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打酱油”不容易(随笔)
从事影视行业,再次遇到“打酱油”这个词。小时候,我就是那样的角色,有时候家长吩咐去打酱油,并非直线来回,半途玩耍,打酱油的事就忘记了。但影视表演中的“打酱油”角色可不能这样。这些年,我出演了不少“打酱油”的角色,颇有感触。
一
我这辈子从事的职业,较之他人来说相对繁杂,这缘于我对不同行业所持有的好奇心。影视行业是我多年来一直不离不弃的主要行业,这其中当然包括演艺行当。然而,我从未有过做职业演员的梦想,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拥有良好的演员条件,况且,那也不是我的主攻方向。
由于在影视行业干久了的缘故,积攒了一定的人脉,所以,我偶尔也会被一些导演或剧组临时请去打打酱油。
“打酱油”一词源自何处我不知道,但它是影视行业内部人士人人皆知的一句通用俗语。但凡演员扮演的角色是客串角色,或是连姓名也没有的小角色,包括小“龙套”,则一律被戏称为“打酱油”。
让我搞不懂的是,从年轻时代起,我一直觉着自己身上有着一股子正气,且外观上也不存在大的瑕疵,可为什么一遇到打酱油的邀约,大都是反派角色呢?
“老师,有个特务角色,麻烦您来客串一下!”
“不好意思老师,我们的片子急缺个黑社会的角,请您明天,无论如何能过来帮帮忙!”……
尽管我每次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欣然应允,可内心对此感到大惑不解。难道我的外观与气质,非反派角色莫属?我不否认自己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比如:年轻时比较调皮捣蛋,时而也喜欢起哄架秧子,或来点儿小恶作剧……可那都属于小坏坏,再怎么说,也还没坏到脸上挂相的程度,怎么现在倒成了反派角色专业户了呢?
直到我有幸被好莱坞著名华人导演吴宇森先生邀约在他执导的电影《太平轮》里,再次扮演一个有着强烈反派倾向的打酱油角色时,我才找到了答案。
“李先生,知道我为什么请您来扮演这个角色吗?因为您的外在形象看上去——亦正亦邪,正好符合本片的这个角色!”
嗯?亦正亦邪?会吗?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亦正亦邪的意思不就是说,我这个人一眼看上去,既像好人又像坏蛋么?这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我瞬间明白了,本人之所以多年来,一直享有反派小角色打酱油的礼遇,原因不外乎,自己的外形与气质“亦正亦邪”不说,且整个外表给人的印象,肯定还有着“正气不足、邪气有余”之感。
得了,咱也别往自己的脸上贴金了,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反派角色专业户也不错。此后,再有同类邀约,我都会怀着“我肯定是你们这部影片里不可或缺的反派人物的不二人选”的强烈自信,前往赴约,并还像以往那样,尽心尽力施展拳脚,以能让自己再次过足一把表演瘾……
二
可是,当我又接到一个打酱油的邀约时,却突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与自信出现了怀疑,并领悟到:千万别小看打酱油的小角色,能打好每一次酱油,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那次客串的小角色,是个军长级别的国民党特务司令。导演是一位海归年轻导演,那部片子,也是他自编自导的处女作。
在拍摄前的预演过程中,不知为何,导演对我所扮演的特务司令总感觉不大满意。由于他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缺乏足够的专业导演所必备的拍片经验,关乎到我所饰演角色的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确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他既说不清,也不知该怎样调教我才好。
正当我们彼此之间的沟通处于尴尬的时刻,导演大步流星走到我的面前,似乎要开口说点儿什么时,却又突然止住了。继而,他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是这样,这个人物您演得太正了!您应该……您这样……哎呀,怎么说呢?我想……”导演似乎想起了什么,他抬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果断地说,“您应该把这个人物演得活像一个党棍才对!”言毕,导演迅即转身而去。
嗯?党棍是神马玩意儿呢?能说具体点儿吗?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所有党棍加一起,总不该是同样的性格吧?而在我有限的表演经验里,正确的导演提示应当使用动词,动词后边还得加形容词或量词才行啊。比如:导演如果要求演员笑,仅仅告诉演员“你要笑”还不够,必须要在“笑”这个动词的前面加一个形容词或量词,以能向演员明确,他所期望的笑的类型与幅度是“微笑”、“大笑”“假笑”还是“讥笑”等等。而这位导演刚刚提到的“党棍”二字,并不是动词,只是个名词,也是个概念,这可让我咋演呢?再说了,我还从来没碰到过有哪位老师或学长告诉过我,党棍二字的确切含义。还有,大家不是都觉着我的外表亦正亦邪吗?怎么这么一会儿工夫,我又变得“太正了”呢?
