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叶对根的依恋(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叶对根的依恋(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22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09发表时间:2023-04-24 12:19:50

一个人就像一棵树,不管他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养育了他的根。叶子飘落在地,匍匐着,报答根的恩惠。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亲关联,需要代代相传。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梦之旅。我的老家在河北文安县,我的父辈于上个世纪40年代闯关东,来到关外谋生,定居在黑龙江省泰来县。
   一
   记得我小时候,从父母口里得知有关老家的故事,对于老家很是向往。上学之后,我从地图上找到了我朝思暮想的那个地方——河北省文安县。那个标识是一个圆圈,就像一个句号,其它什么都没有。我还从书本上知道了白洋淀、大清河、文安洼等地名。总觉得有一些特别的情感,因为那里离我的老家很近。
   我家有表姐年轻时的一张照片,我总是端详表姐的模样,想象她在老家是什么情况,还有大姑、表哥一家人。因为东北我们姓氏的至亲没有一人,都是乡亲。所以对老家及老家的亲人也特别的思念。
   后来表哥大致二、三年能来一趟我家,看望我们。每次回去,父亲都会准备一袋白面让表哥带回去。这是我家唯一的至亲(姥姥家的除外)。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家的思念越来越浓。转眼间,我已经接近50岁了,年近半百,依然没有回到老家看看。正巧1999年5月,我去北戴河参加全国政协干部陪训班的学习,时间为20天。我计划着,选一个合适的机会,回老家看看。6月5日是周末,我请假一天,准备去河北老家安里屯表哥家,来回三天足够了。
   这一天,按照我的周密计划开始了寻根之旅。5日早饭后,我打车来到秦皇岛火车站,买到586次快车到天津的车票。我随着人流挤上火车,随着火车的开动,我那颗期盼的心,激烈地跳动着,异常兴奋。下午1:42分,火车到了天津东站,我打车来到天津西站,找到长途客运站,向一位车主打听去安里屯的班车,一个中年女子说,你上车吧,到胜芳有的是去安里屯的车。我初来乍到,对客运车次也不熟知,就上了车。因为我很熟悉胜芳这个地名,父亲经常说起它。班车开动了,我心里那份激动越来越激烈,胜芳,就离我的老家不远了,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旁!看着平坦的大地、树木、庄家、房屋一扫而过,我顾不得欣赏窗外的风光,只盼着快些到达。大约半个多小时左右,就到了胜芳,换乘又一班车,十几分钟光景就到了安里屯。此刻,我才明白,一条宽阔的公路从村中间通过,这里是天津去廊坊的必经之路。
   这里有小三轮车接客人,我说出表哥的名字,那个人就开车把我送到表哥家门口。表哥家住着三间大瓦房,中间开门,进去是宽阔的厨房,东西两间是卧室。表哥和表侄收皮子(木材加工的边角料),一天收入也不少。看到表哥家的生活很宽裕,心情更加愉悦。
   晚上,表哥请来表姐一家和孩子们,团团围坐,打开我带来的白酒,开心地喝起来。表哥不胜酒力,喝几口,满脸通红。饭后,我们来到村子南边比较高的坝边上,用手机给父亲打电话,信号不好,断断续续地聊了好一会儿。和老家的亲人们团聚,大家都非常兴奋。
   第二天,表哥打车陪我去北艾头村,从安里屯到北艾头村大约七八里地,全是红砖立着铺就的村路。到了北艾头村,我们先到本家管理家帐(和家谱差不多)一位哥哥家,打开家帐,把我们这一支的祖先名讳抄了下来,然后又到几家看一看。只是这里虽然都是一个姓氏,却没有了至亲的亲人。遇到了一个和我父亲熟悉的叫锡尊的侄子,他用我的手机和老父亲通话,大声喊道:“老爷,我是巴伢子啊!您有机会回老家看看啊!咱老家富裕了啊!”
