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 世說新語 • 手機(六則)(随笔)
世說新語 • 手機(六則)
1. 朋友圈
朋友圈不过是一个虚拟交际的小社会,别指望圈里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一个频道上共鸣同振。
身处朋友圈,“混”得时间长了,谁都有体会。
知乎上有个问答:“最孝顺的人,在哪里?”
“朋友圈。”有人如是说。
还有,当一个人开始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像庄子所说的“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以为自己的什么事情、什么文字、什么图片都值得别人关注时,充满了蜜汁自信的自我顾盼和超级自恋,会毁了自己。
2. 发朋友圈
一个睿智、明智、理智的人,会时时正视和校正自己。
当你开始满足于自己的东西,为一些鸡汤的发表而敝帚自珍,进而沾沾自喜,许多人会离你越来越远,尽管面子上可能还给你点个赞,但这代表不了什么。
越在意什么、越缺什么、就越发些什么、进而想显示什么。
真正长得漂亮的人很少发自拍;真正富有的人没必要炫富;真正相濡以沬的伴侣用不着秀恩爱、发截图;真正过得丰富而精彩的人,不需要、也没必要刻意炫耀自己的生活。
3. 删除、拉黑及退群
朋友圈里的所谓“友”,有些而只是熟人或是在特殊情境下,出于某种需要添加进来的人。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总会有几个已无互动,像路人甲乙丙,也像挂在屋檐下,几串长短不一的辣椒和腊肉一样,想看就能看得见,只是风干的程度不同。
有的可以断舍离,有的却删不了、也拉不了黑,个中缘由,只有你自己知道。
不过,拉黑删除的人绝不再加第二回,这与已经放弃的人,绝不再爱第二次同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虽在一个群,难是一类人,悦人还是悦己,进退由你。
有些人注定是为你生命助力燃情的火把,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4. 地铁一景
地铁车厢,对面一排六个座椅,齐刷刷坐着六位中青年男女,人手一机,心无旁骛。
工业时代把如今的年青人驯化成了,在键盘和手机屏幕前张牙舞爪,但目光却因为被太多东西纷扰,显得干涩且无神,眼神不桀骜也不明亮的不睡不醒的人。
若去画像他们,全身最闪光的部分是不断闪烁的屏幕,而表情却像一付生病鹌鹑的模样。
5.老年机
字大,屏小,键大,皮实,掉在地上自己都能弹起来,想摔坏都难。
铃声震耳欲聋,在购物袋或口袋里连振带响,几乎能借着振动的劲儿蹦出来,主人发现它不难。
除了不能晒孙辈儿的照片,很方便老年人使用。
但是,时代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顺之我昌,逆之我亡,已是5G时代,不能扫码、不能支付、不能语音、不能收发图片的手机,还能活多久?
6.手机=身份?
现在人手一机以上,但牌子不一,有贵有便宜,前者上万,后者几百。
回老家,乘出租车,一中年女司机说:“你看看现在有的人,如果要用个苹果手机,有标的那面都得要露出来,要是用个折叠屏的,那走路都恨不得把它立在脑袋上。”
幽默的虽夸张,不过,一线城市,表现的不明显,三线至十八线城市,越排后,越突岀。
注:个人观点,请勿对号入座。
◎活法
有的人还年轻,却已老了;
有的人老了,却还年轻。
丝巾若是大妈们少女情怀的展示,那么,大相机、长镜头、小马甲、渔夫帽、双肩包、小马扎,便是单反大爷们的标配。
—— 相机要大,镜头要长,长镜头的迷彩花纹要花,姿势要野、要夸张,这样才够专业。
最牛X的装备、最“土”的审美,拍着用手机都能拍的片子。
一句话:“我愿意。”
服不?你不服?我服。
人生自有各种活,我本活的最洒脱……
◎我要玩
“姥爷,我要玩这个。”
“有危险。”
“怎么可能?你看,许多人不都玩过了吗?”
“你不怕?”
“我怎么会怕,你不是让我勇敢吗?”
“那~那好吧,你可以试一次。”
于是,山水之间就有了你凌波微步睥睨尘世的模样……
你可以变做一只小鸟, 但不必与众不同,只求以自由自在的那种姿势去飞翔……
@ 辽宁男篮的韩德君、郭艾伦、赵继伟、李晓旭、高诗岩、贺天举、刘志轩、丛明晨、刘雁宇、郭旭、王化东、梅奥;
@ 马丁内斯、杨鸣、郭士强、李洪庆;
—— 请你们知道,当你们一剑决雄CBA2020赛季冠亚军时,在离你们千里之遥的一座城的一台电视机前,有一个叫当当的四岁小男孩,毫无睡意,为他从未回去过的家乡的球队,大声高喊:辽宁队,加油!
花开待来年,虽败也尤荣,你在我还在,呐喊永不停,不负时光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