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锅巴香(散文)

精品 【东篱】锅巴香(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400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38发表时间:2023-06-12 05:34:40
摘要:锅巴,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焦结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它味美,醇香,可以饱腹,也可做为饭后零食。

舌尖上的享受,不单单只有一些珍馐美馔,还有简单朴素的锅巴。锅巴,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它味美,醇香,可以饱腹,也可做为饭后零食。几十年来,我一直喜爱着它。
  
   一
   锅,是专门烧柴火的锅。几岁时,吃锅巴,不是一片一片地拿着吃,而是妈妈给捏成了小球,直接拿在手中吃。哪怕只有乒乓球大小,也是有安排有计划的,馋了也不可能偷来吃,它肩负着正餐的使命。
   父母出集体工,很多时候都是在对面的山上,山高路远,上山下山要花不少时间,队长便要求中午不回家,自己解决午饭。家里有粮食的,早上会多煮点,带些到山上中午吃。家里少吃的,带几个红薯随便囫囵对付。家里条件非常差的,早上在家里勉强吃一餐,中午休息时便坐得远远的,喝点泉水,抽一支烟了事。不过,常常也有好心人多带些饭,留意有谁没带饭,到中午会分给一些。这是一种朴素而简约的生活状态,大家习以为常。忍耐,成为乡亲们度日的方法。改变?只能从仅有的条件开始。
   我家里的饭,干红薯粒有一半。早些吃过早饭,哥哥照样去学校读书,并带着一小瓷缸子饭中午吃。随即,妈妈将两岁的弟弟交给奶奶。同时,也盛了一小碗饭给弟弟当午餐。四岁多的我则跟着爸妈上山,我们的午餐是妈妈捏的锅巴团,每人一个。锅巴团像个包子,里面放了些腌菜酸豆角之类。反正是“小菜半边粮”,里面尽可能多塞些少油的菜,碗就不需要了。哥哥写完了的作业本纸撕几页,先将锅巴团包好,然后用一块布再次包裹。干活的工具由爸爸全部带着,锄头撮箕镰刀之类,还有挑柴的冲担和索。晚上回家不会空手,会带些柴火。锅巴挂在爸爸的冲担上,随着爸爸走路的节拍左右晃荡。我蜷曲坐在妈妈的背篓里不敢动,怕倒栽下来。我的眼睛时刻留意装有锅巴的布包,生怕它会滑落滚进路边的草丛,生怕我们没午饭吃。山里有泉水,只需带个空水壶,可以轻松一些。中午,肚子没填饱的地方可以用水来填,反正水可以管饱。山泉水比现在市场上卖的矿泉水要清纯干甜。“动口三分力”,喝进去,精神随即而来。
   到了地方,锅巴团,会高高地挂在某个树枝上,爸妈干活,我就在下面守着,同时还看守着其他人的饭。到中午,锅巴不再焦脆,但香味依旧。婶婶伯伯们的饭菜有时候会喂我一口两口。爸妈的锅巴团常常会分一些给没带午饭的人。在山里干活的人,感觉就是个团结大家庭,哪怕都是最简单粗糙的食物,还是相互帮衬着。每每想起这情景,感动之情崇敬之情便瞬间涌出。
   锅巴软软糯糯,很有嚼劲,咬一口在嘴里要倒腾好大一会,那香味在山中散开,引得小鸟在周围叫唤,恨不得来开抢;逗得蚂蚁小虫闻讯慢爬。锅巴里的腌菜一同在嘴里咀嚼,米香味、红薯香味和腌菜香味,在口腔久久弥漫。我就是这样感觉的,那时就喜欢自我逗趣。我一口泉水一口锅巴,很是享受。在山里吃锅巴,我吃得非常慢非常慢,不想让香味很快飘走。为了馋树上吵闹的鸟儿,我故意昂着头,逗他们;我慢吃的原因还有一个,时间吃长点,自己会饿得慢一点。
  
