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孤独的守夜人——土地的声音(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孤独的守夜人——土地的声音(散文)


作者:秋水翁 秀才,1824.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776发表时间:2023-07-25 13:20:45

【文璞】孤独的守夜人——土地的声音(散文)
   冬天,临近黄昏。我独自一个人回到风岭村。犹如多少年我独自外出再回到故乡一样,那个竹林下的老屋,一下子把我拥进了怀里。
   夜里,我躺在婆婆留下的老式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屋里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石头砌成的墙壁,斑斑点点的条石上,隐约能看见錾子留下的痕迹,像岁月的牙印,一条条地诉说着老屋的前世今生。
   窗外也许正下着霜。尽管冬夜很静,然而远远地似乎有一些捉摸不透的声音:起初像鸟儿扑打着翅子,又像老人在相互交谈;有人在匆忙地赶着路,直奔竹林下的老屋来。后来分明听见一片落叶的声响,细弱得像一阵呼吸。也许,有一片经不住寒霜侵扰的竹叶依依不舍地掉落下来。它老了,在寒霜的威逼下,不得不离开高高的竹枝,坠到土地上。生命总是来源于土地,而归于土地,所以那片竹叶找到了归属。人也一样,总跟随着土地而走,没有土地,人就是飘浮的。
  
   二
   许多年前,大概只有十几岁的光景,我穿着一双母亲做的新布鞋,背着一个花纹的蛇皮口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风岭村。从此以后,这一片红土地就被我轻易地抛在了脑后。
   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奔波,把自己隐入车流和人群之中。我踩着人家的脚印向前奔跑。前面人海茫茫,车来车往,拥挤不堪,阻挡了我的视线,于是我常常迷失在别人奔跑的方向里,站在十字街口,像一缕不知所措的风。多年以后,城市里积攒的岁月,把沧桑全部倾倒在我的头发上,然后写满了我的额头——我在人家的城市里渐渐地老去。
   此时,在寒冷的黑夜里,我静静地躺在这片土地中的一张老式木床上,屏住呼吸,从静寂的心底倾听土地里的声音——那些城市里的过往,都被寒霜里细微的声音带走了,带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也许,我会像这张木床一样,最终腐烂在这片土地上,然后变成木屑,变成灰。如此正好,我的一切便融在了土地里,生命就此安然而踏实。
   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春天的时候,那些蓬松的红泥土,冒出一阵阵雾气,整个山村都被泥土清新的味道笼罩;夏天的时候,红土地上一片葱绿,千万种虫子白天黑夜绕着村子鸣叫;秋天来临,田野山坡一片金黄,人们在欢歌笑语里谈论着一年的收成;即使到了冬天,像这样的冷夜,它也没有失去生命力,它把万物紧紧地包裹在土地的深处,用厚实的怀抱温暖着风岭村里的一切生命,凭任地面上寒风吹雪。
   野草,是土地的孩子,在风岭村里每一条通往田地的小路上生根发芽,然后蔓延,铺满小路,任由牛羊踩踏,或者被农人铲除。它们总是任性地活着,直到在秋风中变黄,枯萎凋零,可它们从来不死,春天,又继续着生命的往还。
   几条狗冲出村子,径直地跑向田野,它们在麦田和油菜地里撒欢。风儿吹动它们背上的皮毛,翻滚着绒毛浪花,它们像竞逐者一样,尾巴翘得老高,仿佛以此宣告,它们也是土地的主人。
   爷爷和父亲每天扛着锄头,从晨光中走向田野,他们的脚踩进红土地里,留下深深的足印。然后把希望和汗水一粒一粒地种在泥土里。夕阳西下,他们披着晚霞回到竹林下的老屋,抖落衣衫上的土沫,如同抖落夕阳,整个老屋出现一片温煦的光芒……
   今夜,我守着风岭村的夜,看它渐渐地深沉下去,内心一直涌动着情感的波浪。有一丝微白的光从木格窗子透进来,轻飘飘地像一层白雾——也许是某一片霜被风吹了进来,似乎有一阵寒气,或者是风带进来一丝月光,有一种朦胧的感觉。四周开始变得越发静寂,除了那些微弱的声响,我仿佛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时而缓慢,时而急促。那声音仿佛从土地深处迸发出来,低沉喑哑,像呐喊,又似乎是无奈的叹息。
   它的呐喊声已经有些沙哑了。
   也许,它已经老得不行了,就像黄昏时,我在村口遇见的老单身汉王四。
  