   北艾头村地势比较低洼,当年一到汛期,地里一片汪洋,乡亲们只有外出逃难,才有了我的祖辈、父辈闯关东之举。我环视这个村子,整齐的民房,安逸生活的人们,很难想象上个世纪40年代能是什么样子。我曾经随同爷爷、父母在这里生活过,虽然居住时间不到一年,却对她魂牵梦萦。早年,在地图上根本看不到北艾头村这个名字,就把文安当做了故乡。如今,我置身于祖辈、父辈生活过的地方,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那么亲切,那么温暖。
   我们回到安里屯,又去表姐家看看,与表嫂一起去赶集,半个村子的街道都是满满的摊床,各种生活用品十分齐全。热闹的大集,展示着河北农村的繁荣和富庶。我还到村头转一转,看到一个个加工胶合板板材的小作坊。一台机器,把木材加工成薄薄的板材,出售给胶合板厂,收入很可观。安里屯村子很大,这里还有冷链车间。村民们家家都是高大的青砖大瓦房,高高的院墙,整齐的街道,热闹的集市,这里俨然是一个镇子一样。半个世纪的光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人感到特别的欣慰。
   夜幕降临,我们又聚到表哥家里,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畅谈眼下幸福的生活。表侄媳起早贪晚地给我做了一套衣服,表姐的女儿给我父母送了两块布料。关里关外亲人团聚,真是太不容易了,时间很晚了,还是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第三天早上,早早起来,表嫂早已准备好热乎的豆浆和大果子。今天,我就要离开安里屯了,心中欢喜也有几分不舍。表哥一家人送我到乘车站点,表侄喜春陪我一起登上开往天津的班车,一直把我送到天津东站的检票口,看我进了站台,才离去。
   三天时间,圆了几十年的梦,心里很踏实。安里屯、北艾头,在我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虽然没有了解她的全部,但是那种冥冥之中的默契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里,在我幼年的时候,生活过,今天我旧地重游,已经是半百老人了。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与空间,又能回到这里寻根,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人生总有遗憾,而且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曾经动员父亲回老家看看,父亲说:回去一趟多不容易啊!当时,我以为父亲真的不愿意回去呢,就信以为真。如今想起来,父亲何尝不想回老家看看啊!我特别后悔,当时,交通方便,经济上也允许,我就可以陪老父亲回老家啊!只可惜,老父亲没能实现他的愿望,是我的遗憾,更是老父亲的遗憾啊!现在想起来非常痛心。
   二
   对老家的依恋是抹不去的情愫。对于出生地的向往一如对老家一样的深情。当年,只因每年洪水泛滥,我们一家居无定所。曾经在辽宁省营口市居住一段时间,我的出生地就是营口市桃园里。听父母讲,我们在那里只住了一年时间,因为父亲参加了消防队,训练时跑步过力累吐血了,后来医治好了,因身体虚弱,需要静养,父亲就退出了消防大队,回到东北姥姥家暂住,后来就在泰来县定居。
   在我的心中,对于营口市别有一种依恋。虽然我们居住的时间很短暂,我却如一粒种子,在那块土地上诞生,成长。是大辽河水给予我最初生长的源泉。我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一定去那里看看。果然,我有两次机会,来到营口市。
   2004年6月,我陪老伴儿去沈阳复查身体,其间有一天空闲时间,我准备去营口市看一看。从沈阳到营口市自驾行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驱车去营口市。对于营口市我一点儿印象也没有,给父亲挂一个电话,只知道我们当年住在桃园里,那还是五十多年前的营口,与今天相比较得有多大的变化啊!当车子从城北入口进入城区的时候,我看到了高楼林立的城市边上,有一条老街,两侧都是低矮的平房。我急忙下车,准备到临街的住户去打听桃园里在哪里。这时候,我看见路边一间房子里的收音机播放着传统评剧,好像回到了五十年代初一样的感觉,我急匆匆地前行,脚底生风一样。我看见一位年纪较大的妇女,便上前打听桃园里在哪里。那个女人说:那里已经都是楼房了,我们这里也很快就要拆迁了,要盖大楼呢。我深情地望着这一片平房,这些房子已经远远超过五十年啊!这些房子或者这里上了年纪的人们就是我的邻居啊!我贪婪地环视着周围的老房子,寻觅着,希望能找到当年的蛛丝马迹。我还傻傻地对那女人说:我离开这里五十多年了。按照女人指的方向,我疾步前行,径直走到了一条大街上,老伴儿和同事开着车跟着我缓慢地前行。我看到了那里一幢幢高楼矗立,有一个楼角上写着桃园小区。我痴痴地望着那一片楼群,哪里是我的家呢?当年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呱呱落地,我的人生从这里起步,这里是我婴儿时期的故乡,我怎能不魂牵梦萦呢?我的思绪穿越时空,遥想当年是如何景象。这时老伴儿说:时间不早了,地址也找到了,该往回返了。
   再次经过那片老房子的时候,我似乎找到了五十多年前的影子,我的街坊邻居们,我回来看你们了。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是我们都得到大辽河水的润泽和哺育啊。
   2018年10月,我们夫妇与小叔子两口开车自驾游,从齐齐哈尔到丹东。返程我们去鲅鱼圈探望亲属,外孙女婿陪我们参观港口,这里是营口市的一个区,离营口市很近了,又有了机会。我建议到营口市住宿。中午与外孙女一家聚餐之后,我们就直奔营口市,开车围着桃园区转了一圈,然后在小区的西北角选了一家宾馆住下,在附近找一家有特色的小饭店吃晚饭,我们四人喝点儿啤酒,谈论我与出生地的情缘,很是惬意。
