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岸】适者生存(随笔)
时下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为房地产服务的相关企业也哀嚎一片。关的关、停的停,不停的也奄奄一息。除非科技含量较高的少数企业,还在电视里高歌猛进外,其他企业都好不到那里去。面对现状,难则思变,不能倒在杨梅树下等杨梅吃。要在变中求生存,要在变中求发展。桥北一家占地面积五十来亩的生产企业率先进入改行的探索之路。
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查,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出路,想改行的人很多,说白了就是我改行搞你想改行的行业,你改行搞我想改行的行业。实际是你看看我很滋润,我看看你很赚钱,其实都不好,改行也没那么容易。脱胎换骨有风险,前辈曾经告诫过我企业转型改行慎入陌生行业,平时也看多了不少人急功近利企图一夜暴富,跨行投入巨资进入很有诱惑力的行业,结果颗粒无收。觉得隔行如隔山,还是干接近本行事业,从事砂石料加工。从目前的形势看,国家禁止了江河采砂,海洋采砂也被禁止,建筑业需要的砂石料目前还没有其他材料可以代替,工程建设砂石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采石加工砂石料市场前景看好,至少近几年没问题。
企业的目的就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不是天上掉馅饼,也不是路上拾遗。经济效益来自超前的战略眼光和市场机遇的捕捉,以及对产能的自我利用和市场需求。企业转型改造要先人一步,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我们已经行动了,别人也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已经做大了,等别人开始生产的时候,也许市场已经饱和了,我们已具备再去捕捉其他商机能力。
能够做到先人一步,是企业形成良性循环的基石。单纯的产总觉得还有美中不足,产能还能自行利用这才是锦上添花。转型改行是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自己的产能才是一举两得。为此,在建设砂石料生产线的同时,引进了一家商品混凝土企业自我消化一部分产能,延长企业经济效益产业链。这样一个转型改行企业变成了两个创利项目,何乐而不为呢!
经初步估算投资超过一个亿,这对民营企业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投资项目,对当地政府来说也起到了广开财路增加税收的作用,想必当地政府会大力支持。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基层政府的观念已大不如前,唯利是图,唯私是从大有人在。根本没有人想扶持企业发展经济,整治企业的力度倒是一浪高过一浪。尽管企业转型改造始终诚惶诚恐小心翼翼,所有的构筑物布局都安排在老厂区范围之内,免得人家说你扩建未批。
天下怕事就有事,开工没几天,镇政府派行政执法队来了,他们说:“你们这样兴师动众,怎么没有和我们镇里打招呼?把动土许可证拿出来看看。”
我们不禁疑问:“这动土许可证到底哪里办?”
“我们也不知道,不过你们得先停工,我去问问相关部门。”执法队长说话的语气还是温和的。
“你们执法人员都不知道这动土许可证哪里办,说明企业转型改造在老厂区内不需要动土许可证。动土前我们倒是选好了日子,买了贡品点了香火,告诉了菩萨祈求保佑,你们也要招呼确实是我们疏忽了。”企业负责人轻轻地嘟哝着说。当然,这个执法队长是我们熟悉的,不会那么凶神恶煞。
“叫你停,就得停,你们还是配合一点好。我相信你们的基建手续不可能那么完整。”他笑了笑接着说,“你挖出来的泥土还没遮盖,影响市容市貌,没清运完毕之前不能动工。”
“我们马上外运,假如一下子运不完就用篷布遮盖。”
还好,镇执法没有强制勒令我们停工,施工还在继续。执法队回去向主管副镇长汇报时大概说的也比较婉转。
第二天,主管副镇长又派了土地执法的人员来了,要我们拿出征地平面图和房产证,执法人员认真地进行查看和比对后,打电话给镇政府分管的镇长说:“构筑物建设都在征用范围内,暂时没有什么毛病。”
“你们找不出毛病,他们也找不出毛病,难道民企的转型改造手续比国有企业还完整?”这是主管镇长说的训话,企业的负责人也听到了。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时下流行卡拉OK,你把我卡住,我去拜访拉关系,拉了关系就OK了。相信明天主管副镇长不会再叫你过来找事。”企业负责人笑着对执法人员说,“这是我们的错,马上痛改前非。”
执法队长心领神会,拜访主管副镇长也不会少了他。
桥北企业位于江边,属于临江企业,不仅属地行政部门可以行使管理职权,水陆交通执法也有权管理。我们在沿江场内打桩加固场地,以提高场地的承载力,本来无可厚非。可交通执法的来了,四五个执法人员下来后到处找违法施工,找了一圈现场好像都按部就班,违章违法的事一时半会儿还找不着。
正失望无趣时,一个民工闲着无事拿着焊钳在一个废弃的桩头上触了一下,因没有链接也就没闪光,这无聊时的一个动作被执法人员看到了,三四个人围过去要他出示焊工证。
他说:“我不是电焊工,那有什么焊工证。”
“没有电焊证你拿焊钳干么?你这不是无证操作吗?到车内做谈话笔录。”
“我拿一下焊钳也犯法?”农民工理直气壮地申辩。
“被我们抓了现行还耍赖?”
