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锦绣图(散文)

精品 【东篱】锦绣图(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625.4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9发表时间:2023-07-23 00:00:35
摘要:从巴仁哲里木出发,一路奔向霍林郭勒,途间是在锦绣绿色中穿行,路遇一幅画,我称之为“锦绣图”,这幅图画上,聚集了最美的风景,也收纳了一个精美的故事。

我一直觉得,小草是绿色的锦线,不可计数的锦线,精编细织在一起,就成了草原。大自然用如此精致而深厚的功夫,创造了地貌上的奇观,令人赞叹。去草原欣赏锦绣图,踏进图画里,做一个“画中人”,是我的幸运。
  
   一
   我是以内蒙古的巴仁哲里木作为起点,驾车西行至霍林郭勒市,其间不足二百公里的路程,仿佛一面锦绣图,不必关注某处,心随草绿动,人在锦缎行。我觉得,这样走马观花,不能留下故事,便在高速路一侧的山坡停下了。
   我想在巨幅的山坡画作上留下我躺卧在蓝天和绿色间的影子,哪怕我渺小得只是一个小点儿,一只蚊蚁,我也要不断放大,去发现锦缎秀色里的我。不是太自我,而是织绣在这幅锦绣图上的背景,还有走进锦绣图里遇到的故事,让我愿意沉浸其间,和草原坐一会便于读懂秀色,并带着纯朴的故事回去。
   鲜绿的色调,释放出空灵的美感。这是波澜不惊的近乎静止的海洋,有时草浪随着微风起伏,一波一波地荡漾着。千万不要觉得单调,云朵变化着各种形态,要在海洋般的锦绣上投下剪影,看草原,要比眼光聚焦刺绣作品轻松多了,视野一下子被放大。看刺绣,在乎针脚走势,看草原这幅锦绣,不必顾及细节,完全是把自己投进去的感觉,不必左冲右突,随着草浪颠簸起伏,把欣赏变成醉意绵绵。
   被绿色全覆盖的山丘,就像一幅锦绣,流畅地铺下来,不带一丝的褶皱,绿色在这里,是流淌下来的动感,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我捂住胸口,闭上了眼,感受着绿色瀑布沐浴我的美妙,全身心都是滋润的体验感。大自然总是在沐浴我们,有时候不解这番美意而匆匆错过,此时,我完全被绿色征服,尽管阳光炽热,但我觉得身体万般舒爽,于是,我在软软的绿草中完全放松地躺下,没有星辰,但有满眼的梦,我未睡下,梦却突然袭来。都说没有黑夜,没有冥冥,梦不会来。在这里颠覆了这个说法。曾经做过梦,我插上一对翅膀,飞到大草原,又怕无边的草原没有树枝可以落脚……哦,飞到了,不必树枝擎着我的爪,不必隐于绿荫里,我把自己放倒在绿色的梦中,很想沉沉睡去,一声“嗷嗷”的唤羊女声惊醒了我,莫不是唤醒我?绿草承担得起我的体重?我捋平被压倒的小草,站起来。在草原上,与一位牧羊女相遇,是多么有缘分的一件事,胜过“天苍苍,野茫茫”的粗犷描述,哦,这声吆喝,带着一股柔意,她发现了我们,朋友志骏也帮我捋平小草。
   她从草地站起来,老远就看见裹头下一排皓齿,这是最美的欢迎仪式,笑容藏住了,或许她觉得笑容太浅,不足以表达遇见我们的喜欢。
  
   二
   审美需要一个合适的距离和角度,我还是站在远处,想在记忆里刻下这幅最美的倩影。
   一面绿色的锦绣上,白色和黑白相间的羊,散落其上。草场之广,羊只就像微小的颗粒,分布其上,没有规律地排布着,就像在一张染了绿色的大饼上,洒了芝麻粒,不能有食欲啊,掏出手机,要留下这幅画作,牧羊女伸手向我们招手,靠近一点?是这样的意思?我疾跑到一侧,想把远山也摄入画面,我想给她一个辽远的草场。却突然觉得这样做有些残酷,让她赶着羊,翻山越岭,我只为一幅画?
