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护花使者】爱上乡愁(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爱上乡愁(散文)


作者:娇娇 进士,674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32发表时间:2023-05-14 10:50:53
摘要:二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冬天石头吸足了凉气,人坐上去就会特别的凉,而且凉气会传递给五藏六府,人就会受凉生病。夏不坐木,也是这个道理:夏天

【丁香】【护花使者】爱上乡愁(散文) 爱上乡愁,此情切切寄何处,此意绵绵无绝期……
   打开思念的相册,积累了一页页的记忆,乡愁在记忆中延续,用心编辑,让其成为一本精美的书,在自己的故事里流连往返……
   一
   北国大地暖阳高照,南国的燕子正千里迢迢一路向北,此刻春江水暖,柳条泛起绿意。
   夏天虽然来临,可北国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尽管天气开始回暖,早晚温差大,还是异常寒冷,因此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验,就是要晚些脱掉棉衣棉裤,因为春风透骨,宁可热一点,也不要受凉。特别是在早晚走在街头,总会感到丝丝的凉意。
   俗话说“捂春晾秋”记得儿时,每到初夏,就会和母亲嚷嚷着要脱掉棉衣棉裤。母亲总会说:“要捂春晾秋”。当时自己认为母亲是迷信,都那么热了,为什么还要穿的那么臃肿?感觉棉衣棉裤特别重,总想脱掉一身棉衣。所以淘气的我,趁母亲不在家,开始翻箱倒柜,脱掉棉衣棉裤,换上轻快的单衣单裤,那份清爽,用“身轻如燕”一点都不为过。
   晚上回家吃饭时,挨了母亲一顿数落,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也就不敢吭声,只是身上感觉有些冷,母亲用手背试试我的额头,发现我发烧了,这时候的母亲一点都不会再埋怨,急忙用药罐子熬了些姜水端到我的嘴边,喝了几小口,就昏昏沉沉睡着了。母亲一直守在我身边,将棉被盖在我身上,蒙上头,说发发汗就会好了。我在被窝里感觉呼吸极其困难,不知道是被窝温度高,还是喝了姜水的缘故,浑身都是汗水,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掀开被子的一角透透气,清新的空气瞬间充满了我的肺部,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简直是一种享受。经过发汗,又经过三天三夜的煎熬,我的感冒奇迹般的好转,总算恢复到当初欢蹦乱跳的我了。
   通过这件事情,给我的教训极大,打那以后,每到春夏交替时节,再也不会过早地脱掉棉衣。其实,在东北,真正脱掉棉衣的时候要等到端午节呢,有句话这样说“四八月乱穿衣”,这话都是从老祖宗那传承到现在的。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水汽蒸腾,空气里的水分会带走热量,虽然是夏天,依旧会有凉飕飕的感觉。
   “捂春晾秋,”的“晾秋”也是一个道理,立秋后,母亲总让我晚些穿的穿上厚衣服,让身体充分感受渐渐变冷的空气,慢慢适应寒冷。秋天天气开始转凉,让皮肤接触寒冷,毛孔就会收缩,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一点点添加衣服,到了冬天身体就会特别抗冻。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过日子母亲积累了好多生活里的养生经验,母亲说,冬天石头吸足了凉气,人坐上去就会特别的凉,而且凉气会传递给五脏六腑,人就会受凉生病。夏不坐木,也是这个道理:夏天雨水充足,木头吸足了雨水,木板充满了湿气,人坐上去就会感觉湿漉漉的,潮气一样会传递给身体,人就会不舒服。因此就有了这句“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谚语。
   秋收冬藏,数九寒冬,皮肤把热度严严地收藏起来,就会抵御冬天的严寒,就不会生病受寒,母亲说:“老祖宗的养生习俗是个宝,利用好就不会生病,就会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即使穿的不怎么厚,身体依然可以抵御严寒。”
   二
   我的北国一年四季都有讲究,正月里的年俗尤其多样化。过了大年三十,就是大年初一,在东北,整个一个正月都是新年,并且每一天都有很美的习俗和讲究。因此正月里的年俗及其丰富多彩,初一到初十每一天都代表着特殊的意义:“比如: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果、十菜”。如果每一天都是风和日丽,象征着人畜兴旺,吉祥平安。另外,大年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这顿饭都要吃饺子的,都是腊月包的冻饺子,储存起来,吃的时候,水烧开后饺子下锅就搞定了。