   二
   十多岁时,家里的稻谷交了公粮后,还有些余粮。妈妈合理安排,我家的粮食勉强够吃了,缸里的米很少再掉链子。快没米时,爸爸会挑着稻谷到十里远的地方去打,我和哥哥不再三天两头用碓来舂米。碓,从那个时候起慢慢失业,渐渐遭冷落,再也翻不了身,只得退出舞台。锅里的饭,一家人不仅可以顿顿吃饱,也不再掺一些包谷红薯来充数。终于吃上了日日盼望的纯白米饭。
   锅,还是柴火大铁锅。煮饭了,妈妈将锅里的饭盛到盆子里,再将锅底的一层锅巴专门铲出。然后一声吆喝,外面正在抢占高地玩着游戏的孩子们,一哄而来,先抢着洗手,再来领锅巴,这个一块那个一团,有路过的大人常常也是见者有份,马上分完。
   锅巴不再是正餐,当了临时的零食物,一个个好不惬意。
   孩子们吃着锅巴,围在一块议论着,哪家的锅巴颜色漂亮,比较好吃;哪家的锅巴烧成烟柴头,成了糊锅巴;哪家的锅总是洗不干净,锅巴上像撒了一层薄黑炭……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世界,也喜欢八卦,喜欢评头论足。不过,这些议论只在背后进行,当着大人的面是不敢的,怕挨骂。
   最后排出了名次,我奶奶家的锅巴最香最好吃。有时候爷爷不在家,缸里没水了,我的小脚奶奶便拿出小水桶,叫某个大点的孩子给挑半担水来救急。奶奶的锅巴专门放了一丝丝油,在那缺吃少油的年代,锅巴里有油香味,那可是最高的奖赏待遇了。有油锅巴吃,大点的熊孩子抢着来挑着小水桶,屁颠屁颠的,那叫跑得一个快,心情无比舒畅。
  
   三
   我成家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用铁锅煮饭,锅巴我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常常会捏成几个小团,当饭后的零食。
   十五年前,家里修了新房子,请来城里的电工刘师傅来安装电。六十多岁的刘师傅,缺了好几颗牙,说话不太利落。我煮饭都是多放了些水,尽量让饭软一些,菜也是尽可能煮烂一些。那天,吃罢早饭,电工干活,我拿着先前捏好的锅巴团在电工面前边吃边说话。锅巴真的好吃,我都吃几十年了,从来就吃不厌。嘎嘣嘎嘣的,咀嚼得那叫一个满足,真有味道,锅巴的稻米香充斥了整个屋子。刘师傅看了看我说:“妹子,你离我远点。”我很纳闷,不解地问:“怎么啦?我离你不近啊,少说也有好几米远吧,没碍着你干活。”刘师傅又说:“是你手上的锅巴碍着我了。”啊?!原来刘师傅是想吃锅巴!锅巴在他这个有钱人眼里是好东西?用这种方式讨要?我大意了。我立即明白过来:“锅巴,还有锅巴,我给拿去。”
   我连忙到厨房拿来一团锅巴,递给刘师傅。刘师傅看了看锅巴,抿了一下唇,没接,笑说:“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明知我牙齿没几个了,饭菜都是硬吞进喉的,还如何吃得动这焦锅巴。我就是看你吃的那个香,馋得紧。我是羡慕你,你没看见我连连吞口水吗?”我想笑,但忍住了,说:“师傅您少吃点,吃那软和一点的,应该没事。”他头摇的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不行,米粒掉进空缺的牙齿槽里,会臭在牙孔里,好长时间都出不来,我不想受那份罪。你走远点去吃,别让我闻着香味就行,别把我馋得病了,还要花钱治病。”
   有这么严重吗,太夸张了吧。我只好讪讪地走开,心里不是滋味,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刘师傅。
   中午,再煮饭,我用沥出来的米汤,和着香喷喷的锅巴,专门熬了几碗浓稠的粥。刘师傅一看到锅巴粥,兴奋得像个孩子,嘴都快合不拢。他喜形于色地说:“我家里厨房小,城里也没柴火,从来没用过大铁锅煮饭,一直都是用高压锅。我还是二十年前,到一同学的亲戚家里吃过一次锅巴,也吃过一次锅巴粥,印象非常深,一直还惦记着,老想着那个味道,没有机会重来吃一次。谢谢妹子,真的太谢谢你了。我农村里没亲戚,到农村来的机会特别少,我还以为今生不会再有机会吃到香喷喷的锅巴粥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哈哈,我肯定能多活十年。”
   刘师傅的话随即也多了起来,越说越兴奋,我一家的心情也跟着带动。他说城里就不如农村好,城里吃啥都要买要花钱,捞不到钱的人真不如农村,没收入就无法生存。我说:“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要是像你这样说,大批大批的农村人卷着铺盖行李,吃苦受累到城里租小屋住,农村的大房子空着,是为什么?”他说:“人各有志,他们不懂得生活。我就认为农村好,吃的放心,不用担心菜篮子的安全问题,只要勤快,自家菜园随时有新鲜蔬菜。农村空气清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少噪音少污染,空气中氧气足,特别舒爽。”我说:“农村里,没钱用啊,农产品太不值钱……”农村与城市的话题胡乱扯了几句,最后老公说:“如果以后有机会到我们这一带做事,欢迎刘师傅到家里来。我家别的没有,锅巴粥,管够。”他连连答应,看得出,是真的很高兴。
  