   入夜,难以入睡,思绪万千。十几年前的那些老房子早已不存在了,没有了历史的佐证,但是,这块土地依然默默地接纳我,大辽河水依然奔流不息。我静静地躺在这里,聆听她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的足音。我犹如大辽河的一朵浪花,飞跃在嫩江岸畔,与她同步前行。
   三
   让我们的思绪飞回到1954年,我们一家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定居了。爷爷于1960年病逝。父母带着我们姐弟六人度过了艰难时期。我们都成长起来了,在泰来县有了姻亲,家族也变得强盛起来。我在这个小城读书、下乡插队,参加工作,走上领导岗位,一转眼就过了半个世纪。2008年,我调到齐齐哈尔市工作,全家离开了泰来县,但是我的心依然牵挂着这个养育我成长的家乡。齐齐哈尔离泰来县仅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我们随时都可以回到泰来居住。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牵挂;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给我以美好的回忆;这里的亲人朋友总是给我以温暖和关爱。泰湖给予我灵气;乾德门山给予我宽厚;嫩江之水给予我智慧和力量。
   如今,我已过古稀之年,闲暇时间总爱回眸往昔,关里老家、出生地和生长地都是我最眷恋的地方。我就像一枚树叶,永远忘记不了深根带给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智慧源泉;永远忘记不了根的恩惠和滋养;永远忘记不了根的敦厚与神圣。
   我愿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去讴歌你,大清河、大辽河、嫩江水的源远流长!我愿用心中的爱,融合多年积淀的智慧孝敬养育我的深根!
   2023年4月23日于齐齐哈尔

共 41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用“一个人就像一棵树,不管他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养育了他的根”开头,形象贴切地表现出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我的老家在河北文安县,那是父辈生活过的地方。后来,父辈为了谋生,离开老家,定居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我小时候从父母口里得知有关老家的故事,对于老家很是向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家和老家亲人的思念越来越浓。年近半百之际,我去北戴河参加全国政协干部陪训班的学习,挤出时间回了一趟老家,和老家的亲人们团聚,大家都非常兴奋。我置身于祖辈、父辈生活过的地方,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那么亲切,那么温暖。对于出生地的向往一如对老家一样的深情,我的出生地就是营口市桃园里,在我的心中,对于营口市别有一种依恋。2004年6月,我终于有空回到营口市,来到我婴儿时期的故乡。我看到了那里一幢幢高楼矗立,有一个楼角上写着桃园小区。十几年前的那些老房子早已不存在了,可这块故乡的土地依然默默地接纳我。文章标题新颖,谋篇布局很好,感情也非常细腻,读起来总能感受到一股浓烈的乡愁,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503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3-04-24 12:21:46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向老师学习,为您点赞,祝老师万事如意!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4-24 15:03:20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江上渔夫        2023-04-24 13:03:44
  乡愁是每一个人刻在心灵里的烙印。拜读了,向老师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4-24 15:03:59
  谢谢老师评价,赞誉!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5-04 20:42:52
  谢谢文友美评!乡愁,心中最美的风景!
3 楼        文友:何叶        2023-04-24 20:58:35
  学习姐的佳作,问好姐姐。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5-04 20:40:21
  谢谢美女社长鼓励!敬茶!
4 楼        文友:何叶        2023-05-03 23:24:10
  恭喜精品,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5-04 20:42:07
  谢谢美女社长厚爱!感谢江山文学赐予拙作精品文!
5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3-05-04 05:57:01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5-04 20:43:29
  谢谢编辑老师鼓励!
6 楼        文友:萧垦        2023-05-04 06:57:51
  祝贺老师佳作加精,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3-05-04 20:44:33
  谢谢编辑老师鼓励!敬茶!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