   想起母亲曾经在“花撑子”上绣过一幅女童牧羊的画,很多年以前了,也是从那时,我对这样的画面的美就有了认可,尽管我老家没有这样的“杰作”,母亲一定是去朝鲜闯荡时遇见过牧羊的画面。
   那些散落的羊只,并不因为我摄影,而举首看镜头,依然低着头自顾吃草。天天重复着一个动作,羊只是否总是吃草?或者羊只也羞赧,或者羊只并不理解我取景,我的确想喊一声“茄子”,我相信这种人类的摄影动作,一定被羊群学会。读懂一群羊,也不易。或者那些羊并非只是为了食草,它们也是在闻香,闻一缕缕原上草的清香,享受生命的多重滋味。尽管低头的动作相同,但目的不同。那些劳动者忙于手头的事务,也是在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吧。理解为默默而为,显然是错误的。广袤的草原,披绿的锦绣,羊群缓缓蠕动,动作相似,秩序井然,仿佛是一场庄严肃穆的仪式,远离喧嚣,身处一隅,是难得的静谧安详。
   我也被青草的味道、羊身的乳味诱惑着,屏息静气,沐浴在大自然神灵般的呵护里,谛听羊群发出的神秘语言,我的心志跟随这些被称作“羊”的善良动物,一同徜徉在自然无边的恩泽中,绿色是表象,深层里得来的是纯净和安宁。羊在每一个日子里,以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谋生,从未改变。它在这个世界,属于卑微的一群,卑微并不低贱。我很卑微,但想活出安详,弃绝低贱,却是很难。草原的草,是为羊而生吧,羊的世界,没有“低贱”一词,只有相互成全。羊以善良赢得一片草原,我以善良可以获得什么?我陷入了思考,不应该是渴求更美好的回报吧。
   我喜欢把自己活成风景,是不是功利性太强?羊是一道风景,这个风景有着别样的内涵。
   路边有一辆观光的车也停下了,也在摄影,把我们都摄进他的镜头。想起卞之琳《断章》的诗句——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诗带来的是婉约的美感。草原上的这一幕,是把我送进了锦绣图里,或许他也把我当作了草原牧者,我有了第二个身份。希望那位摄影人洗一张大幅照片,尽管我们互补相识,但美好让我给别人留下了记忆。所谓的永恒,原来就是这样。
   我出现在别人的镜头里,成为风景的一部分。摄影的人一定回家翻看这个画面。每个人都会成为别人镜头里的风景,只要站在风景里。我相信缘分,因为我无法理清每一次美好到底为什么而来。我享受了多少缘分得来的美好,无法说清,只能是次次得意。
  
   三
   我所理解的,是静态的,可这是一幅动态的画,有“画中音”。互相点头,算是问候。获知,牧羊女是蒙族,且50多岁,不会汉语,我只能以各种手势比划着,和她交流。
   她丈夫腿折,不能牧羊。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霍林郭勒工作,小女儿还在上大学。她成了锦绣图上300多只羊的羊倌,不过手中拿着的不是羊鞭子,而是一部手机。她说,寂寞了,就放一首歌,羊和她成为这首歌的听众。她也比划着说,羊听着音乐,吃草更滋润,大意如此吧。可能有点像我们在美声里吃着美食的感觉,羊欢快吃草,是另一种方式的载歌载舞。她的牧羊生活,就像一首歌,一支舞,她就是一个导演,不必指导羊群的动作,一切都在不言中,我觉得,就是她的一个眼神,羊群也会理解,她放牧一生,和每一代羊都有着心灵的共通,不必纠正羊的动作,只需感知。
   我的想法的确很俗。问她一只羊可以卖多少钱,她伸出一个手指头,我道一千块。她点点头。她用手指头比划,意思是女儿上大学要去掉三分之一。
   她支撑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还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付出力量。就像我在内蒙古朋友谢银庄家喝茶聊天谈起的那样,他就正在培养一个大学生,还有一个高三学生。下一代蒙人,已经享受着国家的福利,每个人也在为国家尽着一份绵薄之力。他们儿女一定会回到草原,未来的牧民生活,是什么样,谁都无法说出一个大概。牛羊,世代都是牧民的生活依赖,唯有这个时代,他们可以靠着牛羊来改变生活,改变孩子的命运。
   黝黑的脸上,闪着微笑的幽光,我想,这不仅仅是她在面对我时应该表现出的礼仪和修养,更是美好生活已经刻在她的脸上,掩饰不住,那么满足,那么从容,又是那么自信。
