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发生在餐馆里的故事(散文)
当年,为了诗与远方的梦想,我来到了异国他乡。初到加国,举目无亲,从国内带来的钱交完学费和房租之后所剩无几,为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我来到伊凡的餐馆打工,在这里做了一年的服务员。这一年,我亲眼目睹和经历了一些发生在餐馆的故事,这些故事既平凡又伟大,既温暖又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演绎着动人的旋律,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我为之动容。
一
那是春末夏初的一个傍晚,天边的云霞像怒放的火凤凰,红彤彤,明艳艳,一抹斜阳透过玻璃,投射到餐桌上,将桌面涂上了一层璀璨的金光。悬挂在棚顶的吊灯,散发着出柔和的光芒,给人一种朦胧迷离的美感,空气中飘荡着袅袅的玄米茶香,一首唯美动听的古典音乐在耳边悠悠回响,雅韵潺湲清,曼妙而空灵。
这时候,走进餐厅两位客人,一男一女,看着像一对夫妻,男士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女士长发飘飘,温文尔雅,她身穿一袭白底绣红花的裙子,像一只美丽的花蝴蝶一样妩媚俏丽,他们在靠近寿司台附近的A桌座位上坐下来。这两位客人,斯斯文文,一举手一投足都尽显优雅,两人点了一个寿司拼盘,有红绿相间的加州卷,有炸得金黄酥脆的虾卷,还有一片片带着红色花纹的三文鱼等。两人一边喝着红酒,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聊天,这样的“烛光晚餐”,足够浪漫。
紧挨着他们的B桌,座位上坐着三个人,是一位母亲和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男孩看着大约八九岁,女孩估计七八岁的样子,三人穿着都朴素无华,衣不重彩。这位母亲点了两份套餐,点完餐,三人坐在那里静静等待着。
我把两份餐盒送过去时,突然感觉有一道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三个人,两份餐,究竟该把这两份餐放在谁的面前呢?我不禁怔怔地愣在那里。那位母亲可能看出了我的尴尬,急忙说道,把餐盒放在两个孩子面前吧。
接下来,我提着茶壶,给每个餐桌的客人敬茶。我又走到这一家三口的面前,两个孩子正在往母亲的盘子里夹送食物,有加州卷,有大虾,有鸡肉饭等,母亲面前的小盘里立刻堆起了一座小山。母亲以手阻拦着说,够了,够了!你们两个吃吧。温馨的色彩笼罩着这一家人,显得那么的清新淡雅。
这一家人,有淳朴善良的母亲,有两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唯独缺少了父亲。不知那位肩负着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到底去了哪里?不禁让人充满了好奇。这位母亲,为何不为自己点一份餐,而要与儿女分享?这个家庭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但从表面看,这是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一个母亲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并不容易,但这个不完整的家,并不缺少温情,母亲用她满腔的母爱和柔情,竭力弥补孩子缺少父爱的缺憾。我断定孩子是缺少父爱的,说不出什么理由。
那个小女孩正好面向那对中年的夫妻,有时候她的目光会落在那位中年的男士身上,也许她看到他,就想起了她的父亲,她父亲的年龄应该和那位男士的年龄差不多吧,她的眼中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忧郁神情,恰好与该男子的目光有了瞬间的交汇,这微妙的神情,被那位男士看在了眼里。
这对中年夫妻吃完了晚餐,那位男士来到收银台付款,他递给我一张银行卡,说道:“我要为B桌的那桌顾客付单,算在一起付款。”
“好的,先生。”我答道。
像这种情况有时候会碰到,有的客人在餐厅遇到朋友或者亲人,就顺便帮着把账单付了,但通常情况下,付完钱后,临走时会告知对方一声,不用买单了,已经帮着付完账单了。但这次迥然不同,这对夫妻悄悄地付单,不辞而别。
那对中年夫妻走后不久,这位母亲来到收银台付款。我告诉她,刚才坐在她身边的那桌客人已经替她付完账单了,我问她是否认识那位男士,这位母亲摇了摇头,一脸茫然。她没想到,一位素不相识的人会为他们付款,她的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我看到她的眼中有泪花闪烁。