   三
   现在的风岭村萧条得有些瘆人。
   我走进村口的时候,除了遇见一条孤独的老狗,它低着头,佝偻着背,夹着尾巴,看也不看我一眼,就悄悄地消失在村口一片橘子树林里去了。
   王四呆呆地坐在一棵落光了叶子的苦楝树下。冬天的黄昏,太阳下山特别地早,只留下一抹淡淡的残光,从光秃秃的树丫上投射下来,照在王四瘦小的身体上。
   他用呆滞的眼光乜了我一眼,似曾相识,却又恍惚迷惑。我走上前去,死死地望着他好一阵,那张瘦削的脸上全是皱纹,面皮黑黄,就像灶房上挂着的老腊肉一般;眼睛眯成了一条窄窄的缝隙,眼屎堆在眼角,看上去,像是刚从土地里爬出来似的。他被我看得似乎有些惊慌,缓缓地低下了头,却似乎又在记忆里搜寻,但总也叫不出我的名字。
   “大爷,我是勇娃儿!当年与你一起守夜的那个勇娃儿,你还记得到我不?”我抬高了声调对他说。
   “哦,你回来啦。”他抬起头来,再次看了我一眼,摇了摇头。但还是打声招呼,那声音仿佛从地里冒出来一样低沉。
   “我老了,现在住敬老院,今天回来看看我的‘生基’(人死前给自己修的坟)修好没有。”他兀自介绍着自己,然后又低下头去,再不说一句话。
   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也许一个真正的乡下人,在垂暮的年纪里,除了能惦记着死后的那一堆土坟,什么希望也不会留下来。
   现在的风岭村,人越来越少,而山坡上的坟,却越来越多。有些坟已经长满了山草,有些坟却刚刚立起墓碑。那些长满野草的红土地,现在也许只会埋人——过去的人,未来的人。我在惊悚中蓦然明白一个道理:红土地之所以如此坚实肥沃,那是一代代凤岭人的骨肉支撑和滋养的。
   红土地里,现在很少能听见耕种的声音,朝夕之间,也看不到劳作的人影。只有风吹过去,满山野草会发出阵阵“沙沙”的声响,似乎在为风岭村消失的历史叹息。
   我突然想,如果我老了,也会在这片红土地里刨一个与我身子大小差不多的坑,然后静静地躺下去。我并不像王四那样,需要把自己的坟修得有模有样,我的体面从我离开风岭村那天起,就已经丢掉了。我不需要盖什么泥土,更不需要墓碑,蚂蚁和虫豸会把我的身体埋葬;也许,几只老狗把我的骨头叼起,抛来抛去。那样的话,我会继续走遍风岭村里的田野山洼。野草很快会填满埋葬我的那个坑,我最后的血肉,也成为红土地的祭品,贡献给这片红土地。它们一定会记住我的名字。
  
   四
   在红土地上,女人是男人的梦,让男人活得有奔头。
   我想,许多年以后,等谷子老了,她同样会回到这里来,然后把自己也埋进这片红土里。
   我已经记不得谷子家的老屋了,那片竹林下,只剩下一片残存的砖瓦——我曾经去那里看过,残垣里什么也没有,只有红土和蒿草。我走近时,蒿草忽然摇摆起来,一只野鸡扑扑地飞了出去,落在不远一丛竹林深处,留下“嘎-嘎”的两声啼叫。
   谷子有长长的马尾辫子,像熟透了的谷穗摇摆,白里透红的脸蛋总是那样鲜亮和诱人。她的花格的衣服里包裹着高高突起的胸脯,在每一次抖动后,总是像幽灵一样落在我青春的梦里,纠缠我彻夜不眠。一场一场的梦,把我从青春骗到了中年,然后奔向老年。也许我最终会把梦也带进土地里,和砂粒混合在一起——就像父亲说的一样,每一粒泥土,就是一个梦。我的梦需要自己去完成或者消灭掉,人死了梦就没有了。这让我对死居然有一种欣喜的渴望!
   我坚信,谷子的梦不会留在这片土地里。她离开这片红土地的时候,没有向任何人告别,也没有向我说一声再见。她走得很彻底,连梦都带走了,带给了别的人。人,也许就是被一场一场的梦给折腾死的。谷子终会死在人家的梦里,远离这一片红土地。也许,我会比谷子死得更早。那时候她即使回到这片土地里,也找不到我的坟。她从埋葬我身体的泥土上踩过,我能听见她的脚步声就满足了。那时候,也许我的生命和野草一样被唤醒。当我醒来的时候,看见的并不是谷子,而是另外的一个女人。
   是这个女人说要陪伴着我走完余生,所以,我把自己后来的梦交给了她,被她全部带走了。
  
