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宋瓦人家(散文)

精品 【东篱】宋瓦人家(散文)


作者:李湘莉 举人,5243.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5发表时间:2023-05-12 06:16:08


   宋瓦,是我的邻村,离我的村庄不足三里路,翻一座山,越一片梯田,跨一道溪流就到了。
   宋瓦人家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勤劳,淳朴,善良,重视教育,重视读书人。宋瓦人家处处表现着他们精神高贵。他们的房子可以是茅屋,但不可以不整洁。他们出门穿的衣裳可以陈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他们每家每户的庭院几乎都种树种花。我是农村的孩子,去过很多村庄,去过很多人家,但我从未见过如宋瓦人家的农舍收拾得这么整洁。有的人家是老房子,光线很暗,探头过去,需要静等几分钟,方能看清屋内的人和家什,但依然修拾得干净,茶几窗台一尘不染,窗上贴着窗花,中堂上挂着字画。字有“耕读传家”、“山清水秀”、“源远流长”或者直接挂一个“善”字,或“勤”字,“义”字。画有松鹤图,兰花图,翠竹图,毛主席的画像。有的主人并不认字,但同样挂着字。也有日子过得苦的人家,什么家当都没有,但字画少不了,有的字画几乎占了半面墙壁,纸张发黄变脆,要凑近了看,才知挂得是什么。厨房里,虽低矮破旧,但照样拾掇干净,案板和灶台擦拭得一尘不染,所有的碗碟洗得干净,碗口朝下错落有致地垒在透气的橱柜里,瓢瓢勺勺该挂的挂,该摆的摆,连出火的灶口也擦得干干净净,不留烟尘。农具放的是地方,柴草放的是地方,连土墙上抹的泥和搭的竹篱笆也似乎经过精心的设计。院子空间狭小,但精致,古朴优雅。里面可以不种菜,似乎一定要种树,一定要种花。枣树、李树、桂花树……寿球花、百合花、萱草花、月季花……满院花枝簇簇,满院瓜果香。天晴的时候,满院白日光朗朗地照着。喜欢捧了花被子出来晒,还有鞋子,鞋垫,都绣着花。鞋垫鞋子都摆得整整齐齐,有的差不多都破得缝了补丁,洗得发白,大小分开摆成一溜儿。大朵大朵的阳光,开在花被子上,开在鞋上,鞋垫上,让人见了,无端地生出许多感动来。
   这样的宋瓦,很可爱。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再看一眼,听花树拂风,看斜阳细语。人生百年,仿佛就该如此生活,那是现世的烟火,那是现世的温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农妇要培训,不必讲课,就带着走进宋瓦人家吧。
  
   二
   我家后山,是宋瓦人家的自留山。还小的我不懂事,去砍柴,为了省事,把人家的一棵碗口粗的松树给放倒了。一位爷爷听见砍树声,赶了过来,气喘吁吁,汗水涔涔,面露愠色。心想,这下完了,肯定挨骂并把柴截了去。谁知,这位爷爷看见我,脸色顿时大变,由之前的愠色变为和颜悦色。“妹崽,你咋这么小就来砍柴呢?”我低下头,并没有作答。他继续说道,“在山上砍柴要注意安全,路不好走,以后这些正树(可做材料的树)就不要砍了,可惜了,要砍,就砍这些杂树。”他指了指旁边的一些檵木和一些歪脖子柞树。然后从我手中拿去了刀,来到我放倒的树旁,削去了枝桠,上了肩。我心想,这下完了,刀和柴都让截了去。我心里既羞愧又郁闷。谁知,这位爷爷把柴背到马路上,把我叫了过去,放在了我的肩上,让我背回家。并再三嘱咐我慢点,若累了就放下歇一肩。这一下子,我既羞愧又感动,我很想说声“谢谢”和“对不起”,但由于不好意思,只是咬了咬嘴唇,终究没有把“谢”字和“对不起”吐出口。我背着柴走在路上,有一种异常的沉重,又有一种异常的轻松。
   从此,我去砍柴,再也没有砍过“正树”,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那位爷爷叫什么名字,但我会时常想起他。想起他,我就会忍不住往宋瓦方向张望。想起他,我就会觉得春风拂面,天高云淡。想起他,我就会觉得世间一切都是最美的风景。
   无法去解释什么,爷爷的行为,只能归结为善良,善良可以刻在一个人的心底,永远不会褪色。
  
