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涵】游走山水间(散文)
以我这热气腾腾的性格,断无人相信我经常单枪匹马的旅行。这大概也是性格多样的另一种表现吧——在沸腾处从众而喧嚣地活着,在寂静时独立特行地闲适清欢。
生我的人已老,出不了远门,我生的人亦慢慢长大,也是时候带上他出门了。
“五一”假期,六岁的儿子成了我出行的伴,游走在云南高原山水之间。
一
第一站,弥勒。
弥勒的一天,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卤鸡米线开始的。
这里卤鸡米线店铺林立,味道各有千秋。但相同做法是:将一公斤左右刚刚开叫的小公鸡,处理妥当后放入秘制的卤汤中炖煮,另用一个锅灶煮水,烫米线、卷粉、煮面条等,将煮熟的鸡撕成鸡丝或切成鸡块、适量酥肉铺在上面,依个人口味配以豆芽、芹菜、葱花、酸菜等作料,加上一勺滚烫的卤汤汁,再放上一勺店家自制油辣椒,肉质松软的鸡肉,细滑柔韧的米粉,这一碗人间烟火气,不知抚平了多少凡人的心。
弥勒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红河州的“北大门”,高原葡萄酒之乡,孕育了中国著名葡萄酒品牌“云南红”。它是“中国民间(彝族阿细跳月)文化艺术之乡”,避暑名县,又以温泉而闻名天下。作为全国旅游发展的潜力县,弥勒的知名度不断攀升。锦屏山风景区,也就是弥勒大佛布袋像的落成之地,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被誉为“佛教圣地”;白龙洞因洞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有水、洞中有树,被称为“溶洞精品博物馆”;弥勒县城湖泉生态园“一座公园半座城”,面积之大,可见一斑;新晋网红打卡地——东风韵景区以酒文化打造的红砖建筑,匠心独具;云南红酒庄、太平湖森林公园、可邑小镇等各具特色。
吃过早点,驱车前往太平湖。
太平湖是以太平水库命名,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张冲。
张冲原名绍禹,泸西小布坎人。1937年回弥勒省亲时,提出开发甸溪河造福人民。1942年携太平水库设计图及投资概算向龙云报告,请示拨款,并请任命北大毕业的蒋子孝任弥勒县长。随后,又向云南大学熊庆来校长借钻探机,向铁路局借铁轨和翻斗车,太平水库得以开工。1950年,张冲以云南省副省长身份多次到弥勒视察,力促库区工程建设,于1959年建成太平水库,蓄水八千余万立方,保灌十万余亩土地,成为云南水库建设史上的奇迹。
太平湖森林公园,距离市区九公里,占地42平方公里,是一座集观光、旅游、度假、娱乐、会议、赛事、养生为一体的度假公园,规划以森林木屋小镇、爱情主体文化公园、大地艺术、高原体育运动训练基地、特色农林示范基地、特色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滨湖湿地水上娱乐八大中心区。
沿着停车场的指示牌前行,道路旁盛开的蓝花楹,像在碧空里撑开的蓝色大伞,鸡冠刺桐开得热烈,一池笼着烟霞的湖水,在隐隐约约的背景里。
因游览面积过大,景区配套阿拉丁单人小绿车、逗哈双人小黄车、开乐私人小白车、绿色共享单车、小火车、观光车等出行交通工具,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你可以搭乘直升机360°高空环游,将出行的新奇和趣味全部拉满。
作为一名有负担的游客,我选择坐游览观光车与小火车结合的方式,门票并不贵,大人60元,小孩30元,这里面包含了所有的交通费。
车子沿着宽阔的道路缓缓移动,早晨还带着寒意的风肆无忌惮的往脸上、领口里灌,但车上的游客是兴奋的,躁动的,啧啧赞叹——因为我们已投身于一个花草树木、山川湖海交相辉映的世界。
“五一”节日期间的太平湖,美女樱和三角梅进入了盛花期,红色酢浆草、紫色薰衣草、黄色波斯菊,各色不明小花,明艳张扬的盛放在开阔的天地间,她们如同美人罗裙,与葱葱绿植一色裁开,整个山川,像铺了一块块编制得密实的彩色地毯。
也许只有云南才有这样的“豪横”——鲜花铺地,也许,只有云南人才有这样“豪横”的梦境——连梦都枕着花的清香。
