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护花使者】故乡的月亮(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护花使者】故乡的月亮(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616发表时间:2023-05-16 13:49:35
摘要:历史的车轮无力阻挡,延续了八百多年的藕岸古村,终究还是成了回忆。面对家园消逝,亲朋飘零,物非人也非,心中有着无限感慨。离不开的是老家,忘不了的是故乡。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丁香】【护花使者】故乡的月亮(散文)
   (一)
   老家拆迁之后,我和大多数藕岸人一样,把安置地选在了村后的蟠龙山上。新居落成,还未入住,邻居老五打来电话说,马路已做到门前,该回来看看了。于是,我趁着天色尚早,独自上了一趟蟠龙。
   我家的新房子坐落在新村的正中央,西侧紧邻山顶公园,远处山下便是藕岸旧址。我在三楼的西南角留了一个30平米的书房,开了一扇大窗,依窗而立,就能望见老家溪边的那棵柳树,想起村庄原先的那副模样。
   老五很好客,一定要留我吃完晚饭才能走,还说:“你我门对门,就是一家人”。当年择地的时候,他是10号阄,我是16号阄,在那一期的近百个地块中,两家的挑选余地都很大。他自己选完后,站在警戒线外观望,见我在工作人员的多次催促之下还举棋不定,便大声喊:“选44号地块,就在我前面,那里开阔,能看到藕岸!”就这样,我和老五做了邻居。
   从老五家出来,天色已晚。弯弯的月亮就像一艘洁白的小船,静静地停泊在稀疏的树杈枝上,照着老五,也照着夜归的人。行走在下山的路上,想起了曾经的藕岸,儿时的伙伴,心中有了隐隐作痛。或许老五也是一个念旧的人,放不下老家,离不开藕岸,但蟠龙终究不是我们曾经的故乡。
   (二)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些夏日的夜晚,奶奶端坐在文昌阁的大石头上,望着月亮,摇着蒲扇,轻声教我吟唱《月亮婆婆》的情形。“月亮婆婆,杀只雄鹅,雄鹅脚,分给爹,雄鹅肠,分给娘……”,这是我童年时期学到的第一首儿歌,也是人生旅途中懂得的第一个道理。我是奶奶的长孙,更是全家的宝贝。饭桌上为我煎个鸡蛋,加点小菜,也是常有的事,但我从不独占。即便是大人从外面带回来的一个桔子、一根棒冰,我也要与大家分享。奶奶识字不多,却用特别形象的方式为我开智启蒙,给我上了人生第一课。
   等我稍稍长大,奶奶又教了我一首新的童谣:“月亮叮当,大伯小叔上学堂,学堂公,捉相公,相公矮,捉只蟹……”。我很好奇,问奶奶:“什么是学堂?”奶奶说,学堂是小孩读书学本领的地方……这首动听的《月亮叮当》,让我消除了心中的不安,从容地走进了幼儿园。奶奶常说,字是有菩萨管着的,不可糟蹋。写过的本子从来不许我乱丢,稍有过错,定受重罚。对文字的敬畏,对先生的尊重,这些从小就形成,影响我一生的求学态度,与早年奶奶对我的精心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
   几年之后,当我能带着小妹一起朗诵《艳歌》的时候,奶奶病倒了。记得奶奶离开的那个晚上,月儿特别亮,没有一丝风。“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跪在灵前背完这古诗,还未起身,小妹就说:“奶奶没有死,只是飞去天上做嫦娥了”。一句童言,听哭了在场的所有人。是的,在我和小妹的心里,天上的月亮就是我们的奶奶。
   (三)
   老家的村边有条小溪,引水的古甽横贯全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生产队解散,农田承包到户,每到双抢季节,白天的灌溉用水就显得较为紧张。我当时正读初中,帮不上大忙,去自家田里放水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伙伴三胖和我是邻居,两家的稻田也连在一起。三胖说:“白天轮不到,那就晚上去”。还再三交代,出门放田水,别忘了带上手电和竹篓。
   山村的夏夜格外迷人,月儿离我很近,星星却跑得很远,蓝黑蓝黑的天空,宛如一块刚出染坊的大纱巾,清澈透明,还闪着银光。田野上,蛙声阵阵,像似正在举办的一场音乐盛会,流畅飘逸的声响,令人心旷神怡。三胖打开缺口,堵上水渠,示意我不用管了。三胖说:“两家的田埂我早就挖通了,只要一家的田里有水,另外一家的稻田肯定也有水”。村里有个规矩,田水放满后,必须及时封上出水口,以免浪费甽水,影响他人。等待的时光有些漫长,三胖说,那就去小溪里捉点虾吧。
   越过沙堤,穿过竹林,来到小溪边上,脱掉鞋子,赤脚踏进水里。把手电咬在嘴上,腾出双手,在一尺来深的水中寻找目标。夜晚的河虾傻得可爱,手指大小的躯干上长着一双长长的钳子,眼睛却红得发亮。别看它们有十几对附肢,在水中不停地拨动着,但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它们只会后退。只要一手在前面驱赶,一手挡住后路,慢慢靠近,轻轻一捏,就能抓住它们。等到放田水放好,河虾也装了半竹篓。
   本以为三胖是我的好兄弟,定会守在老家一辈子,他的身上体现着家乡人特有的精神品质,是我心中的依靠。可惜的是,三胖成年后,入赘他乡,去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从此,我每次回老家,见到的月亮便不再圆,我知道,缺的那一角,就是三胖兄弟。
