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芬芳】莫将酗酒当酒德(杂文)
天下事多奇,无巧不成书。
今天上午,当我正在手机上品读《尚书·无逸》时,一位来自远方的好友,突然给我转来一文,标题很呛眼:“六名厅官,连喝七瓶白酒,致一人死亡”。他在转帖时,还留了句按语:莫将酗酒当酒德!
细看才知道,原来此帖是中纪委监委,于4月27日晚刚公布的,是一个事关领导干部严重违规的处理通报。
故事十分蹊跷。事发始于去年12月11日,青海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级”培训班,正在省委党校举行。
是日晚八点,时任青海省政府秘书长师存武,伙同原省农业农村厅、文旅厅、国资委、交通控股集团及海北州委五个一把手厅官,毫无顾忌地在学员宿舍里聚餐酗酒。等他们尽兴,已过深夜子时。
据纪监人员调查发现,这次六厅官享用的菜肴,是由师秘书长安排省政府食堂烹饪,并派了公车运送来党校,省农业农村厅长李青川提供了八瓶白酒,六人当晚一下子喝掉了白酒七瓶。
可是,到了第二天,才知道这六名厅官闯了大祸:秘书长因醉酒无法参加会议,这还算比较轻的;严重的是海北州委书记,发现已在学员宿舍里停止了呼吸。
兹事体大。这次影响十分恶劣,便很快引起了最高层的极端重视。日前中纪委监委直接作出处理:除那位州委书记已命丧黄泉外,其余五个正厅高官,全部“双开”或撤职查办!
无独有偶。此帖链接“清风云南”3月1日晚间消息:今年2月7日至11日,在云南大理州领导干部专题研讨学习期间,一些干部,参加五天培训班,竟有四天聚餐喝酒。他们难抵诱惑,无视法纪,步步妥协,屡屡赴约,“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一些学员,连续几天,夜以继日,大量饮酒,有的竟失德失态,到处呕吐,造成宿舍床单、枕套、地板大面积污染。剑川县长张韬等二十四名领导干部,已于近日被“提级”受到省纪委监委的严肃处理。
眼看着这些县令、厅官们,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在五光十色交相辉映的荧光灯下,哪一位又不是意气风发、人模人样?眼看着就在眨眼间,一个个政治生命就这样突然夭溺于二寸酒杯之中。这些人到中年的所谓成功人士们,转瞬间从不同的山峰上坠落,心痛的又何止是他们的父母、妻儿及家人,心痛的更有我们的百姓、社会和国家!
放下手机,我在傻傻发呆。所快,我又想起了好友的留言:莫把酗酒当酒德。
“酒德”两字,最早可见于《诗经》中的《大雅·抑》。诗中言之凿凿,规劝掌权饮酒者要有德行,千万不能象夏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意思是说:“你的德行已颠覆败坏,你一直沉湎酒色醉醺醺。”
自古以来,中国人喝酒,都讲究个酒德。饮酒时,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喝酒后,当保持应有的君子风度。合度者有德,失态者缺德,恶趣者无德。
古之文人亦喜酒,但他们更多崇尚的,则是“李白斗酒诗百篇”。
若今日之官员,也能懂点“酒德”常识,也能持点君子风度,也能沾点古人诗情,那么,他们或许就会少些竞相酗酒往死里喝的情形,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官场闹剧及人间悲剧了。
其实,在《尚书·无逸》周王朝这一“家训”名篇中,周公对即将执政的侄子成王,就有同样的谆谆教导:“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意思是说,“不要象商纣王那样迷惑昏乱,把酗酒反作酒德啊!”
然而,周公心里非常清楚,要当朝掌权者做到“无逸”,不酗酒纵欲,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民本”思想品德。
周公在《无逸》开篇就说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用今天的话来理解,那就是:啊!君子在位,哪有不享乐的呢?但是,必须先要知晓耕种收获的艰难,如此处在逸乐的境地,就能知道民间疾苦百姓艰辛了。看看那些老百姓,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女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于是便安逸地享受起来。时间久了,行为就会变得十分放肆,于是就会轻视侮慢他们的父母说:“年纪大的人,你们什么都不懂。”
读读周公的训辞,想想今天的境况,不要说那些重权在握官员家的孩子了,也不要说亿万富豪的子孙了,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家,又有多少不是三千年前周公所担忧的这个样子呢?
……
(原创首发癸卯兔年三月十一)
不搞自我设计、拜码头、搭天线、找靠山那一套。要严于律己守底线,做有正气的新时代女干部,从一开始就守住一尘不染的底色。始终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树立新时代女干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形象……
做女人难,做女干部更难。唯有守好道德底线,不为分外奢求攀援,这才是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