坐车到半道,再也按奈不住激动的心,跳下车来,张开双臂,拥大地入怀,儿子则飞奔过去,一溜烟爬上一个四层的旋转楼梯,这里是高空玻璃漂流,他要我与他一同高空漂流,我的妈,要命了——我有恐高症。
当风在耳畔呼啸而过,溅起的水花星星点点飞到脸上,半睁半闭的眼睛索性睁开,所有景物快速剪映成了一片迎面而来的模糊背景,情不自禁与儿子一起大声尖叫,兀地发现,身心的压力瞬间释放,我有多少年没有这样活过?那些憋在心里的伤,那些在身上淤积而成的结节和肿瘤,在今天,该会以另一种方式消散吧。
儿子向我伸出了大拇指,“妈妈真棒!”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竟然挑战了自己所不能。
在卡丁车赛道,密密麻麻的人在排队,等得不耐烦,儿子又把目光瞄向了湖里逐浪的小黄鸭,只听摩托艇牵引的小黄鸭皮划艇里的游客不停的尖叫,他们在速度与激情中释放自我。
“妈妈,能不能再试试?”这次,我坚决的拒绝他,我会晕船,儿子嘟囔着小嘴“哼,还是等我爹带我玩吧。”
国际大地艺术家斯坦、赫德先生创作的《太平公主》是这个公园的点睛之笔,它一个大大的斜坡上,以彝族女性传统头饰为原型,以自然大地为画布,利用土壤、砖块、植物、岩石和有机覆盖等构筑,通过色彩和高低变化,表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该作品占地34000平方米,除了运用植物和农作物外,还植入了中草药等元素,其中的山茶,代表女性的鸾鸣凤舞,女性耳环取天地方圆,衣领为云南斑纹龟,意为吉祥,服饰仙鹤图案,寓意健康长寿。
在一块开阔的空地上,一片笑颜如花的向日葵迷宫引人入胜,花田里“我love弥勒”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只卡通猫咪正以欢迎的手势,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草地上矗立着一个巨型花束,从广告牌上可以看出,这里也是婚纱拍摄基地。
在这里,既可静观山河、夜赏星空,也可任晚风轻拂,听虫儿低鸣,如果还能让灵山秀水,见证一种滚烫的爱情,燃烧一次激情的生命,这也是人一生中最值得期待的高光时刻。
二
到澄江抚仙湖,完全不在我的计划中,我原本打算到文山普者黑或者坝美,去体验一下世外桃源的生活。
侄女们的电话改变了我的行程:“姨妈,快点一起来,带孩子们到抚仙湖玩沙去。”
兵分两路,于抚仙湖汇合。
只是完全超乎了想象,当车子驶入抚仙湖大道,完全变成了爬行的蜗牛,从侄女给出的定位看,距离不过五公里,预计用时一小时,耐着性子一步一挪移,却找不出一个停车位,极端厌烦之际,掉头前行,准备重新在另一个景点停车,相同的情景再次上演——找不到一个停车位,密密麻麻的车子、密密麻麻的人群,分不清是人看风景还是风景看人,不得不再次掉头,不得不再次寻找停车位,自己已近乎狂躁成一只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只差歇斯底里吼叫了,不得已,勉勉强强挤挤挨挨的把车拐进了一个小渔村,敞开车窗,摇下座椅,在一排高大的蓝花楹树下做一个晴天白日梦。
院子里,一村民家办喜事,满屋的香味飘散出来,引得胃里的馋虫倾巢出动,我赶紧咽口水压制住。其实,肚子里除了中午嚼下的几根黄瓜,也别无他物。
好不容易等到夕阳下山,车辆渐少,才在红沙滩一个庄稼地临时开辟出来的停车场停下车来,循着波涛的声音,走进抚仙湖。
红沙滩是云南唯一一片粉红色沙滩,在抚仙湖周边,只有这一片土地是稀有的红色,它似少女脸上涂抹的那一层胭脂粉,因此得名。尖山吹过来的风,在红沙滩激荡成澎湃的浪,偶尔冲上来一些小海螺,等潮水退去,孩子们便一窝蜂的冲上去捡拾,游人们或赤着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或三五成群走在时光栈道上,真切体验一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道菜”是抚仙湖当地最有名的特色菜,但在这样的时间,是吃不上了,在天擦黑时,我们全部麻溜的撤回玉溪城,哥哥已把铜锅鱼和洋芋饭给安排好了,当汤鲜肉嫩味美的青鱼下肚,空着的胃才算妥帖,一家人在其乐融融中话着家长里短。
