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科尔沁草原(散文)

精品 【东篱】科尔沁草原(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98.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19发表时间:2023-05-03 00:17:46
摘要:总觉得把我科尔沁草原一行全都放在一起去写,是对此行的辜负,太草率,太局促。于是我把读趣草原作为一章,说说我初见草原的感觉吧。

科尔沁,在蒙语里,是带弓箭的卫队,又说是“弓箭手”。这个名字总和驰马骁战连在一起。我觉得应该变换一个眼光去解读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初见草原了相思,相思情浓不堪解。行走草原,不能读懂“草”,舍“草”逐末,是会留下遗憾的。我一生仅此一次走进草原,不能不求甚解。
  
   一
   认识“草”,而“原”我是第一次认识。草原对我而言,就是诗和远方。坐在教室里高声朗诵那首乐府诗《敕勒川》,其实是呐喊出来的,是纸上谈“草”。想不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个诗句,和我一起真正到了风景实地——科尔沁草原。
   出发的时候也想过带着见面礼,感觉唯有这个诗句最合适,我以诗情拥入草原的怀抱。
   暮春时节,四月佳时。我踏进了科尔沁大草原。据说,那个诗句的出处就在科尔沁草原,诗句从古至今,从书中走向草原,我禁不住打开车窗,迎风高吟起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下,和牛羊游戏的不仅仅是风,还有不敢眨眼的我,尽管草原的景色几乎是一个模型铸就出来的,我还是想捕捉到草原上目所能及的一切。
   《说文解字》解释“原”,同“塬”,宽广平坦之地也。和“草”无关。我不知这片“原”存在了多少亿年,当初是否叫“原”,权且如此称之吧,原,最初的形态就是沙漠,沙粒怎样“进化”为泥土,不得而知。尤其令我想求解的是,那些沙土是怎样在北国的荒原上站住了脚跟,“草”是怎样挽留了每一粒沙子,“草”又是怎样爱上了“原”……不是自寻烦恼,而是一种探知的欲望让我有了猜测。
   土生万物。所以我们必须深爱脚下的土地。科学家并未探究草原的草从何而来,我只能求解于中国的“五行”文化。天空有鸟飞过,按照很多人的观点,是鸟衔草籽,飘落草原,或是鸟粪里的草籽没有消化掉,而落地生草……连城市的空地都开始种草了,或许,有人活动频繁的地方,就需要草的涵养吧。草,涵养了草原,也成了草原文化文明的载体。
  
   二
   斩草除根,消灭杂草……这样的话如果被草原的主人听见,会怎样?无法理解。一域之内,尚有文化的差异啊。我宁愿相信,草是有着扑向“原”而去,恣肆成风景的愿望和能力的。茫茫原野,沙尘盖天,如此苍凉,草们看得见,不忍如此荒无人烟,便舍身跳进荒凉,成为第一个勇士。谁说草木无情,如果站在草原看原上草,一定不会生出这样无情无义的说法啊。我相信,无以计数的草籽,是带着一种使命而来,草有着眷恋原野的情怀,带着创造繁荣的宏图,铺展于原野;原野以博大的襟怀,接纳着草;以微薄的养分和水分滋养着草。于是,草和原成为难舍难分的情侣,草是带着最美仪式嫁给了原野的,不因原野的贫瘠和穷困,更不因不会说一句“我爱你”的恋爱的话而生气,一切都在默契里,都在定数中。其实,原野也并非一无所有,它有的是广袤的胸怀,一望千里的通透,不藏匿任何污垢,默忍着万千牛羊的践踏与游戏。如此襟怀,便令名叫“草”的女子心动意迷了。是的,万金之灿不如一绿,绿色是生命的源泉和最美颜色,原野需要的是生命力旺盛的青青草,于是,它们谈起了恋爱,一爱几亿年,生生不息,不离不弃。荣绿爱深,枯黄不舍。原野牢牢地握住了草纤细的小手,温情脉脉的,即使朔风也无法再吹散情侣的脚步了。生生不息,这个词语,只有人类和草原可拥有。据说,草原上的“甸”(被草原包围的小型沙漠地带),科尔沁只有不到10%,草,逐步推进,多情的草不嫌一无所有,将“甸”围裹成家园,“甸”就变成了“草甸”。人类尚有“笑贫”一说,而草却甘愿以身把贫瘠之地染上绿色,嫌贫爱富不属于草,草总是在创造着绿的奇迹。草,一定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贫瘠与荒凉,可以在沙漠上写上“绿洲”的风景。从此,“甸”不会再接受沙粒这些移民,草,会拦住沙粒的脚步;“甸”,会在草面前遁形,羞愧退却。这应该是草原的秘密。
   我喜欢读出草原深远的诗意。只有不为人称道的草,甘愿深情地陪着这片广袤的原野,原野于是有了盎然生机,草于是有了米聚大观的气势,土地于是获得了草的无声赞美,这种连绵的因果关系,成为我们认识草原的重要逻辑。
   四月的科尔沁草原,尚在休养生息,北国的暮春,春风尚未剪绿草儿,我宁愿看作是草儿的矜持,朴素的褐黄色,与湛蓝的天空,做着色彩的勾兑,在百里之外的衔接处,黄和蓝交错着,相融着,似乎是在亲吻,天地之近,原来是一株草就够得着,谁说草儿低矮卑微,它一样要挺起自己的脊梁,去摘天空里的星星。夜晚,我住宿在巴仁哲里木镇的旅社里,躺下时想,天上的星星数量是否足够草原上的草儿去摘取?天空不会辜负草儿的每一次跃起吧?我想披衣推窗瞭望,却又怕我惊动了这一幕诗情画意的剧情。诗意,不必等待草青青野绿绿才焕发出来,只要放开想象,草原上有着一首首长诗,小令、中调、长调,似乎都不能用来行吟草,太婉约,太小气,太轻佻了。我还是觉得,草原适合沉稳铿锵的乐府诗。参差的句式,不必拘束,只为把一个遥远的镜头拉近,真的是“收放自如”,似乎所有的诗句都不足以表达草原了,所以,我不知多少次地吟哦着那句“天苍苍,野茫茫……”
  