   盛夏的草原,锦缎般的草场,仿佛会流出绿色的液汁,她从脸上抹下一把汗水。朋友志骏跟我小声说,为什么不撑起一把太阳伞,坐在下面乘凉呢?是啊,不远处有个废旧大巴车的车壳,应该是临时歇息处,甚至从车窗完全可以瞭望这些羊只,我把这番意思示意给她,她笑着说,自己愿和羊接近。接近——她以手示意,把自己和羊连在一起。接近了,才有感情发生,是这样的道理吧。一路上,我们从草场和山丘上都发现时不时有几株黄榆树,树冠如盖,使尽了生长的力气,努力生出一个巨型的树冠,似乎要为那些绿色遮蔽着暴晒的日光,她的不远处也有几株黄榆树,树也是在牧羊?是啊,黄榆树是和牧羊女作伴吧,她不是为了汲取树冠下的一丝阴凉,而是一同沐浴在阳光和蓝天之下。我不知如此理解对不对,但我懂得了,她的牧羊日子并不寂寞。
  
   四
   问她“嘎查”(村落)在哪儿?她伸手指向几百米之外的东南方向。内蒙古的民居,颇有特色,屋脊略拱,四面檐斜,黛瓦红瓦相间,掩映于翠树包裹之中,无论怎样看,都是一幅精致的画,是大写意,是抽象朦胧派,是草原锦绣图里最温暖的一组建筑,有了这些,这幅锦绣图于是就有了灵魂,因为它藏住了蒙民的乡愁。我问她“牧归”是怎样赶走羊这支队伍的。她迅速伸出手臂,不假思索地指向她的嘎查。
   或者是因为我提出这个问题太幼稚,或者是她无法用汉语表达清楚,笑得前仰后合,我让她重复几遍蒙语驱羊的声音,志骏录下,她说“不要录了”,或许她觉得驱羊的蒙语声音,无法和歌谣相比,但我已经把从她口中流出的声调,视为一种优美跌宕的旋律了。“嗷嗷,西西……”后面的蒙语还有五六个音节吧,我始终未记住。她摆摆手要我不要为难。真的是那么理解我,笨嘴笨舌的,她居然不嫌。想起我教学时,却少了这份耐心,我总是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思来解释我的行为,并不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牧羊女,此时站在我面前,她就是一个大师,一个温暖知性而善解人意的大师。
   可能我就像一个外来的入侵者吧,靠近羊群,那些飞虫马上袭来,是飞牤?叫不出虫名,马上看看牧羊女面部遮着一袭白色的轻纱,那袭轻纱在微风里轻飘,比我所见的婚礼上新娘围裹的纱更美,因为轻纱属于劳动者,美,本出生活,我发现了轻纱的真正意义,为劳动者而装饰。
   牧羊女从腰间抽出一袭布巾为我驱虫,也送来一袭清爽的风,风入眼睛,我的眼微微湿润。
   我很想为她的羊摄一张特写照片,可羊只顾低头吃草,根本就不理睬我,转几个角度,还是不行。她理解我的动作,发出一声,那只黑白相间的大个羊只,举首望我,咩咩而叫,抢下这个镜头,也带着隐藏在镜头里的故事,收进我的手机图库。路上反复看这张照片,一个善解人意的中年女人,好像一路相随,可我又不想打扰她牧羊,嘴里念着“再见”。
  
   五
   总是留下遗憾。我忘记问她的名字了,我始终觉得蒙族女人名字的用字翻译成汉语,都是充满温柔感,曾记住了一个歌手叫黛青塔娜,听过她的《寂静的天空》。叫这位牧羊女“塔娜”?塔娜蒙语的意思是月亮,不妥,我是在烈日下看到了她。叫她“多兰”?也似乎不妥,她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善良坚韧和腼腆,这个名字怎么能概括无遗呢。叫她“萨日朗”吧,萨日朗指的是绿绿的草原深处红红的萨日朗花,她就是草原这幅锦绣图里的一朵花,一朵永开不败的花。
   或者应该叫她“木仁”,木仁是江流的意思。昨天我已经从草原归来,我想告诉她一声“我回来了”,怎样传达我的声音呢,她一定惦念着我,因为我们离开她的时候,一直在挥手,我从车窗一直看着她,她消失在那片草原绿中,慢慢收起了这幅锦绣图。叫她“木仁”,我是相信她给我的印象就像一股可以流淌几千里远的江流,缠绵蜿蜒,在我的记忆里缓流洇漶。
   我珍藏了一幅锦绣图,永远值得壁挂,反复品读,不倦欣赏。
  
   2023年7月2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怀才老师的此篇散文写得唯美柔情浪漫,匆匆的一趟草原之旅,却成就了一幅宏阔瑰丽迷人的锦绣图,刻画人物形象鲜活饱满,其绘制技法和审美情调令人叫绝。作者驱车恰好经过茫茫无际的草原,便停车细细品味草原的美。作者干脆躺下,入了草原的怀抱,发现自己被织进锦绣图中,这种体验真是妙不可言。此时,一个中年牧羊女的身影出现在作者和随行朋友的视线里,一同出现的还有那群羊,作者此时想起母亲曾绣的女子牧羊图,和眼前的情景竟是惊人的相似。作者想拍摄这幅画面,尚未选好镜头,自己和草原已被别的游客摄进镜头里。作者由此想到卞之琳《断章》里的句子,那么诗意,那么曼妙,冥冥中的“风景”缘分,让人无比温暖、喜悦。牧羊女因不懂汉语,用手势告知作者,这三百只羊是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生活不易,但她很乐观从容,作者知晓她的牧羊生活,就像一首歌,一支舞,她是导演,她和羊的互动是心有灵犀的,羊很温驯,她很快乐,她用手机驱散寂寞。