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见证神圣的使命(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见证神圣的使命(随笔)


作者:思年华 布衣,16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96发表时间:2023-06-01 05:38:20
摘要:921工程的圆满成功是在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全国许许多多工厂.、研究院所及院校大力协同,共同努力下实现的。

作为一名老“航天人”,我始终关注着祖国的航天事业的进展,尤其是在神州飞船发射的时间窗口,我就抛下所有的事情,专注整个过程,感受那一刻的神圣与激动。退休了,新一代航天人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做得比我们这代人更好。我要把航天人的奋斗精神记下来,传给热爱航天的后一代,传薪继火,持彩舞天。
  
   一
   2023年5月3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载有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他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开始了运营模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了应用和发展阶段。这样的日子,我永远记得,就像我的结婚纪念日,永远都是一个抹不掉的记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走过了三十一个年头。在此期间,航天人攻克了多少难关,取得了多少辉煌成就,无需用更多的语言描述,只要抬头仰望浩瀚宇宙中那个和日月同辉的中国空间站便一清二楚了。这些年里,我就在这个战线,做着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当然对于这个航天事业,微不足道,可因为我的一份子,就格外自豪。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是中国航天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彪炳史册的成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始于1992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央政治局十三届常委会正式批准载人飞船工程启动,(因此该工程对外称为“921工程”)从此吹响了向载人航天进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浩大工程正式展开了。那一刻,我们这个研究院沸腾了,连续召开落实“921”会议,每个人都要拿出自己的计划,那段时间,我们聚在一起,有着太多的激动和梦想。
   这项工程采用三步走的战略,以建立起中国太空实验站即空间站为最终目的。按照计划,从1999年11月到2002年12月我国先后发射了4艘无人神舟飞船,实现了飞船安全返回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2003年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人,我国也成为`第3个能把宇航员送进太空的国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神6又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并停留了5天,神7首次实现了宇航员出舱活动,神9掀开中国航天史上极具突破性的一章,成功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器的对接。
   神舟12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意味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空间站进入了全新的篇章。神舟14和15号载人飞船都有3名宇航员都在轨工作了6个月,此次神舟16号将负责在轨搞科研和对空间站管理、维护的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类新宇航员送进空间站,从此空间站进入了应用和发展阶段。
   目前,这些崭新的技术,我已经很陌生了,只有那种关注与兴奋,总是新奇的,其中的欢乐,可能不是外行人能够感受深切的啊。我常常拿某一个航天飞船的器件跟孙子讲,在太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制造,希望他对此产生巨大的兴趣。
  
   二
   载人航天工程堪称我国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发挥了我们国家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力协同闯难关,这个工程不断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最终于2022年11月终于建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空间站,实现了宇航员常驻太空搞科研,探索宇宙奥秘的伟大理想。
   921工程的圆满成功是在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全国许许多多工厂、研究院所及院校大力协同,共同努力下实现的。
   看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作为一名航天战线的老兵感到无比欣慰,也为我所供职的单位能为这个伟大工程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自豪。
   我所在的工厂是一个1958年建立的老厂,坐落在哈尔滨百年老街中央大街的附近,距离雄伟的防洪纪念塔也就一箭之遥。这里有一栋深灰色的六层楼房,从外观上看,似乎和普通居民楼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然而它却是一个有着千万级,百万级超净车间和许多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厂房,之所以至今还处在闹市中而没有外迁,是因为它一直担负着为国家重点工程配套任务。在本市许多电子企业都折戟沉沙的今天,它仍然在国内军用半导体器件生产科研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在于此。
   这个厂的前身,早些年也曾创立过全国第一的记录,即我国第一台袖珍半导体收音机就诞生在这里,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哈尔滨人仍然会记忆犹新。几十年来该厂主要生产军用半导体器件。
   说起半导体器件这个专业术语,很多人会感到一头雾水。其实半导体器件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家用电器中的基本构件,人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
   自从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肖克力等三人发明了晶体管(主要的半导体器件),由于体积小,省电,稳定性好等优点,它逐渐淘汰了电子管而成为各种电子仪器电子设备的主要元器件。载人飞船工程无论是运载火箭、飞船还是地面控制部分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晶体管。我厂作为常年为国内军工装备提供大量此类产品的工厂,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与国内其它生产半导体器件的企业一起承担了为921工程提供军用半导体器件的任务,同时也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从2000年开始,工厂干部职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已经被党中央批准纳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的伟大精神)。
   闲坐下来,很多老友就回忆那时奋战的情境,要我这个会刷点笔头子的人写出来,我也不负他们所望,在江山文学网鞋了不少这样的文章,推介那些参与研究人员的奋斗精神。
  