   三
   没有多少人在这个时候去看草原的,因为草原还在轻轻的睡意里,是一副懒得梳妆的样子,是“不插玉钗妆梳浅”(张籍《采莲曲》)的样子,我是等不得草做十分的打扮才去看的,也好,就看她的底色如何?同车的人都赞同我的说法,给我不小的兴致,那我就在尚未苏醒的草原上打捞一份惊喜吧,即使这份惊喜不能让我跳跃而呼,我也喜欢带着嫩春的模样的草原。迷茫草原,褐黄的颜色毕竟掩饰不住那隐约的绿意,那时一种萌动的感觉,是一种急不可耐的姿态,是一种蓄力的样子。暗绿从辽阔的草原上透露出来,大概可以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观感形容,我还是觉得应该用“草色遥看绿意生”比较恰切。醒来吧,我在心中呼唤,却突然又觉得是打扰,让草再沉睡一刻吧,不能让自己的欲望左右了草的时令。
   审美,是不受时令的影响的。一路上,我感觉车是在绵延的黄色锦缎上起伏,软软的,轻轻的,似乎是怕颠簸了我们,草原就像无边幅的锦缎,缓缓铺开,想伸手收卷起来,简直是妄想,况且也不能这么贪心。或许,我下一趟来,黄色的锦缎会变成绿色的绫罗,可能这个比喻有些不妥,我只能期待着下一趟,穿行在绿海里,获得新的感受。蓝色的海不能踏足,而绿色的草原之海,可以承载着我,任我起伏,任我摇曳,我就把这样的意境想象成摇篮吧,这么大的摇篮,有点浪费,草原总是不计这些的,因为它的襟怀太大,它轻易地就包容了我的贪念,我的比喻,我的顽皮,我的情感。进入科尔沁草原四百里,出现了平缓的丘,将草编织的丝绸鼓动得快要撑爆了,我怀疑其下应该有一群表演的孩子,挪动着碎步,扯动着遮盖他们的绸缎在奔跑。我突然觉得,好像身体里驻留的一股激情,只有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才能充分释放出来,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唤醒。
   三四十里地会出现一个微型的村落,哦,这么小,也许是放在辽阔的草原上,我的视觉不真实了,但我没机会走进村落,这些村落叫“嘎查”(蒙语),我喜欢把这个词当作一个音符,就像是从草原这架硕大的琴上蹦出的。草原是一幅水墨画,嘎查是在阅读这幅画的眼睛吧?旖旎的风光,流淌的气韵,让嘎查顿时有了诗意,嘎查是和草原融为一体的,因为嘎查,草原才活泼起来,我看出了,草原是要走进嘎查做短暂的歇息吧?不然为何像亲吻讨好的样子呢?为何要围拢着嘎查呢?
   牛羊是草原的灵魂,是痴恋草原的生灵;而绿色是草原的呼吸,是旷野的壁纸。那些草,不弃旷野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旷野的泥沙。尽管刚刚泛起些微的绿意,早有牛羊散漫地低首寻食,我们的车子从牛羊的身边呼啸而过,牛羊也不会抬头看来,我戏说,我们连一株绿草也不如啊。我始终不愿用“绿草如茵”来形容草原,因为我就没有看见一只羊一头牛躺卧在如茵的草原上,草色未新,但牛羊耐不住一冬一春的空档期,我相信牛羊是来亲吻尚未奔放绿意的草儿的,是在催促草儿快快绿,快快亮,点亮一季的希望。
   不同于蓝色的大海,草原上时而闪过一条狭细的河,就像一道闪电突然刺向我的眼眸,车行路上,那道闪电有时候隐藏了起来,不知去向,突然又跳跃出来,阳光璀璨,河水泛光,哦,这是给草原挂上的闪光的银项链啊,是来奖赏这些不知疲倦的草。我从“高德地图”上查到,这条河叫“霍林河”,一路迤逦相随于我们,它是草原的崇拜者,一直匍匐几千里,又是草原的一条主动脉,流淌着恒温。我又觉得逶迤于草原的河流不是水,而是天上的云沉落其间,天和草原如此接近,云一定会亲吻草原的,于是形成了河流般的唇纹。在草原看云,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视觉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了。有时候天晴云薄,只有一缕孤单的飘逸的云低垂着,深情地接吻着草原上的草,风吹过,似乎绽出了笑容。有时候,在车上闭一会眼睛,突然睁眼,微绿的草,顿时扑进眼里,一直流淌在心底。对不起,照相机是无能为力的,我怕照相机会得罪了整片草原,只是摄取了一角,不合适吧?即使用广角镜头,也白搭。于是,我打开记忆的快门,将这些用微小身躯覆盖草原的美景,纳入心底,珍藏起来,等我远离草原之后再重放一遍。
  
