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桥缘杂谈(散文)

编辑推荐 【春秋】桥缘杂谈(散文)


作者:可中 童生,516.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3发表时间:2023-04-29 21:14:04


   人生旅途漫长而短暂,行进在其过程之中,总要于某件事结下或多或少缘分,而令其难以忘怀的,凝聚成为一生中难以割舍的记忆。回味之时,前后四代人从事桥梁建设工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在几乎相同的岗位上,奉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不免感慨万千。老桥工父亲临终时拉着我和孙子的手说 ‘咱家三代都是建桥的,缘分哪’。
   从事桥梁建设工作三十多年,期间可说是苦乐参半,风雨酷暑寒冷的苦被在大桥通车竣工之喜乐替代了。成就感油然而生,付出的一切也值得炫耀一番吧。
   老家李营村前有一条小河四季长流水,为出村的必经之路,无论到人民公社市集赶集上店 走亲访友开会俱要经过此地。河水浅时形成的‘埠口’还可勉强过去。水流量大时也只能‘望洋兴叹’了。最壮观的是生产队交公粮的马车两边站满壮劳力用力推的时候,喊着号子 车把式打着响鞭。煞是热闹非凡,牛欢马腾,可说是难中作乐。
   六十年代末,种罢冬小麦农闲时,南阳市运来了建桥的材料,包括机制的青砖、水泥、T梁。村子里劳动力和泥瓦工组织起一个建桥队,我二爷是南阳唐河二县有名的建房掌盘人,月余砌成四个桥墩【二台二墩】,不几日上级来一吊机,架上梁,铺上桥面和安装栏杆即成。名曰‘南河桥’。如今,南河桥历经六十余载,除栏杆损坏外,一切安好。当时标明限载5吨的限载最近几年已忘记。多次经过12立方混凝土罐车的碾压,似乎对该桥没有太大影响。
   自该桥建成后,成为李营接送亲朋好友的地方,接也以此桥为接点,送客也以此桥为告别地‘到此为止 恕不远送’。
   儿时的记忆尤在眼前。58年参加大桥工作的伯父和父亲每年回来探亲到南河桥总会停下来喊一声,我跟爷爷奶奶跑过去接他们,那是我最高兴的时候。至于送他们到工地去的时候,我不知如何不让我去。等知后哭闹已晚。不过对桥的认知引起非常一般的关注。至今 尤为重视。
   90年顶父职参加大桥工作,每次回去探亲总会了解家乡附近的桥,听说村西3里许有一老石桥,是以本家15世李坊命名叫‘李坊桥’的。
   一个人的职业于家庭环境多多少少存在着联系,因三代人都是建桥工,所对桥的印象和体会非常的深刻。虽然在外漂泊建桥工作近三十年,对从事的工作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特别是对家乡石桥的记忆更是有增无减。“桥”对于我来说,抑或是对我们一个家族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他给于我们荣耀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因此,我整个家族、家庭和个人与桥结下了牢不可破的缘份。
   从村里出发到南阳市 要经过一个小镇茶庵街,李营村到茶庵街中间有一河,不知名,是家乡人赶集或进城办事的必经之路,据老人讲在没有桥时,赶集进城要带铁锹取岸上土垫路,赶马车牛车的要带十数个壮汉才可以过河......货物车辆人们要抬过河的。  遇雨天或河水暴涨,只有绕道。
   李营村李姓人家是明朝后期自行从山西绛州绛县【现新绛县】迁徙到南阳的,经几代人经营到清朝初逐渐富裕,拥有南阳府认可的土地,有两千顷,祠堂悬挂有两个【千顷牌】拥有的土地遍布南阳、唐河,赊店等地,相当的富余。每年要向南阳府缴公粮,为车马人夫经过,因而就在这条小河上修建一个石桥,因李家当时当家人叫李坊,该桥起名李坊桥。修建过程无记录,建成后却实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方便。
   李坊桥是家乡李营现存唯一的建筑物。她虽然不像一条彩虹,却是那样的庄重,青青的色彩于四周的黄土形成鲜明的对比。春天,石桥下面流水潺潺,流到下游一处深潭,好多鱼在水草中时隐时现,小河两岸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冬小麦返青,绿油油的给人们带来希望
