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流年】我的“江山”情缘(散文)
2013年,我的qq好友——一个网名叫“月儿常圆”的人介绍了江山文学网给我,说在里面写文章投稿不仅有微薄稿费,还有人会给你指导文章。于是,我就冲着“有人指导”这点,在江山文学网上落地生根,且决定以后就在里面“玩”了。实话说,用了“玩”这个字,实在不礼貌。但事实上,在这之前,对于一个爱写作的人来说,我在网上以文字为“脚印”游玩过的地方实在不少,先后有:中国投稿热线、桃李网、红袖添香网、起点中文网、中国文艺网等。也认识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同时积累了不少写作经验。
那天,我把一篇小说的开头三千字发到江山文学网后,收到“你的文章已被录用”,而且那个章节还有编辑细致的点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终于找到我的文学家园了。之后,我又把一篇不成熟、不得体的散文投了一去,作为“试探”,我收到回复说:你的文章已被退稿,请认真修改再发来。那一刻,我没有失望,反而欣喜起来。这次“投石问路”让我感到满意。我的文学兴趣又一次被激发,便同时在网上创作并更新着三部长篇小说,偶尔也投些小短文。看着编辑老师对我的文章的接纳,对我思想的认可,付出的肯定,我真是开心极了。之后的写作似乎更加得心应手,那段时间,我灵感迸发,心甜如饮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江山文学网签约后,我的文学梦貌似已经实现。签约五年,到2020年,合同到期。而我的《七年之痒》这部小说已经从江山文学网的电子书变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纸质书。另一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成长》作为处女作,也像蝴蝶蜕变一样飞出江山网。
后来,因为工作忙,又要带孩子,我的小说创作停滞了几年。谈起我那些长篇小说,有文友看都没看就大言不惭地叫我丢掉,烧毁——那可是我的心血啊!尽管我知道他们用心是为我好,是希望我不要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但我还是坚持一点:好小说不会过时,思想或许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落灰,但有价值的思想绝对会在历史的尘埃中熠熠生辉。我深深懂得我小说的问题就在于语言不凝练,很多措辞有时代风格,毕竟十年了。这些问题是放了十年后现在来读才发现的。于是,我变得谦虚了些,虚心接受长辈建议,不断阅读,不断写作练笔,同时,也不断修改我的那些长篇。加上六年前加入省作协后,经常收到他们寄来的《边疆文学》等杂志,通过不断学习,写作技能也有所提高。
今年的不久前,我把反复修改后的《七年之痒》这部小说发给曲靖作协副主席朱华胜老师看,请他写序言,我原以为他不会去看,因为他看了一半就说他女儿回来有点忙。叫我能否自己先提意见,他参考修改。我说不。我回复:无论等到什么时候我都等。其实,我等的目的是想看看朱老师对我这部长篇小说究竟持怎样的态度,想得到朱老师对我这部小说的肯定。如果他也否定了这部小说,那我就会放弃其他小说的修改了,也或许会放弃以后对长篇小说的创作。
没想到,前后三四个月,朱老师发信息说他终于读完了,且用心地写了序言《守护暖色》。看了他首发在江山文学网后被曲靖M等媒体刊发的这篇序言以及感受到他的真诚心情,朱老师充分肯定了我的这部作品的价值,我深受鼓舞。读着朱老师的那篇序言,我差点流出感动的泪水。正如在江山文学网感受到的温暖一样,我的心被又一次温暖了。
江山文学网是一个纯文学网站。尽管后来我又在“今日头条”、中国作家网等媒体里写文章,但我还是怀念江山文学网。它里面的小说没有什么“快餐文化”,很多文章是滋养人的灵魂的。我曾经受网站里长篇小说主编“六月竹子”的邀请,在里面当长篇小说编辑(编一章节有一元钱),但因为工作忙没时间,而且编一篇文章需要找错别字和修改病句,堪比当时改初中学生作文那样累人,我就辞了。我深知江山文学网审稿的严肃和认真,那是对作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如今,写作只是我众多爱好中的一个,但写作是最令我很感觉有幸福感、成就感的事。我认为:小说,不过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作者人生态度的表达和情感情绪的宣泄,随灵感流于笔端,无需纠结。没灵感的时候不勉强,有灵感的时候不限制。但终究:写作还是为生活服务,正如文学要为社会服务一样。感谢江山文学网,感谢江山文学网流年社团,感谢朱老师,你们算是我文学创作的“娘家”和我写作事业的引路人。
欢迎克花落户流年。向你学习。
流年是个好地方,愿我们共同在此安放自己的心灵。
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