   五
   现在,我就睡在这一片长满野草的红土地的一间老屋里,守着昏暗的灯光。
   我想把所有的梦全留在这片土地上,并倾听土地的喃喃自语。在这样的一个冬季,一夜的寒霜会把野草全部冻死,埋葬在泥土里的骨头开始变得更加坚硬和冰冷,但我却毫无寒意。
   我躺着,躺在红土地的肌肤上。倾听土地里发出的一声叹息:像一个忘记摘掉的橘子,最终掉落下来的声音;像两个老去的人,从土地里爬出来,重新絮絮叨叨地诉说风岭村的过往旧事。那些细弱的声音,连同寒霜一起被风吹进我的梦里。
   清晨,阳光初露,我从容地扛着一把锄头,背起一个背篓,从竹林下的老屋走向风岭村的田野……
  
   2023年7月8日夜于金堂(原创首发)
  

共 34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充满深情与哲思的散文。文章以“我”在冬天黑夜老屋守夜的体验,在黑暗中展开与土地,与灵魂的对话,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寻找并回归生命的本质和真相。在作者眼中,土地历经沧桑,见证了生活的全部,包括乡情、亲情、爱情。土生万物,宏大背景下土地的象征意义,隐喻土地给人以支撑和滋养,其包容宽厚,默默接纳,无论悲欢离合,还是生老病死,都表现出生命既有天真温情的一面,也有残酷老去的一面,万物的生死盛衰自有其规律,应正确认识,并像土地一样坦然接纳。文章表现死亡临近的凄凉与开篇着力刻画的风岭村的安宁之感构成巨大反差,形成情感的张力。以不同生命阶段,不同生命形态的最终归宿串联起文章的主线,使文章叙述脉络清晰,层层深入,哲理深厚。文章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感受,多角度描写乡村夜晚的景象,渲染回忆与现实中农村的安宁氛围,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乡村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语言具有诗化风格,选取典型景物和人物,描绘出故乡风岭村特有的韵味,写出了“我”独特而细腻的主观感受,表现了我对农村和土地的眷念。通过对死亡命题的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及土地意义的深度思考。文章后半段虚实结合,颇具意识流写作特点,开放式的结尾,表达对土地的热爱,对生命的希冀和展望。一篇蕴含深刻而表达优美的散文,堪称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725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3-07-25 13:36:56
  欣赏秋水老师的散文佳作。独特的风格和意境,表达土地与生命的厚重主题,坚守心灵的故乡,开垦文学的田地,诗意的写作,空灵禅意,蕴含庄老的通透豁达。非常感谢秋水老师支持文璞,欢迎常驻文璞!期待您的新作!
2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3-07-25 15:17:11
  老屋、老床、老人、老事,沧桑的红土地,沧桑的文字,一种厚重的依恋呈现眼前,从容面对老去,从容面对生活,一篇令人感动的文字。
3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3-07-25 15:19:29
  欣赏秋水翁老师的精美散文。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思想深邃,意境幽美,取材独特,哲理深刻,扣人心弦,老师以敏锐、真实、厚重、令人钦羡的笔触反映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豁达和敬畏,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恋。整篇笔调深沉、凝重,既有文学的美,又有哲理的深,守夜人孤独而不寂寞,写尽一个游子对生我养我的土地的无限眷恋和笃定坚守,回归生命的本源,传承父辈骨子里的纯朴和坚韧。老师文学底蕴深厚,读罢受益匪浅,启迪颇深。感谢老师支持文璞,期待您的更多佳作。问候夏安。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4 楼        文友:静净        2023-07-25 21:43:40
  大地母亲,包容滋养万物,而万物的生死兴衰更替都遵循着规律,接受残酷的老去,就像接受新生命一样从容。一篇富含哲理的散文,令人思考,欣赏点赞!
5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3-07-25 22:06:48
  语言凝练,思想凝重
6 楼        文友:海宁        2023-07-25 23:14:16
  浓浓的乡情,充满泥土的味道。语言厚重、深刻、凝练,意识流般的写法让文字拥有一种别样的美感。那份乡恋和乡愁让人思考、回味。佳作拜读,好文章!
7 楼        文友:月亮之巅        2023-07-26 07:17:12
  很有冲击力的一篇散文,从视觉到意境,从感观到理性思维,引人深思。魂归故里,落叶归根生命的历程,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和作者一起聆听孤独的土地的声音。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和作者文笔的精彩,都令人惊艳。喜欢这样的文字,为作者点赞,并收藏学习!
8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3-07-26 09:19:08
  一篇多么深情的散文,从对土地的感悟里,渗透着人和万事万物,包括爱情,包括土地在内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长,一切都曾美好,一切都会不堪,一切都会消逝。本文语言极美,句句是诗,令人回味无穷。学习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