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春夏】来看此花时(散文)
一
你爱花,也养花。
你喜欢在花间散步,也喜欢在花前驻足。所以,我要在这个春天开花的季节,给你描述花的故事。
梅花谢了,樱花开了;海棠谢了,茶花开了;杜鹃谢了,蔷薇开了。一场接一场的花事,燎原春天的旷野,如火如荼,如梦如幻。
我想把每一朵花开的颜色描绘给你看,看花下人面相映红的悸动;我想把灿若云霞的心境讲给你听,听花开的声音怎样激荡起心之涟漪,唤醒沉睡的大地。我想把每一天都与你分享,告诉你一个生命如何从懵懂走向成熟,如何从粗枝大叶匆匆而过,到学会慢下脚步纤细入微地体验千云万象。
在我的描述中,你应该看到了花开,嗅到了花香。
二
多少个春天周而复始,我只感怀其外象的瑰丽多姿,从未体会春天的艳帜竟埋藏着最深的忧伤。
那是一个略显料峭的早春,屋外迎春花盛放,金黄的花朵招来百花含苞待放,桃花妖娆地在枝头招摇,紫叶李洒落一地的落红,艳丽的春光兀自闪耀。屋内,压抑哀伤的空气仿佛凝固,透不进一抹春日的亮色。最终的诊断证明摆在面前,虽然白纸黑字,但谁也不相信,父亲自己也不相信。唱不尽春光,却偏要唱离殇,谁也没料到,这竟是父亲在这世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
爸爸,今天天气好,我和你一起到西湖去走一走,赏赏花吧。
好吧,我换件干净些的衣服。
父亲是美男子,身材偏高偏瘦,沉默的眼睛,坚毅的嘴角,一张方正的国字脸,被他的书卷气和人生沧桑感染上了一抹生动的色彩。这,是他的精神长相。小时候,我并没意识到他的这种外表是岁月的语言,风度的描述。一次,父亲去学校找我,一位英语老师久久地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惊诧地对我说:“那是你的爸爸吗?好年轻!”我想,她当时可能还想说爸爸好精神,好仪采,但出于女性的羞涩,不好意思说出来。可是年少的我那时并不以此为荣,那种男性风度在我看来,只表述一种冷峻的威严。严厉的父亲一直让我望而生畏。姐姐长得象妈妈,格外秀雅,少女时代就不乏追求者,而我长得更象爸爸,没有姐姐那么柔美,倒是多了些硬朗的骨相线条。我不喜欢他,却长得象他,在他的高压政策下活得象个丑小鸭。直到多年后,我的人生被岁月赋予更多的内涵,才渐渐体会到这种遗传的意义,不仅仅是身体的继承,也是精神的赓续,在我的性情里,注入了男性的气质。我感谢爸爸给了我和他相似的外在长相,我也努力让自己的精神长相通过内在的修为蝶变得更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的基因里流淌着父母的血液,宛如春天的花木,每一根枝桠都缘自地底下的根,盘根错节,努力生长,向着阳光,直上云霄。由此,我常常仰望父亲的脸庞,为继承了他的相貌特征而自豪。
我拿过父亲的外套,帮助他穿上。我挽着他的胳膊,走在早春里。早期的治疗让爸爸显出些许疲惫和虚弱,行动缓慢,像春风,徐徐吹过。早春的湖风,温煦中带着丝丝缕缕的微凉,拂过爸爸清癯的脸颊。为了配合爸爸的脚步,我走得很慢,这样也方便更好地谈话。说着些家长里短,也说着些形而上的话题。我们沿着西湖堤岸行走,爸爸目光掠过路边花草,说:“唉,爸爸不是个优秀的养花者,对你们太严厉了,现在也是,总怕你们走弯路,走错路……”在他的轻叹中,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后面的日子里,我经常陪伴父亲。我们谈了很多很多,一向拘于言谈说笑的爸爸,逐渐向女儿敞开心扉,让我逐渐走进父亲,理解他坚强外表下难言的苦衷。青春时期,我曾经对父亲产生误解曲解,甚至有些怨尤,此时,随着父亲翕动的嘴唇,娓娓的话语,都烟消云散,化为满腔的惆怅和愧疚。晚年的父亲早已由严师转化为慈父,他父担母职,像个勤劳的养花人,一肩挑起三个女儿的学业、工作、婚恋,乃至孙辈的出生与成长,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后来回忆此事,我在心里绞痛。
爸爸,如果我们早有这样的沟通该多好,那些误解和睽隔就不会发生。早知道这是你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我一定尽早放弃自己固执的自尊和愚蠢的执拗,温柔乖巧地匍匐在你膝头,仰望你坚毅棱角下花白的短茬胡须,做一个懂事的女儿。
三
我们行走在花木掩映的路上,各色各样的花卉争先恐后地开放,似乎在讲述自己春天的故事。
