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神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神州芬芳】为儿立碑的母亲(散文)

精品 【神州芬芳】为儿立碑的母亲(散文)


作者:泪珠魚儿 秀才,1138.1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87发表时间:2023-05-14 17:41:25

【神州芬芳】为儿立碑的母亲(散文)
   抖音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精彩的小视频,着实让吾华厦民众着迷,我也不例外哈!
   某一天刷到一个叫“@@韦尔”的抖主,他发有四百多条有关墓碑的小视频。这些碑文视频都是抖主在野外坟地,亲自辨认朗读拍摄的。我开始没在意,手指都是随意一撩而过,没大关注碑文所表述的内容。
   去年底,村里老庚发来他祖上先人的遗像,让我辨认瓷板遗像上的长篇生平纪略。此纪略写于民国,文言文和白话文混用,且没有断句。费了一些时日,便读懂了此生平纪略,描绘了这位族人一生的际遇和艰苦创业的过程。通过研读瓷板纪略,这位原本非常陌生的先人,便在我眼前鲜活起来。受此影响,我便对韦先生所发的半白话式的墓碑序文产生了兴趣,慢慢地也刷刷他发的小视频,闲暇时研读碑文。
   韦先生在视频中说,他拍墓碑是为了学习和传承,我很欣赏和赞同。中国悠久的文化,靠的就是这些“之乎者也”式的文言文传承下来。读碑文能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家族文化长盛不衰的秘密,体味到中国祭祀和丧葬文化的厚重和博大。
   某一天,我甚至也萌发了去墓地研读碑文的想法,甚至于付诸行动。因为我们村有几百年的历史,村民口口相传有很多先人的故事。我们祖坟山上也有很多老坟墓。我思忖着也去读读碑文,对原本模糊的先人会有着更清晰的认识。
   那天我穿过南滨山的灌木,钻进树林,扒开草丛荆棘,尝试着察看一块比较高大的墓碑。碑文有些斑驳模糊,又杂有生僻字,我俯身努力辨认着碑文,内心却莫名地升起一丝惶恐和寒意。加上周围静谧的环境,我便没了耐性,最终还是逃之夭夭。
   由此我对韦抖主又多了一份敬佩。不是心中有份执着,是很难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有所作为的。
   韦先生的抖音里有两个置顶的视频,是一位可怜的母亲,为两个先她而去的儿子立碑镌刻的序文。刷完这两个视频,我在感慨这位伟大母亲文采飞扬的同时,也为她悲惨的命运痛心不已。
   我跟着韦先生的镜头,将墓碑上的文字一笔一画地写在纸上,然后试着断句,再借助字典,解锁碑文的含义。随着顺畅的诵读,我的思绪纷飞,穿越时空,体味百年前的慢时光。
  