玉溪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雄壮激昂《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的出生地,他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他是玉溪的骄傲,光是以聂耳冠名的至少有:聂耳故居、聂耳小学、聂耳路、聂耳公园、聂耳广场、聂耳剧院。
聂耳广场坐落于玉溪城区,由一湖两线一桥四区组成,广场最高处立有聂耳演奏小提琴时的铜像,铜像下方有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笔“聂耳音乐广场”六个大字,华灯初上,这里成了游客和居民观光休闲、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每到夜晚,玉溪城最沸腾的地方莫属青花街了,它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云南首座以青花瓷文化为主题的一站式微度假生活体验创意街区,它的创意灵感来源于陶器,周边村民自600多年的元代开始用黏土制陶,在明朝时,除景德镇以外,玉溪是生产青花瓷的重要窑口。作为玉溪城最具烟火气的地方,当夜幕降临,青花街璀璨的街灯亮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像涌起的潮水汇聚到这儿,品味与玉溪窑青花瓷有关的文化和美食,小吃、烧烤、奶茶、甜品,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也可以感受青花瓷器里弥漫出的古拙与质朴。
对于玉溪城来说,太阳每天都从红塔山升起。玉溪红塔,位于红塔区红塔山顶,高35米,为元朝时所建。最初人们寄望它镇风水、驱邪魔、求平安、祈福祉,最早为白塔,“白塔夕照”是当时一景,清道光十九年重建后,结构为八方七级实心塔,塔身青石支砌,呈阁楼式收缩,西面五六七级各有一佛龛,每龛置一尊铜像。1958年,人们在塔顶放置一五角星,并以紫土涂红塔身,从此改为红塔,“红塔朝晖”也是十分壮观的景象。
三
在红塔的不远处,一座高大的屏风巍然矗立,“烟事文化馆”几个篆刻大字映入眼帘,这是第一家以烟草为主题的博物馆。
在文化馆门口,有从烟叶种植到烘烤每个环节的场景铜像,有妇女蹲着拔烟苗、编烤烟、男人吆喝着牛车运送烟叶,一座老式烤房外一架云梯搭在半墙上,一辆手推车把手翘起,昂扬在草地上。
走进博物馆,玉溪烟厂自建厂至今生产的产品样本陈列其中,老牌子香烟:金沙江、春耕、红河、红梅、阿诗玛、恭贺新禧、翡翠等,像是带着香味从时光深处走了出来,红塔山、玉溪等各种品类摆放有致,琳琅满目,与之进化升级的大烟斗也陈列其中,不管是木质车出的老式烟筒,还是铜烟斗、玉烟斗,都得益于匠人的妙手天成。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公司便坐落于红塔山下。
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暮气沉沉的烟叶复烤厂,发展成如今五百强企业,云南烟草大王褚时健不应该被历史遗忘。
褚时健是玉溪本地人,他于1979年进入玉溪卷烟厂工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褚时健将“红塔山”打造为中国名牌,玉溪卷烟厂也成为知名大型烟草企业,在云南,一个玉溪卷烟厂相当于400多个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正所谓“祸福相依”,事业如日中天的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处无期徒刑,后减刑。保外就医后,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却依然选择重新创业,承包荒山,打造了水果“褚橙”这一品牌。
他的一生正如歌词所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清晨,在鸟的啁啾声中,登上红塔山顶,俯瞰这个历史厚重且人才辈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有一种激情在心中升腾——我也该满怀热爱与期待,奔赴下一个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