   (四)
   珍珍与我同龄,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还坐过一张桌子。我读高二那年,因病休学在家,很少出门。暑假的时候,公社操场放露天电影,只不过当时村口的木桥刚刚被洪水冲毁,还没有修复,去看电影就得涉水过河。母亲说:“你呆在家里太久了,出去走走也好。”于是,我们几个伙伴约在一起,趁着天色未暗便出了村。
   回家的时候,光脚过小溪,珍珍走在我身后。行至水中央,她一个踉跄险些摔倒,还把手电掉进了水里。“阿军,快拉我一下!”珍珍急切的叫喊让我停住了脚步。转身过去,没有丝毫犹豫,我便抓住了她的手。此时,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映衬着夜空的星光灿烂。风儿吹弯了月牙,吹散了云朵,也吹起了我心中的涟漪。珍珍说:“你牵了我的手,就得对我好。”
   没过多久,珍珍便把她的录音机给了我,说是病休久了,怕我的英语会落下。后来,珍珍自己两次高考都没成功。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珍珍哭成了泪人。问她为什么,她说替我高兴。只是后来,没有了故事。在我毕业前夕,收到了珍珍的一封来信:“如果你是藕岸天空中的那轮月亮,我便是离你最近的那颗星星……”
   月光如旧,珍珍却成了他人的新娘。
   (五)
   历史的车轮无力阻挡,延续了八百多年的藕岸古村,终究还是成了回忆。面对家园消逝,亲朋飘零,物非人也非,心中有着无限感慨。离不开的是老家,忘不了的是故乡。然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夜未央,清风凉,道路漫长。站在旧村的渡口,回望蟠龙,山上灯火阑珊,繁星点点,明月正当空。旧去新来,把往事记在心里,放手前行,才会迎来崭新的未来。
  
   (原创首发)
   (2023年5月16日,写于新昌棣山村)
  

共 24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写意深厚,有真情实感的散文。是那种一看开头就放不下的文章。以家乡的月亮为线索,串起一幅幅画面,字里行间流露着乡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令人感动。尤其写奶奶葬礼的一段,使编者不禁泪下,“奶奶没有死,只是飞去天上做嫦娥了”。一句童言,听哭了在场的所有人。是的,在亲人的心里,天上的月亮就是我们的奶奶。散文刻画人物形象丰满,性格各异:好兄弟三胖,重情重义的初恋珍珍,在读者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文学功底深厚,驾驭文字能力强,叙述、描写等写作手法运用自如。作者的话:文章以故乡的月亮为线索,采用白描和写意手法,选取画面拼接的方式,展现了一幅思乡的画卷。编者认为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推荐申报精品。【丁香编辑: 晩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5-16 14:30:06
  谢谢剡溪钓鳌老师投稿丁香,文字朴实,行文流畅,一篇佳作。期待老师新作。创作辛苦,敬茶!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3-05-16 14:31:08
  站在旧村的渡口,回望蟠龙,山上灯火阑珊,繁星点点,明月正当空。旧去新来,把往事记在心里,放手前行,才会迎来崭新的未来。语句太美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3-05-16 15:18:25
  感谢晚秋社长的精彩点评!编按写得好,让文章添了亮色。工作辛苦,遥祝安好!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闰土        2023-05-16 15:24:19
  "故乡的月亮"一看文章名字就感到亲切,在读读文章,一股乡土味迎面扑来,还有那奶奶的童谣,更让人感到如临其境。全文紧扣主题,人物形象鲜明,景物也描写的好,画面感极强。感谢作者投稿丁香,
5 楼        文友:闰土        2023-05-16 15:27:45
  又看到总编编辑文章,您总是那样的勤奋,忘我的工作,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您对丁香的一片诚意,不知道咋样感谢您,一句话,祝您身体好,心情好,万事如意。
6 楼        文友:娇娇        2023-05-16 20:14:58
  故乡的明月,题目极其吸引读者眼球!细细品读果不其然,一篇深刻的文字,给人思考,无限的回味!谢谢作者分享,期待佳作连连!祝夏安!
娇娇
7 楼        文友:娇娇        2023-05-16 20:17:12
  总编姐姐棒棒哒!编审连连,认真编辑,给小蜜蜂们做出了表率!敬茶,祝夏安!
娇娇
8 楼        文友:闰土        2023-05-18 12:02:52
  请作者一一回复一下跟评,相互支持鼓励,温暖彼此!谢谢理解支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