   三
   载人航天精神是敢于攻坚的精神。
   921工程提供的产品无论性能还是质量都必须符合国军标甚至宇航级标准,为此我厂新老两任总师把握全局,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带领工厂老中青技术人员团结合作,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按航天部门的要求制定了产品规范,开展各种质量攻关活动,使产品质量不断升级,满足了航天工程的需要,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载人航天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个地方国营企业,由于经济效益不是很高,所以职工收入并不高,但是为了完成工程任务,大家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加班加点,节假日不休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董总工师因工作耽误了治疗眼睛最佳时机导致一只眼睛失明,退休年龄到了还在单位工作了10多年。老工程师魏工做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常年去大山里的三线军工单位走访,解决了许多用户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那时他经常坐几天几夜火车硬座,还要坐很长时间汽车,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总是圆满完成任务。
   载人航天精神是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性能,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赶超先进是工厂工作的主基调。随着工程的不断升级,有些老产品技术性能也不能满足整机的需求,加之国外对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封锁,急需开发新产品来替代进口,所以工厂按上级领导机关及用户的要求组织了许多新产品研发小组,从设计、工艺、样品、试验直至鉴定,严格把关,严格走程序,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急需的产品,也获得了许多国家级、省市级的科技成果奖,有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或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的产品替代了进口。
   几十年来工厂为工程提供大量合格的产品,满足了载人航天工程的需要,得到了用户的好评并多次收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信,及航天科技集团的纪念品(火箭、飞船模型等),鉴于工厂在完成921工程配套任务作出的贡献,工厂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7年获感动哈尔滨年度单位,有10几名同志分别荣立工信部颁发的载人航天工程一、二、三等奖。
   为了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伟大的任务,全国有无数个厂、所、大专院校在踔厉奋发,拼搏奋斗;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这是时代赋予的神圣的使命。然而,一个厂一个人仅仅是一滴水、一粒沙子,在伟大的航天事业中是微不足道的。即使如此,能生活在这个催人奋进的时代,能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也是无上光荣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探索宇宙,永无止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航天强国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退休后,关注见证航天飞船发射,成为我不可或缺的功课,打开航天的书页,阅读每一章,让生活充满新奇和魅力吧。
   一辈子选择什么职业,难说。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航天器件研究制造这个专业,可以亲历发展过程,更多地见证航天事业发展的脚步。我为此而自豪。
  
