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丹枫】我们都是追梦人(散文)
时光如梭,弹指一挥间,加入江山文学这个大家庭已经八年有余了。忆起似水流年的日子,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落的无奈,也有失意的彷徨……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品尝着人生酸甜苦辣的滋味。
我是2015年加入江山文学的,其实在这之前,文学梦是存在我心中已久的梦了。犹然记得在上小学三四年级,学习语文这门功课时,开始接触到写作文。当时,局限于知识的缺乏,阅历的浅薄,每逢遇到作文课,自己觉得一切太难了,简直无从下笔。难怪同学们常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不无道理。
为培养我们的写作爱好,增加我们的写作信心,学校的老师也是绞尽脑汁,四处取经。那时,相邻乡镇有位读初三的学生郝正波,他在国字头的大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颇有名气,并且还为自已取了个笔名“三皮”,学校毕恭毕敬地辗转请到他,开始为我们指导作文写作。
当时郝正波为我们上课的场景至今清晰刻在脑海中。每逢他给我们辅导作文课,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们对他都心怀敬意,热情地喊他“郝老师”,他性格温和,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时总能轻松自如。当时,我感觉他知识特别丰富,有条有理,讲起写作技巧来头头是道。
印象最深的是,郝老师认真为我们朗读他的成名作《今夜有雨》:
“妈妈说,今夜有雨,我茫茫然。
有月在云里穿行,匆匆地;我的思想在月中流淌,也是匆匆地,无片刻的宁静和坦然……”
当时,郝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非常优美的世界,笼罩在他头上耀眼的光环,点燃了我们写作的兴趣。课堂上,他告诉我们写作通往成功的秘密,那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到书籍里去钻研去寻找答案,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我心中的文学种子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种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拓宽了视野。对于身处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求学时光的我来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其实想读书却没有多少钱用来买,当时算是一种遗憾,但这并不能浇灭我求知的动力。课余时间,我会到学校办公室前的报纸栏看报纸。回到家里,半导体收音机传来的声音便成了我的最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了初中后,我开始频频给学校自办的文学刊物《尖尖角》发稿,那时印刷技术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当时还要刻钢板,用黑墨和蜡纸之类的进行油印,成刊的质量也十分粗糙。不过,这并没有阻挡我对写作的激情,每逢看到自已的稿件被采用时,心里有种难以名状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后,我的写作开始有了飞速进步,到高中的时候,作文属于分值较高的一项,单独由专门的老师对我们进行指导,那时,主管我们写作的老师名字叫魏君庚,他的知识面更为渊博,常常在写作课上给我们聊《红楼梦》,聊《三国演义》等,有意识地把大语文的定义植入我们内心,他常对我们讲,“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这句话出自大文学家刘勰的《文心雕龙》,由浅入深的写作原理,常常把我们带到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
魏老师还会对我们讲“百川入海,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甘霖温暖人心,让我们心胸变得更宽阔。他利用富有魅力的语言润泽我们的灵魂,我的人生观变得更加积极昂扬。高中时,我蠢蠢欲动,向电台等媒体投稿,当一次次发表并寄予肯定,当自已的作文一次次在课堂上当成范文阅读时,我的心中更加充满自信,对文学的追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和快乐。
只不过在后来,我没能跨过高考那道关,接着便走向了社会,我的学习生活就此戛然而止。起初,各种不适感迎面扑来,我十分难过,此刻,我想到自已的爱好,似乎很近,也似乎很遥远。另外,坚持多年的爱好更不想因为告别校园而放弃。闲暇之余,我想着利用读书或写作打发我的无聊时光,藉以驱赶心中的烦闷和忧虑,同时,更想提高自已的能力。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各种书卷典籍浩如烟海,书籍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期盼着丰富的知识能够为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每逢遇到工作压力和身体倦累时,我时常把心情故事付诸笔端,通过这样的方式,枯燥的打工生活得到一时舒展,精神得到放松。我延续着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爱好,心中升腾着对未来的追求和希冀。
当然,在追梦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多的时候是遇到坎坷和挫折。有次我不知天高地厚,自认为写了首不错的歌词发给一位曾在“中国音乐电视”上得过大奖的歌手,请他过目,期待有个合作的意向或机会。至今记得歌词前半部分是这样写的:
“当初我们怎么那么傻/是不是我们戴着伪装和面纱/明明心中充满对彼此的牵挂/为何咫尺的心却在天涯。
置身远方的天空下/时常想起心仪的女孩梦中的她/多想多想沐浴在明媚的月光下/吻她美丽的脸颊再说说心里话”。
孰料,对方给我泼了一瓢凉水:“你对歌词有研究有造诣吗,起码得了解自己。首先,你应该去大街上看看现在到底流行什么发型!”我一时楞住,开始彻头彻尾反思自己。在今天看来,当时我确实有些幼稚,仅凭着对歌词这种文学形式似懂非懂的理解,显得过于苍白和盲目。可我没有生气,毕竟这不是别人的错,要怪只能怪自己水平不足,当时,满大街流行传唱《2002年的第一场雪》。
后来,我为报纸和电台发去许多稿件,延续着自己的爱好。有一次在浙江玉环电台举办的征文大赛中,我居然得了个优秀奖,名次虽然不是很理想,可我依然满腹欢悦。毕竟,有生以来发表稿件多次,却未曾参加过正儿巴经的比赛,更别说拿奖拿名次了。那时,玉环电台有档收听率很高的节目《我在玉环》,我属于热心听众、老作者了。节目组有个美女主持叫吴月,为我颁奖时,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你面前有个很大的舞台,你要用心闯,未来天地广阔。一席话,如梦方醒,我十分感激她对我的鼓励和厚望。
通过这两次经历,我认真审视自已。“打铁须得自身硬”,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充电,期待让自已的脚步走得更远。我深知,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任何人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仅仅是人生长河中一次插曲而已。“当你成功了,你的故事就是传奇;当你失败了,你的故事就是笑话。”我不断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写作者把丰富的情感融入文字当中,掀起读者的共鸣,让人触摸到作者的心理世界以及发现存在于社会中的美感。当我把认识提升到一个高度后,我发现自已不仅仅为某篇文字得以发表而欣慰,更多的是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和改变。
2015年,邂逅江山文学网,成为我写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江山,我看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里的写作氛围浓厚,很多写作者利用空闲时间写稿子,业余做编辑,学习之风可见一斑,这里的点点滴滴深深感染了我,我决定驻足江山文学网,做个合格的“网民”。
江山文学网高举“正文学”大旗,麾下有数万名写作爱好者,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绽放异彩。有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创造过许多辉煌,有的作品拍摄过影视剧,令人好生羡慕。有的作品成为在校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教辅教材,成为佼佼者。在这样一个浓浓的学习氛围里,我下决心跟他们比学赶超。
在江山,我先后做过系统和另外几个社团的编辑,用心为那些喜欢写作的文友们写编按和跟评。几年的光阴一闪而逝,印象最深的,是江山蓬勃的青春风采,以及拼搏进取的思想潮流。
每个人都是有梦的,我们为梦而相聚,在江山文学网的八年间,我的成绩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通过参加网内网外的各种比赛,我得到的各种奖励达数十次,在这里,除了感恩就是感激。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一句多么振奋人心的话语。生活中,人生只要有梦,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耕耘、播种、灌溉、守护,在前面不远处,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一个阳光明媚、花儿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