她培养了两个优秀的孩子,将来回归家乡,定然将草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她本可以找个阴凉处远远地看着羊群即可,但她不愿,她靠近羊群才觉得踏实,放羊久了,她对羊就像对待家人-般,而羊足以抚慰她的风雨沧桑吧。牧羊女用布巾为作者驱虫,用特别的方式指挥羊,让作者拍照,这些都让作者倍感温馨,倍受感动。作者离开草原时,牧羊女挥手再见的姿势融入了这幅锦绣图,作者深情地带回这幅画卷,带回温暖精美的故事,悬于壁,也悬于心,悬于记忆中。该文构思精巧,选材新颖,别具匠心,写草原之旅,一段唯美浪漫的邂逅,草原风景成了诗意的背景,烘托出主人公——牧羊女的勤劳美丽善良柔情从容乐观,作者依托辽远的画面描摹人物形象,很逼真,很感人。文中,景人相衬,人羊相望,人与人相对,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状物、写景、写人纵横交织,浑然天成,巨幅锦绣图铺展开来,让人观景睹物赏人闻声,意趣横生。白描与工笔兼容,静态与动态描写交错,虚实结合,画面感十足,意境唯美动人深邃辽远,启人遐思,令人身临其境。该文辞采飞扬,想象绮丽,妙笔生花,情至韵至。大美之作,盛赞才情,倾力荐读,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了,谨祝夏安愉快!【东篱编辑:罗莲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2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7-23 11:29:53
  炎炎盛夏,茫茫草原,满眼是披绿的锦绣,鲜绿的色调释放出空灵的美感,心随草绿动,人在锦缎行,体验着绿色瀑布的沐浴,享受着内心的纯净和安宁,够美了吧?怀才老师说,不仅要读懂一片秀色,还要带着一个淳朴的故事回去,于是牧羊女和她的羊群以及她为支撑一个家庭和为国家培养一个人才所付出的努力,都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茅盾在《风景谈》里说过:风景“加上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了大自然最单调最起板的一面。“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萨日朗”那黝黑的脸上闪烁的微笑的幽光,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雪胎梅骨拜读学习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3 11:37:14
  谢谢梅骨老师的深刻点评。的确,人在草原上,那种美,更含蓄更深刻。我是喜欢蒙族女人叫萨日朗的,是一朵花,开在草原上,任何花色都逊色了。草原的美,完全可以消化一切不良的情绪,给人的感觉就是惬意,烦恼遁去,不必驱赶。这种感觉,在当下不易获得,也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所以我喜欢多次往返,感受深层的美。遥握,期待佳作,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12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7-23 11:44:56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给人一种惊艳之美。怀才老师以生花的妙笔,独特的审美,为我们描摹了一幅大美的锦绣图。当这幅锦绣图慢慢铺展在我的面前时,我情不自禁沉醉其中。这是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巨幅织锦画卷,锦绣图上绣有绿树掩映下的内蒙古民居,有吃草的羊群,还有一位善良温暖的牧羊女,是一幅充满动感、流淌着温情、唯美而富有诗意的画。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构思绝妙,情景交融,有风景有故事,画面感超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怀才老师与牧羊女交流的画面,非常感人,牧羊女的故事让这幅锦绣图多了深厚的内涵,文章的细节很感人,比如怀才老师躺下站起时,还不忘了把草捋平,可见怀才老师是一个心思细腻又善良的人,令人赞叹!文章的结尾更是高妙,唯美而隽永,让人回味无穷。拜读老师的大美之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3 11:50:16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其实,之前我并未有捋平小草的习惯。