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护花使者】红色,是红高粱文化的主旋律(散文)
走进高密这片沃土上,用我的视觉感知高密的魅力,用我的身心去感悟“红高粱文化”的内涵。
高密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春秋名相晏婴、东汉大经学家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的故里,这里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家莫言的家乡。
这里是《红高粱》电影的拍摄地,之后的《红高粱》电影火遍了大江南北,家喻户晓。
这里是大禹的封国地,其地名来)源因大禹而成。大禹,字高密,故名叫高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韧性、勤劳和责任,深深地注入在高密人的心中。
这里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其中扑灰年画、剪纸、茂腔和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四宝”。
这里是有灵性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正如文学大家莫言所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
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红高粱似一片火海,在高密人的内心深处燃烧着。那血一般的红高粱,早已融进高密人的血液里。
那充满吉祥、充满血性、充满顽强生命力的红色,已成为高密文化底蕴的色调。红色主宰了一切,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暗示和一种生命力的传达。是他们家族的荣耀的图腾和高密东北乡传统精神的象征,是优秀的传统民族精神的象征。
“九月九,酿新酒,好久出在咱的手。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一四七三六九,九九归一跟我走,好酒好酒好酒---”
一曲高亢的酒神曲在红高粱小镇的上空飘荡,歌声环绕着莫言旧居、红高粱影视城、莫言文学馆。漫步在红高粱小镇,寻找着红色文化韵味。一栋栋独具特色的红高粱庄园,瞬间把人带进历史的回味中,体验着九儿酿造高粱酒的高密故事。
位居全球最大的家纺企业高密孚日家纺,以文创伴手礼店的全新形态、全球新美学与高密历史文化的结合,在红高粱小镇这片土地上共同打造红色文化新地标!
孚日家纺,是一种文化情结,已位列高密民间新四宝:剪纸、泥塑、扑灰年画和孚日家纺。
1987年在山东高密成立的孚日家纺,迄今已有三十余年历史,产品畅销全球八十多个国家。孚日家纺以孚日产品为载体,将高密的特色文化带向全国,通过打造高密四宝非遗文化象征的最潍坊伴手礼,承载这个城市丰厚的人文记忆,让每一个来高密的朋友,都能够带走最具高密特色的礼物。
孚日家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传统文化为骨,新美学为翼,让更多人体验到高密的非遗风采,让这一脉源远流长的历史遗存和城市魅力,幻化成四海宾朋人人喜爱的文化符号。
文创旅游景点—红高粱文化大院,位于高密东北乡,内有中国古文化特色建筑二十余幢,亭台楼阁、名木奇石、影院剧场、艺术馆所、温泉民宿、小吃特产等一应俱全。全息光影馆运用世界尖端数字光影技术制作,让观众穿越古今,游遍天下,身临其境。高密东北乡的特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新媒体有机结合,是一个新兴的网红打卡之地。
假如你来到高密,不来“红高粱影视基地”游玩,将是你的一大遗憾。络绎不绝的游客们前来高密,红高粱影视基地成为高密游的必到之地。影视基地的土匪窝、瞭望台、四门塔等13处景点都已成为高密游的看点。
假如你来到高密,不喝一杯高密的美酒,也算是一件憾事。当你喝上一杯绵柔甘甜醇厚的回龙吟,那种特有的醇香在你的五脏六腑中回荡。如果你用心去品酒,你就会品到一股浓浓的酒文化,在酒中仍有一种古远的红色的记忆。
有一种色彩,任凭时光的磨练,任凭岁月的侵蚀,永不褪色。以她耀眼的色调,给予我们拼搏向上的力量。那就是红色,那就是高密特有的红色。
红色,是高密人的红色基因,是高密人的红色信仰,是高密人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无论是高密市烈士公园、拒城河烈士陵园、“钢铁联防”展览馆、孙家口伏击战旧址,还是红高粱抗战馆,每一个地方都会让人新潮彭拜,每一个地方都会还原那难忘的红色记忆。
2047名烈士为国捐躯,鲜血染红了高密的土地,染红了高密的红高粱,染红了高密的高粱酒,也染红了高密人的记忆。
高密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我突然明白,红色是高密文化的根。红色是红高粱文化的魂,红色是高密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