   四
   我把草原比作什么才生动亲切呢?
   苍茫浩渺,宛若一面硕大的琥珀,盛夏再来,一定会变成绿翡翠。科尔沁草原就像我老家对面的黄海吧,不过她是最沉静的,沉静得就像一位淑女。是一幅未安装框的画,安装画框简直就是妄想啊。是一幅精致的苏绣?苏绣太小气。牛羊在草原上,是织上去的图案,可回来的时候,牛羊居然移位了。像一位娴静的仕女?可草原又是奔放无羁的观感,不合适。娴静有时,跃动无常。
   什么比喻都是蹩脚的,都比况不出草原的底气的。我倒是觉得那些点缀在草原上的小得甚至看不清的野花,给了草原以亲切的慰问,我只能想象着小野花的样子,如擎着小小的酒杯,但我又觉得不合适了,让草儿继续沉醉才不好呢?该醒来了,那小野花是来唤醒草儿的吧?是的,不然,野花要开给谁看呢。
   有时候幻觉十分奇怪,晚上在巴仁哲里木小镇住宿,若不是镇前有连绵的山丘,草原会继续跟随我,扑向窗户的。幻觉继续,绵软的床就像温软的科尔沁草原,科尔沁,弓箭手歇息了,我也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里睡去了。
  
