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草尖上的晶莹之光(随笔) ——一个漫游者的生活与写作随想
一
马尔克斯说:“生活只是我们能够记住的日子。“刻意或无意,都随风而逝,或随风而来。风带来春夏秋冬,欲望让我们经历喜怒哀乐。生活就是这样,怎么折腾都是一阵风,怎么表演都是一场梦,很难抓住或留住。由此,写作才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幸亏有了写作,才使已经过去的岁月记录下来,才使精神的丝缕得以延续或者沉淀,因为它是记忆的最好方式。
二
日常生活是乏味的,如果有点味道,那也多半是自作多情。但我们津津乐道,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的生活会不一样,因为我们除了生活还有梦,尽管梦与现实一样捉摸不定。
三
漫无目的地写几句,好像抚弄几根稻草。还是去步行好些,静坐在此凉飕飕的。电烤火很奇怪,它很冷静,如同我一样不乱散发。
四
从血管里喷出来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不一样的精气神,成就不一样的文字。想装模作样都不能,除非你不认识什么是血什么是水。
五
画中的花鸟幸福地美着,窗前的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只得重回书桌。也许挥一挥笔真好,怎么写都可以;也许看一看书真爽,怎么想都不过分。
六
曾几何时,慷慨激昂,纵论天下事,要以天下为己任;到而今,芝麻蒜皮缠身,柴米油盐烦心。曾几何时,读遍诗书,挥笔抒情怀,试图构建精神家园;到而今,风尘仆仆难镇静,识尽滋味欲说还休。
七
轰鸣的时代,喧嚣的生活,那一缕缕淡定、智慧的声音日益微渺,但又日益清晰,它挥之不去,仍然长留在那些真善美的心灵里。我不喜欢过度的诉苦,更厌恶浮躁。因为人一旦放任自己,就会失去尊严;一旦陷入浮躁,就会六神无主。
八
而今,我们所处的世界过于丰盛繁复,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可谓是飞起玉龙三百万。表象纷呈,掩盖不住实质的苍白。有效的信息其实是极少极少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多,你可能永远不能抓到那个绝对的真,但充满了一种冒险的乐趣,一种心智上的冒险,一种想象力的延伸。你面对那些庞大的历史和现实,你试图进入,试图深入,试图把握细节,推敲本原,试图去探寻在阴影下的那些更生动的影像,试图九九归一,原来真的是大道至简,平常心安。
九
下班后关在房子里,写写划划,没有吃吃喝喝。冷冷清清的时候多,打打闹闹的时候少。常常记不清写了些什么东西,有莫名的哀愁来袭击我的心,想排遣一下却更无聊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辉煌的依旧辉煌,黯淡的更加黯淡。我无可逃离,无可表达,我如一个连通器连通外面所有的喜怒哀乐。
十
杂乱无章,零敲细打,我像一个修理工修修补补。是不是生活本身无序,导致我无法静下来好好构思,还是我本身就是一团乱,缺乏所谓的艺术构思力?哲学的贫困已不重要,生活的贫困立竿见影。我在终日奔波中似乎成了一部机器,不需要思想,却需要技术,需要手段。谋生耗尽仅有的一点智能,柴米油盐酱醋茶终究比琴棋书画诗酒花更能给人养料和力量。而我,偏苦于不能全摆脱种种生存发展的欲望,这些欲望在众人眼里至高无上,在我眼里也巨大无比,它们时不时遮住了我的眼睛,掩盖了我的灵魂。
十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幻想与年华都一去不复返,感慨良多,尽露笔底,也许写作让昨日重现,也许写作让我内心更安宁。岁月静好,一切都渐渐平复,我们活在当下,就已经够了。
十二
览遗籍以慷慨,献兹文而凄伤。每握卷握笔在手,我就有这感觉,脱春温而入秋肃,临现实而叹众生。人生多艰辛,真正快活的人并不多。而写书读书者,偏又把那些无可告语的梦翻过来翻过去,一再折磨本已麻木的心灵。幸耶,悲耶?只有天知道,只有自己知道。
十三
不写东西的人稳重得多,写东西的人无论怎样稳重,怎样斟酌,总会露出蛛丝马迹。一张嘴,一枝笔,是渲泄的通道,也是惹祸的主体。人要说话,不说话容易憋坏,但说多了或乱说一通则滋生是非。人不一定写作,而爱好写作者又往往是有感而发。无病呻吟倒无关紧要,披露真实则往往令各方不安或忌恨,人们都喜欢看别人的真实却又怕揭自己的老底。
十四
人生如同戏剧,看戏或演戏。演戏中热热闹闹而茫然无知最好,看戏时过于敏感或过于冷漠也是痛苦。难得跳出来,也难得深入去,无路可逃的时候还是多。演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掩饰,看客有意或无意地在掩耳,真实的东西可爱更可怕,浮华的世界需要浮光掠影。
黄东亮,笔名寒江玉笛,湖南隆回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理事,《湖南诗词》杂志编委。在《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国铁路文艺》、《中学生学习报》、《人民铁道报》、《速读》、《诗词报》、《广州铁道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千余篇。著有诗文集《清江几度梦里流》,与河南作家黄国荣共同主编《心海浪花——中国优秀诗文选》(两书均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