善行无迹,真正的善良,是不动声色的,体现的是人性崇高的品质和良好的修养。心地善良的人,会看到别人的苦痛,并生出怜悯和慈悲之心。那位男士善意的举动,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看到了人情的温暖,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善良不分国界,这些金发碧眼的西人,并不都是秉承着AA制的原则,他们同样富有爱心,同样心存善良,善良之花盛开在世界各个角落。
二
这一天的顾客络绎不绝,像潮水一样涌入餐厅,在很短的时间内餐厅便座无虚席。我们三个服务员,忙的不可开交,丽莎是新来的员工,点餐还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而且初来加国,英语听力也比较吃力。我和娜塔莎又要点单,又要收款,又要做鸡尾酒,还要端着盘子给客人送餐。
我把C桌的食品送给顾客后,过了不长时间,就发现这位老年顾客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原本好好的他,不知何种原因,吃了一片寿司卷之后,就出现了面色发青,呼吸困难的症状,而且情况越来越危急,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我感觉自己的心似乎要跳出嗓子眼,紧张,着急、揪心,不知该怎么做,一时慌了手脚。
就在这生死关头,一位中年的男顾客快步跑过来,开始为这位危重的病人做心肺复苏抢救。他将患者平放在地上,呈仰卧的姿态,中年男子双腿跪在地上,有节奏地按压患者的胸部。同时,告诉餐厅的经理,赶快拨打911(国外的911,相当于国内的120)。
此时,餐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施救者的身上。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一个人都敛声屏气,都为这个患者捏了一把汗,也不知他能否度过难关?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对生命的严峻考验。此刻,时间好像静止了一样,每一分钟都感觉像半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听到救护车的鸣笛声,我们悬着的心,才落地。救护车到达,跳下三个救护人员,抬着担架,将病人快速抬到救护车上,风驰电掣般开往医院抢救了。
后来听说,那天是丽莎点的单,客人和她说,不放芝麻,而丽莎听力不好,以为客人要多放芝麻,出现了乌龙事件。殊不知,这位客人对芝麻过敏,导致呼吸困难,差点因此丧命。好在那位中年顾客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对患者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抢救,为救护人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那天的救护车刚好在附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餐馆,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施救,患者最后终于脱离了生命的危险。
丽莎听到事故的来龙去脉,无比懊悔,因为她的粗心,差一点导致一名顾客失去宝贵的生命。这次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警示和触动。不管做什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尽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哪怕做一名普通的服务员,都要保持一份对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
那位中年男子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危难之时,挽救了一个患者的生命,他的善举令人赞叹!
愿我们,都能选择做一个善良而有担当的人,当看到别人处于危难或者困境时,愿意伸手帮一把,哪怕微不足道的一个善举,都能让处于低谷的人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三
有一天正值午休的时间,走进来一位顾客,瘦瘦高高的,我赶快迎上去,告诉他,餐馆现在是午休时间,不营业,距离晚餐开张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这位顾客听了,对我的话根本不予理会,他的嘴里不停地嚷嚷着,我快饿死了!随便给我做些吃的吧。我以为他没有听清我说的话,我又重复了一遍,礼貌地解释道,先生,对不起!现在是午休时间,餐馆不营业,要不您等一个小时再过来?要不您就到别的餐馆就餐吧。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位顾客开始大发脾气,气呼呼地说,你这是什么态度!我现在就要吃饭,少废话,快给我做!