后来这班人带着那个“焊工”到我们现场办公室做谈话笔录,我们怎么解释都没用,将本不存在的安全隐患无限扩大,说要立案审查。还说前几天也是在你们镇已立案了一个,刑事拘留了。
第二天这几个执法人员又来了。看到我们在施工,那个女队长说:“叫你停工你不停,这要罚款的。”
“你没有叫我们停工啊!再说电焊无证操作也不是你们管的。”企业负责人态度和蔼地申辩着。
“我们执法部门都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把案件移交安监局。”
这家企业在这里也不是一天两天,自然认识不少人,官僚级的人物也认识几个。于是准备打电话给这些执法的头头。那个女队长说:“你们不用打电话,求情也没用,我们罚款是有指标的,我们是执行顶头上司的指示,不是我本人和你们过不去。我们这小县城临江企业就你们几家,不罚你完不成指标谁担责?”
企业负责人哑口无言,心想时下污吏当道,民企生存堪忧。无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违心地接过罚款单,就当花钱买平安吧。之后,我们还是给这个女队长的领导和上级打电话,那几个领导和上级的回话几乎一致,都说这是前局长的女儿,软硬不吃,谁的话也不听。
隔了一天,这个女队长带了一班人又来了,和颜悦色地问:“罚款交了没有?”
“我们正想去交,据说你的单位地址变了,我不知道去哪里。”企业负责人强装笑容以略带讨好的口吻说。
“交财政啊!我在哪里办公你也不知道,说明你们根本就没把我当一回事,罚多了你自然也就知道了。”女队长狡黠地笑着说,“你不要以为我们找不到你们的毛病,照书读的话问题很多,我们还会来的。”
企业负责人气的连恭维的话也不会说了。难怪在中国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也可以对一个大大的企业家发号施令,横眉冷对,更别说我们这些小小的民企了。
当我们被欺压的准备鱼死网破语气据理力争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自然法则——适者生存。枪打出头鸟,别人能忍我们为什么不能忍?是我们的能量比别人大,还是我们的修养没别人好?学会了适应,也就学会了生存。他灵机一动拿出手机咨询被这个女队长罚过的临江企业,问他是怎么摆平这个女队长的。
他说:“摆平这个女队长有两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如果你自己够帅,身体还能力行,那就接近她把她睡了。她离婚多年,女人味不足无人问津,处于性饥渴状态,心理极度扭曲已接近变态,把她睡了什么事迎刃而解,对医治她的心态有好处;第二,如果没办法做到第一,那就买她的安利产品。她一直在推销安利产品,你去买几万安利产品,以后就安利了。”
“那你是第一条摆平她,还是第二条摆平她?”企业负责人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就打破砂锅问到底。
“你不要问的那么具体,反正我已经安利了。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一般人我是不会告诉这样绝密级的捷径的,也只有你我会告诉。”
企业负责人觉得睡她虽然效果最佳,但需要一定的时间,眼前的工作十万火急,还是花钱买平安吧!第二天就去买她的安利产品。
买好安利产品不一会儿她就打电话过来了,她说:“帅哥,不好意思,罚也罚了,批也批了,你还这么客气来捧场真的好感动。”
“害怕,害怕,你不害我,我就不怕;你一害我,我就听话。”企业负责人开玩笑似的接着说,“不过,你的安利产品很好,我们的员工挺喜欢。”
“谢谢抬爱,下次来我给你打折。”语气很亲和。
“好的。下次带你唱歌去如何?”
“帅哥有兴趣,我一定会满腔热情。”心想怎么不早说,真的懂事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