   大年初一这天,晚辈要给长辈拜年,拜年可不能空着手,过去都是果子拿两匣,用纸包上,上面盖一块四四方方的红纸,显得格外喜庆。现在的礼物都是超市的营养品,本地特产等等。初一这天是小鸡的节日,如果天气晴好,风儿轻轻,阳光柔美,表示在这一年里收小鸡,俗称小鸡兴旺,不得病,金鸡满架。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个破字道破天机,破是破除不好的事情,比如疾病,烦心的事等等,破除就是丢掉不好的事情。从初五开始一切事情都会顺顺利利,圆圆满满。在破五这天要吃饺子,记得母亲总会起早剁馅子,包饺子,一家人在一起擀饺子皮,包麦穗,捏花边,吃饺子是破五这天家家户户必吃的。还要燃放鞭炮,破除一切不好的,留住吉祥如意。
   正月初七,俗称“人七日子”,这一天要吃面条,整个正月,有三个人七日子,初七是小孩子的节日,十七是青年人的节日,二十七是老年人的节日,这三个日子,如果天气晴好,柔风习习,代表着人丁兴旺。因此这一天都要吃面条,寓意着吃面条给小孩子缠腿,好养活,不生病。青年人和老年人的人七日子照样要吃面条,如果这一天气候温暖,象征着健康平安。记得小时候过人七日子,母亲总要做好一盆打卤面,用酸菜和肉丁打卤子,特别好吃。
   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灯花节,”父亲在院子里高高挂上一个纸扎的红色五角星灯,挂好灯笼后要燃放鞭炮,吃汤圆,到了晚上要撒灯、扭秧歌,猜灯谜,村里村外热闹非凡,正月十五也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正月二十五俗称“撒仓节”,母亲用灶坑里的草木灰,在院子里撒上一个大大的圆圈,中间用草木灰画上十字,然后母亲在灰仓四个格子撒里上五谷杂粮,象征着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出了正月就是龙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也是正月新年的最后一个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燎猪头,烀猪蹄子,吃猪头肉,扎龙尾,耍龙灯,龙抬头,极其热闹,象征着万物复苏,吉祥如意。
   正月里除了美食文化,民歌更是过年人们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比如有:新货郎,小拜年等等……
   住在乡村里的孩子们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打出溜滑,”母亲用废旧的土篮子底,拍上厚厚的雪,然后往上一层层浇凉水,一会儿就冻成一个冰爬犁,上面放一个草帘子,就不怕凉了,然后,将冰爬犁拖到冰面上,自己打头阵,坐在爬犁上,后面跟着一群小伙伴,一个牵着一个人的衣服,前面的小朋友用鞋子向后滑动,冰爬犁就会在冰面上飞奔起来,那气势不亚于速度滑冰……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东北的冬天特别寒冷,不是一般的冷,呼出的哈气,都能飘出雪花。眉毛,头发上挂满了雾凇,像一个圣诞老人。
   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的冬天都是异常寒冷,是那种可冷可冷的感觉,伸出手冻得生疼。生长在东北的孩子是最不惧怕寒冷的,记得小时候无论多冷的天气都要到户外去玩耍,打冰嘎,滑冰,最快乐的游戏是打冰嘎,用一个小鞭子,抽打着陀螺,陀螺就会在冰面上快速旋转,打一下,能旋转好长好长时间。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最喜欢下大雪了,天地之间像拉开了一个大大的帷幕,雪花飘飘洒洒,从天而降。如果手里有一把小提琴,在盛大的雪幕中演奏,那该是一份多么美妙的享受。
   此刻的乡村,开始了这一季的忙碌,乡亲们开始了一年一季的大田播种,春撒一粒种,秋收万担粮。母亲在小菜园里又开始了忙碌,汗水在母亲的脸上流淌出千条小溪,我的乡愁顺着母亲的汗水滴落……
   爱上乡愁,眷恋故乡,传承乡村文化习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爱上乡愁,“此情何时休,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这相思意……”
  
   (原创首发)

共 29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娇娇社长的征文《爱上乡愁》,文意深厚,内容充实。乡愁,凝聚在祖辈们亲身体会并总结出来的丰富经验。全文以“乡愁”为线索,串起家乡温馨的乡规,养生的谚语,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流传着不同的养生谚语,比如:春捂秋晾、夏不坐石冬不坐木、秋收冬藏……这些谚语里透露着祖辈们的心血与智慧。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家乡的热爱,对祖辈流传下来经验智慧的崇敬景仰。文中叙述了自己小时候不遵循自然规则,不遵守祖辈的经验早早换下棉衣而导致感冒的经历,反衬祖辈的经验智慧是正确的。行文流畅,语言幽默,叙述清晰,中心突出,不枝不蔓,好文笔!期待佳作不断,谢谢投稿。【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崔向泽        2023-05-15 04:55:27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家乡的风土人情,乡土习俗,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描述的细至入微,并注入了浓浓的思念,好文!