   2023年5月30日原创首发
  

共 33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开篇就告诉了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看到如此骄人的成就,“我”所作为伟大工程供职单位的一员,也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文章简单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和发展情况,说明了载人航天精神是敢于攻坚的精神,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几十年来工厂干部职工,淡泊名利、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严格把关,为满足航天工程的需要,提供大量的合格产品。探索宇宙,永无止境,作者肯定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写这篇随笔的。作者同时也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航天强国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一篇激动人心鼓舞士气的文章,文章歌颂了祖国,歌颂了航天员,也歌颂了在航天事业背后默默付出的所有科学家、研究员、技术员、职工等。文章充满正能量,感人肺腑,令人热血沸腾。美文佳作,感佩老师的才情,倾力推荐各文友欣赏。问候思年华老师,创作辛苦了!【东篱编辑:红花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01 05:43:36
  这是一篇激动人心的文章,文章歌颂祖国歌颂航天员,也歌颂了再航天事业背后默默付出的所有人。文章充满正能量,令人热血沸腾,感人肺腑。美文佳作,希望老师继续精彩,祝老师夏祺!
回复1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6-01 10:44:28
  感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心编辑和润色,因为神舟16号飞船的发射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了应用和发展阶段,所以写此文以做纪念,虽然对其意义理解不一定全面,但几十年来载人航天走过了不寻常路,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当然作为个人是微乎其微的,只是正常工作而已。谢谢老师的鼓励,祝老师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6-01 09:55:11
  我也是专注飞船发射的那一刻,感到无比自豪。老乡思年华老师是老一代航天人,对航天事业怀有深情,所以,感受航天事业的进步,感受肯定比我们一般人要深刻。文章以一个参与者一个见证者的身份介入,引导读者认识航天的细节,读懂航天人的精神情怀,极有分量。文章极有条理性,布局严整,表达深切。点赞!问候思年华老师夏祺!期待更多的佳作!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6-01 10:58:40
  感谢老师的关注和美评。中国人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站,每个中国人都会为之高兴。老师一直关注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看得出老师的家国情怀和高贵品质,这一点从老师许多佳作里都已经体味到了。作为我一个普普通通科技工作者,自然要更关注航天了,这也是职业习惯吧。因为要在神舟16发射前完成此稿,加之水平有限,所以构思简单,文学趣味不足,有点枯燥,请老师见谅。祝老师夏琪!万事如意!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3-06-01 10:22:41
  空间站是中国人的骄傲,老师也有一份心血在里面,令人尊敬。中国航天从1992年起步至今,走过了非同寻常的道路,其间的坎坷和波折,更能体现我们民族的精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拜读学习老师好文,感受中国崛起荣光,问候老师,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6-01 11:05:57
  感谢老师的美评。正如老师所说载人航天工程体现了自立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年建造国际空间站时,西方大国极力阻挠中国参加,而今中国人建立了自己的空间站,是何等自豪啊!谢谢老师鼓励。祝老师安好,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6-01 12:00:42
  中国建立自己的太空站,神舟16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常驻太空站搞科研,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展示出中国的综合实力,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骄傲,思年华老师作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见证了三十多年来中国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会比我们多一份成就感和自豪感,还有一份深厚的情怀,中国航天工程能在三十年间取得如此非凡的成绩,是无数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和奉献,向所有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平凡而伟大的人致敬! 这篇文章内容厚重,语言凝练,条理清晰、铺排有序,情感真挚,令人振奋,激荡人心,能产生心灵的共鸣。拜读老师佳作,大赞!问好思年华老师,遥祝夏琪!
回复4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6-02 14:06:51
  感谢老师的美评和鼓励。是的,中国载人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国人为之欢欣鼓舞,写这篇小文是表达这种心情,只是水平有限,文采不足,不能很好的描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宏伟画卷,惭愧!
   只有向老师学习,不断提高文学写作能力方能遂愿!老师在海外仍然关心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敬佩!祝老师安好!
5 楼        文友:枫桦        2023-06-01 13:13:16
  中国空间站又传捷报,如一声春雷振奋人心!神舟十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航天走在了世界的前面!老师的文章紧扣时代的脉搏,充满了正能量!大赞!
回复5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6-02 14:13:58
  谢谢老师的夸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确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高兴!中国航天事业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期待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祝老师夏琪,笔丰!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6-01 20:33:12
  致敬思年华老师,致敬老“航天人”!作者激情澎湃,满怀豪情地目睹祖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就的背后凝聚着航天人无数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将青春、才华和热血奉献给了祖国的蓝天,奉献给了空间站,他们无怨无悔,有着非凡的格局,肩负神圣的使命,彰显了他们深切的爱国情怀和宏伟的报国之志。他们,是国之脊梁!令人崇敬!该文语言铿锵,情感炽烈,表达淋漓,感人肺腑。感佩才情,问候思年华老师,祝创作愉快,夏祺安康!
回复6 楼        文友:思年华        2023-06-02 14:31:38
  老师的美评和您的文章一样总是充满激情,感人至深。老师说的好,成就的背后凝聚着航天人无数的智慧和汗水,这一点我也有切身体会。任何一个大厦都是由数不清的沙石建造成的,我们就是建造航天大厦的一粒沙子,一个人作用微不足道的,能尽一份力,幸甚。文章写得不好,感谢老师的关注和鼓励,祝老师夏琪,笔丰,万事如意!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