   二
   下面是我通过韦抖主的视频,整理出来的二则墓碑原序文。
   长子墓碑序文:
   呜呼!人有儿,以奉养母;我为母,以修儿墓。我心何伤,我命何舛!
   念昔也,尔为长子,送尔读书。尔既成人,备尔完娶。为尔能孝“陆橘”是供;谓尔宜兄“伯埙”是奏。何乃随父而同登鹫岭?何乃引弟而共上缑山?
   尔母老年,谁侍汤药?尔女适嫁,谁主赔奁?痛祖典之犹存,而克禋杳杳;伤熊丸之尚在,而迪教沉沉。
   呜呼哀哉!母子相期,重订来世。
   我将这则墓碑序文意译如下:
   唉,每个人都有儿子来侍奉老母终老;但我这个母亲却在为儿子修建墓冢,我是多么的悲哀,我的命运是多么的坎坷和可悲啊!
   想起你生前,是我家长子,我们送你读书。抚养你长大成人后,便为你娶妻,期望你生儿育女,将来支撑门户。也同时盼望你能够像陆绩一样孝顺,侍奉我终老;希望你和你的兄弟永远和睦相处,繁衍下去。可你为什么突然追随你去世的老父亲奔赴西天世界?为什么还把你弟弟也带去天国修行啊?
   作为母亲的我,一个人活在世上。到年老时,我卧病在床,谁来端茶送水喂药服侍我呢?你的女儿今后长大成人,由谁来做主挑选佳婿,贴赔嫁妆呢?更痛心的是,列祖列宗都在,今后却慢慢没有了人去祭拜;我为你配制的用来提神的熊丸还在,但那个享用的人,每天在我身边请安聆教的人不见且杳无音信。
   唉,我们母子相见,只能重等来世了。
   次子墓碑序文:
   嗟乎,汝父操恒故矣,汝兄秉乾殁矣。汝为次子,犹期汝也。夕晨朔望,奉香楮以供堂上大小神祇;禴祠烝尝,陈牢醴以祭灵前高曾祖考。内而余族,赖汝往来;外而亲朋,资汝酬酢。
   胡为乎,弃母弃女,置门庭以荒凉,从父从兄就窀穸,以永诀。汝之赋命何薄也,天之夺汝何速也。
   吾无望,倚汝墓,伏汝碑,空空垂泣以终老已。
   这块墓碑序文意译如下:
   唉,先是你的父亲操恒亡故了,后来你的哥哥秉乾又死了。你是我的第二个孩子,本来对你的期望很高,振兴家门的重任一直寄望于你的头上。按乡俗,每天的早晚,每月初一十五,你却要在各处神明前代家人祭拜,祈求平安;而一年四季中的祭拜日,你应该在已亡故的父辈以上的先人灵牌前或坟前,摆上祭祀用的三牲和美酒,来祭拜告慰先灵。除此之外,有关涉及家族内部的事,靠你出头替我们家里去沟通处理;对外面的亲朋好友,要靠你去礼尚往来交际应酬。
   我就搞不明白,你为什么会狠心抛下你的母亲和女儿,放任我们家门庭凋零冷落,跟着你的父亲和兄弟躺到坟墓里,以此和我们永别。你为什么薄命如此,老天爷为何这么早就把你带走啊!
   这太让我伤心绝望啊,以后的日子,只能是倚靠在你的坟前,伏在你的墓碑上,成天徒然地以泪洗脸,余生凄凉地活在这个孤静的世上啊!
  