回复11 楼        文友:娇娇        2023-05-15 06:52:22
  谢谢老师热情支持鼓励!我们一起建设美丽丁香!
12 楼        文友:庄稼        2023-05-15 13:30:39
  人不出门不离开家,谁也不会注意家乡在自己心中多么重多么眷恋,那方水土烙印在记忆里回忆中,越加清晰越加厚重越加难以割舍越加难以忘怀越加忍不住回眸顾盼,最喜悦的是忙里抽闲省亲回乡,一首歌便从心里飞起,那种幸福那份快乐是无法比拟的!《爱上乡愁》给读者展开了一幅有声有色有浓情有欢歌的浓墨重彩的文字版视频级佳作,细细品读,你就会流连文中,畅享身临其境之乐!你会感到久违了的快乐!作者老师构思如何完美.写作手法如何精炼至臻,我最最读懂的是字里行间飞翔流淌的情绪都妙至牵人心弦令人感动,达到心灵深处的共鸣,以至于你想落泪,因为那里有亲人有家乡有自己如花如歌的流年岁月……这里作者深情地讴歌了亲情乡情以及乡村传统文化,在金钱至上的社会生活中挤出一分纯净一份纯朴,弘扬正能量,惠人励己,内涵深远!
回复12 楼        文友:娇娇        2023-05-15 17:30:21
  庄稼哥哥评论好精彩,理解的好透彻,好喜欢!是啊,乡愁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个故事,一个习俗,一间老屋,几个童年的小伙伴你,更有母亲忙碌的身影,谢谢庄稼哥哥!丁香有您真好!
13 楼        文友:乔山人        2023-05-15 14:53:19
  再次拜读娇娇社长的优美散文,感到格外亲切。娇娇的《爱上乡愁》诠释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万分的思念,文章对家乡民风民俗描写得入木三分,对祖祖辈辈流产下来的养生习俗描写得十分传神,令人佩服不已。好文,为娇娇点赞!
回复13 楼        文友:娇娇        2023-05-15 17:35:21
  好久不见乔山哥哥!谢谢您温暖的留评支持与鼓励,丁香有您在好开心,想起娇娇任职社长的日子,哥哥给过娇娇好多好多的支持,那么温暖,每次回忆起来心里都会非常感激。哥哥上有老下有小,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支持丁香,真的好感动!哥哥要好好的!
1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3-05-17 19:58:59
  今晚闲客有幸有缘,能够学到娇娇老师关于乡愁的散文,感觉老师的文笔实在是太美了,描写的场景灵动有趣,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美文中还到处都有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智慧,作者随母亲,更是传统宝典的传承人,让闲客非常感佩。我的家乡也有类似的俗语,比如“春天要捂捂,秋天要露露。”但好像没有你们大东北“捂春凉秋”那么精炼……
   这个知识更要记住:初一到初十每一天都代表着特殊的意义:“比如: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人七、马八、九果、十菜”。
   感谢老师分享美文!
回复14 楼        文友:娇娇        2023-05-17 20:52:44
  感谢您的热情支持鼓励!好暖心的留评,相互学习,快乐创作!您的文采一定不错,欢迎投稿丁香社团,期待您的精彩!祝夏安!
15 楼        文友:白乌鸦        2023-05-28 21:07:24
  先做个记号,再细品不迟。
   专程拜访,敬颂时祺!
拒绝冷漠,传递温暖!!
回复15 楼        文友:娇娇        2024-03-24 10:41:04
  才有时间登陆江山,谢谢文友温暖留评赏读,祝开心快乐!春安!
16 楼        文友:西南之南        2023-06-18 08:48:12
  支持佳作,问好编辑!
回复16 楼        文友:娇娇        2024-03-24 10:41:55
  谢谢文友热情支持,祝春安!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