   夏季天气炎热,白天是男人们在桥下乘凉的好用处,周围几个村的,无事可干的闲人在桥下玩,还可到下游一深潭游泳,非常的惬意;一到晚上是女人的天下,三五成群的女人们到此洗浴,变成了男人的禁地。盛夏,桥面遮挡了强烈的阳光,在此乘凉、游泳、微风细细、流水叮咚,人们在桥下河边嬉戏,小孩子打闹,水花四溅,充满欢声笑语。三个桥 墩被人们抚摸的异常光滑。夕阳光照闪放出奇异的光芒。夏季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暴雨的来袭,闪电的狂舞,洪水的冲击 ,数百年的石桥依然起立在小河中央,像一把伞,又像一中流砥柱,静静的面对岁月的磨砺。光滑的桥墩被时光刻下的苍桑,坚强不息的倔强。
   秋天,川流不息的人们携带着丰收的果实到集市上,城里去叫卖,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冬季,好心人在青石板桥面上撒上一点黄沙或稻草,麦桔,防行人滑倒。是四周邻人行善的一个善举。李姓人家每年春节初一均要在桥头烧一些黄纸,点几柱香,放几串炮仗;感谢桥一年来对人们提供的便利;二是感谢纪念先人的功绩。每到此时是石桥上最热闹的时候,桥上点燃的香烛倒映在水中,星星点点的光,把石桥衬托的格外美丽庄严。
   家乡的古桥―李坊桥,不是因我是他的后人而特别的怀念他,而是他让无数的人经过,     从没一句怨言,它像一个坚强的老者,带给我们无限的联想.......对先人的怀念。
   李坊桥,是一座不为人知的小石桥,现尚存,据李氏族人介绍,是在明末或清初修造,当时该河水可行船,从白河口流经下流,然后入桐河到唐河再入长江。所用石材均在水路运来。大跃进期间兴修水利建一小水库,水源与白河截断,但仍有渠水雨水积存,河道因此可保常年有水,桥址现在南阳市境内,桥上所有石雕文革时期破四旧被毁,余深以为憾,每次回老家均到桥上逗留片刻,借以纪念,确为伤感。所幸南阳市文物部门数次前往查看考证。每次均联系到李营村人,。
   李坊桥全是青石(大理石)建成,共二孔、三个桥墩,全部采用方石堆砌,砌缝。在我看到该桥时已不能看清,据说是采用松香粘接的。桥面是数吨的青石板铺设。据老人讲刚解放时李坊桥有雕花的石拦杆,三个墩台横梁,上游是龙头,下游是龙尾,非常好看。六十年代人民公社的人将栏杆拆除,可以说是盗窃用当“拦马、拴牛”的桩。上世纪八十年代兴修水利,李坊桥被改建成一小水库,上游装上了水闸门,现已损坏不能利用。现桥墩,桥面完好,还在继续地为人民服务,桥附近有柳树数颗,环境非常好,联产责任制分田到户,因树冠故影响庄稼生长已全部伐去。可惜一景消失。只有留在青石板桥上的车辗十几厘米深,记录下岁月的沧桑变迁,和李坊桥几百年来的荣耀。
   李坊桥四周相邻的村庄都有几里远,李营村到李坊桥还要相隔一个村庄,但邻近的几个村民都知道是李营村的桥,桥的附近水域亦无人去捕鱼什么的,不知何因。,兴修水利时政府部门还到李营村进行访问,征求意见,李氏的老人们聚集高议,解决此事。
   几百年过去,时光荏苒,那桥依然健在。我离开家近三十年,每次回家探亲时,均要从该桥经过,每当站在这座小桥上,浮想联翩,李坊桥,当年的修建场面,数吨的桥石板、雕龙的横梁,那么多的石块,那石块青一色的大理石青色,十分的醒目,要知道在南阳盆地一马平川的田野里,这青一色的石块从何处运来?我从未考证过。先人的智慧和经济实力,想必是雄厚的。据李氏家谱记载,在李营村南至唐河县城,北至四大名镇之一的赊店(现社旗县城),西到南阳市,东至源潭街,均有李坊祖爷主持修建,并起名李坊桥的石桥。现均无存。
   从事桥梁建设工作30多年来,虽说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但也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值得在同事间炫耀的事情,也有引以为憾的事情。围绕着桥不断的凝成一个心结,弥久难以释怀。随着时光流逝,渐渐的在其中领悟出一些道理
