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河山】万丛山中一孤村 (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河山】万丛山中一孤村 (征文·散文)


作者:江凤鸣 探花,163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272发表时间:2023-05-05 13:49:26

【流年·河山】万丛山中一孤村 (征文·散文)

共 5717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军旅人生,钢铁柔情,尽在字里行间。作者曾是一个军人,对军人生活和战争都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独特的见地。多年后探访具有红色基因的胥锦村,触景生情,一路感慨,一路缅怀,内心的波涛汹涌,和对景物的描写简直相得益彰,又恰如其分。作者阅历丰富,文笔老道,可谓神来之笔,笔到意到,时而铺陈出松涛阵阵,林海滔滔,时而又现奇山怪石,连嶂叠峰,可谓惊心动魄,如身临其境。一路走来,感情充沛,对胥锦村的前生今世都做了极为详尽的描写,让胥锦村平添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军人,更懂得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作者花费大量笔墨让过去和现在形成对比,其目的就在于让后人不忘先辈的流血牺牲,传承和发扬先辈的革命精神,树立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为祖国建设尽一己之力。一篇感动心灵的佳作,流年力荐阅读!【编辑:清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50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鸟        2023-05-05 13:56:59
  对于普通人来说,军人和部队,古战场以及硝烟弥漫都属于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读完这篇文,深知作为军人出身的二哥,是有着特殊情怀的。行文过程,可见二哥情感的流露,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能将二哥带回遥远的记忆。同时,二哥也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细腻敏锐和警觉都已深入骨髓,成为一种优秀品质伴随一生。很喜欢二哥这篇文,看得我也心潮起伏,波涛汹涌,代入感太强了。祝贺二哥又出一佳作!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1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5-05 17:02:22
  谢谢清鸟如此美好、诗意的评按。我只是一个行伍中的小兵,不多几年的军旅生涯。半生戎马,那是我的父亲。确实,来到昔日战场,是否当过军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老百姓看的是山水丽景,而军人自会想到战阵布局。对于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老百姓想到的是辛苦劳作,而军人一定会想到抵命厮杀。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写出这样诗句的一定是大诗人,心怀大格局。有时间,江山的朋友们可以到这个苏南小村去看看,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还有着不一般的精气神。
2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23-05-05 20:36:34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完二哥的游记散文《万丛山中一孤村》,是不是“一千个游客眼中有一千个胥锦村。”肯定没有。戏曲舞台表演特别重视人物的塑造形象美,这套表演形式叫做人物出场“亮相”。二哥的文字出场,好像借用了这一形式,也就是说文字出场很美。特别欣赏散文第三节关于“胥锦村”来历的那段文字。这段文字让“胥锦村”的出场别具一格。我想一般游客写不出这样的文字。这是二哥的高明之处。正如词坛大家叶嘉莹教授所说,所谓艺术性,就是说一件事或一个故事,你怎么样能把它说得好,说得美,说得富于感发性。文学很奇妙,有时候,它不在于你说得什么,而在于你怎样去说,说出来的风格是怎样的。在我看来,凡能形成自己风格的文字都是好文字好文章。真诚向二哥学习!二哥一篇又一篇佳作诞生,文思泉涌。真棒!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5-05 23:11:02
  明月兄是写评论的高手,他的评论,总能在不长的篇幅里点到作品的文眼,这是一种能力,一种长期锤炼出来的阅读力。我想这与多年的教书生涯有关系,也与读书的阅历有关系。谢谢明月兄的美评。确实,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叙述风格,在文章的构架搭建上,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基于。我想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讲什么与怎样讲有着同样重要的性质。我觉得,写作的乐趣,就在于放弃与别人的横向比较,而是固执地在自家的园地里,不断地出彩、出新,不断地超越自己。再次谢谢月明兄。
回复2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5-05 23:14:52
  明月兄是写评论的高手,他的评论,总能在不长的篇幅里点到作品的文眼,这是一种能力,一种长期锤炼出来的阅读力。我想这与多年的教书生涯有关系,也与读书的阅历有关系。谢谢明月兄的美评。确实,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叙述风格,在文章的构架搭建上,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技能。我想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讲什么与怎样讲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我觉得,写作的乐趣,就在于放弃与别人的横向比较,只是固执地在自家的园地里,不断地出彩、出新,不断地超越自己。再次感谢月明兄的美评。