我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不讲理的客人,我原以为西人都懂得礼貌,懂得尊重别人,没想到在西方发达讲文明的国家,也有野蛮不讲理的人。我当时也失去了耐心,回应道,您怎么这么不讲道理!我怒怼他,不再和他客气了。
这时候,正在厨房忙着为晚餐备料的伊凡走了出来,询问了情况之后,对那位顾客说,我们餐馆现在确实是午休时间,不过,我可以现在就给您做,不知您想吃什么?这位顾客的脸色立刻由阴转晴,由愠怒变成了笑脸,说道,我快饿死了,什么快就做什么吧。伊凡说,炒面比较快,五分钟就能做好,您稍等一会儿。
五分钟之后,伊凡把一盘子热乎乎香喷喷的炒面端到了他的面前,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抹抹嘴,向伊凡表示了谢意,心满意足地走了,走的时候,回过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不知是怨还是恨,让我捉摸不透。
大约两个月之后的一天,一位顾客过来,和伊凡说,他是替朋友来的,替朋友表达一份感恩之情。感谢老板在休息时给他做了一顿美味佳肴,让他至死都记得那醇香甘美的味道,他也是来道歉的,替他向一位服务员道歉。
道歉?伊凡感觉有些诧异。这位客人接着说,两个多月前,朋友在餐馆休息时间来吃饭,不该和服务员吵架。由于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当时确实很饿,但不该发脾气。他前天刚刚因病去世,临终前特意嘱咐我,让我替他向这位服务员道歉。
听到他的叙述,我不禁潸然泪下。我对这位顾客说,该道歉的是我,我不知他有病,否则我的态度会好一些。只是,我再也没有道歉的机会,只有愧疚和后悔时刻萦绕于心。
伊凡的善良和仁慈,给我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在为人处世的态度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佛家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那位顾客在临终之前,让他的朋友帮他致谢帮助他的人,以及帮他向伤害过的人道歉,就是善良的体现。
我们真的需要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多理解别人,当别人发脾气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也许正是处于人生某种特殊的境况或是人生的低谷,我们应该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多些关爱,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包容和礼让,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四
朱莉是我们餐馆的一名员工,非常年轻,芳龄18岁,身材窈窕,容貌秀美,但眉眼中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看到她,我就会想到那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心中不自觉对她就会多一份疼惜。她是一个要强的女孩,刚上大一,一边打工,一边读书。
一对老夫妻,应该已经退休了,这些日子经常来餐馆吃饭,面容和善,和蔼可亲,穿着讲究,气质儒雅,来的次数多了,朱莉和这对老夫妻渐渐熟稔起来。
“看着你很年轻,不知现在念书不?”一次朱莉给他们点单时,他们问朱莉。
“现在正在念大一,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朱莉答道。
“那你在餐馆做工,会不会耽误你的学习?”他们接着问朱莉。
“太耽误学习了!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餐馆打工,根本就没有时间好好读书,但没有办法,我要为自己挣出学费。”
“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
“母亲三年前因乳腺癌病逝,家中只有父亲,但父亲又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一只胳膊。”朱莉叹了一口气。
“你上大学四年,一共需要多少学费?”这对老夫妻接着问道。
“大约五万元吧。”朱莉回答道。
老夫妻听了,就不再说话了。
老夫妻吃完饭后,来到收银台付钱,当时收款的是老板娘露西,他们付完钱,并没有马上离开。
“请问那位服务员叫什么名字?”他们指着正在餐厅里忙碌的朱莉问道。
“她的名字叫朱莉。”露西回答道。
这时候,那位老年男子从钱包里掏出一张支票,认真仔细地填好后,将支票递给露西,说道:“我们是从澳大利亚过来的,来这里度假,过两天就准备回澳大利亚了。这张支票是给朱莉的,我们决定帮她支付四年大学的学费。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上大学时,由于家境清贫差点辍学,一位好心人给予了我热心的帮助,在他的资助下,我才顺利完成了学业,我一直心存感激,看到朱莉,就想起了当年的我,我感觉自己现在有能力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请你帮忙把这张支票转交给她,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她毕业时,邀请我们夫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这是我们的电话号码。”一边说,一边把支票和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递给露西。露西替朱莉向两位老者道了一声谢谢!怀着敬意看着老人的身影离开,感觉这两位老人的身影是那样高大!
当露西把支票和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交给朱莉,并将两位老者的话转述给朱莉时,朱莉捧着这沉甸甸的“礼物”,感动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对老夫妻给予了朱莉最慷慨的帮助,他们心怀慈悲,帮助朱莉圆了大学的梦,扶持求学者,期待未来,这种情感,多么美好!这对老夫妻,展现出的是一种无私的大爱,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伟大,他们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崇高精神品质,带给我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善良和爱是开在人性上最纯美最高贵的花朵,愿我们都能怀有一颗善良和慈悲之心,哪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一个善举,也能给处于低谷中的人,带来温暖,带来幸福,带来希望的曙光;哪怕奉献的只是点滴的爱心和温情,也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带来和谐,带来无边的春色。
这些故事,都带着温度,储存在我的记忆里,让我懂得,善良与爱,才是生命最纯粹的底色。
我的耳边传来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歌声绕梁,动人心扉,悠远绵长。
老师的这篇雅座太感人了!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并持续了很长时间。对我来说,用文学性的观点与语言评论他人的作品难度蛮大的,因为我没经过文学专业的熏陶与训练。我只想说一句:真诚感谢琳达老师在《东篱》这一友爱的暖心平台上,传播人间的大爱!谢谢琳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