   三
   宋瓦七仔。他具体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只听大家都叫他“七仔”。在我记事起,他给人的感觉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
   七仔,按年龄和辈份,我应该叫他爷爷。七仔爷爷是大队干部,经常要去大队部开会。他去大队部要路过我家门口。每次路过,他都要和我家打招呼,问长问短,若遇到我的爸妈不在家,我刚好在生火煮饭,他总要再三叮嘱我管好灶火,要记得翻稻谷,赶鸡赶鸭,换牛绳……几次,爸妈出去干农活了,我在家里忙事,不知道外面已变了天,要下暴雨。七仔爷爷路过,大声喊,小老李(我爸爸乳名),小老李,要落雨了,快收谷啊!我听见叫喊声,跑了出去,同时出来的还有我家的那条大黄狗。大黄狗不分青红皂白,冲上去给七仔爷爷一口,留下几颗牙印。他并不怪罪,催促我赶快收稻谷。他蹲下身子,在牙印上挤出一些血,用清水冲洗一下,采几片黄荆叶贴上,接着帮忙收起稻谷。我除了在心里暗暗说对不起,暗暗感激,说不出别的。
   一个平常的故事,就让我记住一个人,不必什么好听的话,所有的细节都很粗糙,唯有热情可动人。
   爸爸知道后,上门要带七仔爷爷去打狂犬疫苗。七仔爷爷说,是家狗,不碍事的,我懂“狗药”,已经处理好了伤口。七仔爷爷还拿出一些草药,告诉我的爸爸说是专治狗咬伤的药。
   那年,我的女儿去上学,被一家人家的狗咬伤,有好心人劝我,要我向狗主人索要打狂犬疫苗的钱,而狗主人也提出愿意掏钱。我没要,我带着女儿默默离开,去采了“狗药”敷上。事罢,有人说我傻。他们哪里知道,是七仔爷爷的行为影响了我,也是七仔爷爷教会了我认狗药。
   我甚至认为,跟人家理论,都会感染伤口的。我这样跟女儿说为何不跟人家索赔。
  
   四
   那年我大概七八岁,得了急性黄疸。一夜之间,全身黄透了,连头皮也黄了,浑身上下没一点儿力气,睡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妈妈带着我在大队里的卫生院瞧了几次也不见好转。爸爸又不在家,这下子,把妈妈急坏了。妈妈背着我就往乡里医院赶。刚到宋瓦村,遇见了一位奶奶。奶奶关切地问道:“禾妹子,背着女儿去干嘛?”妈妈说了事情的原委。奶奶用手在我额头试了试体温说,没关系的,是小儿黄疸,我家小孩以前也患过,我家老头子(她丈夫)懂草药,让他给瞧瞧。那位奶奶站在门口,扯开了嗓门喊春生。看来春生是她丈夫的名字。春生爷爷正在农田里耕地,听到了喊声,便收了犁耙,匆忙赶回了家。春生爷爷六十出头,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看上去一脸“凶相”,但笑起来很慈祥,牙齿很白。他连脚上的泥巴都来不及洗,慌忙放下农具,伸手帮我试了一下体温。他看见我的妈妈一副焦虑的神态,连忙安慰道,不碍事的,小儿黄疸是常见病,我两副草药下去准见效。说话间,春生爷爷扛着锄头出门了。当晚,春生老夫妇提着马灯赶到了我家,并带上了一包新鲜的草药。草药有好多种,叶子的,果子的,还有根状的。每样都洗得干干净净,切得整整齐齐。他告诉我们这是三天的量,并反复交代熬药过程和服用的剂量。最后还说,三天之后,换个方子,服上几副就好利索了。我妈妈拿钱给春生爷爷。春生爷爷怎么也不收,说是乡里乡亲的,收什么钱。春生奶奶站在旁边帮着腔:就是,这点小事还拿钱,那不是叫人笑话吗?
   果然,两副草药下去,我脸上的黄色明显褪去了,三副草药下去,我有了体力,可以下地走了。第四天,春生爷爷又送来了一包草药,说是五天的量,吃完就断了病根。我的妈妈再次拿出钱给他,可无论怎么说,春生爷爷还是不肯收下。
   一个礼拜以后,我病全好了,恢复了之前的体力,可以下地上坡满山跑,脸上红扑扑的,冒着热气。妈妈看着我,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不日,妈妈去集市,砍了几斤肉和拿了一把鸡蛋带上我,来到宋瓦感谢春生老夫妇,可这对老夫妇,说什么也不肯收,妈妈只好放下,拉着我转身就走。谁知,不一会工夫,春生奶奶又把东西送了回来,指着我说,心意领了,妹崽大病刚愈,刚好要进补。这一下子,妈妈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握着春生奶奶的手,语无伦次地说着,你怎么这么好啊,你怎么这么好啊!
   我上中学时,宋瓦是我的必经之地。我每次到春生爷爷家门口时,他们总是把温和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如果我是去上学,总要问我菜带足了没有,(我是寄校生,要自带一个礼拜的菜)总会嘱咐我慢点,不要着急,看好脚下的路。虽简短几句话,却让我在漫长荒寂的山路上遍生暖意。如果是周六下午放学回家,总会问道,渴了没?我家有冷茶。或者问道,饿了没有?在我家吃了饭再回去。有时,他们家焖了红薯,春生奶奶会直接从厨房里拿出两个递到我的手中。我不肯接。她会说,赶了十多里山路,又没吃中饭,肯定饿坏了,吃吧,妹崽。她一边说着一边把红薯塞进了我的手里,并又补充一句——我喜欢读书的孩子。她说着,并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她的眼睛里有一种无以言说的母性的光辉,令我没有拒绝的理由,任何一句客套话都显得多余。于是,我接过红薯,咬一口,再咬一口……虽是一只红薯,但我吃出了山珍海味,因为有着一份被人关爱,被人惦念的味道。我不管什么时候想起,心里都会暖上一暖。我不管什么时候想起,就会更加发奋学习,好好生活。
  