然而在彼时,花在我眼中仅仅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表象,更多的是透露出生命的哀伤。我常常想象,死亡是什么样子,它仅仅是时间的终止吗?不,当最亲的人离我而去,他带走了我生命的来处,余生我只剩归途。我甚至想象,有一天,自己也躺在泥土里,头顶是随风摇曳的青草,高大的杉木笔直优美,香樟洒下阴影,白云把阳光过滤成一束束美丽的光影,在草地上斑驳地跳跃。夜间,还有纺织娘鸣叫,蟋蟀也唱着悠扬的歌。我静静地躺在父母身边,在泥土中感受来自父母的呼吸,享受前所未有的温馨和安宁。
爸爸是我终生的老师,他用自己的死亡为我上了最后一课,让我在春天的忧伤里,不再惧怕离去。他的爱,让我的心感受到死亡不过是一种物质的终结,是时间流逝的遗落的足迹,却也是永生的肇始。
樱花开始凋谢了,花一瓣一瓣地飘落。绯红色逐渐浓缩,凝成由浅到深的一抹蜷曲的紫红。曾经骄傲地伸向天空的优美枝干,互相拥抱着,而满树的繁花,如俳句,如露水的世,在阳光中羽化而消散,像蒸发的雾气,像凝化的水珠,折射着太阳绚烂的光。仿佛另一种美的开始。
我不再哀伤,终结也是一种美。曾如纪伯伦所说,被美而俘获。此刻,我了然顿悟,心灵中有一种更大的美解放。
四
闲时,我时常坐在窗前,就着阳光或者月色,翻阅家庭相册,希望在时光深处打捞起记忆的美好片段。
那是爸爸妈妈的合影,他们那时多么年轻;那是爸爸出差在外的照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眼神里写满自信;那是爸爸抱着我和姐姐,一左一右依偎在他的怀里,姐姐俏丽可人,我憨态可掬。渐渐地,我们的孩子出生了,爸爸和孙辈的合影多了起来,严肃的表情变得慈眉善目,笑容里满是慈爱与欣喜。
爸爸最爱与孩子们聊天。记得我的女儿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爷爷》,她写道:“我的爷爷总是笑眯眯的,性格很乐观,对什么事情都不太计较。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有一次,爷爷听妈妈说买股票赚了钱,他忍不住也去银行买了股票,结果却亏了,奶奶责怪他,他还是笑呵呵地不生气。”爷爷看到孩子的作文,看得很认真,最后说:“嗯,囡囡的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只要修改一个地方就可以了。”我在旁边听得仔细,和孩子一起问要怎么修改。爷爷说:“只需要把股票改成基金。”我和孩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但看着爷爷一本正经的样子,又忍俊不禁地憋住笑声,说:“对,应该这样改,您说得很对。”后来,我把这件趣事说给爸爸听,爸爸微笑着不做声。我说:“囡囡也写了一篇关于外公的文章。”爸爸等着我说给他听。
一个冬天,我们窝在客厅沙发上看电影《天下无贼》,才六七岁的女儿坐在我腿上,盯着屏幕看得正起劲。葛优饰演的一个盗贼头目是智慧型的,只听他慢条斯理地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怀里的小女突然说:“这个人真象我外公,好象什么都懂的样子。”我和一旁的妹妹听了哈哈大笑,又深觉孩子观察力真强,说得真有几分神似。我把孩子的话转述给爸爸听,爸爸又是一副微笑的表情,然后扭头对孩子说:“囡囡,爹爹就是反派人物吗?”囡囡很会说话:“不是,我只是觉得那个人很有学问,他哪赶得上我爹爹。”孩子天真的话语又惹来满屋子的笑声。
窗外正是最美人间四月天,院子里桃李绽放,树木葱茏。如果时间停留在这欢乐的瞬间该有多好。
今年三月,姐姐的孩子从遥远的异国归来,我们全家又迎来一次家族大聚会,外地的亲人们也回来了。趁着清明之前,我们来到父亲的墓前,祭拜祖辈父母。春风吹拂中,墓前的紫梗草花微微摇曳,仿佛爸爸妈妈对着我们的耳畔,细语叮咛。
四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先生这段话颇有禅意。花朵是为有心人绽放的,换而言之,对于爱花之人来说,花开在心内。
爸爸,我把这世间风景说给你听,把整个春天描绘给你看。我怕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每一次的花开花谢,都是生命的轮回与觉醒。我怕每一个被我发现的瞬间都是刹那,而采下的每一个当下,都稍纵即逝。
我想讲给你听。我要你听。听花开。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