   2023年5月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1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科尔沁,这个草原名称读之铿锵悦耳,富有韵律美;闭目想象之,广袤无垠,似不绝的画,绿得纯粹,绿得不染纤尘!怀才老师以诗情以妙笔为我们勾勒描画了一个摄人魂魄的大草原,那里的风情如梦如幻,太美太醉人!作者相信,无以计数的草籽,带着使命而来,草籽扑向原,跳进荒凉,孕育着生机。草有着眷恋原野的情怀,草义无反顾地奔赴,原野以博大辽阔的胸襟接纳着草的存在,它们相依相伴,演绎着一场亘古不变的爱情,跨越沧海桑田,生生世世,不离不弃。四月的科尔沁草原,尚在休养生息,作者以为,草原适合乐府诗,参差的句式,不必拘束。暗绿,从辽阔的草原上透露出来,萌发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味,作者又觉得用“草色遥看绿意生”更为确切。行进在无边的草原,犹似徜徉于黄色的锦缎,无限绵软,作者想象下趟再来,应是跌入一片绿色的绫罗之中,任其卷舒,不胜其美。“嘎查”是草原上的微型村落,草原是硕大的琴,嘎查是曼妙的音符,二者相得益彰,草原变得欢快活泼。那条河流,清浅,通透,闪闪发亮,是镶嵌在草原上的银项链。牛羊是草原的灵魂,当作者乘坐的车辆从牛羊旁驶过,牛羊笃定淡定,不惊不扰,那份云淡风轻也是在草原修行的气质吧。科尔沁草原在作者的眼中,像一位淑女,又像一幅未安装框的画。作者想象下榻的床是绵软的草原,于是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边诗意中睡去了。该文作者笔力雄健,妙笔生花,落墨温婉,对科尔沁草原充满无尽的赞美和喜爱,对草原上的人间烟火气、牛羊的活动刻画得很有情味,意趣横生。草原上的草尚处于萌生阶段,没有绿浪滚滚的气势,也许在普通游客的眼里并无美感和诗意可言,而在作者的眼里心里,那草那原那里的一切都是温暖美好、生机盎然的存在。作者以浩瀚的想象、丰沛的情感去体悟感知所见所闻,引领读者渐入佳境,大美之作,字字温润,句句琳琅,令人身心俱醉!感佩才情,倾力荐读,问候怀才老师创作愉快,祝暮春大吉!【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504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5-03 16:22:47
  在怀才老师曼妙清丽的文字里神游科尔沁草原,不仅感受到天高云淡的背景,感受到旷远神奇跃动的草原风情,还感受到作者不疾不徐的行走节奏,感受到作者对草原风景无尽的痴迷与沉醉,感受到对蒙人风俗的尊重与接纳。极富感染力的文字,令人心旷神怡!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03 16:40:41
  非常感谢罗老师再度赠言。你的点评,每一次都是那么深刻,的确,行走在科尔沁草原,我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萌生了一种对蒙古民众的尊敬和敬佩的情感。他们以草原为家,看似远离所谓的繁华,但热爱不减,这种情感令我起敬。他们创造了草原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支脉。建议:有机会一定走走科尔沁。遥握。
12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5-03 20:29:38
  四月的草原,还没有绿色,像琥珀,但是浩渺,也很壮观。尤其老师用草和大地的爱情来比喻这片无垠的草原,把村庄比喻成草原上的音符,野花牛羊带来生气,想像奇妙。睡在绵软的床上就像睡在大草原上,真美!拜读学习!问候老师!祝福老师!快乐无边!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03 20:42:30
  谢谢月亮老师留墨!说实在的,我也只想写出我对草原的自我观赏体验的感觉,很小众化的。草对原,我也爱情方式去读之,完全是个见。不过,睡在草原旅舍一夜,的确感觉那种在旷达中入眠的美,有些体验很特别,希望自己能写出点味道。遥握,问候晚安!
13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5-04 16:44:03
  四月的草原其实是尚在荒凉之中,无多少兴味的,但老师都能写出它的美感,写出它诗意,兴趣盎然,全凭老师深邃丰富的想象和富于深度的思考以及对所写之地投入的热烈情感。我去过七月的草原,可以说那是草原的高光时刻,在我脑海里也未曾留下一丝半毫的印象,真是缺少老师那样非凡的感受力。感佩老师才情,好文盛赞。祝老师万事如意。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04 16:58:13
  谢谢淡墨花开老师给小文的给怀才抱器的鼓励。我是一个对最新奇东西特别感兴趣的人,即使草原没有动静,我也要给它弄出点动静来,我们有热情,应该给生养我们的土地,内蒙古是中华大地的一道屏障,从这一点说来,也值得我们去呵护去热爱。一次旅游,一次观光,应该就像阅读一样,争取有点收获。老师也可以通过回忆,来谢谢七月的草原风景,那一定是美篇。期待着!遥握,也期待你的佳作,问候春好!
14 楼        文友:清风垂柳        2023-05-11 09:40:33
  读老师的文章,犹如身临其境。感受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壮美景色。令人无限向往。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5-11 09:54:51
  谢谢清风老师的美评,磨目了。草原对我而言,也是第一次亲临,有着非同一般的感受,所以就记下了所见。期待清风老师更多有质量的稿件,精心打磨,创作出精品文章。谨祝在东篱创作收获满足和红豆。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