匆匆”是形色急促,而“匍匐”则是爬着不动,勹里有日是晴空万里的十天“旬”,勹里有巳是遮遮掩掩的“包”,勹里有田是一望无际生机勃勃绿野的“甸”,勹里有合是环绕山川河流的是“匌(gé)”,勹里抱着一个人的还是“勽(bào )”,勹里有米是 双手捧起的“匊”。最气人的岛国小日本,偷偷把“匆”字去掉一撇改成“匁(liǎng)”用作他们的重量单位。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七、“辶”上坐着的都是谁
4000多年前,人们出行和载重大多用的是牛车,400多年前,达官显贵们出行大都坐轿子,40多年前,能坐上车的大多是干部、首长和非富即贵的个体户,如今各种各样的车辆就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国人引以为豪的高铁,真正实现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义。恐怕古人连明彻夜的千秋大梦也不会梦到如今这出门竟如此便捷。现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再简单不过,“走”字,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但跑的再快也不如车快,于是走就和车有了关联,
小时候俺老师要俺记住这个“辶”偏旁叫“走之旁”,“走字车”,后来才知道这个“辶”偏旁念“chuò”,同“辵”,同音同意,还有走走停停的意思。几十年我一直固执地把“辶”这个偏旁就是车,咱先看“道”字,辶上是“首”,首就是头头,领导,“道”象形字大意是一个十字路口里有个倒背着手的人,什么人走路倒背手?干部。干部就是首长,首长出行就得有车坐,而且必须是头车,于是“道”就和“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的道家产生了联系,“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万物之首,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字是所有辶字偏旁字的首领更当之无愧。
首领出行,就要有人保护,辶上挤着三个人,用辶拉着“罗”进行“巡逻”,往来查看,一旦有歹徒对“道”行凶,即刻撒网抓捕。哈哈。
米、尺,寸本是度量的一家,辶上弟兄三夸夸其谈,米指着尺和寸说三个你,一百个你才是一个我,我是老大,米洋洋得意,吹得有点“迷”糊。尺说我权力大,人们的行为和思维都不能必须以我(尺度)进行约束,不然“迟”早会遭报应。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我小,但我值钱,我和黄金等价,你要抓不住,我会一内而“过”弟兄三争执不休,最后分道扬镳。。
朋友用车将好东西拉走了,你又觉得“遗”憾,想去“追”回来,没有赶上车拉着车的一“连”串的火车,想找人絮叨絮叨,“述”说一番心情,没料到与牵着一只赤目长尾母猴的曹操“遭遇”,曹操说你手小胳膊短,钱不好赚,一块钱也离你太“远”,一斤重的东西倒是离你很“近”,不可嫌弃,不然封给你的一口人一分田也拉走 ,把你“逼”上绝路,你只好拉着猪,“逐”步离开此地。我看你养的猪还不孬,耳朵尖尖的,“遂”我心意,我很高兴,给我拉到前面的关口,“送”给我的军士们,我给你赏钱矣。
本文纯属扯淡,茶余饭后,权当笑料。
2023-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