   三
   两段视频中,两块墓碑虽然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字迹依然清晰,字体也非常漂亮养眼,说明刻碑的匠人文化素养不低。反复朗读墓碑序文,我们明显感觉到立碑人的悲痛和无助。
   二块墓碑,同一人所立。立碑人的身份就是母亲,一个母亲为两个儿子立的墓碑啊!墓碑序文描述了一个家族即将走向消亡,流露出一个母亲的悲惨和凄凉!两块墓碑序文,都没有载明丈夫和两个儿子去世的原因,给我们读碑的人留下了很大的猜测空间。是战乱、瘟疫还是意外?不得而知。
   我的祖上就曾经出现过惨痛的意外。一条满载花岗岩的木船,从鄱阳湖对岸的南康府过湖时沉没,叔侄三人葬身湖底。去鄱阳湖对岸买花岗岩,是想用来修建徽式显赫的棋盘屋墙基的。因为家中都已买好堆成小山的木材了。
   家道突然变故,两个支撑门户的男丁陨殁,当时也是一位坚强的女性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她便是我的太婆——钟婆老倌(家谱只记载她姓钟,她的墓冢没有墓碑,因此无从知晓她的名讳)。当时她年近七旬,将家中买好预备建房的木材卖掉度日。又将自己膝下几岁的孙女送出家门,给别人家当童养媳。然后从七角彭家垅抱来二岁的女娃进门作童养媳,和三岁的孙子一起抚养长大,我的家族才得以延续啊!
   从两块碑文中,可间接地看出这个家族原本就是富裕家庭。只有富人子女能读上书,出嫁时能给得出嫁妆,死后能够立下这么厚重华丽的墓碑啊。也看得出这位母亲出身肯定不凡,就算不是出身名门,那至少也是书香门第的富裕家庭,才有如此之文笔和才情,忍着滴血的心,将大恸刻于碑上!
   两块墓碑,尤其是慈母为次子所立的墓碑,短短120来个字,先是丈夫去世,然后是长子去世,最后小儿子也跟着去了,一而再地让悲伤的母亲破防,打击之甚,悲伤之绝望,何其深也!老人家只能伏碑对地而泣:控诉老天的不公和绝情,哀叹自己家门不幸,担忧自己今后余生凄凉而惶恐不安。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专找苦命人!老人家的余生,在这个世上真的是太难太苦,若不是还有个小孙女,这位母亲肯定没有活下去的动力啊!在古代封建社会,家族一旦没了男丁,多半是走向没落凋零的结局,怎么不让人大恸!
   我常以为,哀莫过于伏碑而恸。生活在农村的人,对伏碑哭祭是不陌生的。每当村里一位老人去世后,一到迎七或满月,老人的家属都会到坟前烧纸祭拜。而新亡人的嫡亲女眷都会伏碑哀恸:或求保佑,或诉亡人在生苦情,或宽慰亡人安息……哭声抑扬悲戚,让路人低头落泪。这种伏碑而泣的画面,尤其让人悲伤。
   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年,麻栗坡烈士陵园赵占英母亲伏碑哭祭儿子的一幕。二十年后迟来的哭祭,感染全国人民。但赵占英的母亲又是幸运的,她活在我们现在的新时代,这比百年前要幸福得多,孤寡老人不用担心老无所养,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会主动供养,保障着他们的晚年有着幸福的生活,更别说功臣之母了。
   而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女人是完全没有社会地位的。小时候靠父母,出嫁从夫,老来靠子。但这位母亲,现在在世上能靠的都靠不住,都走了啊。没有男人的家庭,对内受族人的欺凌,对外受地痞流氓强盗土匪的凌霸。这是一个内心完全没有希望的人,活在那个世上可想而知,她的后半年是多么的悲微和悲凉。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所以人民的幸福,关乎于国家的命运。也只有在目前强盛的中国,我们才能倾情侍养父母,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延续下去。

共 33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适值母亲节,“母爱如天”,祝天下的母亲安康幸福。作者由抖音而“韦抖主”、而读碑文,又由两则“母亲为两儿立碑属文”而了解中国祭祀与丧葬文化、而古代家族兴衰与母亲地位作用:在家族中道变故、支撑门户的男丁陨殁,所谓“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专找苦命人”之时,尽管地位低下(或是没有地位)母亲仍“忍着滴血的心,将大恸刻于碑上”,这是何其悲戚无助啊,但母亲还必须坚强地为家族的延续挺身而出而殚精竭虑啊。由此探究中国的丧葬文化。文章还穿插了古今母亲的对比:同样是丧子之恸,悲痛至极;但余生新旧天壤之别啊,从而升华并揭示主题:只有在目前强盛的中国,我们才能倾情侍养父母,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作者古文功底厚实,文笔老辣,结构严谨,对中国祭祀有着清晰了解、对丧葬文化的探究也较为深入。是一篇上乘的“文化散文”,值得推荐。【编辑:徽州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52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宏远        2023-05-14 20:42:10
  看着很感动,确实如作者所说,此文水平高!!
2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23-05-17 11:50:09
  好文佳作,感谢泪珠魚儿老师投稿支持神舟征文,期待老师创作丰厚继续投稿支持神舟。问候老师!遥祝夏安!
峥嵘岁月
3 楼        文友:石尖        2023-07-11 09:26:26
  写得很好!通过解读碑文,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延伸对个人命运、家族命运和社会的深沉思考!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