   四
   近些年,我家也一直用电饭锅煮饭,锅巴是很少很少吃得到了。大概是我唠叨时女儿听到。前不久,女儿回家买来一些水果和散装零食,里面就有锅巴。
   社会发展太快,我已跟不上节奏。我不得不佩服现代人的经济头脑,不起眼的锅巴居然可以到市场上流通,还一个一个的独立包装,几个月不受潮不变质。不过,我的嘴也没以往馋,老了,吃东西时,也渐渐学会了一丝丝的“文明”,知道要讲讲“斯文”了,早没了以前只要看到吃的东西就迈不开腿的窘样。
   我撕开锅巴的包装袋,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小小的包装里面有两小片锅巴,一口一片吧。我以前捏的锅巴团,用这样的小包装,一个估计要装十几袋了。如果只算五毛钱一袋,也是好几块钱哦,可以买几斤米了。用这几斤米专门做成锅巴,嗨,我数学成绩不好,算不明白,做梦去吧,哈哈。
   嗯,锅巴还脆还香。细嚼,香味太浓,掩盖了大米的香味,也没有铁锅的味道,这也不是柴火烤成的。我皱了皱眉,不知道有些什么香料在里面,我对某些佐料过敏,嘴刁的我不喜欢这锅巴了。
   我一直喜欢原汁原味,喜欢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朴实无华,同时也喜欢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也许是我有些“贱”的缘故,还是觉得自己在铁锅里煮饭时焖的锅巴好吃。锅巴里只有米饭香、柴火香、铁锅香,悠长耐闻,回味无穷。
   我家里还有柴火锅灶,明天用锅煮饭,趁牙齿还行,专门焖点锅巴,还熬点锅巴粥,重温一下纯真的香味。不少东西是需要重新回味的,在回味中前进、改进。
   有想吃我亲手做的锅巴的吗?需要报名哦,我先做准备,等你来。
   我相信我们家的锅巴口味一定是大众化的,谁都喜欢。
  

