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好声音】【宁静】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散文)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驶,转弯,转弯,令人目眩。
都说山路十八弯,这里几乎是八十一弯。往往在上一个弯道过去,人的身子还没来得及回正之时,猛然又一个弯道,让人防不胜防。同行的人大多在小寐,尤其是几个晕车的人,更是紧紧地闭着眼睛,双手紧紧抓住拉手。饶是这样,身子还是如吊桶一样,左滚右晃。我这个不晕车的人,此刻也是感觉胃里正在上演着一出苦情大戏,但不敢睡觉,也睡不着觉,只是紧张地望着司机,感慨着他的车技,又紧张地注视着前面的路。司机说,大车不可怕,因为师傅都有车技,最怕的是小车,有的是自驾游的,这样的路不常开,横冲直撞的,吓人!
我喜欢坐车,把身体安顿在座位上,任思绪翻飞,遨游于四野。平日里囿于一隅,辜负了无限江山,所以,一有闲暇,便喜欢四处乱逛,虽不是名山大川,倒也偶遇了不少好风景。其实,风景无所谓好坏,一切源于内心,所谓境由心造,景,又何尝不是呢?可是那时,任由窗外山脉连绵起伏,我却毫无兴致,心也像那山脉般起伏。它们绵延在那片大好河山里,我的心却起伏在另一片江山里。
那时,我的散文《送你一匹马》正在江山文学网上申报绝品。淡泊宁静社团的编辑们为它紧锣密鼓地调整润色,而我这个当事人却在这儿游山玩水,置身事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负责任的母亲,弃自己的孩子于不顾。惭愧之余,又不由得不期待。江山绝品,这是自己所不敢奢望的。当时,想飞的企鹅老师建议推荐的时候,我愣了一下,我?绝品?似乎是两个不相干的词儿,但是竟然被申报了,并且预审过了。想起“那匹马”,它果真能成为“一匹马”,冲出江山绝品组的重重审视吗?
犹记得第一次参加江山征文时的情景。各大社团佳作迭出,都想在deadline(截止日期)之前来个最后一搏。看着他们每天都有好文精彩出炉,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人类群星闪耀时。这其实是一本书的名字,书里收录了十四个人物改变历史的瞬间,而此刻的江山,各大高手携佳作纷纷亮相,又岂是十四个所能囊括的。我在江山,入驻时间已是一年有余,但文章不多,写写停停,几乎停滞不前。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见识到江山人、宁静人的认真与执着,看到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是如何在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远,又是如何带动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前行。
“你可以写写江山征文的。”子骞老师的建议仿佛一粒种子扔进我的心田。在此之前,温莎的梦想老师也曾这样建议过,只是我当时有些信心不足,觉得自己在江山日浅,找不着写的感觉,而现在子骞老师的话让我有些心动,在宁静社团的这些日子,虽然我与大家素未谋面,但他们对我的呵护与帮助不亚于新培植的一棵小苗,他们的无私与热情真正阐释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宗旨。顿时我的思路如泉涌,很快洋洋洒洒一篇,投稿给宁静社团。温莎的梦想老师看见后第一时间编辑,给我这篇感觉良好的文也洋洋洒洒写就一大篇意见,如一盆冷水兜头而下,但并未浇灭我写征文的兴致,益者三友也,人生路上能够遇到这样的人,该是多大的幸运啊。我不仅遇到了,并且不止一个,在宁静,这样的人是一群,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淡泊宁静。
我按照温莎的梦想老师改稿意见,开始给自己的征文润色。忽然之间,我发现征文的另类含义:果真是“征”文,不可一蹴而就,而应该细忖慢捻巧构思。我开始放慢急切的心情,静下心来细细梳理在江山写作的心路历程,在投稿前,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天是七月十三日投的稿,第二天温莎的梦想老师便编辑发稿了。之后,便开始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而我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每天眼一睁,便登录江山文学网站,打开自己的那片江山,那颗蓝豆依然不动声色地蹲在那里,心里便开始失落。其实,最初我对红豆、蓝豆不是太清楚其含义,因而也就没什么期待。写作的初心只是喜欢写作,为了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写,如果掺杂了别的念头,反而容易掣肘不前。但我太期望这颗红豆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为宁静社团也添加一把小柴火。
但是,这一把柴火竟然不冒一点儿火星。
我感觉自己仿佛一个新妇般等待着婆婆的认可,“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终于,我忍不住了,悄悄问子骞。他说没通过审核,还有复议的机会,叫我二十三号之前改好给他,而那时已经是二十一号了。更为不巧的是正赶上我要出差,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顿时一种绝望的感觉袭击了我。二十一号晚上,我在宾馆里,点开手机,试图改文,做最后一搏,可是平日里在电脑上双手合作,得心应手,在手机上像小鸡啄食般一个键盘一个键盘地敲着。真是雪上加霜,手机眼瞅着要没电了,而充电器竟然被别人借走了。回天无力,我彻底缴械了!