   五
   宋瓦宋老师,是教中学数学的,脾气好好,看见人,远远就打招呼,无论大人小孩,声音嘎嘣脆,热情得很。而宋师母性格刚好与他相反,脾气有些古怪,看见人,不苟言笑,对她自家的孩子更是严格。我对宋师母的印象并不好。
   那年,只有五六岁的弟弟来学校送饭给我,摔了一跤,头磕破了,鲜血直流。是宋师母发现的,是宋师母把弟弟抱去大队卫生院包扎了伤囗,是宋师母把饭送到我的手中。从此,我才明白,宋师母有一个冷酷的外表,却有一颗火热的心。
   永红与学红就是他们家的儿子,按辈份,我要叫他俩叔叔。
   某年暑假,正是双抢季。永红两兄弟跑到我家来帮忙。其实,他们家刚割完一坵田,辛苦得很。宋老师正在用牛翻地,等翻好了就要接着插秧。他俩就是趁翻地的工夫,跑到我家地里来帮忙。其实,这两兄弟也就是十五六岁,还是个孩子。我的妈妈望着这对兄弟,又心疼又感动地嘀咕着:“宋师母真是的,就这么点工夫也不让孩子休息休息,还打发来我家帮忙,真是的,真是的……”
   别看他俩小,干起活来不含糊,不一会儿工夫,就割下了一大片,还帮着踩打稻机给稻穗脱粒。我的妈妈望着兄弟俩又滴咕开了:“这俩孩子,干起活来咋那样不惜力啊,大人教育的好啊……大人教育的好啊……”
   在某一年,他们两兄弟同时考上了大学。尤其是学红,还考上了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当时的农村,一家能同时考上两个大学生,那可是稀罕事。可这两兄弟一点儿也不引以自傲,遇到农忙时节,还是会来我家帮忙割稻子。
   我总是把他们考上大学归结到家教,并非遗传基因。
  
   六
   前一段时间,我回娘家,与妈妈一起在宋瓦山上采松菇。宋瓦村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也刚好来采。她见我们在,便要离开。我妈妈叫住她:“怎么刚来就走?”
   “你们先来,我后来,我在这里分采了你们的不合适。”
   她的答话,让我们啼笑皆非。这么大的一块山地,谁采不是采?再者,要走也是我们走啊,这山本来就是宋瓦村的啊!我的妈妈正要说什么,可那女的留下一个灿烂的微笑便离开了。我们望着她远去的背影,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宋瓦人怎么这样近人情讲义气啊!
   想着宋瓦人家,我突然对“宋瓦”二字有了兴趣。为啥取宋瓦?在它的背后是否跟唐砖宋瓦有着联系?我忍不住站在高处,向宋瓦村四下眺望。遗憾,没有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是否在宋代这里出了一个有名的瓦匠?我继续幻想着。那里的一个坑,一个洼,一个水池驳岸,是否是当年取的胎泥留下的印记?想到这些,我便更往天边望去。想望见东京的开封府,南京的应天府,西京的河南府,北京的大名府。想像着那些“府”一定用了“宋瓦村”的“瓦”。想像着宋瓦村在当年必然是碧瓦朱檐,精美绝伦,气度不凡。可我什么也看不见,连一段断壁残墙也不曾看见。我没有这个眼力,但“宋瓦”二字是否保存着一个村庄的永恒?我需要一副好的心态去看花开花落,去看沧桑巨变。宋瓦人家引领我,催促我去阅读和思考,让我知道,不管如何沧桑巨变,人性的光辉不会变。
   我只能妄解这个“瓦”字了。宋瓦人家,每个人都像一片瓦,聚在一起,覆盖屋顶,才成风光。接住每一滴雨水,尽一片瓦之力,保佑屋下的人家。瓦,承载时光的抚摸,瓦片大小,也不负其名。
   我在城里居住多年,我厌恶城里一些花里胡哨的喧嚣,我浮躁痛苦时,就回一回娘家,站在高处,眺望一下宋瓦村,看一眼宋瓦人家。
   宋瓦人家,在我眼中是无与伦比的风景,一道刻着人性光辉的风景。
  