共 37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民以食为天,美食不可辜负。美食有珍馐美馔,也有简肴快餐零食,比如锅巴,“我”几十年来一直喜欢着它。小时候,集体出工,“我”蜷曲在妈妈的背篓里,时刻留意包着锅巴的布包,担心布包滚落,午饭就只有喝山泉水的份了。中午开饭时,出工的乡亲犹如一个大家庭,彼此帮衬,大家分享粗糙却可口的食物。“我”嚼着软糯的锅巴,米香味、红薯香味和腌菜香味,在我口中久久弥漫。这午饭的场景,令我顿生感动之情,崇敬之情。十多岁时,生活条件改善,家里人能日日吃上纯白的米饭,锅巴也不再是正餐,成了饭后零食。有意思的时,孩子们一起吃锅巴,开始比较谁家锅巴最好,最后排在头名的是奶奶家的油锅巴,惹得大点的孩子为奶奶家挑着小桶担水,一路欢跑。“我”成家后,还是铁锅煮饭, “我”一如既往喜欢锅巴。十五前,家里建了新房,请城里六十多岁刘师傅来装修水电,“我”吃锅巴,引得他连吞口水,他牙齿不好,只能望着锅巴兴叹,忽觉有点对不住刘师傅。再煮饭,“我”熬了锅巴粥,让刘师傅吃到了惦念的味道,他感慨,虽有大批农民进城,但他特别喜欢住在农村,“我”老公说欢迎,锅巴粥管够。看来,锅巴的吸引力不容小觑。近些年,电饭锅普及,锅巴少见了。女儿买回的零食里有锅巴,吃了总觉得味道不对,不禁又想念铁锅的锅巴了。作者通过对锅巴的描述,间接映射了农村生活的今非昔比,也倾诉了舌尖上永不消逝的淡淡乡愁。感情淳朴真挚,文风清新敦实,请赏读为快。【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6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3-06-12 15:13:34
  南方的锅巴都是大米熬粥留下的吧,我们这里都是玉米和秫米粥,应该味道不如大米的,不过也都喜欢吃,文章层层递进,别有情趣,这碗锅巴我先干了。敬茶!
回复1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2 17:44:21
  玉米锅巴我没吃,应该也很好吃的吧,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祝老师工作顺利1
12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3-06-12 15:15:57
  老师的锅巴香,老师的文章妙。小小锅巴,竟带出这么多故事,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暖暖的亲情和满满的回忆。小时候,妈妈把做好的粥盛出来,如果火大,锅底就会结薄薄的一层锅巴,得用铁铲用力铲下来,吃在嘴里嘎嘣脆。很久没吃过锅巴了。用红花草老师的文章解解馋。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12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2 17:45:10
  谢谢老师,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13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3-06-12 17:00:08
  锅巴是个好东西,我特别喜欢吃,闲着的时候,总弄上两块嚼着。至于原汁原味的锅巴没吃过,红花草有关锅巴的文章,又勾起了我的食欲,爱上了这篇文章。
回复1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2 17:48:03
  买的锅巴也很香很脆,我个人觉得没原汁原味的吃得来劲,如果教教允许,老师可以自己做来试试。谢谢老师的支持个鼓励,祝老师健康每一天1
14 楼        文友:白玄        2023-06-13 14:07:54
  以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吃过锅巴,现在虽然超市有卖,香味也撩人,但味道却没有原汁原味的好吃。文章描写细致,感情饱满,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农村生活。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1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3 14:56:44
  白玄老师好,农村人,锅巴都不陌生,人人都有吃过,现在超市里的锅巴味道确实也不错,但总没原汁原味的来劲。谢谢老师支持和鼓励,祝老师工作顺利1
1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3-06-13 15:50:36
  最喜欢的是锅巴汤,香,浓,开胃。我们工作组下乡检查工作时,哪里烧大锅,哪里有锅巴汤,就到哪里就餐。文章写得好,描叙了舌尖上淡淡的乡愁,情感真挚,生活气息浓郁。拜读学习,问好红花老师!
回复15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3 21:08:35
  吴老师好,谢谢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1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3-06-13 17:53:58
  还来不及品读就已摘精了。祝贺草儿老师!读草儿老师的文有香气绕鼻,同时也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小时候也围着灶台等外婆起锅巴给我吃。一个字,香!遥握问候草儿老师,感谢给我们带来精彩之作!
回复16 楼        文友:红花草        2023-06-13 21:12:09
  谢谢湘莉妹妹支持鼓励。你母亲好些了吗,好好照顾你母亲,没时间不用来的,我们是好姐妹,我知道的,你多保重自己,祝福!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