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亭】景物变化 人生起伏(随笔) ——《岳阳楼记》精段赏读
《岳阳楼记》可算是家喻户晓,老少喜欢,人人欣赏的好文,有的人靠背诵得这篇文章,免去了去观楼时的门票。一篇文章给你带来好运气,这也是很有趣的收获。《岳阳楼记》为何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关键是作者创新了写法。范仲淹避开前人的旧话,另辟蹊径写出的妙文。《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1046)。作者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的改革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被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全文将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将景物作对比,通过写岳阳楼的晴雨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然而一般的读者阅读时只是欣赏文章的景物描写,赞扬作者“先忧后乐”的精神,而加以背诵,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文章中的好些段落,字句都与我们自己的人生息息相关,还把每个人的的命运,都融入其中。因此我们在阅读《岳阳楼记》时,要把这些有关自己人生的段落读懂,读透,让你的人生顺利通达,懂得完美的人生。下边我们仅仅列举出五句话,稍加点拨,便可自悟理解。
第一,关于情感。
原文: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读:常言说:“酒肉朋友多,知己可难求,”好的朋友,经得住岁月考验的真心朋友才是最可贵的,人在走下坡路时,帮助你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范仲淹被贬,他的好友朋友滕子京到了巴陵郡做太守,计划重新修建岳阳楼,要把历代的诗词歌赋刻在上面,并再三托付朋友范仲淹,要他给这项工程写一篇文章来记录。
当时这两个好朋友相距千里,范仲淹在邓州,滕子京在巴陵,两个人时刻惦念,常有书信来往。滕子京做事不忘范仲淹,范仲淹对朋友的请求,也是“来者不拒”。尽心竭力的写好这篇文章。还有朋友尹洙,被贬筠州后,病痛交加,范仲淹也就把他接到身边,精心照顾。
人活着,真的不要抱怨没有朋友。当你用心去珍惜感情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走进你的生活,也会在关键时候,拉你一把。“爱人者,人恒爱之”,努力去爱一个人,帮助一个人,距离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麻烦也不怕。所有的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的身上。
第二,关于无常。
原文: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解读:岳阳楼,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对于普通人来说,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是风景,对于范仲淹来说,看到的是“变化”。
范仲淹从小就失去父亲,母亲改嫁给淄州的朱文翰。期间,范仲淹的名字,变成了朱说。虽然家庭穷困、多难,但范仲淹仍旧努力读书。他喝着隔夜的稀饭,看着书本,丝毫不觉得滋味有多苦。有同学送给他美食,他拒绝了:“若是我吃了美食,就喝不下隔夜稀饭了。”二十几岁,就中了进士,然后入朝为官。即便他工作出色,却因为反对章献太后在会庆殿祝寿;批评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庆历新政失败等,多次被贬。当然,每一次被贬,他都没有怨气,而是持续建功立业,因而总能凭借业绩,再次崛起。比方说,景佑元年,范仲淹在苏州任知州,遭遇了水灾,他审时度势,修建了河渠,把太湖水引入大海,保住了百姓的安全。之后,他被提拔为国子监。人生不应该是一条直线的样子,而是活成一条曲线。就像爬山一样,翻过山头,再翻过山头,永无止境,其乐无穷。因而,聪明的人,看似随波逐流,其实是借势而为。长江后浪推前浪,时刻都在变化中,一个心钻在自己的理想上,在变化中寻求机遇,人生就会有非常气象。
第三:关于低谷。
原文: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解读: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有句话说得好:“人的心很脏,看什么都是脏的。”反过来来说,人的心是温暖的,看什么都有温度,带上了太阳的光辉。范仲淹在低谷的时候,心比任何时候,更加有温度。他被贬去邓州,被后人称为是“高风亮节”。在原本偏远、些许荒凉的地方,他修建了书院,自己亲自去讲课,激发了人们新建家园的热情。当他要离开邓州的时候,群众极力挽留,还向朝廷请愿。范仲淹也因此多待了几年。在家乡,成立范氏义庄,救济穷苦的族人。并且几代人一起努力,把这件好事,做到底。人在低谷,也要富养自己。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心灵富足的体现。没钱、没地位,但是不妨碍一个人做个好人。你坚持变好的时候,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对你点赞,从而有了厚德载物的征兆,人生崛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四:关于心态。
原文: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解读:在楼上,就会忘记所有的荣辱,只有喜气,越来越多。是的,一切悲欢离合、沉沉浮浮、孤苦热闹,都是过眼云烟,你不要放在心上。说简单点,你遭遇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都是“外物”和你的关系。你是被外物左右,还是成为外物的主人?这道选择题,应该很容易得到答案。为什么很多人,在社会上混得不错,却总是不快乐。其根本就是因为他的心态不好,把不必要的忧愁,请到了心里。比方说,一个富人,在和朋友聚餐的时候,就想起了曾经被朋友伤害的场景;在开豪车的时候,心疼买车的钱,想起了夫妻离别的场景。境由心生,你的人生到底如何,还是你的“心”在给出答案。做外物的主人,有舍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第五:关于人生意义。
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读:在朝廷做官,就造福百姓,不做官了,还能忠诚君主。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也就是生死之间而已。事实上,人生的意义,就在你奉献自己的那一刻,最明显。三国时的诸葛亮,留下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人们敬佩万分。人的光环,也就出现了。你每天都自私自利,还算计别人,那么你的人生就是灰暗的,看不到“意义”。当你把手握紧,变成了拳头,里面什么都没有;你把手张开,变成了胸怀,拥有的,就是全世界。同样的身体,不同的意义。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人生如何,自己去悟。不同的人,读《岳阳楼记》,有不同的境界和感悟。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句子,也能把文字和你的阅历结合起来,启发自己去憧憬未来,沉淀过去。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也有过几次成功,再去读文章,那就真正融入了文章里。人生悲喜交替,生活穷富无常,只要心中有光,一定会亮堂堂。不管人生处于什么状态,待在哪里,只要积极向上,就会豁达。正如林清玄所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境由心生,境遇好坏之别,不是人生下来的坐标,而是后天修心的结果,人生修行,不如从心开始”。
2023年8月3日卧薪斋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