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麦场(散文)
场,能听懂知道的人现在已是不惑之年以上呢!近闻:多地因下雨麦穗发霉咧!真是应了母亲说的话:“老天爷让你吃就能吃,不让你吃绝对吃不了,不要羡慕别人,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强求,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
看到麦子成熟,让我想起小时候我们收麦的场景,历历在目!逢年六月初,中小学都要放忙假,老师娃娃回去都要收麦喽!儿时,总记得要提前收拾麦场、镰、架子车、麻袋等忙用品-“农具”。
记得老家以前,每家每户都有“两分场”。它的用途很多,种菜、种粮食,夏忙的时候要把它铺平,用“辘粗”把它碾平,准备碾场、晒麦。
芒种,是我们陕西西部大部分人家要忙碌的时间,儿时的时候没有收割机,要用人工割麦,家庭条件好的人家都会在外请“麦客”进行收割。我们家小时候劳力不多,吃饭的人比较多,父母在忙的时候我们打小也要跟着收庄稼,姐姐们比我们都大,大姐做饭搞后勤工作;二姐小时候干活泼辣、洒脱、速速的、麻利,跟个小伙子似的,记得有一次在“桩背后”地里割麦子时,二姐拿着镰,咔嚓咔嚓的割着,一不小心把腿给划伤了,她仍旧忍着伤痛,继续干着农活!当母亲发现时,她已经从这头割到那头,没有一点像女孩纸一样“娇气”。而我和弟弟比较小,我们就跟着父亲用架子车把“麦捆”往麦场里了拉,因为芒种的天气说下就下,特别是到下午两三点的左右“白雨”很容易来,所以我们父子三人抓紧时间赶往麦场,堆成麦堆子,继续来回从地里拉麦捆。拉完以后到了麦场,我们要做的活可多了,把麦捆铺开,整个两分的麦场,全面铺设,让大中午的太阳☀️好好晒晒,等着麦穗晒干以后,我的父亲就联系村里拖拉机或者手扶司机带着辘粗给我们碾压麦穗!
碾压过程中,那就是大人的活了,要进行翻场。翻场就是把麦秆子翻一遍,让辘粗把另一边也碾压一遍,这样使麦穗里的颗粒全部挤压出来。碾压完以后,我们就开始继续忙碌,把颗粒堆放一遍、麦杆子(也叫麦草)堆放另一遍。这就等风扬场,只要稍微来点风父亲就用木锹往空一扬,等风顺了,父亲就稳稳的扬起来了,母亲用竹扫把清清的扫两把,等着金黄金黄的麦颗颗一粒粒出来堆的越来越大的时候,父亲、母亲脸上露出满面的笑容。这个邻家问:八爸,今年你们一亩地能投多产?父亲说:看能不能投600斤。那个邻家问:八嫂,我看你今年这麦颗颗大。母亲说:没有,就桩背后地里的这点,还差不多。簸箕揽呢、袋子装呢,不管架子车装的再饱,父亲都要把我弟兄两个放在架子车粮袋上拉回去。那时候从场把新粮往回拉,那日子就美的不得了。每年新粮的收成好喽,左邻右舍脸上的笑容满面,农民么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的就是庄稼收成好!
现在回到老家想到场里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曾经农业社那个辘粗、看各家各户场地里还有没有麦草堆,可惜这些都看不到了,连麦场都么有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