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5-06 18:04:18
  强烈请求前辈带队,组团出游。看的前辈的文字感觉不太过瘾啊。
   是前辈的文字功底太深,还是风景太美,感觉都是又感觉都不是。有山有水有村庄,品茶品酒品底蕴。
   前辈居然穿过军装,拿过教鞭。生活的阅历是您的底气。您有故事我有酒,淄博赶“烤”约起哈。
   问候前辈。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4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23-05-07 08:42:12
  读完竟有些想去这个大山深处的苏南小村——胥锦走一走了。
   红色太华山,江南小延安。能够这样骄傲书写,一定是有故事的村子。果然,水杉,蔷薇,映山红中,那些往日的故事一幕幕被作者描绘出来,让人激情彭拜。
   太华山,龙珠湖,胥锦,多美啊。很有历史的地方,古人伍子胥率军伐越挖的水井,这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充满了神秘的历史故事。加上近代粟裕、王必成将军都曾喝过这口井中的水,越发神秘了,称作将军井恰如其分。
   村里,大娘的农家乐,开得随意却富有深意,生活这样过,远离城市的喧闹,这也是我的向往。哈哈,大娘家竟然养有凶巴巴的老鹅看门护院,这倒是第一次听说。这大鹅不飞走,令我惊奇!
   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挖掘乡村历史,挖掘乡村红色故事,开展乡村旅游,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富民、富村、富农。中国的老板姓不容易,早就该这样了。
   胥锦村里被上面定为“红色胥锦,锦绣山乡”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好日子来了,机遇来了。
   吃喝玩乐游住一条龙,乡村特色,生态环保,而且,还可以观看电影《亲娘》,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这篇散文文采飞扬,信手拈来,历史现实跳跃,突出主题,饱含真情,热情洋溢,给人阅读后振奋不已。
回复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5-07 23:03:07
  谢谢山兄美评。与在扶贫一线苦战的山兄相比,我这只是纸上谈兵。读过好多篇山兄扶贫的佳作,情真意切,都是美文。江苏正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我一个退休老头,做不了什么实际事,就写篇文为这个美丽的事业,发一声喊吧。也为那个美丽的村庄,做个文字广告。哈哈。
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05-07 21:34:1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6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05-08 12:59:33
  若有时间,经常去乡野间走走看看,其实是非常畅快的事情,既能增长见闻,又能亲身感受百姓当下的生活,还能让身心得到真正的放空和休息。就像二哥一样。
   一朝为军人,一生是军人,深埋二哥内心深处的军人情怀永不会消失,这时刻彰显在二哥的文字里。
闲云落雪
7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5-08 17:24:26
  人没有了贪心欲望,自身就是菩萨——看到这句话,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越品越有味道。人啊,没有了名利之心,没有了欲望,生活自然就随心随意了。
   万山丛中一孤村,这个叫做胥锦的小村,在二哥的笔下,唯美如画。有机会真的很想感受一下这革命的圣地,探访这英雄的史诗。
   拜读佳作。问好二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8 楼        文友:上官风        2023-05-08 19:01:41
  “红色太华山,江南小延安”,最初吸引我的是它新颖的口号。
   正向文中作者所说,抗战期间,汪伪政权建立的南京政府,江南周边城市可是日军重兵把守的地方……由此可见当地人们抗日活动的艰险艰苦。犹是这样,当地淳朴的人民也不忘感激共产党的恩情,“我们这儿的红色旅游,吃的是新四军的饭,捧的是粟裕将军的茶。”
   不消说当地张公洞、善卷洞、云湖风景区等一些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旅游景点,就是陈毅、粟裕、叶飞这些新中国将军以及像汤大娘抚养八路军遗孤的感人事迹,大山深处的苏南小村——胥锦,也一定值得一游,这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赞。
9 楼        文友:石语        2023-05-09 22:30:32
  二哥文中的红色圣地,让我想起一个词:别有洞天。感谢政府的红色旅游开发,让我们得以发现一个个身边的红色圣地。二哥此文,从胥锦的历史入笔,由远而近,层层推进,厚重而不失美感
10 楼        文友:石语        2023-05-09 22:34:16
  唉,评论还没写完,误点了提交,才发现不输入验证码也是可以的。还好句子还算完整。此文格局大,二哥投稿吧。
回复10 楼        文友:江凤鸣        2023-05-10 19:37:58
  谢谢落花美评。从红村采风归来,总觉的得写点什么,就乘兴写了这一篇。不论哪个时代都有一些甘于奉献的,特别是普通的民众,因此,放弃了那些写将军们的素材,写了两个乡下老太太。一个和平时代的老太太,一个战争年代的老太太。我想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民族性,最好的传承都来自于母亲。这是我写两个老太太的初衷。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