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忠恕待人,离道不远(赏析) ——我们生活里的中庸
日前老友相邀,要到一家酒店小聚。有位讲究饮食的老哥,不很情愿地说:“还是到我家里聚聚吧,这样吃得可以放心些。”
可请客的老友,马上笑道:“我在这家酒店吃过好多次了。我考察过这酒店,他们在乡下租用了三十亩良田,专门建立了食材生产加工基地。人家用的食材,大部分都是自产自给,货真价实,非常安全。”
当我们来到这家酒店门前,LED屏上滚动的正楷字幕,显得特别的吸人眼球:如食客需要,本店老板、大厨及其家人,可随时点派陪吃,店家所吃费用,一律上限扣减!
在品尝美馔佳肴的同时,我们几位老友,对这家店主的匠心独运,对酒店的洁净环境、贴心服务,一直盛赞不已。透过食客如云的热闹场景,我们对这家酒店的“客少须订小份,剩菜一律打包”的家人化经营模式,更是赞不绝口……
在此酒店小聚,又让我想起了《中庸》里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了忠恕二字,那他离中庸之道,也就不远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尽己之心是为“忠”,推己及人是为“恕”。忠,是个形声字,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中心不二,心意集中,心无旁骛;“如心”为恕,恕是仁爱宽容,恕是尊重谅解。
中国的老祖宗,真的太神奇了!六千年了,所造的每一个汉字,那都是世界上最具哲理的智慧符号,还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信息!
儒家的忠道强调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诚干净,不存私心;儒家的恕道强调的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忠恕之道,是人们和谐相处的金科玉律,是我们和平共生的通行法典。
看看这家酒店,生意如此红火,不正是忠恕之道的现实样本么?视客为亲,宾至如归;守望相助,忠于职守;以己之心,推己及人。我在遐想,若孔子、子思爷孙俩,亦能再世知晓,也一定会光临此家酒店的。
奉行忠恕之道的人,必定首先反观了解自我。他们会问自己尽忠职守的长项是什么?本领有多大?然后再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那么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就能成功大半了。
奉行忠恕之道的人,还能全心全意地了解他人。他们深知自己的新老客户在需要什么,他们深知自己的服务对象在急盼什么,然后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最好。
官员、教师、医生、商人等各行从业者,大凡能守忠恕之道的,大凡有良心良知良能的,他们做人做事,都会有一个最高原则,那就是:忠于职守,少一些锦上添花;利他利己,多一些雪中送炭。
可在当下,能够深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人,好像并非多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几乎成了今天人们做人做事难以逾越的两堵高墙。
那些屡遭苦难磨难、阅历丰满的人,对他人的理解,都会比较全面深刻;而那些生活条件优渥,或娇生惯养,或少年得志,或总是一帆风顺的人,对他人的了解,反而不多不深,他们待人,有时冷漠傲慢,有时说话伤人,还不以为然。这都是自私自利,障碍了自己本善的心智与双眼。
那些贪腐三十亿的足协硕鼠高官,那些借遍银行亏债上万亿的房地产商,那些习惯骄奢淫逸且握有公权的贪婪者,说到底,都是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恕不信、不廉不耻的缺德之徒也!
一位有良知的作家说得好:我历来著文,写每一个字,都象是给自己孩子看的,必须为读者留下光明美好的作品。我想这位作家,一定没有忘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吧。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在从事电视、网络、纸质等各级各类媒体人,应终身记取孔夫子的这句话。我们在生产制作精神产品时,应当有“自己的儿女能不能看?”的灵魂拷问,也当有一颗“慈母”的善良之心。总不能老是孩子一来,父母立刻调换正在看的频道吧;总不能老是孩子一来,父母快速关掉正在看的网络吧;总不能老是孩子一来,父母马上合起正在看的书籍吧!
从事生产经营食品的人,更要牢记“民以食为天”的老祖宗教诲,千万不能不知道“食”字,是怎么写出来的。“食”者,人有良心可为也。换句话说,有良心的人,才能做食品。
为啥现在有不少城里人,一有空就喜欢下乡探亲,每次还从老家携带一大袋原生态蔬菜瓜果回城?他们深知城里的那些菜店里卖的,多是化肥农药以及各种奇奇怪怪激素“泡”大的,生产者自己是肯定不会吃的。虽样样光鲜亮丽好看,实质深藏数毒攻心。科技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就会被它刺着。
良心已经泯灭了的人,是绝对不可以再干食品行当的。若为了自己快速挣大钱,还在做有毒食品去坑害他人,那将来真的是要下地狱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一定要相信,总会有人能够管得着那些丧尽天良行为的!
如果良心未泯者,一定要从事食品生产制作,那就请他学学本文开头所说的那位酒店老板的经营理念,常持忠恕之心,永合经营正道。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是因为感恩,所以在奉献中自然兴盛;恕是因为深爱,所以在宽容中赢得尊重。忠恕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本来就在人们的心中,我们相信多少,便能开发多少;中庸善道,一直没有远离人们,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中,只需回归,无需外求。谁拥有了忠恕之道,谁便可以幸福一生。
(癸卯兔年六月十一)
奉行忠恕之道的人,还能全心全意地了解他人。他们深知自己的新老客户在需要什么,他们深知自己的服务对象在急盼什么,然后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