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箩筐】马儿,驰骋在心底草原(散文)
我总是会想起儿时的那些马儿。
也会经常的想起那时家里养的狗儿、猫儿、羊儿、猪儿们,还有那些家禽鸡鸭鹅,以及门口拴着的牛儿。最喜欢的还是马儿,总在想,家里养一匹马儿,该有多好呀。
生活的富有或是贫穷,都抵不过孩子的一个念头。
那时,我很小,小小的女孩儿,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要一匹马儿。这样的念头,让我着了魔一样,我哭闹着要父亲去帮我寻找一匹马——那马儿是枣红的,与雪白的或者黑色的、棕色的都没关系。马儿属于谁的也没有关系,只要我看见它,只要我远远地看见了它。只要看到一匹马儿,就足够了。只需一匹马,能看见马儿飞驰,马儿吃草,饮水,撒欢……我就会有满满的快乐,这种幸福感充满儿时的小小世界。
当然,那时,也不知什么名马不名马。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名马,什么纯血马,跑得最快;世界阿拉伯马,世界名驹之首;马中的翩翩公子,叫做安达卢西亚马;障碍跳跃马里的名仕,它是汉诺威马……
再就是传说中的赤兔马,父亲给我讲过的故事里,有一匹赤兔马,那赤兔拿父亲的话来说,就是:那马,太带劲儿了,浑身没一根杂毛的,通体都是大红色,据说是汗血宝马呢。故事里讲到赤兔开始是董卓的,为了用来收买吕布就给了吕布。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赏赐给关羽,关羽呢,后来被杀害了,赤兔马思念旧主,竟然,不吃不喝,它绝食而死。每每听到这里,心里一下会缩紧,再有的卢也是三国故事里的好马,是刘备的坐骑,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因为跑得快,还因此救过刘备一命。再有乌骓,听爸爸讲过,乌骓马四蹄都是雪白色,通身是黑色,因而又叫做“踢雪乌骓”,这也是一匹宝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坐骑。
我只是需要一匹马,我不管这马儿是什么马。在我眼里马是完全一样的,在我眼里马儿就是马儿,它活泼,它好动,它飞奔如电,它咴咴叫着,它打着响鼻,它属于草原,它不属于谁的。
还记得母亲要去工作,我就闹着扯着母亲的衣袖,要跟着去。父亲抱着我,哄我说:别闹哈,爸爸带你看你喜欢的马儿去。
听说去看马儿,心儿呀,立刻快乐起来。想想那些马儿,那些在草原上散放着的马儿,它们有的在吃草,有的在草地上打着响鼻;有的随意在走动,有的在和它的伙伴在嬉戏玩耍,还有的在草地上打着滚儿……太好了。
那时母亲在外地工作,一个星期回来一趟,我整日都在想念妈妈。父亲说,只要我听话,不哭闹,说要给我买一匹小红马,就是那种玩具的小红马,我真是高兴极了。抱着小红马,走在村庄里时,我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公主。
我穿上雪白的裙子,想象着能够骑上小红马,有一个高大英俊的王子,为我牵着马。朦胧的记忆里,那牵马的王子,是某个伙伴,或是梦里才有的人。嘻嘻,小小女孩,做着天真烂漫的梦幻,以为自己有了小红马,就可以成为白雪公主了。
母亲总喜欢给我读一读童话,总喜欢讲一讲神话故事。母亲从来不去阻止我的想象,还鼓励我去大胆想象,去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夜晚,只要母亲回到家,总是把我搂在怀里,先是让我讲故事,任由我的想象信马由缰,我就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告诉母亲,我去看马了,爸爸带我去看了草原上的马。
马是什么样呢?母亲问着。
我说:马儿喜欢奔跑,马鬃长长的散垂在脖颈上,像一挂丝纱飘逸,很漂亮。它的四只蹄子跑起来,好像都不落地一样。轻轻盈盈的,而又那么有力量。
你喜欢马什么呢?