看到导演没再做任何回答与解释,我只好按照我的主观臆想即兴表演了。我猜想,党棍两个字从字面上看,该含有“老油条”和玩世不恭之意。因此,这个角色说话时,应该带点儿油腔滑调……这一猜测对不对,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那么演了。幸运的是,直到拍摄结束,导演也没再表示出任何异议。
不过,当影片公映时,一位好友推诚置腹地告诉我:党棍不党棍的,咱先不说吧,总体感觉,你这个反派角色演得太正了!……
还没等朋友评价完,我便忍不住来了一通抢白。我列出了一大堆理由,用以说明导演提示得不到位,会对演员的表演创作形成弊端或错位。并强调,我有能力完成任何导演的任何提示,但前提是——对方所给予的表演提示,一定要准确无误,且还必须要符合影视表演创作的既定规律。
朋友耐心听完了我的抱怨后笑道:你所说的导演提示必须是动词加形容词或量词,这肯定没错!但我认为,好的演员,不需要导演做出提示,也知道自己该怎么演。不信,你去翻翻看,世界上那些一流表演大师们,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细想了一下的同时,顺便补了补课,我才觉得这位朋友说得还真没错。
就拿人尽皆知的好莱坞著名演员、奥斯卡金像奖获奖者、影片《教父》里的男主演——马龙.白兰度先生来举例。他在表演时,根本用不着导演过多操心,更不需要所谓的“准确导演提示”。当他拿到《教父》的电影剧本时,也不急于背台词,而是将所有与自己相关的台词,以分场形式一句句地记录在一叠卡片上。到了拍摄现场,他坐在那儿一言不发,默默感受剧中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发展逻辑与现场的拍摄环境。当他真正进入到了他所扮演人物的感情世界里时,突然发现,自己此刻在心里想要说的话,刚好和卡片上纪录下来的台词相吻合。
这听上去多少有几分传奇成份,然而,马龙.白兰度先生在参拍《教父》时,用的就是这样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方法进行表演创作的。
一位演员朋友听我谈到此事时这样说:“不会吧,那要是《教父》的编剧,和马龙.白兰度先生的感受不一样的话,结果又会如何呢?”
不管这位演员朋友怎样认为,我还是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在表演艺术创作上,和这些卓有成绩的大师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并意识到,此番我在扮演特务司令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尴尬,缘于自己在影视表演专业的学习上,尚存有诸多欠缺与不足。因此,我需要通过更进一步的学习来完善自己,进而让自己的表演艺术综合素质,能得到全面提升。
三
然而,没过几天,我又得到了一个打酱油的邀约。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该片的拍摄过程中,我又一次陷入了比上次还要尴尬的场面,并同样感到无所适从。
这次扮演的,是个教授级别科学家。一听说自己将要扮演正面形象,兴奋的感觉油然而生。真没想到,本人的外观,居然还有着高级知识分子的气韵。
可当我自信满满地拿到了剧本并见到导演后,才知道,这个角色的身份的确是位教授,也是一位科学家,没错,但他跟一般的教授不同:他是个带有神经质的,既狂躁、又“半疯”式的人物!得嘞!我不禁自嘲道:永远别再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演正面角色了,咱已被人家给盖棺定论啦!
正式拍摄时,又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状况:这个角色有一段很长的独白,正式开机拍摄前排练了好几遍,导演始终对我的表演不认可。问及原因,导演如是说:“老师,您在说这段独白的过程中,特意设计了一个停顿,非常好。但在停顿的瞬间,您脸上应该出现尴尬的表情,而不是不好意思的表情!”
我一下子懵圈了。“不好意思”与“尴尬”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从字面上看,当然有区别,然而,在面部表情上,怎样体现出两者的不一样,我还真做不出来。
当我抓耳挠腮般反复做了几遍我所认为的尴尬表情后,导演笑道,“真不好意思,老师,您做的这些表情没有丝毫尴尬的味道,看上去都是不好意思的感觉。不过,没关系,您要是实在做不出来的话,那就用您刚才的不好意思表情得了,看上去,也还算过得去。”
“别别,导演,您要的尴尬表情我是做不出来,但我想请导演您帮我做个示范,我可以模仿您!”
导演笑哈哈地说:“嗐呀,不瞒您说,我也做不出来!不过,好在我不是演员!没事儿,您刚才做的那几个不好意思的表情还成,就照着您刚才的表情来好了!”
既然导演都这么说了,我索性就按照不好意思来演了,可拍摄现场那么多人,我的面子没地方搁啊!话说回来,既然我不具备在摄影机前不折不扣地执行导演提示的相应能力,我也只好住嘴认怂了。
此后,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总会忍不住自责自己。
四
大约一年之后的一天,我和两位明星级别的演员凑在一起小酌。当谈到这件事时,我特别请教二位老师帮我答疑解惑,分别为我示范一下不好意思与尴尬两个面部表情的区别。让我万没想到的是,这两位老师都准确无误的做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可他们均不知尴尬的表情该怎样做。
嘿!我瞬间为自己当时的过错找到了借口并得以释怀:连一线明星们都做不出的表情动作,我这个打酱油的,干嘛还要自责呢?
有趣的是,到目前为止,不管我对哪位朋友重提起这件事,也别管这些朋友是不是演艺圈的,我还真没看到有谁能当众做出正确的尴尬表情。而无论大家怎样尝试,其结果,都会得到身旁人士的类似评价:您这个表情不是尴尬,而是不好意思!……
这真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也让我再次认定,我当时确实没任何过错。
时光荏苒,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而今,当再次回想起此事时,我突然有了较之先前截然不同的想法与感触:作为一个专业影视演员,正确执行导演的提示,是一个演员应尽的职责。不管导演的提示准确与否,演员都应该通过自己对所扮演人物的正确理解,来丰富并完善导演的创作构思,而不是指责或抱怨他人。更不可以说,这个表情,或这个动作,我不会做!
是的,我现在能这么想肯定是对的,也是积极的。但这不等于我眼下在人物创作上,较之以前会做得更好。就拿那个尴尬的面部表情来说吧,由于自己才疏学浅的缘故,无论我怎样对着镜子练习,并如何反复琢磨,但直到今天为止,我还是不知道准确的尴尬表情。
我该怎样做……
打个酱油这么难啊,我会继续学着“打酱油”。
(原创首投)
2023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