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思】做七月的事,在八月自有答案(随笔)
午餐后和朋友散步一小时,期间聊到工作现状,人情冷暖,社会人文以及当下困顿。
朋友说,她的朋友考研通过,成功上岸。自己原来也有这样的计划却被搁置了,今年想要重新捡起来,争取通过。可学习真的如逆水行舟,太多惰性,要想打败这种惰性,除了需要环境熏染,还适合找个学伴相互监督。
我说,今年已过半,趁着热腾腾的夏天,约吧,我也适合。
这样的诉求,在心里早已困顿多时,状态好的时候静下心来一低头再抬头,能过几个小时,学习进度也是肉眼可见。可遇到想偷懒的时候,好似吃到嘴里的食物,味同嚼蜡,像失眠的深夜,换多少个姿势,数几百只羊也毫无睡意。
这样的好与不好交替出现,持续在大多的白天和夜里,浅浅的收获始终躲不过深深的失落感,让心情也随之波动,不得安宁。
记得先前在心绪不宁时,随手写过的文字:写过《未来终究可期》,那是考完中级3门科目时,其结果是一次性通过了,那里面记载了那个又黑又瘦的夏天;写过《依旧在路上》,那是即将考试的秋天,写到考试的起点是闺女作文里莺歌燕舞的春天,形容自己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都能跃跃欲试的女战士,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去打磨,未来在路上。
总觉得自己是个不会举例子的人,就愿意拿亲身经历的生活琐事来写,信马由缰的写。写到泪流满面、写到抿嘴憨笑、写到百感交集、写到雨天、写到四季轮回。写过的每篇小文从未被框架框住,在文字里面吐露的也是言为心声,想来这就是真实,深以为然。
如果文字赋予我往下走的动力,当下能催促我走向未来的便是通过注册税务师考试。先说说这个注册会计师考试简单规则吧:
首先需要在5年里通过6门专业科目考试,只有通过专业阶段考试后,才能再进行综合阶段的2个科目的综合测试,全部通过才能最终取得资格证书。我目前的情况是已经考了2年才通过了专业阶段的2科,今年是参加专业阶段考试的第3年,报了2科,希望都能通过,这样才能在最后的2年内通过一难一相对简单的最后2科,所以任务是很重,道阻且长。
说完你可能就理解我当下的这个状态了吧:边工作边学习,边专心边散漫,边焦虑边沉静,边迫切边懈怠……
感觉所有的矛盾词、反义词词组都能在这里发挥它们的广义释义。漫长煎熬的过程像是做一道梅菜扣肉饼:揉成形的圆面团裹上梅菜肉馅,再擀平拉成椭圆,赤手伸进烤炉把生饼沾到炉壁上,然后让它在里面烤蒸。烤炉里看不到火苗,却炙手可热,直到到最后,口味鲜美的梅菜扣肉烧饼出炉包装,才是结局。
奈何,这中年岁数的记忆力越发变得不可逆转:健忘、头晕脑胀、脑供血不足、提不起精神、使不出劲儿……身体状态像一团陶泥,尽力即可成形,无所谓便是一滩烂泥巴。茫然无措中,离考试还有1个月时间,心慌乱加心飞扬,不知道能做的还有多少,可以干的还有什么?
多少次踌躇难行,多少回梦到拿证,何不硬着头皮走下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呢!
于是就趁着天气热腾腾,把能做到的都尝试一遍:
背记知识点我不行,做题带记行不?
提起精神我不行,先跑几圈出身大汗行不?
头晕脑胀我不行,多喝两杯咖啡喊醒它行不?
坐着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那就站起来听又或者洗把冷水脸再听行不?
……
我把能想到的方法体验个遍,结果不甚理想但也不是于一无所获,至少2门基础课程听完1遍,2本题完成三分之二,还能想到并在心里告诉自己的是:姑娘!尽管去享受这个过程吧,那也是一种收获!
对呀,7月的生活是真实的,是热辣的,是畅快的,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岂无通达之理,大可放心前去。
姑娘,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七月的事,在八月自有答案。
是以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