那晚,我和老胡在一个房间,她住在巴仁哲里木,开车虽内蒙古的朋友去草原溜达,才知车轮碾过的草原,第二年的草不会和别的草一样成长,于是才有了这个动作,希望不要打扰草原的小草,这种情怀,对我而言是第一次具有。草原的美太多,我读出的可能就是不及万分之一,有待继续挖掘吧。遥握,问候夏祺,期待如菊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13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3-07-23 12:20:20
  怀才老师的美文总能激起我审美的体验,读完本篇,我记起了林徽因的那首《冥思》的小诗:白袍,腰刀,长长的头巾/仰脸向天际望/落日远边/奇异的霞光/远处一串骆驼的归铃……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景,让我多年难忘。角色的转变,感觉还差那么一点点。尽快吧,后台正是少文的时候,汗颜了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3 13:34:43
  还是梅骨老师的文思泉涌,我也记得那个句子,仰脸向天际望,那里正适合这样,满目绿色如锦,不愁前路有多远,只在乎此刻的美妙。怀才在耐心期待梅骨老师的大作,一定惊艳!遥握,问候夏祺!
14 楼        文友:夕泠        2023-07-23 21:26:58
  茫茫的草原,绿意流淌。怀才老师的草原之行,收获了一幅美丽的锦绣图。其中有让人心生爱怜的羊群,有温情善良的牧羊女,还有回忆中母亲绣过的女童牧羊的绣品,景与人相应而生,景与情糅合交融。很佩服怀才老师笔力,有时苍劲,有时柔情。让我们领略了草原的美,领略了草原的生生不息,领略了牧羊女正好落在这幅画中的点精之处,那是让人魂牵梦绕的草原之魂!美,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遥祝怀才老师,您的情怀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的每一笔,看似皆不露心迹,其实处处留着心迹。遥遥祝福怀才老师,夏日安好!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4 07:39:10
  谢谢夕泠老师的美评,谢谢鼓励。走进草原,心情和视野都不同了,所有的情绪,都变成了绿色的,这是我的第一感觉。首先感觉是养眼,即使再怎么挑剔的眼光,都不会说草原不好。所以,人的情绪只能处于柔软状态,我想,在这样的状态下写出的东西,肯定是柔软的。很期待夕泠老师的作品,遥握,问候夏祺,谨祝创作快乐。
15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3-07-23 22:23:08
  仲夏之季,一片绿色的海洋,浩瀚无边的绿,足以让人清宁,让大脑醒来。如果生命有颜色,一定是绿色,如果心可以奔跑,一定是草原。草原的辽阔与雄浑,生机与碧波,足以洗尽人间铅华,回归生命的本质。万千草色丝丝,绿意千里,一泄如瀑,翡翠般的草原,牛羊是草原的魂,是草原奔跑的花朵,是云朵暂时在大地上的憩息。谁能对草原无动于衷?面对茫茫无际的草原,所以有人甘心做一只牛羊,任牧羊女轻轻挥鞭。有人甘心做一只鹰,飞翔在这片天空。有人甘心做一条河流,涓涓流淌在绿波。蒙人,多么有幸的民族,从小生长在这样无羁的天地,得天之蓝,地之阔,草之绿,狼之性,吸收天地最美的精华,养成豪放大气朴实自由之天性,骨子里流淌着奔放的血液,快乐的因子。作者于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从钢筋水泥森林里,来到这满眼都是锦绣的地方,想不做梦都难,想不醉都不行。交出自己,融入草原,那是开启自己的最好方式。听一株草怎么说,看一只羊怎么亲近草,听牧羊女如何轻挽云朵,如何指挥自己浩浩荡荡的羊队牛队?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只有亲临草原。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7-24 07:42:19
  谢谢素心老师精彩留墨。在草原上,我就想到南国的你,如果你来,写出的东西肯定是最充沛的,因为你的视觉最独特,素心老师,有时间有机会就去草原走一趟吧,蓝天白云绿草牛羊,不会辜负我们很期待素心老师的佳作,遥握,问候夏祺,谨祝快乐。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