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君子不与小人斗(赏析) ——我们生活里的中庸
闲客写下这个文题,缘于日前听闻好友梁志的一番惊诧。
梁志愤懑地说:家兄梁迅,最近“行运”有点背,好端端的一个人,竟遭奇葩谣言污蔑,弄得我到现在还一愣一愣的。
闲客说:愿闻其详。我与梁迅,笃交挚诚,仁兄为人,品高行正,万千难得一遇啊!
梁志道:家兄退休后,因一公司总裁欲聘请他。这位老总,三天两头,软磨硬泡,梁迅才与他达成口头协议:家兄只当挂名顾问,且奉行君子之交,不取公司分文报酬。
在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总裁一直谦诚有加,对梁迅非常尊重,许多重大决策,或事前或事中,都会经常叩询讨教,梁迅也就给了公司不少妥适的建议。
经过半年创新重构,公司开始显发生机,一举扭亏为盈,后来更是顾客盈门。
于是,公司上下都在传颂,企业实现由衰转盛,得益于总裁开明,得益于高人指点。于是,各层各级,大小头目,皆知梁迅胸藏妙策,更有君子风范,与他偶尔相见,都能互致礼敬。
可是,家兄梁迅的“人设”,好像又在一夜之间突然崩塌了。就在公司有了生机不久,一些杂音便不胫而走。
有的说:这个梁顾问,好奇怪啊,贡献那么大,却一钱报酬不拿,他不想图点啥,你能相信吗?
有的在讲:你晓得不晓得?我们那个梁顾问,还在另一家大公司管事,拿年薪五十万!这个情况,我只告诉你一个人,你可不能乱说唷!他还想趁机把我们公司的重大秘密,悄悄地偷到那家公司去换大钱!
还有人在传:什么梁顾问、“热”顾问,他实质就是个伪君子,就是个大骗子!说不定到哪一天,我们整个公司,都要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
此时的梁志,已显得苦不堪言:这些污辱家兄的毒舌垢语,我先是一头雾水,后来肺管都要气炸了!他们这样欺负家兄,也太缺德了,真是天理难容!
闲客问:那梁迅知情吗?他是啥反应?
梁志说:就在前天,我实在忍无可忍,专门找家兄当面询问。我将公司听来的,一五一十,原话禀报。谁知梁迅听后,只是淡淡一笑,对我说了八个字:已有耳闻,他去说吧!于是,又笑眯眯地看他的圣贤书!
梁志一脸茫然问我:闲客老哥,我十分了解并尊崇家兄,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决没有再在哪个单位兼职,更没有拿高薪这事!请您给我指条道,不然我没法咽下这口气!求求您勒!
突然,梁志又兴奋地补充道:还有个重要情况,我差点说忘了。我已经摸清底细了,造谣的源头,是这公司的一个副总。其人因失落不得志,生起了忌恨心,便对梁迅到处散步莫须有的流言蜚语,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那个副总,没啥真本事,但巧舌如簧,擅长无中生有,还一直在总裁面前嘀咕:您这个大忙人,您哪里知道啊,梁顾问见人就说,公司能有今天,一刻也离不开他;他说一没人敢说二。谁知这个总裁也浑,一怒之下,也不问青红皂白,就不再问我家兄了。
闲客问:梁志你学过《中庸》这部经典吗?梁志摇摇头。
闲客说:那今天我就给你讲一点,君子不与小人斗。你若能听进去,就能理解你兄长的君子风度了。
《中庸》里有这么几句话,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用今天的话理解,就是孔夫子说:“君子崇尚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崇尚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与小人,看上去都是人,但君子重情重义,小人唯利自私。小人可以在君子身上揩油,但君子是不与小人斗的。
联系到梁迅当顾问这档事,我俩可作这样的分析:
先看这个总裁。在公司运营十分困难时,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这个总裁还能有点自知之明,不然不会三番五次地去求你兄长为他指点迷津;当公司步入坦途时,这个老总好像又沉浸到了盈利钱哗哗的喜悦之中,不然就不该忽视公司里的舆情逆转,任由流言到处飞,之后他还听信谗言,弃恩人于泥沼而不顾。
可以这么说,这个总裁,在公司困难时,头脑还比较冷静,懂得引进高人睿智,救公司于水火,做了件大好事,此时他,还真有点君子样式;可当公司欣欣向荣时,他又显示出小人唯利是图的本色。
再看那位副总。如果情况真实不虚,我想由于总裁重用梁迅,一度会将这副总边缘化了,他原有的利益,势必减了不少,于是满腹怨恨,进而成了污蔑制造梁迅谣言的“臭水沟”,达到了不可告人的私欲。这个副总,在整个故事中,始终就扮演着一个实足小人的角色。小人毫无忌惮,喜欢走极端把事做绝,只要能赚钱得利,小人可以无底线。
再说你家仁兄梁迅。在整个过程中,我看他就是位重义轻利的正人君子。当别人有求于己时,他再三推辞,说明他是一个谨言慎行之人;总裁求他多次未允,那是在看对方的诚意深浅,同时也在了解公司的运势,梁迅还真有点诸葛孔明“三顾茅庐”方出山的沉稳之貌;他与总裁有言在先,不图公司分毫私利,大有救民于水火的仁爱之相;当满公司飞着流言蜚语时,梁迅却能沉默不语,不为所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深悟君子不与小人斗的智慧,这又更加验证其君子之范啊!梁迅仁兄,真乃中庸高人也!
分析到此,我们便容易懂得,君子为何不与小人斗的道理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周到)而不比(攀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至于这家公司的其他干工,不少人或为一己之私,还在给颠倒黑白者添油加醋,在为流言蜚语者推波助澜。正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劲吹在草,草就跟着倒。
我们当记住孔子的谆谆告诫: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自认为聪明的人,他们自以为是,认识问题总是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又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自认为贤达的人,事情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根本又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饭,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到个中滋味。
听了闲客的这点分享,梁志不无感慨地说:原来家兄是在坚守中庸之道,可真的不容易啊!
闲客附和道:梁迅真君子,他不与小人斗,自有他的大度境界与过人智慧。其实,君子与小人,还有许多落差,闲客说来,愿与贤弟共悟共勉:
君子总在明处,小人常在暗处;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君子多讲道义,小人只论势利;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阳奉阴违;君子追求和谐,小人存心捣乱;君子严责自己,小人暗算他人;君子不记人过,小人交恶与人;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帮结派;君子顾全大局,小人只顾自私;君子顾及脸面,小人不计影响;君子老实做事,小人弄虚作假;君子适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君子襟怀坦荡,小人鼠肚鸡肠……
我们还应知道,就在一个平常人身上,有时会有君子的品质,有时却会有小人的卑劣。或君子,或小人,仅一念之差!当念头浸润在大仁大义时,此人此时,就是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当念头沦陷在自私自利时,此人此时,则又成了个蝇营狗苟的小人。
(癸卯兔年五月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