共 49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宋瓦人家四个字,多么富有诗意啊。我一直想看看怎样解释,读到最后,才知,并非是形式上的,而是内涵上的,一个村名,只是一个符号,一旦注入了人性的美好,任何名字都是生辉的。从表象看,作者就发现宋瓦人家的不同点,家家户户,干净整洁,宋瓦人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喜欢书画,即使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也要挂一幅画,贴几个字。这是真正的而又充盈的烟火气。到宋瓦人家的山上砍柴,本来就是一个错误,可那位爷爷,不但不责备,还帮助真正把砍下的柴草搭在肩上,叮嘱一路小心。善良就是一道风景,无关是否年轻,无关是否闭塞。宋瓦七仔更是一个热心的人,路过真正的家门总要叮嘱,被犬咬了并不讨要赔偿,这件事也影响了作者处理类似问题的方式和思路。作者得过急性黄疸,是宋瓦村的春生也有亲自上山采药医好的,辛苦不要钱,简单的话,透射着善良的人性。熟悉了,春生奶奶就喜欢上了作者,她喜欢的是肯读书的孩子,多么好的激励!宋瓦的宋老师的妻子,外表冷淡,但浇不灭一颗火热的心,大忙季节,安排两个儿子帮助作者家收割稻谷。以至于宋家两个孩子考上大学,作者也认为是家教的结果。宋瓦人家的善良依然在传承,作者本来和母亲去宋瓦的山上采松菇,可人家见作者母女来了,主动避让,把松菇留给了作者。宋瓦,名字怎么来的,作者一番探究,并未获得其义,但并不妨碍对宋瓦人家的理解,诗书传家,人性善良,于是成就了一道最美的风景。作者的叙事极具特色。开篇以全方位的视觉关照宋瓦人家的面貌,给我们一个不一般的感受,也揭示了宋瓦人家有着美好人性的根源。其后,以故事的方式,写出宋瓦人家的往事,让读者感受他们的善良和美好。这种散文的叙事风格很特别,朴实而纯粹,不必说教,不必熏染,风采自出。文章感悟精准,主题清晰,充满人性的暖,有着如泉清澈的美。一处村风,必然有着根基,根基在于诗书传家,入心,于是才有温情脉脉的故事。这篇文章,有着如流的美感,不可多得。力荐之,赏读悦情,记住那里有个“宋瓦人家”。【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512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房顶月亮        2023-05-12 20:27:33
  初看题目,以为是一处古村落。都说人心不古了,宋瓦村的人还是如久远年代的瓦片,用自己的温情大义善良,为路过的人遇到的人遮风挡雨,慰藉人心,温暖人心。湘莉老师用一颗良善的心记录下这点滴却透着人性光芒的温暖,生活因此美好熨切,绵软温柔。好文拜读!祝福湘莉开心幸福!
回复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5-12 21:21:40
  月亮老师好!深谢老师百忙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的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一直很喜欢读月亮老师的文章。期待老师佳作不断!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1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5-12 21:03:47
  来不及评点就已经成精了,祝贺李老师。一个古村落。还能看到远古的文明,实属不易。宋瓦人保留善良、淳朴、勤劳、宽厚待人更值得赞美。好文,拜读学习,问候李老师!
回复1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5-12 21:23:56
  吴老师好!深谢吴老师百忙抽空留评。老师的溢美之词湘莉权当鼓励。再谢!遥握问候,谨祝夏祺,精彩纷呈!
13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5-13 07:27:36
  原来我们落后时,很多老外笑话咱们说咱们没有信仰,愚昧落后。这些年我们发展进步了,这种声音小多了。读了老师的文章,看到一个小小的宋瓦村里悬挂的字画,摆放的家什,庭院的绿植,淳朴的民风,一担柴,一把草药,一颗红薯都是那么令人感动。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信仰,更包罗万象,更灿烂文明。最后我想说这句老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祝老师夏琪!
回复1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5-13 09:52:52
  天方老师好!深谢天方老师百忙抽空留评。老师的美评湘莉权当鼓励。再谢!很喜欢读天方老师的文,质朴中蕴含着深意!遥握问候天方老师,谨祝一切都好!
14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03-01 09:10:41
  描写十分细腻,那些人,那些事,那里环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一般。用语文老师的评论,那就是生动。
回复1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3-01 17:35:16
  深谢老师百忙之中抽空为拙作留评。老师美评是湘莉前进的动力。再谢!遥握问侯老师,谨祝春祺!
共 14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