我喜欢马看我的样子,它的眼睛很好看,明亮的像一潭湖水。喜欢马奔跑的样子,喜欢马饮水吃草……
然后,母亲给我讲故事,将童话里的马,再有神话里的八骏马,西王母的八骏马。母亲讲起西王母的故事,西王母有的是故事,什么蟠桃,青鸟、九天神女、青丘……都与西王母有关。母亲说那八骏马每一匹都是黑色的,锦缎一样的黑色在阳光下闪着华丽的神光。飞跑的速度很快,真是一道黑色闪电。
马的色彩,竟然会像锦缎,尽然也这般诱人,晃着我想象中的目光。
然而,我呢,我总是骑着一匹小红马儿慢慢睡去,甜蜜蜜的,在梦里见到了我喜欢的马儿,有单匹的,有两三匹的,也有一群群的……
我至今忘不掉的是马儿看我时的眼睛,透明的一种亮,那眼神是令人见了,就再也放不下的。那双眼,湖泊也不是,蓝天也不是。总是感觉,湖泊没有它的清澈、透明,蓝天没有它的纯净、传神。
我之所以那么喜欢一匹马,除了孩子的天真好奇之外,就是幼小心灵里纯净平等的心儿在萌动,在我眼里动物和人处在同等地位,它们也是有情感有意识有它们想表达想要的一种生活的方式。
然而,不是所有人把动物当成同等去对待的。他们对动物呼来喝去,还要用鞭子抽打动物,给它们吃最坏的食物,饮劣质的水。甚至要他们干最沉重的活,或者表演高难度动作。他们再利用动物换取劳动成果,他们不知道动物其实也有想法和感受。
那么在动物眼里,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世界呢,会是什么样子?
深厚的画家弗兰茨•马克的乌托邦,曾解释自己对动物题材的迷恋:“在动物的眼中,自然是什么样子?对艺术家而言,难道还有什么比这个问题更神秘、更有趣吗?一匹马、一头鹰、一只母鹿,或者一条狗,它们是怎么看待世界的?”
是的,还是那句话:动物怎样看待世界呢?
之所以画家取得了绘画的巨大成功,这与他能把自己完全陷入到动物王国中,他的绘画不再涉及人类。他总是那么认为,动物比人类更美丽、更纯洁,更适合作为表达内心感受的载体。在动物的一举一动,在动物的眼神里,绘画出世界的底色,世界的本真。《动物的命运》这一幅作品,是马尔克色彩探索的巅峰之作。整个绘画画面上,充斥着的是绝望,是无奈,是悲悯。一群被困在森林中的动物,而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这画面是破碎的也是扭曲的,灰暗,低沉,丝毫没有轻快明亮的颜色,满满的沉重与严肃。看着令人窒息,令人完全融入其间,跟着画面一同沉浮。
然而,直到看见马克尔的那一匹蓝马,才如梦方醒,思绪慢慢复苏。在这幅画里,马克尔用鲜明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线营造出的是一种宁静,是一种感人的动物世界。画面上大片大片的蓝色勾勒出三匹马,蓝蓝的色彩占据着大幅画面的空间,一匹匹马儿,低着头,合着眼睛,从温暖绚丽的背景里挣脱出来,吸引着人们目光的是,一种安详与温暖。哦,我们从画面上,完全可以感受到,那样的气息,马的轮廊线是曲折委婉的、含蓄的。而马儿的轮廓,恰恰与无规则或是弧形的山丘、森林,飘移的云彩及植物的枝枝叶叶融为一体,无痕的对接。无意间,就会意识到那样的天然与不可分,自然里的一切,都是相互的,原本就该是和谐的,共处的,相容相生的,丝毫没有隔阂的。
是的,大自然里的动物已经学会和平共处,它们知道谁也不可能独霸这世界的。天造万物,万物该是相互友好,相互扶持与相处的,而不是你死我活,争斗到底。
或许,我终于找到我喜欢住进山中的根据,那就是儿时的一匹小马,带领我走入山林间,一次次走进山林,甚至住进山中,与小动物们建立了和平共处的联系。
一只小野兔,一只小狐狸小刺猬小野猪都会走进我的山中小屋。它们不会惧怕我的,也不担心我会伤害到他们,因为它们已成为了我的朋友,我会随意和它们聊聊天,说说话。
一只鸟儿飞来,把我的想象打扰到了,灰色的喜鹊,以为自己是林间的霸主了吗?它在驱赶一只不知名字的鸟儿,它们在天空争战,一直打到地面上来。周围的动物都很惊悚,四散而去。
我很想去劝一劝灰喜鹊,希望它能够友好,这么大的林子,一只灰喜鹊能需要多大的地方,何况鸟儿多了,也是很好的邻居呀,干嘛那么霸道?为什么不能和谐共处?
灰喜鹊听不懂我的语言,它依然发出好战的警告。让过路的鸟儿,不敢落下来,匆匆飞去。只有我的马儿,在飞奔,在林间自由的飞奔,月光下马儿闪着月色的荧光,穿梭在林间,带动着林间的各种生物,都在闪光,散发出勃勃生机。
忽然,想起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里的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看来发现才是最美的,美无处不在,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
我知道,无论我的年龄几何,都不会失去天真,也不会失去幻想的。因为有一匹马儿,始终飞驰在记忆里,脑海里,心底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