可是,我发现宁静群里子骞和社长在讨论我的征文。社长亲自组织社团老师为拙作提出修改建议,把关,润色。我有些不相信,又悄问子骞,他说是的。
我才发现,在宁静,我不是单打独斗。
二十二日晚上,我漫步在异乡的街头,忍着不去看手机。假装到时候给自己一个惊喜,可是没忍住,但是当看到那颗蓝豆依然不动声色地盘踞不去时,我的心灰得无以复加。直到九点多了,我再次打开手机,发现群里一片祝贺之声:“恭喜茅舍征文摘精!”果然,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尘埃落定,我长吁了一口气,同时倍感唏嘘,当自己在放弃的时候,总有人在坚持。也许,这就是宁静人的一大特质吧。
此后不久,又面临一大考验,绝品正式审核。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我的散文参评的过程更是惊人的相似:我竟然又出差在外地!对于绝品,我想过,没奢望过,因为我写文,一般都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多是个人的情感抒发和对当前某些小事情的感慨,立意不高,构思不巧,且拖泥带水,不干净清爽。我常常流连于江山的绝品文中,行文之流畅,思路之开阔,构思之精巧,知识之渊博,恣意汪洋如大海之莫测,非我辈所敢望其项背也。
突然的,竟然有一篇文被社团推荐为绝品申报了。虽然只是预审,但我依然兴奋,同时又感觉几分无力,精品时,已经修改过了,那要经过怎样修改,才会成为绝品啊?而修改,是最难的,已经是成品的东西,尤其是自己的东西,思维已成定势,如何去改?我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何况,白天里不是在听讲座就是在山路间奔波,只有晚上回到宾馆时,才有时间安静下来。不过,那时,我没有绝望,我知道宁静家人们此刻一定在奋斗,凝心聚力,点灯熬油。
果然,群里热闹非凡。社长、总编号召大家群策群力,争取申报成功。不管什么时候,甚至是深夜,点开宁静QQ群,都会发现正在讨论我的那篇文章。他们不少白天里上班,只有等到下班之后,忙完家务之余,才偷出点时间为我的文提出加工润色的建议。虽时隔一年,但彼时彼景,犹历历在心,倍感于心。
最后,那匹马在众多伯乐们的调教之下,终于脱颖而出,成为绝品推荐。欣喜之余,我有些愧不敢当。其实,那文已不再是自己的作品了,是社团共同努力结出的硕果。
山的巍峨,水的浩瀚,才成就了江山的百般姿态。每每看到这句广告语,我便不由得为神州大地的壮美所心折,这是大自然的赐予。但在这美好世界中,还有一片江山。在这片江山里,有东篱可采菊,有秋月赏菊韵,可品晓荷之淡雅,可掬逝水到流年,可携箩筐听民声,亦可观萌芽于独秀,非是宁静能致远,江山风月最怡情。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其实,在最初入驻江山时,已经无数次感慨于江山人、宁静人的那份执着与无私。常常感觉不可思议,有时纯粹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啊。是什么,在驱使着他们?仅仅是因为热爱写作吗?我想着,应该源于心中的那个梦想吧。有的人梦想是为自己搭一个舞台,让自己的梦想开花;而有的人梦想是让自己梦想开花的同时,也让别人的梦想开花;还有的人干脆就只为别人搭一个舞台,让别人的梦想开花。如果没有了梦想,看着别人的梦想实现也应该是欣喜的吧。不为别的,只为把这无情的人生有情化,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诗意一点。
江山,正是为这些怀有梦想的人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有更多的江山人像宁静人一样默默地无私奉献着!