   有山川河流就有阻隔,沟通已成为这个时代人际交往,物质流通的重要手段和办法。所谓的沟通是和优秀的心灵品质的充分结合。存良知 守本心。无论诸子百家还是程朱理学,【论语】【易经】等,无一不是搭起一条心灵的桥梁,本着利他既是利己的心念。一定会建起一座座‘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心灵之桥。也是人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缘分。充分的沟通离不开‘桥梁’,心心相印必须搭起一道‘彩虹。无论正直善良 圆滑 孤傲 刚柔 随和或聪明愚钝等,皆是组成‘彩虹’的一种色彩罢了
   作为一位桥梁建设者常年在外漂泊,往返在家和工地之间,每次乘车都要通过几座大桥的,每当过桥时,总会喃喃自语一番,这座桥是我父辈建的,那座桥是我和同事们建造的,刚才经过的那桥是儿子辈单位承建的,每当此时沧桑的脸上泛起一阵不易察觉的自豪感,也常常引以为傲的。那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磅礴气势,令世人折服。不得不赞叹以茅以升为代表的桥梁专家们‘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的惊人智慧。
   在工地因为必较繁忙很少或没看过电视,休假时于家人相聚一起会欣赏一下,画面中不时映出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港珠澳跨海大桥的雄伟图像,此时孙女高兴的叫喊起来‘爷爷 爷爷’看桥看大桥,是不是你建的?不是我一个人,我只是千万个桥工中的一员,我总是这样回答。不过 杭州湾大桥数百片70m重达2000多吨的箱梁每一片都是经过我检查贴上铭牌出厂的,每一片的制造灌注我全程参与过。说道此处小孙子兴高采烈的‘好呀好呀 爷爷好棒’。是啊,作为一普通的建桥工人能得到后人的夸奖 也感到十分的欣慰。一阵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样想,如果没有了桥 两岸如何联通得以抵达彼岸,特别是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桥’,这个世界会怎么办?真是难以想象。
   91年初到南昌公路大桥正式上班,分配到炊事班,一年期间红白二案皆熟悉。但心中总有一结待解,心想桥梁工人却在食堂当炊事员,于自己建桥的梦想相差太远。便找处里领导帮忙调到一线当一个桥梁装吊工,当时正赶上上部悬浇梁施工,总算圆了桥工梦,积极主动的工作,为悬浇梁的顺利施工出主意 想办法。为安全 工期 质量作出贡献。受到队领导的称赞。后调到队部负责宣传工作。这样先后参与了10余座大桥的建设。不管在后勤或一线不同的岗位上尽到一名桥工的责任。无愧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每参与一座桥的建设,不论在工作学习人生方面不同程度的有所收获。青葱的梦想愈加成熟起来,一步步见证梦想的真谛。让我不由自主的浮想联翩。是啊,岂止是有形的世界需要桥的连接沟通,个人安身立命求得生活事业的通达顺畅,无形的桥比有形的桥更重要啊。
   ‘桥北雨途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变幻莫测的现实与梦想激烈对撞,人生之旅坎坷起伏不定,只要三观依旧 坚守磐石般的心性,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成功于失败,喜与悲皆为云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祝贺胜者的同时失败者也应表示祝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沟通桥梁的基础。建一条跨越天堑的桥梁虽多不易,而建起一条心灵沟通的桥难哪。
    
  

共 41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建桥世家”所写的文章。关于桥梁,文章所述,如数家珍,读来趣味浓厚。建议朋友们都读一读。【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