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平民人生三境界(随笔)
今日雨停云开,早饭后阳光就洒遍了大地。我翻看着一些书籍,渐渐觉得有点闷倦。“放下书,出去走走吧!”心里决定。
我沿着屋边小径,步入自己开辟的小花园,一阵暗香袭来,精神顿时一振。放眼望去,蔷薇开了,芭蕉绿了。那香味便是蔷薇发出的,细细的,轻轻的,略带着甜味儿。身边还有一棵樱桃树,是我大前年栽的,已经有一丈多高了。我细看,绿叶中竟然有些红点儿,几只鸟雀在树枝 间叽叽喳喳,飞来串去,原来是樱桃红了,那些鸟们开始享受我的樱桃了。可我自己还不觉得,不是出来走动,还根本不知道樱桃红了的信息。
鸟儿见到我来,就“扑哧,扑哧”地飞走了。鸟们也很胆小,因为它是偷吃别人的东西,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我那樱桃树,大张着七八股丫枝,丫枝上的小红点儿密密麻麻。味道如何?我要亲口尝一尝。于是拉住一股最低的丫枝,挑选红好了的,摘下一把樱桃,丢入口中。顿时一股酸甜的味儿溢出。酸酸甜甜,嗯,好吃!酸酸甜甜,就是生活的原滋味。
我站立树下,一边观赏花草,一边品味樱桃,觉得很是惬意。顿时我觉得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精神境界,想象我的小花园就是我的蟠桃园,我就是蟠桃园里的神仙。以往是一介平民,如今是一个闲人,能拥有矮小的石墙屋,能拥有温饱,还有三分菜地,还能每天写诗写文,渴了有山泉水,歇凉有芭蕉林,有红樱桃佳果吃,那也算是很不错的幸福日子了。一介平民,活得如此恬静淡泊,活得自由潇洒,还要去求啥呢?此时间,我顿时好像进如了一个广远的空间。我摘下一把樱桃,坐在井台栏边,一边吃着樱桃,一边想起了有关人生的境界……
关于人生的境界,有不少哲学家研究,个个都提出了许多相同的和不相同的见解。比如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提出的人的精神境界就分成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学教授张世英提出的人生四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还有美学家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境界。其实这些深奥的“境界说”,用简单的话说来,就是在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精神觉悟,挤入到比较高级的境界,成为有益于家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的人。
不过这些大哲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一个人首先都要进入温饱,满足欲求的境界,然后在提高进入精神、道德、天地的境界。道德天地的这个境界,要求是很高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很难达到的。只有圣贤,哲人们有机会有条件进入这一境界。
一个普通人能够进入到前两层境界就算是很不错了。但我还是赞成每个人都进入张世英提出的前三个境界,就是“欲求”“求知”“道德”三个境界。因为一个人首先要有物质的依靠才能生存,人要吃饭穿衣,要有简单的房子和工具,有了温饱,他就会自然向上发展,把自己的精神提高一个层次。有了温饱的保证,他就自然回去求知学习,享受精神财富,逐渐学习就能优化他的思想,提高他的道德。一个社会的人只要都有了温饱,有了知识,有了道德,这个人就是能得到大多数人赞赏敬佩的人了,人人都进入二三层境界,那这个社会就很是不错了。那就算是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了。至于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一般人在短短几十年的生命中那是很不可能达到的,这个境界只有圣人一类的人才有希望进入。“正其义,不谋其利”,那是真正有道德的做人,他所做的都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和道德行为,是能普济天下苍生的大作为,大手笔!有“天地境界”的人都是超乎社会整体之上,他的心融入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孟子所说的"天民"。他的言行就是在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具有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有个得道的老和尚用生动明晰的话,道出了他自己的三重境界。老和尚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老和尚的意思是:人生涉世之初,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看到的就是实物,也不去深想,所以就相信事物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后来受到挫折,才觉得这个世界的事情有点深奥,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看透其中奥秘的,不然会在现实里处处碰壁, 那就是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了。体会到在虚伪的面具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在反复的历练中,认识返璞归真,达到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人在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惯看秋月春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大多是过得浑浑噩噩。
其实老和尚的话,我们平民百姓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透彻的。因为我们平民百姓,没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和心思去钻研这个看山看水的学问。在平民百姓眼里,他们一生的三层境界与这些大有不同,平民百姓的三层境界就是:温温饱饱;舒舒适适;安安静静。
温温饱饱这是平民的第一境界。他们要求有一个最基本生活,就如当前的“低保”相似。要有简单的饭吃,有普通的衣穿,有避风的房子,有劳动的工具。有了这几个基本保证,平民们就可以去天天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一是养活自己,一是为社会尽到自己的力量。
舒舒适适那就是平民的第二层境界。这里的平民们要求达到丰衣足食,有美味的食物,有高级的衣衫,有自由的出行活动,有丰富的书籍电影可以观赏,有好的医药条件,有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固定的每年收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没有灾情,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欺诈,活得舒坦,这样步入自己的晚年生活。
安安静静就是平民享受晚年的第三层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他们人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不担心任何事情,有吃喝的自由,有坐卧的自由,他们想唱就唱,想舞就舞,想写诗就写诗,想写文就写文,可以出书,可以高谈阔论,没有任何干扰。这样安安静静地颐养天年,到了跨鹤登西的那一天,还能倒在自己给自己备下的棺材板上,盖棺论定,那就是一介平民的万福万幸了。
我几十年的观察,一个平民要步入第三层境界就是很有难度的。进入第一层境界,自力更生劳个终身温饱就不错了,不要政府救济,不吃国家低保,能在小屋子里活到七八十岁就满足了。进入第二层境界,要有美食佳肴,要有楼房大厦,要有不少存款,要有汽车代步,要游走天下,活得滋味十足,那还得依靠天时地利任何,来好好拼搏一番,那实在是太不一般了。至于要到达第三层境界,要有功名,要有地位,要名震一方,富豪一方,有自己的著述,有自己的功德,对于起点低,环境差的平民来说,那就是等于去摘取天天星星。摘到星星的人有,可实在是不多。
其实每一个平民都在努力争取进入较高级的境界。他们要四季劳动,冒风顶雨,铺冰卧雪,流汗流血的做工,种地。他们要去抵御天灾,抗拒病疫,应付人情,防备侵害,预防意外灾难,真的是活得太不容易。这些平民,还要去识别各种花样的真假骗子,识别五颜六色的虚假广告,这些对于那些文化低,地处偏僻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场的人生大考试,要保证不落魄,不栽跟斗,平平安安地活到老年,那就真的是有神灵福佑了。所以有哲人说:“人生不可要求太多,”是的,平民要求很少,一点不高,平民们只要能顺顺利利地活到古稀,活到髦年,活到最后,那就是功德圆满了。舍此,还要去奢谈什么得失呢……
想到这里,一阵微风吹来,樱桃树一阵摇晃。我把几粒樱桃丢进嘴里,那滋味浓浓的酸酸甜甜。我起身,走出小园,继续去写诗!我想这也算是我的人生境界吧!
2023年5月13日卧薪斋原创首发
我沿着屋边小径,步入自己开辟的小花园,一阵暗香袭来,精神顿时一振。放眼望去,蔷薇开了,芭蕉绿了。那香味便是蔷薇发出的,细细的,轻轻的,略带着甜味儿。身边还有一棵樱桃树,是我大前年栽的,已经有一丈多高了。我细看,绿叶中竟然有些红点儿,几只鸟雀在树枝 间叽叽喳喳,飞来串去,原来是樱桃红了,那些鸟们开始享受我的樱桃了。可我自己还不觉得,不是出来走动,还根本不知道樱桃红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