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艾草悠悠话端午(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艾草悠悠话端午(散文)


作者:石巧明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01发表时间:2023-05-13 13:52:48

【流年】艾草悠悠话端午(散文) 五彩线、香包、小扫帚……一个个小物件,勾起我儿时端午节的回忆,一下子把我拽回到一家人在端午节这天忙碌祥和的一幕幕。闭上眼睛,仿佛妈妈轻轻掀起我的小被儿,在我露出的手脖儿和脚脖儿缠绕上美丽的五彩线,每当这时,我都会似睡非睡地“配合”着她,希望妈妈把自己打扮漂亮。
   此时的爸爸早已和叔叔们上山了,他们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把沾满晨露的艾蒿采割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驱虫辟邪的作用。爸爸登梯往屋檐下插,妈妈则手脚麻利地帮忙递着,最后在房门顶端绑上一个“看门猴”。一早上的功夫,浓浓的端午节气氛就已呈现出来。我还清晰地记得,我稍大一些后,也跟着爸爸上山割过艾蒿,最后满身湿漉漉地回家,虽狼狈不堪,但内心的欢愉远胜这一身窘相。
   提起“看门猴”,记忆中,姥姥缝制的手艺很是了得,她用平日里剩下的各种颜色的布头,填充棉花,在她的巧手之下,制作出来的猴子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端午节的前几日,妈妈和婶娘们就把粽子都包好了。要说包粽子的手法,我还真是从小耳濡目染,跟随着妈妈学会的。伴随着袅袅炊烟和妈妈忙碌的身影,粽子的香气在晨曦中飘荡,流进鼻中,浸在心里,最后就深深藏在这里,从来没有离开过。
   年少时的幼稚和趣事总是长大后谈笑的话题。关于五彩线还有这么一段记忆深刻的傻事。戴上五彩线之后,遇上第一场雨,就要将它摘下,扔进水里,这样做的目的是驱病避邪,防止五毒近身,如不这样做,是要遭受苦夏之罪的。记得十几岁的时候,我的五彩线都戴得掉了颜色,也舍不得扔,因为那时候已经到了爱美的年纪,生怕自己胖了,苦夏算什么,越瘦才越好哩。
   婆婆家住在农村,今年包粽子,我选择直接去婆婆家包。我觉得烀粽子还要数农村的大炉灶,省事省地,最关键是水开之后的小火候焖,这才是烀粽子的精髓所在,粽子出锅后,糯不糯、香不香就在此一举。前一天晚上,我就把江米送过去泡好,粽叶、红豆、蜜枣一一备齐,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中,安排得妥妥当当。婆婆和女儿在一旁跟着我学包粽子,我们将亲情包进这一颗颗粽子里,在满屋子的米香里体会三辈人一起劳作的乐趣。包粽子看似简单易学,实则包起来难度比较大,几个关键步骤如果掌握不好,肯定是包不出粽子的,即使包出来也是奇形怪状无棱角,不是外观不好看,就是不饱满无食欲,婆婆和女儿包出来的粽子常常逗得我们捧腹大笑。
   前几日,带着女儿挑选端午节佩戴的小物件儿,望着琳琅满目的饰品,女儿左挑右选,似乎很难做出抉择。也难怪,各个挂件儿都那么精致可爱,要选出最喜欢的,确实难以取舍。
   上周末发生了一件趣事,甚是喜乐。同事的母亲因为特别喜欢紫色,在赶集的时候买了一个紫色的大粽子挂件儿,同事看了不满意地说:怎么买了一个紫色的?红色的多好看多喜庆。后来听我们当地的小商贩说,紫色粽子寓意是“指定挣”,我心想,中国语言真是丰富巧妙。我把这个象征着发财的解释说给她听,他们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我也像做了一件助人为乐的好事一样,心里舒坦得像吃了蜜饯。
   在我们这里,虽看不到锣鼓喧天的赛龙舟场景,更难以体会屈原凄清悲切的沉重心情。但在这样的小镇上,我们有我们过端午节的形式和愿景。复制着父母过节时的种种,粘贴在孩子们传统节日的记忆里。这不,女儿早已迫不及待地要把五彩线系在小手脖儿上,把心爱的小香包挂在胸前,我说,姑娘你先别急,听妈妈给你讲姥姥和姥爷的故事……
  

共 13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月端午是粽子节,端午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插艾蒿,戴香包,是为了辟邪、除五毒。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传统习俗。文章描述了小时候过端午的情景,大清早,还在睡梦中,妈妈就给手腕上、脚脖上绕上了五彩线;父亲天不亮去割艾草,浑身湿漉漉地回来,还有妈妈做的“看门猴”。长大为人母后,在乡下婆婆家过端午节,以及包粽子的情景。散文描写细腻,语句凝练,画面感强,带着真挚的温情,让人感动。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3-05-13 14:04:09
  像文中所说得那样,端午节煮粽子是有讲究的,在煤火炉子上大火烧开,再小火慢慢地闷熟,粽子才是糯的,才好吃。可现在都用煤气做饭,粽子用高压锅煮,粽子糯的不多。快节奏的时代,煮粽子也加速了。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05-15 17:51:33
  清明插柳,端午挂艾。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古代民间认为艾草有防病、避邪(瘟疫)、驱蚊之功效,所以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草,而且还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悬于空中,或做成虎形,妇孺争相佩戴,用以辟邪驱瘴。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3 楼        文友:泽子        2023-05-16 06:32:43
  一篇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散文,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端午节又要到了,除了端午节的规矩,让人更多对端午节的记忆,那些逝去的岁月痕迹,幸福其实不远,每天都在点点滴滴的生活里向你招手!点赞作品。
4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3-05-16 15:30:33
  作者的这篇文章提醒了我下个月就该吃粽子了,好开心。
   端午节戴五色绳,采艾蒿,包粽子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艾草悠悠话端午,情意浓浓念家人。
   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画面带入感强。问候作者。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5 楼        文友:素心如玉        2023-05-20 18:14:06
  那天在小区门口,看到铁栅栏上晾了满满的一排艾草,我才想起快要过端午了。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很亲切。
   端午有很多的习俗,各地的习俗或有不同,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相同的。
   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