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璞】军魂永驻,兵情激扬(随笔) ————再阅老战友陈谦益回忆录《我是一个兵》感怀(评论)
六十年前同在步兵84师履职的老战友陈谦益,十年前写了一部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的回忆录《我是一个兵》(以下简称《兵》),我拜读后,即颇有兴致地写了篇感怀心得《铁骨柔情铸兵魂》,收入我的《夕阳漫笔》文集之中。当时就感到《兵》有生气、富特色、蕴趣味,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质量上乘的传记文学。
《兵》串联“小事”伸张大气,通过“平凡”彰显不凡,兵虽无”奇迹”,却光彩照人。我将其特色概括为三点:
一有可读性。《兵》自豪地向你诉说,何为人民子弟的兵?那是有其魂魄与精神的,那就是铮铮的铁骨、柔柔的情怀,所经历的一个个故事,虽不惊心动魄、感天动地,但却无不显现出兵——主人公既无比刚强、坚韧不拔,又温柔脉脉、情感丰富,真是个事业能担当、任务能胜任、家事能负责、敢作敢为的性情中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承受压力与困境,头脑清醒,审慎处事,化险为夷,有所作为。《兵》,这是一部具有哲理性、人情味的人生回顾、足迹检点之书。
二富趣味性。《兵》饶有兴致地向你倾吐,何谓人生百味、酸甜苦辣、艰难曲折?那是命运所施、机缘巧合,但兵者无畏,绝不任凭命运摆布、随波逐流。越过险境,走上坦途,是需要抗争的。无论风险多大,难度多深,都要以不屈的精神、机敏的智慧去迎接去化解,回避与退缩是没有出路的。这在《兵》中可以说随处可见,时有感悟。《兵》的主人公,十分可贵之处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下,都具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决胜的意志。乐观就是力量,意志决定成败。从《兵》的字里行间,从一个个有趣的事件中,无不体现着乐观与意志的力量。这是一部内涵深邃、故事有趣、情节生动的人生历程、风貌展示之书。
三具独特性。《兵》向人们演奏气势恢宏、生动悦耳、情感丰富的和谐家庭的奏鸣曲,它将家庭成员、至爱亲朋的浓浓情意融为一体、化为一炉,紧紧围绕着《兵》表达心声、
倾吐心愿,为《兵》而歌,为《兵》而颂,为《兵》自豪,为《兵》骄傲。从序言开始直到《兵》的尾声,真真切切地演奏了《兵》的交响,是那样的动听和谐,那样的感人至深。愚以为,由儿女们为父辈的传记作序,也许是空前绝唱。在此,不难看出《兵》之所以成功,那是其有卓越优秀的亲人为后盾、作衬托的,这就是家庭的魅力。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瞧这陈家,岂止是“和”,那是“能”!堪称家人能,万事成啊!
十年后的今天,再阅《兵》,油然感到还有许多话要说,尤其需要补充的是,想把《兵》的独特性说得更清晰更丰满些,那就是节录三篇分别由大女儿、大女婿、小女儿写的精彩序言,让你欣赏,开开眼界:
大女儿陈奕青的《妙手雄心真汉子,铁血虎胆大丈夫》:我爸爸“他3岁就会帮母亲缝扣子补贴家用;4岁就能独自乘轮渡海寻亲;10岁会操作电影放映机;13岁凭无线电技术挣到每月70多元令人咋舌的高薪;15岁在特大洪水中抢险救灾、扶贫济困,初露大将锋芒;17岁一参军就成了各路领导明争暗抢的“香饽饽”,承蒙防化侦察连、警卫连竞相抬爱,还当上了赵衍庆师长的贴身保镖;19岁已当上了班长,投弹相当于普通士兵3倍的距离,威力堪比迫击炮,冲锋枪愣是能立姿无依托点射且连中目标;20岁当上正排级干部;22岁以百发百中的射击绝技在军事大比武中独占鳌头;26岁委以重任,培训28军连级以上干部,师长也是他的学生;33岁已与死神擦肩而过十余回仍然谈笑风生气冲牛斗;42岁转业地方,为故乡政府在京师寸土寸金之地建起一座至今闻名遐迩的“桥头堡”;50岁赴港工作,业余时间转型成为广受同僚追捧的“私房理发师”;67岁任凭双膝骨刺剧痛还能爬完九华爬黄山……如果他不是我爸,那他绝对是个“人间能得几回闻”的至尊传奇。”父亲的经历,在女儿笔下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成为不无骄傲的传奇,读来感人至深。
大女婿张恩溪的《武韵何铿锵,忠心意境长》:岳父大人的回忆“幼年的辛酸艰难、童年的率性机敏、从军后的艺高胆大……如烟往事中展现出的,是一幅幅生龙活虎的图画。现在终于有一条历史的长绳把这些珠玉般的事件穿起来,读之令人手不释卷,让我愈加钦敬军人的铮铮铁骨和铁血风采。”“有时突发奇想,如果当年中苏开战,岳父必将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尽展才华,气吞万里如虎,一如西汉名将陈汤所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是怎样雄姿英发、威风凛凛的大将风范啊!”这字字珠玑的赞叹,接续与呼应爱妻之述,将《兵》的主人公光辉形象、磅礴气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小女儿陈祎杰的《父女情深》:“‘谦受益,满招损’,爸爸的名字应该是来源于这句话吧?在女儿眼里他不只是个谦谦君子,更是个侠骨柔肠的汉子,有着指挥千军万马的气魄,更有着呵护妻女的柔情。”“我小的时候爸爸总说我这闺女不得了,以后是要当总理的!总理没当上,但从小爸爸给我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一生都充满自信和能量,在任何时候决不向困难低头,绝不被失败打倒。品格是传家宝,我和孩子们都要把老爸的优秀品格代代传下去!”
从“序言”中摘取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这是晚辈由衷崇敬的肺腑之言、刻骨铭心的话语,可谓与《兵》珠联璧合、相辅相成、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兵》深深的内涵、高尚的情操、可贵的精神。这独特的“序”,亦可喜地彰显了陈家人之能,后生可畏,万事必成!
嗷!在此不能略去《兵》封面上的一段话,那才是《兵》的旨意:“人生就该无怨无悔,就该有始有终,部队把我带进军营,给了我自信,给了我自强,而走的时候,我也带走了豪迈,带走了激情。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我始终用一颗坚强的军人之心去面对一切困难,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热血中,我都是时刻拥有着军魂的兵。”
军魂永驻,兵情激扬。我所熟悉的陈谦益老战友也已年届八旬了,他有贤妻良母涂抗美,他有优秀女儿女婿及孙辈,可谓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在乐度晚年时,还留下了图文并茂、情真意切的《兵》,可随时翻阅,激励人生,勉励后昆梦想成真。我将封面之语概括为八句话,作为结语:
军营造就自信自强,
人生倍增气势豪壮;
坦然面对角色转换,
军魂永驻激情满腔;
无惧艰难路途坎坷,
拼搏前行拥抱希望;
始终如一无怨无悔,
尽心竭力创造辉煌!
(2023年7月25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7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